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石窟寺古代旅游文化散论


2014/9/8    热度:361   

  北石窟寺古代旅游文化散论

  摘要:北石窟寺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段,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在漫长的历史中,无数的信徒香客、文武官员、儒雅士人以及邻近民众曾到此观像礼佛、游览会友,留下了众多的造像和题记,丰富了这座千年宝窟的旅游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北石窟寺 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编号:

  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经济、文化现象,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无一不展示着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维习惯、传统习俗等。无论是放情于山水,还是沉溺于宗教,无论是宦游,还是仙游、玄游,甚至是巡游,在留下的大量游记、散文诗歌中,都可以发现古人的旅游情怀。这些好游之人无论是抱负远大,还是智善德高,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社会活动,都表明了人们通过旅行,向大自然和社会进行探索,不但求得生存,还逐步求得发展。某些宗教圣地对宗教信徒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宗教圣地由于其历史、建筑、文化内涵等原因,对一般游客的吸引里也很大。北石窟寺地处陇东腹地,北石窟寺处于丝绸之路的东段要道上,许多中外信徒都会在此礼佛观像的,使得北石窟寺的旅游文化显得格外丰富多彩。

  一.发心供养,虔诚礼佛

  北朝时期是信仰佛教的狂热阶段,前来北石窟寺大多是虔诚的佛教信徒。我们虽然找不到关于北朝北石窟寺的文献资料,但从一排排拱手而立的虔诚的供养人的浮雕中,还是能够看出一些端倪的。这时正值西域佛教文化大量东传,中原佛教文化西传的交汇时期,前来拜佛的不仅有当地民众,还有大量的西北少数民族以及西域胡人。供养人的各色服饰能够明确的告诉我们这些人的时代和族源。

  保留在北石窟寺的几条唐朝发愿文明确无误的告诉我们:许多俗家信徒也是游客来寺中的目的,敬造并顶礼膜拜阿弥陀佛,以求得死后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在他们身上,信仰的目的大于游览观光。如唐朝丰义县令杨元裕、清信女杨大娘以及花鸨崖三窟中的“无(天)宝元年……赵和僧一心供养”等。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又有无数的信男善女来此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宋代北石窟寺还是附近黎民百姓集会以及开展各种民俗活动的场所。据《原州彭阳县石窟寺盂兰会记》中记载,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北石窟寺附近十社的民众都要共同营建道场,做千佛之供的大法会,而在这段时间来做佛事和游览的人“不止百千众”。其间石窟寺宇中摆放的器皿可谓精致、供品可谓多矣,“列金罍、翻玉觥、罗真果于朱罍,敷甘瓜于绀盘”;到这里来的“不戒而乐从”的施主都虔诚地“施筍脯之饭,以广善因”,而其烧香礼佛的可谓虔敬,“或贯鱼骈头,炼香于前,或胡跪合掌,作礼于后。”人们虽然也礼佛,但他们较唐人更加理智,不象唐人动辄发愿开窟造像、追求西方极乐世界,宗教信仰的成分明显褪色,“往来游人,其众如云”,游览玩赏的娱乐成分则相应增加,反映了儒释道合流的时代精神。

  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象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页)。在封建政府的残酷压迫下,人们只有从宗教中寻找精神寄托。第165窟内象头上墨书:“平凉府镇原县在城里中街居住信仕段濬贤为悟赖打死人命含冤乙丑年七月十四日早到虔心奉讽祈诰万岁佛我佛我我万岁佛吾是戊子年壬戌月己卯日庚午时谁有孛星打绞可出处之保佑吉祥如意”。在盂兰盆会的前一天,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游客一方面为死者信仕段濬贤祈福,另一方面在为死者喊冤并控诉杀人凶手,这段搞不清楚何朝何代且文字多处错乱、表述语无伦次的发愿文,正是千百年来陇东下层人民在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下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也恰好是佛教信仰在民众久盛不衰的社会根源所在。 二.佛节望日,游人骈至

  从各个时代的众多题记所反映出的情况看,游客来到北石窟寺礼佛和旅游大体上有这样一些特征:

  第一,节气日和传统节日里来的人较多。

  我国古代历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表抿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是我农历的突出特点。陇东地区历史上以发展农业为主,特别重视节气的变化,往往选择节气日里出游,如:

  春龙节,有叫老龙抬头节,民间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在这一天,人门在门上悬挂桃木剑辟邪,有人还会举家外出游览。第165窟门内南侧阴刻“东沂新太主洙道源重和二年二月二日携家游此,男汝翊汝贤侍行”;

  寒食,第165窟门内南侧阴刻“宣和五年寒食日彦远德夫冲之功同至”;

  清明、第165窟门外南侧阴刻“崇宁二年二月念三日清明邑令高道华携家游此敬礼如来抵暮还邑男寿翁侍行”;

  佛诞节,据说释迦牟尼出上在四月初八日,所以这一天被汉地佛教定为佛诞节。在佛诞节各寺院要举行“浴佛法会”,就是在大殿用一水盆供养太子像,全寺僧侣以及信徒要以香汤沐浴太子像,作为佛陀诞生的纪念。如:第85窟南壁墨书“丙申四月初八日○○○○到此寺院住二宿”,第262窟内南壁西侧墨书“隆庆六年四月初八日舍身施主王”。寺内也为佛诞节做准备,第165窟内东壁墨书“至正元年四月七日……直行大师讲经沙门义融”。

  第二,每月的十五日前后来的人较为集中。佛教的许多清规都以十五日作为终始点,如四月十五为结夏日,十月十五到次年的正月十五为结冬,每年的十月十五日“贴单”(公布寺院僧众的职务以及常住僧众的名单)。

  正月十五,165窟门外北侧石门框上阴刻“正德元年正月十五日镇原县五泉里发心重修佛灯施主安泰同室人冯氏”;第162窟南壁墨书“乾隆十八年正月十四日弟子三千……”

  二月十五,二月十五日是佛教的涅槃节,在这一节日里,各寺院都要举行佛涅般会,张挂释迦牟尼图象,诵《遗教经》。北石窟寺第135窟正壁佛背光南侧墨书“大和○年二月十五日○○高宗○鹰门斛准人口贰人李重建○○……”;

  三月十五,165窟内南壁墨书“大明正德○○年春三月十五日城里部运○○宋器到此同彭阳……”,第240窟门南侧墨书“嘉靖元年三月十五日大会会议陕……”三月十五是北石窟寺比较热闹的一天,嘉庆二年三月十五日,近寺百姓共立《重修石窟寺碑记》是被一通,确定每三月十五日在北石窟寺附近立牲畜会,进行民间庙会活动;

  四月十五,第257窟窟门南壁墨书“泰定四年四月十五日记”;

  七月十五,七月十五是佛教盂兰盆会,又是道教的中元节,在这个双重节日前后前来观光、礼佛的人最多。第165窟内的《原州彭阳县盂兰盆会记》中记述“四方来者,不止百千众”“往来游人,其众如云。或贯鱼骈头,炼香于前,或胡跪合掌作礼于后”。窟内象头上墨书“平凉府镇原县在城里中街居住信仕段濬贤为悟赖打死人命含冤乙丑年七月十四日早到虔心奉讽祈诰万岁我佛……”,北壁墨书“万历五年七月十六日肖眷赵子适过此……”

  八月十五,元朝延祐七年仲秋,沙门义融组织众僧焚香发愿,重续后嗣十辈法号。

  从题记所反映的情况看,当时北石窟寺不仅佛事很兴旺,而且其寺院规模也应当很大,可以接纳游方僧人或俗家信徒前来礼佛和暂居,如第85窟南壁墨书“……到此寺院住二宿”,第40窟内正壁佛龛内墨书“京兆口式民瞻干过比(此)投宿是寺”。一些游人可以在此住宿,以享受远距闹市的静谧,观赏山中明月,聆听寺院的暮鼓晨钟,“寺静惟问钟鼓响,音停始觉星斗移”以求得心灵的片刻宁静。游人走进北石窟寺,还可以进行历史的移情式领悟,即在心理上进行历史巡游。民国十八年,前清儒学生员金文江来到北石窟寺。这时的北石窟寺早已破落不堪,成了各地难民的“乐园”。金文江睹物思史,禁不住写下了几首七绝:

  遥瞻古寺石岸边,其迹历数千百年。

  殿阁巍峨当凤龄,院内辉煌有龙泉。

  戊辰已巳人大忙,大劫造定没躲藏。

  富家易积千斤两,贫者难余洒一觞。

  国难当头不必提,人皆每日望云霓。

  无限蹂躏谁堪解,逃过此劫有天梯。

  这些诗作中有记实的内容,但多数属于作者的想象。第一是写虚,第二和第三是写实,游者在大难之后来到北石窟寺,遥想当年石窟景物非凡,对国难当头、劫难不断感到非常无奈,欲远离无限蹂躏,寻找天梯即躲避灾难的路径,希望在“鸟舒双翅树间语,鱼显五色水内游”的清净自由的环境中漫游。

  三.走进寺宇,反省人生

  佛教寺庙是中国文化的一道风景,许多人,包括一些反对佛教的人,也都常常出入寺庙。我们在北石窟寺还能见到几条唐朝游人的题记,如第40窟正壁南侧墨书“贞元十三年三月十五日……”;第135窟正壁佛背光南侧墨书“蔺□题□因使□义……大和□年二月十五日□□高宗□鹰门斛准人口贰人李重建□□……巧琢璨岩不计年巍峨……□元年二月□□长武客王君飒题□”。从这条题记可以看出,写题记的人并没有流露出强烈拜佛倾向,而是以悠闲的口气记述自己的游览经历。

  宋金时期,庆阳北石窟寺逐渐失去了唐朝时期的辉煌,人们对宗教的痴迷已经大为减少,发愿造像的信徒不多,凿窟造像艺术衰落。北石窟寺的信仰功能较唐朝已有所削弱,主要成为士大夫游览、会友和附近黎民百姓集会以及开展各种民俗活动的场所。北石窟寺宋金碑铭和题记的一些材料折射出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特定民族关系。

  宋代教育发达,教育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超过汉唐。由于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之统治者推行优待士人的政策,为士大夫寄情山水、寻佛问道的优游活动提供了客观前提。他们将自然视为自己的精神栖息所,他们歌颂自然,从自然中寻求精神归宿,藉以拓展感性生命,获得人生的颖悟慧心,使人的心灵在与山水的契合中得到无限的伸展。青山绿水、朝霞夕阳、春气秋声所带来的变化多端的魅力,使寄情山水物我相通的古人产生深切的共鸣,感到心旷神怡。游人们不惜笔墨描绘北石窟的景致:

  春天,但见“群山铺翠,万花争红,幽禽发声,清泉泻韵,山间佳趣,斯尽之矣”,如此美景激发了游人的诗兴,挥笔题诗“以为异日之记”,

  水云深处藏何寺,石窟径纵几世传。

  我苦劫成名利役,暂游真境欲忘筌。

  这些饱含禅趣的诗作与苏东坡《跋李端叔诗卷》中“暂将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句辄参禅”有异曲同工之妙,准确地反映出了宋代文人“寄至味于淡泊”的心境和意趣,说明在观赏石窟及周围山水时精神上得到一时的宁静。在古朴的石窟寺中,游人可以参禅礼佛,可以登楼远眺,以磊落的胸襟,释解了现实生活中的失落感,顺应自然的精神得到真正的实现,从自然中寻找到真正的人生乐趣,从而达到返朴归真的境界。士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使他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吸纳更多的审美对象,山水自然向他们展开了更丰富的价值维度。人们在社会中不能实现自身价值,或对社会价值系统产生拒斥心理,就会自然而然的到山水林泽中寻求精神寄托了。自然万象的丰富意蕴给古人提供了充分的想象余地和多侧面的生命体验,人文精神的巨大张力使古人能够借助近观远眺来表述体验,从而使物态人情化,人情物态化。秀丽的景观在古人眼中的形象,让人看到了自然山水的雄伟壮阔和千对仙人越然物外栖隐山林的描写,实际上表现了人们不满于社会离乱的现状,渴望在天界(自然界)得到精神自由。诗赋中的仙境是古人在身处困厄精神苦闷的情况下创造的一种精神家园,以此超脱世俗的压迫,在心灵上获得暂时的宁静和愉悦,如果说隐遁自然是古代士人轻举远游摆脱生活挤压的途径,那么漫游深山大寺就是他们精心营造的超脱苦难的精神港湾。

  石佛古洞几千秋,景物非凡在此留。

  鸟舒双翅树间语,鱼显五色水内游。

  “游”的本义是熟习水性的人在水中的自由活动,其本身就蕴涵着顺应自然,适意而行的意思。高明的教师往往把学生带进自然环境,与学生共同体悟造化之精妙和人生学问的真谛。自然对象之所以美,是因为对象的一些特点与人类的精神品质有相通之处,人在观照自然时以己度物,引发出特定的联想,将山水性情与人类心灵贯通起来,使自然山水具有更加丰富的意蕴,人不仅从自然物中获得审美愉悦,而且能通过观物感化和提升自己。清朝道光年间,一位学究把学生带到北石窟寺一带,观赏蒲河和茹河的的雪景,使学生从自然的造化和前人辉煌的创造物中领略大化运演和古老的文明:

  雨水藻涸台道通,苍茫古峤淡烟笼。

  天开洞壑劳神斧,地露原补化工论。

  学者来给白雪课,徒今幸锁春风明。

  分明一副银河画,倚寺歌吟入筒中。

  古代士人注重经世进取,这种入世精神有时也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如不断膨胀的名望欲、财富欲、荣辱感和贪婪、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医治这些消极因袁的影响,进行心理和言行的调适固然是必不可分的。而走进大自然宽阔的怀抱中,接受自然的精神扶慰,使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在对自然美的观赏和聆听中使躁动的心得到宁静,并且证悟人生的真谛,从而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一位游客在北石窟寺触景生情,联想到古代无名工匠开凿古佛的艰辛,联想到既可以尽情享受人间荣华富贵、又能够参透佛教义理的居士禅的偶像维摩诘,于是写诗抒怀:

  灵宇不名匠氏镌,谅有神斧稽何经。

  劈开太古崭岩石,现出未来兜率天。

  白马输如驮见叶,青蓬○若礼金仙。

  个中谁解维摩诘,唤取惺惺一问禅。

  自然万物生机盎然色彩斑烂,从中参悟天地之辙迹,感受人生之真意,是古人洞悉自然与人生的一种韵致,许多人走马观花把景物仅仅当作一种自然物看,而善于观景的人则从自然的运演辨析中将观景与悟道相联系:游人们放下现实生活中的喜乐忧患,走进北石窟寺,登上佛阁放眼远眺,只见“暮雨初收,蒲川上草色连云,济花稀○○潇洒,景正当愁,思更○○”乡思国愁一齐涌上心头。人们礼佛的同时,也顺便欣赏前人题记,禁不住产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喟叹:“观赏前人题识,叹相远○数百年后,观此者当如中,可胜叹耶!”游人们走进石窟,很容易将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遭逢联系起来:“自解职彭阳,俄复四载,光阴易得,益使人兴叹,因笔以书”。

  士人们酷爱山川自然之美,注意秀丽的山水对于陶冶情操、激发灵感的作用。倘徉于青山绿水之间的意趣,体现了人对自然充盈的爱意。明朝万历五年七月十六日,在刚过了盂兰盆会之后,赵子适来到石窟寺观光,偏巧又碰上一场大雨,他被困在寺中。但游览兴致正浓的赵子适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扫兴,他登上佛阁,放眼远眺,只见雨中的蒲河河谷风光旖旎,青峰苍翠,杨柳依依,蒲河与茹河的交汇处水雾蒙蒙,身后的覆钟山经过雨水的冲刷显得更加巍峨坚挺,青峰入户,翠柳悬岩,禁不住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

  巍峨石山寺,奇工信非人。

  昔年遥寂帐,今日的登临。

  翠柳悬岩持,青峰入户亲。

  慈来忽阴雨,大故索乎吟。

  蒙古统治集团的民族歧视和轻视知识分子的国策,使许多士人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因而纵情于山水寺观之间,享受大自然的抚慰和启迪。至元六年(1341)十二月初一日,有位游客人走进了北石窟寺。此时正值隆冬季节,夜色很快笼罩了古寺,游人被这种难得的寂静搞得无法入眠,便凝神体会静谧,恰好寺中高僧也无法入睡,过来看望游人。这位不知名姓的游人灵感突发,写下了一首七绝:

  “床头针定溪边石,井底无鱼竹底游。

  宿客来眠过半夜,忽问山僧到来居”

  清人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说,“观朱霞,悟其绚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体悟自然即参悟人生,通过对自然万象的读解,能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个人的渺小,从而不再执迷于琐屑的得失,以一种豁达的胸怀去拥抱生活。古人提出“师造化”、“法自然”,就是怀着一颗敏感的心灵和对自然的虔敬走进大自然、去领悟自然万象,从中得到教益。自然万象总是向人发送着至真、至善、至美的信息,只有从滚滚红尘中抽出身来,迈进千年古寺,虔诚地面对面对古佛,面对自然,进行纯朴和富有灵性的亲和交融,才能得到古老文化的真传。

  元朝统治者的佛教政策客观上促进了北石窟寺的发展,使这里的佛事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佛氏闻吾萧寺逝,云飙豫追云万收。

  岚戏翠黛逸轩出,水弄丝桐绕寺流。

  ◎◎◎谈◎◎定,奇观未厌客◎◎。

  ◎东明日还停轫,却上峰头放眼眸。

  在北石窟寺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前来游览的人难以胜计,但并不是所有的游客都是带着对无量佛法的企羡来观像礼佛的,也有许多人带着挑剔和批判的眼光走进北石窟寺,对石雕彩塑的佛像和那些家境不好却不惜舍财奉佛的信徒感到不可思议。北宋绍圣年间的彭阳县令高舜俞目睹盂兰盆会的热闹非凡的场面后,并没有改变他对佛教的不解,他应寺主的要求题写了碑文,但在文中直言不讳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噫!愚夫愚妇,昼茅霄掏,终岁勤动,衣有不蔽其身,粟有不充其肠,官逋省负,匿名潜迹,以刑绳之不能。遂集至,聚财喜舍,不戒而乐从者,不可胜计。岂人情好行于自然,而恶人之强率欤?抑幻化之理入人也深,而沉迷之性不复反欤?是皆不可质其彼识而然也。因即其事,以警其所响云。”山西朔州人训导静应郝希径也在诗中批评说:

  “异状异形谁作俑,无君无父妄谈禅。

  芘刍叼占云栖岩,石窟徒劳新雕镌”。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首对佛教充满了大不敬的诗竟然被北石窟寺长久保留下来,历代僧人并没有因其反佛倾向而将之从碑刻上磨去,由此也可以看出佛教的宽容性和慈悲为怀的精神。这一点正是北石窟寺能够吸引各个时期不同思想倾向的游客驻足的原因。

  四.联袂畅游,其乐融融

  《文字形义学概论》中说:“旅行犹侣行,谓结侣而走也”。游人到北石窟寺游览,往往是结伴而行。有的举家前来,如第165窟北侧阴刻“皇统甲子中社日郑彭寿携家来游,常皋赵正卿与焉。男彦申、彦平、彦文、彦岭、甥邦彦、时彦、侍海凝、海端同至。”有的是与朋友或僚属同来,如彭阳县令高舜俞率众僚属观稼时顺便造访石窟,另如“蒙勉功王持正周伯容赵蓬老以阜昌乙卯孟夏初九日,同游萍客宗林刊”。在此与好友不期而遇也是常有的事,如第37窟南壁内侧阴刻“邑宰原武郑耆老拉颖川赵直孺联辔观稼于石窟,邂逅武威安敦仁,遂成小酌,颇有清逸之兴,命笔以记岁月,男彦申侍行,”“成景光邂逅庆宁寺○师时大观庚寅(1110年)五月”。可见宋金时期的北石窟寺是朋友交谊的重要场所。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游客不止一次到北石窟寺游览和会友,如赵蓬老于1128年与宋万年等聚饮后,又于1135年孟夏初九与蒙勉功等同游;李震在宣和甲辰(1124年)首夏二日与弟弟同游后,又于建炎三年(1129)与索安、王舜臣游石窟礼大像;北石窟寺有郑耆老于壬戌岁(1142年)中秋念七日与儿子彦申同游和郑彭寿皇统甲子(1144年)与子彦申兄弟以及诸外甥来游的两条题记,从出游的时间及与随行者的关系、古人名与字的关联性来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郑耆老即郑彭寿。

  宋金时期许多地方官到过北石窟寺,如县令高舜俞、彭阳令蔡安时、巡监柏信、邑令高道华、邑宰郑耆老、郡倅钱坚、县尉元沣、庆阳知府宋万年等。由于他们多数不是虔诚的信徒,所以佛教的变故并不影响他们的游兴。大多数题记的作者都署上自己和同游的朋友们的姓名、郡望及官衔。

  第165窟门内北壁阴刻“政和戊戌(1118年)夏五月甲辰,大帅种公统五路兵出鄜延,郡倅钱坚迎谒境上,因率巡检祁谨、权邑淳于铎、县尉元沣、工曹范直方同过彭阳石窟寺,回中宋延年继至,相与留恋,抵暮而归。”种师道是北宋抗击西夏的名将,他的抗夏行动受到当地官民的拥戴,因此他两年后率兵经过彭阳时受到人们的欢迎,大家纷纷迎谒境上,以示对抗夏名将的尊重和支持,而后乘兴游览北石窟寺。“空同逸人”宋万年从庆阳到泾渭(泾川平凉一带)路过北石窟,与僧俗友人欢聚寺内,乘酒兴写下了几首诗,其中一首写道:

  奇工怪迹孰雕镌,闻说神灵造胜缘。

  高廓一龛开古佛,并包万象见西天。

  僧为早钵严前释,民是桃源洞里仙。

  何去空同为隐逸,此中真可老参禅。

  北石窟寺不仅是官员及士人们聚会的地方,也是普通民众会见亲朋、交换货物、文化娱乐的场所。嘉庆二年(1797年),北石窟寺附近十社信众捐资修葺寺庙,并于近前建立骡马牲畜交流会,在碑文中说:“牲畜会所收税务,一半输官,一半留为香火之资,永为定例”。几经修葺北石窟寺,到清朝乾隆年间已大为改观,“泉石清幽,境况奇幻,龛像宏壮楼阁严峻……一时栋宇崇隆,滾楣巍峨,殿口口口,庙貌森如荒凉之基,焕然一新,堪为千古之胜概,圮败之址翻然复旧。”同治之乱结束后,人民的生活慢慢恢复了平静,恢复了北石窟寺近处一年一度的庙会活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当地民众在165窟正前方30多米处修建戏楼,使北石窟寺更具民俗风味。宣统元年(1909年),当地百姓在寺院北端二台处修建“圣母宫”一座,内塑道教题材的三霄娘娘和送子婆、接生婆坐像和三姑计摆黄河阵、三霄送子的神话故事连环画。从中可以看出,北石窟寺已经彻底民间化、世俗化了。在实用理性压倒一切的国度里,走向民间是北石窟寺发展的必然归宿。

  On the Culture of Tour of The Ancient North Grotto

  Liu Zhili

  (Department of History,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Gansu 745000)

  Abstract: The North Grotto, where situated on the east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was one of four grottoes in Gansu province. There were a great many pilgrims and believers, officials, confucians and native people went there and worshipped the buddha, made friends and so on. This article will dig into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ourism in ancient North Grotto.

  Key Words: The North Grotto, culture of tour.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 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物要至诚恭敬,这就是“礼敬诸佛”。为什么要修礼敬?破“我慢”。傲慢是大烦恼,好胜好强,要超过别人,这种想法很不好。傲慢的人,因为有我见,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别人不如他,他不知道一切法是平等的,他在平等里面起了贡高我慢,平等心失掉了。如果不是平等心,决定不能见性!悟了的人,对于任何人,一定是平等心、恭敬心,而贡高我慢的人,自己贡高,轻慢别人,造作重大的恶业,一定不会开悟。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