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中,体会生命的感动


2014/9/8    热度:308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北齐 佛 立 像


  我不懂艺术,但多年前因为听了蒋勋教授一系列“美的沉思”讲演,竟然因此而心开意解,对“艺术”有了体会。
  最近,我在《僧侣与哲学家》一书中,看到马修喇嘛说的这么一段话:“我一直有很多机会接触许多极有魅力的人士,可是他们虽然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天才,但才华未必使他们在生活中达到人性的完美。具有那么多的才华,那么多的知识和艺术性的技巧,并不能让他们成为好的人。一位伟大的诗人可能是一个混蛋,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可能对自己很不满,一位艺术家可能充满著自恋的骄傲。各有可能,好的坏的,都存在。”因为这些认知,使马修放弃了辉煌的世俗成就,转而追求一种内在自我完成的艺术--“出家”。
  而多年前我在蒋勋教授的讲演中所感受和体会到的,也正是这个“生命自我完成的艺术”。如此的体验,让我从盲从的外在纷华世界的成就追寻中,转而走向内在的体验和学习小人物的谦卑和平凡。这样的过程,让我懂得欣赏周遭的人,甚至体会了父母纯朴真性情的可贵,也因而奠定了这一生生命追寻的基本认知。
  这一两年来,我在普门中学带学生社团,一位学生为未来的选择困扰来找我,我想起自己学习的过程,告诉学生:“与其选择未来要做什么,倒不如先选择未来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因为这句话改变了心情,近一年来不但让自己变得开朗、乐观,体贴他人,也因此改善了原本的人际关系。
  或许这些都与蒋勋教授所讲的美学看起来完全没有关系,但这“自我完成的生命艺术”认知,所衍生而出的宽阔视野,不但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也进而开展了我的学习领域。尤其这些年来,在信仰的体验中,更是因此而感受深刻。
  信仰,是人类文明中最贴近生命的文化,不论人类生活如何的改变,始终与信仰离不开。近几年来,国内学者掀起了一阵禅学及佛学的研究风气,带动了校园学子学佛的风潮,在文字与经典中钻研,但却难进入浩瀚的佛法领域。最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将佛法脱离生命本身,当成学问来研究。宗教信仰由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为出发点,继而在智慧、慈悲的学习和实践中完成自我。如果只是当成一个学问和文字上计较,终难体会其佛法的智慧。
  从“生命”的关怀和尊重与完成出发,不论在那一方面,都会有深刻的体会和感动,包括各种艺术。文中蒋勋教授所指的石雕,所代表的是一个生命,一个当代艺术家的生命,甚至是当代百姓所祈求完成的一种生命型态,是文化、也是历史,而不只是一个石雕而已。感于当年蒋勋教授在美的沉思系列讲演中的启发,今逢此文,写下点滴心情分享,也表达对蒋勋教授的感谢之意!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为什么一些冤亲债主还没找到你?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你正在走运,你的运气很好,你的光明遍照,他不敢接近你;另外一个原因,没有缘,就是没有机会。你这个人很善良,心地很正直,他靠不了你身边。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