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莲花——慧远大师(五)
2014/9/8   热度:261
乱世莲花——慧远大师(五)
朱丹丽
华林园血泪
自代师讲经以来,一转眼又过了几年,慧远没有一日不是刻苦精进的努力修学。只是,外面的局势越来越动荡不安,想要平平静静、安安心心的修行度日,似乎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了,道安大师的僧团就这样随着时代的动乱不断地迁移。早在永和五年(西元三四九年),命运多舛的后赵,在历经数次的变乱之后,由彭城王石遵坐上帝位。一向很尊崇道安法师的他,便立刻下旨,迎接道安大师,到邺城的华林园居住。华林园的幽静华美,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在一个战乱频繁、各种灾变不断的时局中,谁不希望能住进华林园——哪怕是只有一天,也强过在面千日啊!为了安置道安和他的弟子,石遵又下了一道命令,要奴工们在最短的时日内,增建许多新的房舍,好让道安师徒们,在华林园中住得舒舒服服。这样的荣宠,实在是谁也不能相比了。但道安的心中却并不欢喜,反而感到十分无奈与痛心。因为这华林园的幽美,是由十六万百姓的血汗、泪水凿刻出来的;华林园里的堂舍楼阁,都是以他们的白骨作为基石,想到这些,道安大师如何能安居在这华林园之中呢?
不久,冉闵造反,爆发了惊天动地的“冉闵之乱”,将所有后赵石姓皇族的人,全都杀得干干净净。道安便带着几百名弟子,趁机离开华林园,来到太行恒山,也在此时慧远兄弟投入道安门下。到了升平三年(西元三五九年),旱灾蝗祸,再加战乱,道大师不得不带着慧远等五百名弟子,离开太行恒山向王屋女林山行去。一路上,师徒数百人默默地忍受着霸气的骄阳,谁也不曾开口说过话。沿途所见,全是一片枯黄焦裂的景象;昔日绿油油的田野,如今是寸草不生,连枯干的树皮,都被饥饿的灾民们剥光了。龟裂成不规则图形的大地,每一道细细长长的裂口,都仿佛一张张哭不出声音的嘴巴,对着天上炙热的太阳,发出无言的抗议。
路旁,不时可以看见倒卧在地的饥民或死尸;那些皮包着骨,又黑又脏的活人和死人,为这个动乱不安、灾祸四起的时代,添上更多的哀凄。没有人有多余的力量去照顾他们或是埋葬他们,只有任由他们自生自灭了。
这天傍晚,师徒一行数百人,静坐在一间荒废的佛寺大殿中休息。一个瘦瘦的小徒弟,累得垂下头,像是快要打瞌睡了。旁边的大个子用手肘推推他,轻声地说:“别睡啦!瞧我们师父都没喊累,你怎么就先打起盹了?”“嘘!小声点!”黑黑瘦瘦的小师弟赶紧坐直了身子,压低嗓子回答:“我没睡,只是快饿得吃不消了,两条腿也僵得像木棒子似的,怪难受的。唉!想以前住在华林园的时候,哪吃过这种苦啊!”“话才刚说到这,坐在远处的道安大师,像是知道大家的心事,忽然开口说道:“自从离开华林园之后,一直处在不安的状态,这一路行来,既没有像样的东西可吃,也没有地方可住,师父知道,大家都辛苦了。不过,即使后赵未亡、邺城未乱,师父还是会带着你们离开华林园的。“师父,这……”
有人不明白道安话中的深意,正想请问师父,道安又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继续说:“多年前,石虎征召了十六万人民,在邺城兴建华林园。为了在限时之内造好这座富丽堂持的庭苑,不知有几万人丧生在园中;那园中的一草一木、亭台楼榭,都是他们的血泪啊!而后,石遵为了安置我们师徒数百人,又在园中加盖了不少房舍,这,更增加了为师心中的不安。”“虽然,在这样的乱世当中,不依附国主、不接受君王的供养,似乎难以将佛法推展开来,但是,在华林园的那段日子,见到每一栋屋舍,每一块砖、第一片瓦。都让我坐立难安,我怎能踏着无数的生命及血泪而生活?”这一番话震撼了弟子们的心,更让静坐在道安大师身旁的慧远法师深深的感动。不贪求安逸舒适的日子,一心只想到众生的苦难,更投入全部的心力,试图以佛法帮助他人,他终于明了师父伟大的地方。
此刻,慧远法师年轻的心中已明白,效法道安师父弘法的悲愿,将是自己未来该走的方向。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中国人讲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只要心里动了七情五欲,你这个心就被染污。你心里面还有贪嗔痴慢,还有七情五欲,你的心怎么会清净?清净心里是一法不生的,六祖常讲本来无一物,哪有贪嗔痴慢?哪有五欲七情?要知道,七情五欲一动,就是罪障现前。佛菩萨尽情享受,不生七情五欲,他为什么不生这些烦恼?因为他知道相假体空,他知道事实真相。七情五欲是烦恼,我们凡夫享受里面有贪嗔痴慢,有七情五欲,这个享受不正常。享受里面没有贪嗔痴慢,没有七情五欲,这才叫正常的享受。这个正常的享受,叫做“三昧”。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