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兰佛教史


2014/9/8    热度:499   

  锡兰佛教史

  据斯里兰卡《大史》记载:「佛陀当年为了和平,曾三次造访斯里兰卡,并预言他的和平教义将会在这岛上弘传发展。」斯国《简明史》上说:「保存印度早已失传的巴利文上座部经典,是斯国僧伽罗民族对人类文化遗产最伟大的贡献。」

  锡兰为南传长老说佛教主要根据地之一,属部派佛教长老说佛教「分别说系」之铜牒部。有关锡兰佛教古史,巴利文文献有:(一)岛史(巴 Dipavamsa),约编辑于325年至352年间。(二)大史(巴 Mahavamsa),大名王(巴 Mahanama摩诃那摩,409~431 在位)着。(三)小史(巴 Culavamsa),记载至十八世纪末。(四)佛音论师于五世纪顷注释之三藏圣典,及其所着之《清淨道论》等。依历史记载,西元前三世纪,印度阿育王(Asoka, 247 B.C.~207 B.C.在位)之子摩哂陀长老(Mahinda)率四比丘、一居士及其妹僧伽蜜多(Samgha-mitta)等,并携带刚结集的三藏及三藏注释(Atthakatha),和一株菩提树到斯里兰卡(鍚兰岛)弘法。摩哂陀先于王城阿努罗陀补罗(Anuradhapura)之东眉沙迦山(Missaka)为国王说《象迹喻小经》(Cula-hatthipadopama-suttanta),并于七日间度化八千五百人。王乃于王城之南大眉伽林营造大寺(Maha-vihara),又于支提山(Cetiya-pabbata)建六十八石窟寺。

  西元前一世纪,婆他伽马尼王(Vattagamani, 43 B.C.~17 B.C.在位)建无畏山寺(Abhayagiri-vihara),摩诃帝须长老(Mahatissa)即住此寺。锡兰佛教因而分裂为大寺派与无畏山寺派。大寺派以正统自居,首先将口口相传的经典以巴利文书写于贝叶,以便长期保存,并开始编修《岛史》;无畏山寺派则主张革新,于三世纪大乘佛教传入后,成为大乘重镇。三世纪顷,印度大乘佛教支派方等部(Vedallavada方广部)传入锡兰,宣扬大乘性空思想,遭到大寺派之反对。

  四世纪中叶,无畏山寺派部分比丘因不满本派引用方等部之说,乃迁往南山寺(Dakkhinagirivihara),因僧众中有一上座比丘名为「海」(Sagala),故南山寺又称海部(Sagaliya)或南山寺派。

  至摩诃斯那王(Mahasena大军, 334~362 在位)时,大乘佛教势力兴盛,王迎奉印度大乘系比丘僧友(Savghamitta)住于无畏山寺。僧友因鼓动大寺派僧众转信大乘教说失败,即向王建议,下令禁止百姓供养大寺派僧众,大寺派比丘即南移至南部摩罗耶(Malaya)等地方。僧友进而将大寺夷为平地。王于大寺故址附近另建一座祇园寺(Jetavana-vihara),供养海部上座比丘帝须(Tissa)。然一般臣民对大寺已深具信仰,大寺僧乃联合臣民迫使帝须还俗;祇园寺其馀之海部僧众,则渐渐发展为一支信仰方等部之独立宗派,称为祇园寺派(Jetavaniya)。

  吉祥云色王(Siri-Meghavanna, 362~409 在位)继摩诃斯那王登位之后,拥护大寺派,修复大寺,塑造摩哂陀金像,并每年举行盛大纪念会。时又适逢印度羯陵伽国(Kalivga)佛牙城(Dantapura)王子陀多(Danta-Kumara)与王妃稀摩梨(Hammali)携佛牙一颗至本岛,供奉于阿努罗陀补罗城之塔园寺。此后大寺、无畏山寺、祇园寺等三派长期鼎立。

  五世纪初,即大名王时代,西元410年,法显曾住于无畏山寺,当时三大寺有比丘一万。其时,长老说佛教最伟大之论师佛音亦来锡兰,住于大寺,完成《清淨道论》。继而领导大寺派将锡兰文三藏翻译为巴利文(摩哂陀长老Mahinda带去锡兰的巴利三藏及注释,已翻译为锡兰文),并注释之,奠定长老说佛教大寺派兴盛之基础。继佛音之后,佛授论师(Buddhadatta)为三藏注释作纲要,护法论师(Dhammapala)则完成佛音未完成的注释工作。

  六至十一世纪,由于锡兰内部之政治倾轧及塔米尔人(Tamils)之入侵,三大寺受到严重破坏。十一世纪后半毘舍耶婆诃一世(Vijayabahu I, 1059~1114 在位)曾遣使赴缅甸,请缅甸僧至锡兰传授戒律。至波洛罗摩婆诃一世(Parakkamabahu I, 1153~1186 在位)始统一全岛,改善僧团制度,并举行一次以大迦叶(Mahakassapa)为首之经典结集,对巴利文三藏之注疏再加疏解。

  十二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叶,历经印度婆罗门教、葡萄牙天主教、英国基督教等之入侵,佛教更形衰微。如葡人统治期间(1505~1658),毁坏寺院、迫害僧众,以致受具足戒之比丘不超过五人。又英国统治期间(1796~1948),鼓励人民信仰基督教,处处限制佛教活动,致令锡兰多次由暹罗(泰国)、缅甸请戒师,重建僧团及传戒。故近代之锡兰佛教深受暹、缅二国之影响。

  1866年至1873年间,沙弥瞿那难陀(Mahotti Vatte Gunananda)以公开辩论有力地反驳基督教,全岛皆大为振奋,随即成立「佛教灵智学会」(Buddhist Theosophical Society)。今日着名的阿难陀学院(Ananda College)、法王学院(Dharmaraja College)、摩哂陀学院(Mahinda College)也在此时创立。1891年,由达摩波罗(Dharmapala,后亦出家为僧)创立摩诃菩提会(Mahabodhi Society),训练青年至海外弘法,并在锡兰创办佛教学校。

  现今锡兰佛教分为三大派:(一)暹罗派(Siam-nikaya),又称泰国派,1753年由泰国传入,属保守派,僧数最多,信徒多为上层阶级人士。其下有阿斯羯利(Asgiri-nikaya)、摩尔伐多(Malwatta-nikaya)、哥德(Kote-nikaya)、频多罗(Bentara-nikaya)等小派。(二)阿摩罗普罗派(Amarapura-nikaya),又称上缅甸派,1802年由缅甸传入,信徒多为中、下阶级人士。其下有乌梵(Uva-nikaya)、那梵罗菴利耶(Nuwaraeliya-nikaya)、般婆罗比帝耶(Bambalapitiya-nikaya)、婆格诃比帝耶(Bogahapitiya- nikaya)、格罗多罗(Kalutara-nikaya)等小派。(三)蓝曼匿派(Ramabba-nikaya),又称下缅甸派,1865年亦由缅甸传入,为奉行较严格的戒律。其下有阿古勒沙(Akuressa-nikaya)、菴尔羯利瓦(Elgiriva-nikaya)、哥伦坡(Colombo-nikaya)、师利葛利阿尼森林派(Shri Kalyani Yogashrama Sajstha)等小派。

  岛内佛教遗蹟颇多,古都阿努罗陀补罗附近有大寺、无畏山寺、祇园寺(Jetavana-vihara)、塔园寺(Thuparama)、愣伽寺(Lavkarama)、金粉塔(Ruwanweli Dagoba)、岩石寺(Gal-vihara)、摩哂陀墓、大菩提树等。坎底市(Kandy)则有佛牙寺等古蹟。

  锡兰自佛教入传至今两千多年中,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建筑、凋刻、绘画、文学、音乐等各方面,皆深受佛教影响。一九四八年独立以来,宪法规定佛教为国教。

  锡兰有关佛教节庆有:(一)新年,锡兰人之新年有阳曆一月一日、四月十三日、八月三十日等三种。其中以四月十三最重要,称为僧迦罗底(Samkranti),一连庆祝五天,佛教信徒至佛寺礼佛、拜塔、拜菩提树、供僧、受持五戒及听法,并祭拜大自在天等诸神。(二)卫塞节(Vesakhapuja),于五月月圆日庆祝佛陀诞生、正觉、涅槃。(三)佛牙节,每年八月一日起,举行隆重之佛牙游行祭典,故又称「坎底游行盛会」(Kandian Perahera)。(四)庄严寺(Kalyanivihara)佛舍利游行盛会,此寺距可伦坡约八公里,盛会自二月十三日起数天。(五)摩哂陀纪念日,锡兰曆七月十五日,係以昔时摩哂陀至锡兰传教之首日为节日。(六)摩醯耶伽那塔(Mahiyavganacetiya)纪念日,此古塔距坎底约80公里,每年锡兰曆九月有纪念游行。(七)僧伽蜜多上座尼纪念日。(锡兰佛教史参考《佛光大辞典》6327页)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学佛,不是不用功,是真用功,为什么没有进步?或者说为什么进步那么慢?都是业障在作祟,这是第一个因素;冤亲债主来找麻烦、来障碍,这是第二个因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