法门寺两则感人事例
2014/9/8   热度:347
法门寺两则感人事例 ◎李全仁 一、良卿法师焚身护寺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因拥有佛指舍利和大量稀世珍宝而闻名于世。 一九八一年八月廿四日,高达四十七米,沐浴了四百年风雨的法门寺塔,因遭雷电所击自上而下劈开,一半倒塌,一半矗立。一九八七年春,因重修此塔而清基时,发现了法门寺宝塔地宫,出土了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及大量稀世珍贵。这些珍宝中的任何一件都价值连城,因此轰动了世界。 知情人说,这些稀世珍宝能够保存下来而未在“文革”中被破坏,是良卿法师用生命换来的。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一九六六年九月的一天,一群无知的红卫兵冲进寺院,狂热地呼喊着打倒“封、资、修”的口号,将许多佛像、法器砸碎烧毁。德高望重的法门寺住持良卿法师忧心如焚,目睹祖先千百年来的积存和自己的心血即将毁于一旦,再也无法容忍和继续超脱下去。当造反派们决心挖地三尺,要挖出一切“封建残余”和“变天账”时,良卿法师自知无力阻止,便无言地穿上崭新的袈裟,步入大厅正中,将全身浇了煤油,然后双手合十,自焚圆寂。 就在红卫兵挖到离地宫只有六十厘米时,被法师的壮举震慑了,有人放下了工具,更多的人默默离去。据说开挖地宫时,离地宫六十厘米处发现的花生皮、瓜子皮之类便是当年红卫兵丢下的。 良卿法师——这位新中国成立后法门寺第一任主持法师,为保护佛教文化和国宝的献身精神,令人可叹可敬。 二、寺僧俭朴世人典范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是举世闻名的佛门圣地,因旅游事业的发展,该寺每天收入万元左右,他们是怎样管理这笔财富的呢,看了报纸介绍我非常感动,同时引起一些感想。 法门寺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项:布施、功德箱、门票。布施是香客的大额捐赠,场面比较庄重:知客僧(接待宾客的和尚)必须当着捐赠者的面开出二联单,写出日期、钱数、经手人以及捐赠者姓名、年龄、职业、住址等,然后由知客僧连同单据向出纳缴款。然而最严肃最神秘最能体现法门寺管理特点的,要算功德箱的管理了。 功德箱是香客、游客自由捐赠聚钱的地方,既无捐赠人姓名也无捐赠钱数,只能定期开箱点钱入账,所以管理更须严格。他们的做法是:由两名知客僧看管功德箱,功德箱的钥匙由出纳保管,但出纳无权开箱,开箱的手续是由会计从出纳处领出钥匙,在保管员和两位知客僧面前将锁打开。开锁后即退居一旁,监督保管和两名知客僧收钱、装袋,锁好功德箱后,再监督三人将钱袋送至监院(静一法师,已圆寂)房间,这时开始点款,点款时至少须十人在场,由出纳牵头共同清点、整理、捆,最后开出二联单入账,账上须载明某年某月某日开启功德箱,收款多少等等,在这些手续完成之前,任何人不得离开房间。 法门寺的收入主要用于寺院建设和必要的日常开支,僧人的个人收入很低,他们的生活非常俭朴。 法门寺财务管理的特点在于严格的监督机制,它无情地铲除了孳生腐败的土壤。所以在腐败现象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各个角落的时候,它仍是一片不受尘世污染的净土。从这个意义上看,法门寺不仅是佛教徒崇拜的圣地,也是人们佩服的反腐倡廉的典范。■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的人没有烦恼,学佛的人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学佛的人,自在随缘,什么都好!学佛的人处处退让,愈退,路子愈宽,退到后面,金色光明的大道,成佛之道。真正学佛的人,心决定是清净平等。心清净平等,般若智慧就会现前,无论你是生活、工作,你都会得到圆满。圆满是身心安乐,自在随缘,那是真圆满。在日常生活当中,最重要的是修什么?清净心。心清净,你有智慧随缘,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你就超凡入圣。我们的心清净,世出世法真正做到一尘不染,生活当中真正做到看破放下、自在随缘,纵然是大灾大难降临,也能从容不迫、见佛往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