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与山西绵山神佛造像
2014/9/8   热度:287
山西绵山的神佛造像。 资料图片 彩塑是宗教文化艺术里重要的一部分,是宗教场所里的核心。山西省绵山风景区里有700余尊神佛造像,冯骥才称这些神佛造像是“失落的文明”幸存下来的历史遗产。 收录700多尊明代之前雕塑作品的《绵山神佛造像上品》画册,由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主编,中华书局出版,日前在山西省绵山风景区举行首发式。 中国雕塑学会的专家对书中所收录的这批雕塑作品评价颇高,他们认为绵山这700余尊神佛造像,是中国宗教造像文化史上的杰作,能够填补中国雕塑史的空白。 去年清明节,冯骥才首次来到绵山,绵山深厚的佛教文化积淀和遗存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他开始对此展开研究。研究中,他发现绵山的几尊造像与太原、晋中一些国宝级的名寺,如晋祠、双林寺里的造像极其相似,有的甚至可以认定为同一作者。如李姑岩(也叫皇姑岩)殿内的9尊雕塑,全部是唐代遗物。李姑岩圣母殿内的圣母像与“晋祠三绝”之一的圣母像酷似。绵山另一座古代遗存保留完整的寺庙云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于抱腹岩而得名,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云峰寺释迦殿内1尊侍女,无论眉眼、面相、发髻、形体、衣裙,甚至衣裙上腰带的系结方法和饰花,还有所着颜色都与晋祠中著名的宋代女像极其相像。 相似的还有现藏于绵山大罗宫的一尊韦驮像与晋中平遥双林寺的名塑“韦驮天”,冯骥才认为,这两尊造像,可视为出自同一位艺人之手。 山西省彩塑的历史遗存居全国之首,彩塑水平也处于顶级水平。冯骥才认为,绵山地处晋中,就近请来高手塑像,当属必然,就像当今的名家名作,也是随处可见一样。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当某一种雕塑风格喜人、手法高妙,彼此便会学习或模仿,作品也会十分相近。 佛教认为僧人修行到最高境界,有可能实现圆寂之后肉身不坏,称为全身舍利。这些圆寂之后的僧尼,身体经过多年不仅不腐烂,而且栩栩如生,因此还被尊称为肉身菩萨。后人再将其肉身用泥做成塑像,予以膜拜,就称为包骨真身。 冯骥才把包骨真身称为“活着的木乃伊”。因为埃及金字塔里埋葬的法老都是干尸,徒具形态,而绵山正果寺的包骨真身,是修成正果的高僧,仍然带着佛教终极追求的精神。“我真是被震撼了!”冯骥才看到正果寺的包骨真身之后说。 彩塑是宗教艺术里最重要的部分,是宗教场所里的核心。为什么这700余尊神佛造像,过去一直未被世人知晓呢? 冯骥才称绵山的神佛造像是“失落的文明”幸存下来的历史遗产。绵山在唐代前后,是中原地区很重要的一个佛教圣地。明代中期曾遭遇一场大火,佛教渐渐走向衰落;到了抗战时期,日军放火焚烧寺庙,致使绵山瓦砾成堆,有些塑像甚至暴露在野外。 “山西是一个文化大省,比如彩塑来讲。山西有这么多好的东西,散布在各处,我们过去对绵山了解得很少,绵山甚至都没有被收录到山西省的文物记录里面去,现在一旦发掘出来,我们就要把它整理好,整理包括它的断代,对它的艺术的鉴定,对它的价值的认定,然后让它登堂入室,让世人了解它。”冯骥才说。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些佛友问:可以为家人煮荤物吗?为家人煮荤物是可以的,但是有一个原则,最好不杀生。你到市场去买那些已经杀好的,这样就不犯戒;如果买活的动物回来杀,那是犯杀戒,我们学佛的人不要去做。但人家杀好的你买回来,不犯杀戒,这就是佛家讲的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