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密教演进史


2014/9/8    热度:353   

真言密教演进史
  悟光
  编者按:在香港、台湾等地以及欧美各国,崇信密宗的人越来越多了,极大多数是属藏传佛教,其中以黄教、红教、白教为主要的,在各地设有社团组织,还有定期及不定期的刊物。还有所谓“东密”一派,它主要在日本、台湾等地流行。目前,香港也有东密社团组织,不少青年人参加崇信活动。编者特搜集有关“东密”资料,以飨读者。
  一、密教之母胎
  西历纪元前一千年乃至五百之间,已有﹁沙摩﹂Samaveda、﹁夜柔﹂ Yajuruede、﹁阿达婆﹂ Atharveda、﹁三吠陀﹂Veda之著作,吠陀神话的诸神大部份都是印度阿利安族起源之物,其中亦有印度先进民族所推测的神在内。在﹁梨俱吠陀﹂Rigveda中,所有神祇,则大为发展,或有由风土习俗之神,变容而结合者,后来,因演变而摄入密教﹁曼多罗﹂中亦不少。诸如帝释天、水天、火天、月天、风天,都是代表性的神祇。又如密教中的大日如来﹁毗卢遮那﹂可以说是宇宙主宰的象征,在后期吠陀时代,为对立婆罗门教的﹁提婆﹂天而神格化者。
  密教之真言,可以说是从﹁梨俱吠陀﹂曼特兰︵咒︶为其雏型。在古印度,其宗教仪礼和咒法是不可分的,都是达成愿望的手段,无论吠陀之祭祀或咒法,其间都有密切关系,如奉献梨俱吠陀诸神之明咒中,约有三十颂咒法及赞歌。观其内容都是治病,退除怨敌,除害、祈雨、战胜等等的咒文。
  纪元前一千年以降之后期吠陀时代,阿利安人与原土著民族渐次同化,这时阿利安文化与非阿利安之土著文化交流融合而结成﹁阿达婆吠陀﹂之本集。其对于咒文及咒法却极为偏重。并被﹁夜柔吠陀﹂﹁沙摩吠陀﹂或诸圣书﹁奥义书﹂ Upanisad 所认许。﹁阿达婆吠陀﹂的咒术,有治病法、长寿法、增益法、赎罪法、和合法、女事法、调伏法、王事法、波罗门法。唯阿达婆吠陀的咒法中以息灾、增益等之幸运与退除对敌之调伏二义咒文为其主流。
  古代所谓人类的灾害是认为被恶鬼、恶人所作弄或为神或人之咒咀所加害的,因此,相对的用咒术之力去退除此等作弄与加害的修法就是调伏法。但比调伏法为早的咒法是治病法,而以驱除恶灵之障为生,这种修法谓之息灾法。又积极的精进谋求幸福的称谓增益法,如长寿法、和合法、女事法、王事法、波罗门法,均包容其中。这种息灾、增益、调伏之修法与﹁苏悉地经﹂或﹁大日经﹂系统之三种修法与名称相同,内容亦同。在﹁金刚顶经﹂系统中则加入敬爱、召而为五种法。这五种法在梵书或吠陀的文献中,可以窥出其一部份。
  密教之护摩炉与吠陀时代之火炉构造有很多类似之处,所以密教思想或修法;以致密教的变迁都可以由吠陀时代看出其迹象。这两者的类似点不能断定是偶然的。
  密教中之忿怒尊可以视为摄自非亚利安原土著的文化,而五大明王则渊源于土著家族内奴隶的思想,其中金刚夜叉明王就与﹁引多斯﹂文明的母神像,有密切的关系。又叶衣观音、大元帅明王、毗沙门天王的前身,都具有山林母权社会之非亚利安人种之姿态的投影。孔雀明王、龙王、蛇等也都有森林原住民族的影射名称。而食血食人肉,以蛇为腕轮,以人之头盖骨为饰物等,都具有受土著民族尊敬之母神特性。这些都不是印度亚利安族的起源,而这些特征,后来皆被密教之﹁母怛特罗﹂系之母神所摄取。究其原因,则与其时之农耕仪礼有关。原来当时土著之祈雨、止雨的农耕咒术是女性一贯的特权。直至非亚利安的原住民族被亚利安族同化之后,这些始转为男性化的事业。
  密教中非亚利安文化之痕迹非常显著,但其系列,仍然有很多不明的地方:或许今后发展之社会学、言语学、考古学以及民俗学,可迅速的给与这方面的开拓与发扬。
  二、佛陀前后的咒术
  佛陀出世弘道时,禁止咒术及波罗门之宗教仪礼,这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性格。初期佛教教团极力改革旧有的宗教信仰,亦是基于佛陀的主张,以彻底的自悟为依止,又当时社会上民族之交流频繁,社会发达,波罗门教的传统拘束力渐渐崩溃,阶级制度瓦解;加以佛教及六师外道的影响,可以说咒术的宗教仪礼被一般予以否拒。但是在佛陀的教说中,所谓﹁明者﹂意则究极之智慧:或用学问、科学的智慧为﹁明﹂。后来大乘佛教中,则有﹁菩萨在五明处学﹂的论调及主张。惟在密教,所谓明咒,却有咒术的生产智识,或原始科学的意义:然咒术的样式,其根底是具有佛陀的自内证,而不失其所谓确实有志向于突极之﹁明﹂的立场,故密教之咒则深关乎佛陀智慧的基本性格。
  佛陀时代,都市部份虽然排斥咒术仪礼,但是农村部份对于咒术的信仰却不能免,遂而使教团方面软化其禁止念颂咒术的立场。但杂咒依然禁止,然一方面却对于护身的咒颂则默然认许之,这在巴利语佛典中可以窥见一斑。现今南方佛教圈里,其有二十九种的除灾明咒,诸如除蛇害的键度咒,护身孔雀咒、帝释之战阿修罗幢首咒、宝经等等,在其律藏小品、键度本生经、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第二十六、四分律第四十二、摩诃僧祇律第二十r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第六、杂阿含第九、堕勇尊者经和僧伽婆罗译、义净译、不空译之三种孔雀经及大吉祥义神咒经,均可看到。
  西历纪元后,欧洲文明进入印度,佛教遂亦演化而具大乘思想,对于天文医学、论理之学说大为兴隆。此外,由于受到美术文明的输入所影响,而开始雕刻纯印度式的佛像。后汉之支娄迦谶译之﹁般舟三昧经﹂,中有欲得菩萨三昧第一课题要塑佛像的说法。历史发展的结果,却使佛菩萨像的塑造与礼拜仪礼,密不可分。二世纪前后,大概都在佛像前供以香花灯灼,并举行陀罗尼念诵仪礼,其礼是摄取婆罗门仪式而规定了佛教精致庄严的礼拜法。在中国从事佛典汉译之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康僧铠、竺法护及帛尸梨密多罗等,都是出生于中央亚细亚,所以大乘佛典之翻译亦有受其中亚细亚游牧民族的咒术影响,具有咒术倾向的大乘佛典在中国翻译流传的却是不少。一方面南印度在西历前二世纪有安多罗王朝,大为保护波罗门教,确立了纯印度文化,佛教中大众部系统亦极繁荣,遂成大乘佛教境地。初期大乘经典之一的般若经亦于这时成立,龙树亦出生于南印度,后成为大乘八大宗王,又是真言密教的开祖︵东密︶。西历前二世纪以至后二世纪,波罗门势力大张,对于社会文化宗教大力强调其教礼,亚利安文化自此包摄部族信仰与民间信仰而灿烂一时,而在都市民众心底之土著思想亦渐而露出表面,遂使原亚利安民族之文化与非亚利安之原土著文化,自然混融而成为印度教。大乘佛教亦因之受婆罗门教仪礼及印度教的民间信仰所影响,也出现了仪礼及咒术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原来之佛教经典中是没有宗教仪礼、神话及咒术的神秘思想,所以,这些只能视为后世的附加物。于佛教史中,视为密教的产品而除外者居多。可是大乘佛教成立的当时就已拥有上述的要素。今举出一二之列,作为参考。先从大乘经典所述之陀罗尼来看,诸如古代印度人所谓天灾地变、饥饿、疾病、横死的不测危难,或国王的压迫苛政、盗贼的攘夺、政治的社会的灾难、鬼神及恶灵的危害,都视为外来的咒咀所为,所以便采取波罗门祭祀者的咒术来除害避凶,转祸为福。咒文的除厄,自古佛教教团就有。初期佛教教团之咒文除灾的依靠对象,多尊崇过去七佛与四大天王,但是大乘佛教的思想兴起之后,由于隆盛的大乘佛教所拥有的多彩神格所压制,七佛信仰渐次薄弱,但于密教鼎盛期间民众依然有著根深蒂固的信仰。南传系之巴利多同时,北传系于佛灭后三百年顷,上座部系之化他部分派之法藏部中,都已有咒藏集成。法藏部立经律论而加咒藏与菩萨藏,所以可以看出法藏部与大乘佛教是有密切的关系,大概它是与西历一世纪的般若经,同时成立的。以后大乘经典中之除厄咒文非常多。昙无谶译之﹁大般涅槃经﹂第一卷,法显译之﹁大般泥经﹂第一卷中所说之守护咒亦是其中一例。又最后连没有咒文的经典亦渐次加了咒文。如三世纪初竺律炎及支谦共译之﹁摩登伽经﹂都加上了咒文,二世纪安世高译之﹁摩登伽经﹂中没有咒文,求那跋陀罗译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也都没有咒。直至七十年后菩提流支译之﹁入楞伽经﹂就有多罗尼品并有保护持者二咒。又大乘经典极力推荐经之书写、听闻及读诵功德可以除厄增福的说法。大乘经典初期之﹁法华经﹂、﹁般若经﹂,亦并提及。大约于四世纪顷成立之﹁金刚明经﹂,其除去经典读诵的功德外,大半都失去制作经典的意义,民众对于大乘经典之高深哲理以为解脱目的之信仰却反不如经典书写、读诵、除灾为重了。本来陀罗尼在印度老早就是瑜伽修法之一的执持为其起源,用以统一精神及集中意志为目的。佛教是取之用于总持妄动之精神,以进入三昧之手段,般若经小品类之古译﹁道行经﹂第八品有﹁持﹂之名词,又﹁贤愚经﹂第十四卷,阿难总持品,﹁华积陀罗尼神咒经﹂中亦言及要忆持释尊之说教或忆持经文而说陀罗尼。本来用于精神统一为目的咒文,却又变成忆持经文所必要之物了。又陀罗尼可以看成经典内容之结晶,经与大乘经典之读诵信仰互为交错,即转成为赞颂读诵陀罗尼的功德,且多引入于大乘经典中。唯这些功能都不离古咒文之除灾解厄的实质信仰。佛教之明咒有咒文与智慧二义,大乘兴起的同时,陀罗尼与明咒都视同一物。如般若经中大胆地说,般若波罗密之智慧即是大神咒,即是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龙树﹁大智度论﹂第五十八卷中有:外道为满足众生欲望而人人尊重咒术之语。但般若波罗密的咒是破诸多执著而得佛智,所以同是咒,佛教的咒是无上、无等等的咒云云。又同第八十五卷中,有陀罗尼有闻持陀罗尼与诸法实相陀罗尼二种。住于两陀罗尼者得无碍智云云。又﹁生经﹂第三卷中之总持第二十二,亦有入请佛总持之法,成广大圣觉云。咒或陀罗尼不外是究极智慧的般若波罗密。由此可以看出三秦时代失译之﹁大乘悲分陀利经﹂之四念处、七觉支、十二因缘等之初期佛教的基本教说,都取用陀罗尼来提示。昙无谶译之﹁大集经﹂第一卷举了四种璎珞庄严之外,亦说陀罗尼与戒定慧并为大乘菩萨所学之一。唐代菩提流支译之﹁大宝积经﹂中到无尽意菩萨会,配了菩萨十地修习的陀罗尼,以陀罗尼来提示十地之内容,建立了陀罗尼在大乘佛教乃至菩萨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六世纪初,曼荼罗仙与僧伽婆罗共译之﹁大乘宝云经﹂第四卷陀罗尼品中云,说此经典或闻此经典得﹁辨才明了无尽﹂。并可获得诸天保护免除灾厄以及最后成佛的咒。但如此之类之陀罗尼,其内容与分类于四世纪中就已俱备。﹁瑜伽师地论﹂之菩萨地中,分陀罗尼为法、义、咒、得菩萨忍四种。﹁大乘庄严论﹂中陀罗尼配十地分三种,此除菩萨地四种中的咒陀罗尼外,其他三种意义相同,此中法陀罗尼是陀罗尼忆持,义陀罗尼是陀罗尼之意义,咒陀罗尼是除厄,得菩萨忍是指智慧,由此可以了知陀罗尼的各项机能于其中都已明确的整理和调配了。
  陀罗尼是构成密教的基本要素之一,亦在大乘佛教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密教之陀罗尼的特色是具有并包容大乘佛教的本质,而融汇于密教的仪礼之中。■(待续)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每一个人,绝对不是只有这一生,人有过去,既然有过去,当然就有未来。我们学佛的同修都相信三世因果,都相信六道轮回,这个是事实。我们观察这个世间,以及自己这一生当中,甚至于生生世世在六道、在十法界是一回什么事?说穿了,“因缘果报”四个字!这是事实真相,就是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得恶报,就这么一件事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真理,明了这个事实真相,即使我们物质生活很艰难、很困苦,也不怨天,不尤人。我们要想改善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的命运,首先第一个条件,“不怨天,不尤人”,这是改造命运成败最重要的关键。如果你有“怨天尤人”这个念头,你的命运就改不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