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莲花——慧远大师(二)
2014/9/8   热度:202
乱世莲花——慧远大师(二)
缘熟出家
后赵的政权并不十分稳固,为了争夺帝位,石氏兄弟、父子间不断的相互残杀。佛图澄与皇室走的很近,对种种权力斗争也看得很清楚,虽然经常提醒他们,但注定要发生的悲剧,仍是难以免除。暴虐的石虎于晋穆帝永和六年(西元三五0年)时被杀,原本就不稳的政局一片大乱,盗贼匪寇趁乱四处流窜,再加上连连的旱灾和蝗祸,中原地区已成了一个惨不忍睹的人间地狱。
荒野中,暴露在烈日下的死尸随地可见,而苟活的饥民却更可怜,刨完了树根只有吞草屑,甚至,还有抢食人肉的惨事。原本就已经饱受摧残和奴役的百姓,如今,更如同活死人一般,仅剩一口未断的微弱气息了。
许多饱读诗书,心性仁厚的儒生们,眼看这幅凄惨的景象,又苦恨自己无力救拔,只有纷纷向南迁移;至少,那儿还不是地狱,勉强总可以安身立命。时间一转眼就过了八年,永和十年(西元三五七年)在洛阳全心向学的慧远,见到北方时局动乱不堪,战火不断,细细的考虑之后,决定渡江南行,去寻访自己心中一直很崇慕的一位儒生前辈范宣子先生,并计划从此跟随范宣子学习,退隐山林。
范宣子是河南陈留人,十岁时就能读诵诗、书,他读遍经、史、子、集各家学说,尤其精通三礼(礼记、周礼、仪礼三本儒家古籍)。很特别的一点是,他博览群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做官,朝廷几次诏他担任官职,都没有就任。他从小立志过着隐遁的生活,经常讲学,当时的名人,像谯国、戴逵等,都慕名而来听讲,名声远播华北一带。
“哥,大家都传诵,说范宣子先生是苦学出身,学问和修养都高深莫测,只是不知他退居山野后,是不是还在讲学?我们这么千里迢迢的去探访他,希望不会失望而回。”在南下休息的途中,慧持找了个机会,这么对哥哥说。
慧远递了条毛巾给弟弟擦汗,一面轻松的笑了笑说:“别担心这么多了,其实我心里早已经打定主意,不论范宣子先生现在是否仍在讲学,我都要去拜望他。他老人家最让我敬仰的,不只是他渊博的学识,而是他重孝道、守礼义的道德人格。这些啊!在现下纷乱放诞的风气中,实在是太可贵了。”
年轻的慧远,非常看不惯当时喜欢依附强权、逢迎奉承的风气,或是故作高妙、谈玄的论辩的种种怪风,真正使他崇敬的,是道德修为高洁的士人。可惜,越向南行越难行,贼寇四处烧杀破坏,南下的道途都被阻断了,兄弟俩不得不暂时放弃求访范宣子的念头。就在他们失望万分的时候,同行的人告诉了他们一个大消息,就是佛图澄最得意的弟子,当时极受世人敬重的道安大师,正在不远的太行恒山讲学。慧远兄弟虽然还没有接触佛学,但对佛图澄及弟子的事迹,早有所闻,禁不住想一探究竟,于是立刻决定转往恒山去听讲。当他们到达太行恒山道安大师的道场,才知慕名前来求法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很幸运的被引见给道安大师,很快的便为法师的气度所深深吸引。名盛一时的道安大师,在见到年轻的慧远和慧持兄弟时,非但没有藐视后辈的态度,反而很亲切的向他们点头微笑,并且,详详细细的回答了慧远所提出的问题。道安大师不但精通佛教经典,对儒学的造诣也很深,他由儒学引导慧远兄弟进入佛法的领域,慧远兄弟深深为之折服。
道安大师的举止言谈,震撼了慧远渴望追求真理的心。他忽然发现,自己以前苦苦追寻的学问,原来尚有许多不足,而眼前这位法师所谈论的佛法,竟然是这样的圆融通达!他不禁想更深入的了解佛法。因此,他便留在恒山,天天聆听道安大师讲解《般若经》:“我们所见到的有形、无形世界,或物质、精神世界,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是会变化的,是虚幻而不真实的。”道安大师强调:
“只有超越一切现象为实有的观念,才能把握佛法的真义,达到自在解脱的境界。”慧远从年幼时开始,便深入研读儒家的学说,稍长接触道家的学问,对于崇尚“无为”的老庄思想,非常佩服。如今听闻这部《般若经》,很快就体悟到经中“一切皆空”的义理,更胜过所有辩答的空谈。他忍不住发自心底欢喜的笑了,庆幸自己终于在浩瀚的宇宙当中,找到了真实安稳的方向。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修行就是要针对那些坏的、恶的,那些逆因缘,会启发出我们的智慧与知识,成就我们的忍辱行,让我们处处无挂碍。当我们的智慧发展到某一程度时,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烦恼,所以,越是会修行的人,越是喜欢在逆境中修。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