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普陀山游记
2014/9/8   热度:374
孙中山的普陀山游记 余因视察象山、舟山军港,顺道趣游普陀山。同行者为胡君汉民、邓君孟硕、周君佩箴、朱君卓文,及浙江民政厅秘书陈君去病,所乘建康舰舰长则任君光宇也。抵普陀山骄阳已斜,相率登岸。逢北京法源寺沙门道阶,引至普济寺小住,由寺主了余唤肩舆出行,一路灵岩怪石,疏林平沙,若络绎迓送于道者。纤回升降者久之,已登临佛顶山天灯台。凭高放览,独迟迟徘徊。已而旋赴慧济寺,方一遥瞩,奇观现矣:则见寺前恍矗立一伟丽之牌楼,仙葩组锦,宝幡舞风,而奇僧数千。窥厥状,似乎来迎客者。殊讶其仪观之盛,备举之捷。转行转近益晾然,见其中有一大圆轮,盘旋极速,莫识其成以何质?运以何力?方感想间,急杳然无迹,则已过其处矣。既入慧济寺,亟询之同游者,均无所睹,遂诧以为奇不已。余脑藏中素无神异思想,竟不知是何灵境?然当环眺于佛顶台时,俯仰间大有宇宙在乎手之慨。而空碧涛白,烟螺数点,觉平生所经,无似此清胜者,耳闻潮音,心涵海印,身境澄然如影,亦即形化而意消。焉呼!此神明之所以内通钦?下佛顶山,经法雨夺,钟鼓镗鞳声中急向梵音洞而驰。暮色沉沉乃归,普济寺晚餐。了余、道阶,精宜佛理,与之谈,令人悠然意远矣! 民国5年8月25日 孙文 志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门的修持重在行,一般的法门修学的次序是:信、解、行、证。解在行之前,先解后行。行什么?行你所信,行你所解。证是什么?证你的行、你的解、你的信,完全相应,那就是证。开经偈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真正不是一个容易事情!依照这个方式,那可以说,末法时期没有一个人能成就,所以弥陀、世尊大开方便之门,只要信只要行就能成就,不解也没有关系。修学净宗法门,把“解”换成“愿”,信、愿、行、证,往生就是证,这给我们后世人、给我们中下根性人带来无量无边的殊胜方便。信跟行没有变更,我们可以不要解,我们有愿就行了,什么愿?愿生西方,愿见弥陀。只要这个愿恳切,超过对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愿望,就成功了,这真正是大开方便之门,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统统得度,所以弥陀被诸佛尊称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就是这个道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