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的石窟艺术
2014/9/8   热度:174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这座有着1600余年历史举的佛教艺术宝库至今仍完整地保存有2400多尊雕塑,历史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还有唐宋木构建筑五座。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中部壁画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
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隋代百窟样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为中心佛坛,组像同前。唐出现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石窟造像五代时已丧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莫高窟的建筑完整地保存了千百年来的建筑形式。现在的492个洞窟中,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它是设置宗教雕塑和壁画的神殿,是僧侣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的外来形式的窟形,到隋唐时期开始消失。隋唐时期的石窟,典型的形制是平面方形,覆斗顶,后壁一龛。唐代后期以至宋元,壁画佛龛又被洞窟中央的佛坛所代替,腾出一整块石壁绘制大型壁画。从建筑形式的演变,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加以融化吸收,使它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形式。其中不少是我国绝无仅有的古建筑杰作。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在石窟中占据着主要位置。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莫高窟现存彩塑2400余身,彩塑多为一佛二菩萨的三身组合还有阿难、迦叶、十大弟子及罗汉、天王、金刚、力士等。其造型从北魏前期的粗壮而逐渐演变为后期的清瘦。隋唐以来,出现了七至九身彩塑的群像。艺术风格又趋向雍容华丽。特别是唐以后的许多优秀作品--那轻倩柔媚的菩萨和刚劲勇猛的金刚、力士,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娴熟技巧和注入的真情实感。这些塑像与西壁、顶部的壁画。地面上的莲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天堂。
莫高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数量最大、内容最多、色彩最鲜的壁画艺术!现存壁画45000多平方米,是一座巨大的美术陈列馆。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和财富。当你置身于窟中,那神态逼真、含笑自如的菩萨;那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的仙女;那姿态妩媚、凌空翱翔的飞天;那五彩缤纷的鲜花纷纷扬扬;那不奏自鸣的乐器演奏着仙曲--仿佛把你带进神仙天国,身心随着飞天飘旋,好像整个洞窟都在晃动!从历史上讲,它显示了各族艺术家非凡的创造才能和高度的艺术成就。从艺术上讲,它反映了我国历代各民族、各阶层的劳动生活、社会活动、科学技术、音乐舞蹈、民族风情、衣冠服饰等等。内容之广泛,形式之多样,历史之悠久,技艺之精湛,举世罕见。各个朝代不同的绘画风格,构成了一部中国古代美术史。
自从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了五万多卷宗教文书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惊了世界,"敦煌学"也成为了世界性的显学。
敦煌艺术博大精深,气魄宏伟。历代民间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文化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这些规模宏大、为数惊人的宗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地理、宗教、社会生活、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珍贵资料,是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经上常说,“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什么?正报是心,就是我们讲的念头。我想健康、我想不老,你懂得这个理论、懂得这个方法,你就会变。你不懂这个方法,随着你的情绪、随着外面环境去变,自己做不了主宰,这就苦了!身体是随着我们的心理、情绪在变化。情绪好的人,年岁虽然大,他不显得老,他心不老!“身体随着心转”,他心不老,人也就不老。人虽然不老,他自己已经觉得年岁大了,快要死了,他这个身体自然就老化了。老年人的心情跟青年、壮年不一样,如果老年人也能保持着青少年那个心态,这个人就不老。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