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漏洞


2014/9/8    热度:1063   

心灵的漏洞

许多年前,有个求道的年轻人,为了获悉人生的道理,不辞辛劳,长年累月,跋山涉水到各地探访有道之士,寻求答案。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他也求教了很多人,但觉得自己一点收获都没有,他很失望。他左思右想,也琢磨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

后来,他听一位私塾先生说,在距他的家乡不远的南山里,有位得道的高僧,能解答关于人生的各种疑难问题。于是,他连夜起程,沿途探询这位高僧的住处。

一日,他来到南山脚下,见一樵夫担了一担柴从山上下来,便上前询问:“樵夫大哥,你可知道这南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居住在何处?何等相貌?”

樵夫略微沉思片刻道:“山上确有位得道的高僧,但不知道到底住在何处。因为他常常四处游历,随缘度化世人。至于他的相貌,有人说他佛光普照,面貌清奇;也有人说他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谢过樵夫,年轻人抱定了决心,不顾一切地向深山里前进。后来,他又遇见了农夫、猎户、牧童、采药人等等,就是一直没有找到他心目中的那位可以指点人生迷津的高僧。

绝望之下,他回头下山,在路上遇见一位拿着破碗的乞丐,向他讨水喝。年轻人便从身上取下水袋,倒了一些水在碗里。还未等乞丐去喝,水就流光了。无奈,年轻人又倒了些水在碗里,并催促乞丐赶紧喝。可碗刚端到乞丐的嘴边,水又流光了。

“你拿个破碗怎能盛水?怎能用它来解渴?”年轻人不耐烦道。

“可怜的人,你到处请教人生的道理,表面上谦虚。但你在内心中判断别人的话是否合你的心意,你不能接纳不合你意的说法,这些成见在你的心中造成了很大的漏洞,使你永远无法得到答案。”

年轻人一听恍然大悟,连忙作揖道:“大师可就是我要寻找的高僧?”连问数声无人应答,抬头再寻那乞丐,已无踪影。

心灵有漏洞吗?当然了。成见就是心灵的漏洞,嫉妒也是,猜疑、懦弱、浮躁、仇恨等等无不是心灵的漏洞,只不过每个人的心灵漏洞不同罢了。

心灵有漏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漏而不去弥补,那样只会越漏越大,贻害人生。有了漏洞肯于去弥补的,心灵才显得可贵。心有漏洞都可以弥补,人心又有什么不能弥补的?

弥补心灵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求索的心智。多思索不合己意的语言而少冲动,多镇定而少浮躁,多宽容而少嫉妒,多仁爱而少仇恨———如此,人生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 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末法时期,世间人的道德观念最薄弱,他贪名、贪利、贪财、贪色,样样都贪而无厌,这饿鬼道的条件具足了。贪心是饿鬼,这也贪,那也贪,贪心重是饿鬼道的业因。人死了以后实在讲是六道轮回,你看一般人讲:“死了作鬼去了!”六道里面你怎么晓得他作鬼?大家都这么讲,有他的道理。绝对大多数的人可以说死了,百分之七、八十都去作饿鬼了。为什么?贪心重。六道轮回,鬼不过是六道之一,怎么人死了都会作鬼?世间都是这样说的,外国也是这样说的,人死了就作鬼。可是我们想想,说人死了作鬼也很有道理,你看哪个人不贪心?贪心就到鬼道去了!所以这个贪心占的比例最大!人死了之后到鬼道的机会最多。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