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沼的生平与思想特色(上)
2014/9/8   热度:486
慧沼的生平与思想特色(上)
吕姝贞
本文将从慧沼之姓名、生卒年、师承、生平事迹、重要撰述及注疏、参与证义之经论、因明学的成就,及对唯识学之贡献与法相宗之影响等方向,探讨慧沼之生平与思想特色,藉以了解慧沼之思想渊源及重要建树。
一、姓名、生卒与师承
(一)姓名
唐代慧沼(650~714),讳玄1,俗姓刘氏。其法号又作“惠沼”或“惠照”。祖籍彭城,后迁淄州(今山东省淄博市),因此又被称为“淄州沼”;又因“入法修身,不违戒范”,乃被时人以“沼阇梨”2称之。因“慧解超群”,被誉为“山东一遍照”3。最后,住淄州大云寺弘法,后人称之为“淄州大师”。
后世尊称为中国法相宗第三祖(一说二祖4)。由于第三祖与第二祖之不同,关键在于是否把玄奘视为初祖?但,因此说并不影响慧沼之地位与贡献,故在此不作进一步探讨。
(二)生卒年
慧沼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 5,示寂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十二月十七日6,享寿六十五岁。
(三)师承
赞宁《宋高僧传》卷第四,将慧沼归为“义解”类法师7。慧沼之师承,若溯及印度,应为弥勒(约270~350)8→无著(310~390或395~470)→世亲9→陈那(约400~480)10→无性(约450~530)11→护法(530~561)→戒贤(529~645或528~651)→玄奘(600~664)→慈恩窥基(632~682)→淄州慧沼(650~714)。
自玄奘传回中国后,其法脉传承则如[表一](页33)所示。
二、生平传略
慧沼深达相宗之玄旨,著诸疏义。屡次参与义净、菩提流志之译场,担任“证义大德”,对译经事业贡献甚大。 12慧沼年少时极其聪慧,依于庠序,诵习赅通。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十五岁时,唐高宗为新生儿子(即后来的睿宗)祈福度僧时,受度出家。青年时期已博通经藏,讲《法华》、《般若》、《涅槃》等经,并专攻经论,擅长弘传。
自玄奘到京,慧沼曾亲炙请益。麟德元年(664),玄奘示寂,乃转依窥基(632~682)受学。在玄奘的弟子中,窥基广疏经论,阐扬唯识妙义,唐高宗赐号“百本疏主”。窥基的撰述,包括玄奘学说的主要内容。至窥基入寂(682)期间,窥基大都驻锡大慈恩寺,且致力于建立完善的唯识学理论并加以弘扬。高宗咸亨三年(672)慧沼至长安大慈恩寺,始从窥基、普光受学唯识。由于“慧解超群”,能深入堂奥,而得窥基之真传,被称誉为“山东一遍照”。
沼的唯识、因明、诸疏,大概就在此时禀受师说,渐次写成。窥基示寂后,慧沼游行诸郡,讲经二十余年,同时撰写《金刚般若》等经疏,和《能显中边慧日论》、《成唯识论了义灯》等著作。
菩提流志在崇福寺译《大宝积经》时,慧沼被选任证义,同预译场者皆为一时之选;因此,当时中书侍郎崔湜叹曰:“清流尽在此矣,岂应见隔?” 13于是奏请乞同润色新经。晚年,又在义净译场任证义大德,例如:唐中宗神龙三年(707),曾召义净入宫同译经沙门九旬坐夏,他也参加在内。景龙四年(710)义净于大荐福寺译《浴像功德》等经、《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等律、《唯识宝生》等论,慧沼与文纲、胜庄等同任证义。景云二年(711),义净于大荐福寺14译《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等经,和《能断般若论颂》等论时,也由慧沼证义。
所以,《宋高僧传》卷四记载:
初,沼证义于义净译场,多所刊正,讹言舛义,悉从指定,无敢逾制。15
足见慧沼的证义工作在译场上的重要性。此外,慧沼所撰著及注疏之典籍,大都是阐扬玄奘、窥基之论述。其中以《金光明经》最为特殊;所采用的译本系义净新译的《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他生平曾奉诏讲经二次、补纲维大德六次、敕译经论四次16。他是慈恩宗的嫡传,或许因此而受到当时朝廷的重视。
宋代赞宁法师,在〈窥基传〉后作了一篇系语:
性相义门,至唐方见大备也。奘师为瑜伽、唯识开创之祖,基乃守文述作之宗。唯祖与宗,百世不除之祀也。盖功德被物,广矣!大矣!奘茍无基,则何祖张其学乎?开天下人眼目乎?二师立功与言,俱不朽也。17
足见窥基对瑜伽、唯识弘法之重要性。同理,窥基若无慧沼,则法相唯识之法,也将难以发扬光大。
三、重要撰著、注疏及证义之典籍
(一)重要撰著、注疏之典籍
慧沼撰《能断般若》、《金光明》、《盂兰盆》、《温室》等经疏,又撰著《慧日论》、复著述《了义灯》等,凡六十卷。所翻经律等三百余轴,盛行于当代18。有关慧沼之重要撰著、注疏,依《大正藏》、《卍续藏》收录之顺序,略述如下:
一、《法华玄赞义决》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经号1724,解释窥基著《法华玄赞》中之难义。
二、《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十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经号1788,经文是武周.长安二年(702)义净译,疏文也同时写出。内容发挥了由窥基传述所建立的三乘五姓说的宗义,并订正以真如为三身正因的旧说19。
三、《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经号1802,为唐.玄奘译《十一面神咒心经》之现存注疏本。其主要内容为次第说明根本神咒、结界等咒,造十一面观音像法,及供养念诵法等。
四、《成唯识论了义灯》十三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经号1832,为慧沼最重要的著作,内容系阐明补充窥基学说。窥基示寂后,因新罗圆测(613~696)著《唯识论疏》反驳窥基之说,慧沼乃撰写《了义灯》,驳斥圆测、道证(生卒年不详)等诸家异说,进而阐发窥基所传的微言奥义,显扬法相之实义。并把以窥基为首的慈恩系学说推崇为玄奘嫡传的“正统”,且将“五种姓说”推向了极点,竭力反对西明系唯识学。此书与窥基的《成唯识论枢要》、智周(668~723)的《成唯识论演秘》,总称“唯识三疏”,又称“唯识三大部”20。
五、《因明义断》(以下简称《义断》)一卷:又称《因明入正理论义断》、《因明论义断》。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经号1841。偏重于断诤,主要以破斥他师之邪义为目的,被法相宗尊为祖书之一,受重视之程度仅次于窥基的《因明入正理论疏》。
六、《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以下简称《义纂要》)一卷: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经号1842,主要在彰显窥基所传之正确义理,阐发法相教义,为显正之要籍,并进一步补充了因四相违过、自相与共相、缺支过、似能破十四过类的分析等内容,使法相宗达到最盛时期。《义纂要》在内容上,与《因明义断》互补,为显正破邪之二论,且同为研判玄奘、窥基等诸师因明理论之注解21。
七、《劝发菩提心集》三卷:为大乘佛教信仰之入门书,又称《劝发菩提集》。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经号1862。系辑录诸经论中有关菩提心之要文,具体陈述修学大乘佛法之实践与修持等问题。此外,自玄奘译出《瑜伽菩萨戒本》(以下简称《瑜伽戒本》)之后,其入室弟子多持大乘戒而称号为大乘某,如窥基称为大乘基等。尤其窥基每日必对弥勒菩萨像诵菩萨戒一遍,作为定课。足见,当时《瑜伽戒本》之备受重视。而由慧沼在《劝发菩提心集》中明列〈大唐三藏法师传西域正法藏受菩萨戒法〉之部份,更可以得知窥基的弟子辈们仍继续依《瑜伽戒本》受大乘菩萨戒。有关《劝发菩提心集》之内容,将另文撰述。
八、《能显中边慧日论》四卷:略名《慧日论》,收录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经号1863,为确立法相宗佛性说之作品。内容是从法相宗唯识学之观点,广成五种姓各别、三乘真实、一乘方便之宗义,以驳斥法宝(645~703)《一乘佛性究竟论》之主张。其中详细讨论与说明种姓问题,可说是一部种姓论专著。
九、《因明入正理论续疏》二卷 22:今仅存下卷。慧沼自跋云:“于师曾获半珠,缘阙未蒙全宝”,这是因窥基所著内容极为丰富的《因明入正理论疏》(以下简称《大疏》),书中几乎涉及因明的全部问题,被慈恩宗奉为圭臬,备受推崇,为唐代因明诸疏之冠,内容涉及似能立、比量、现量、似比量、似现量、能破、似能破七门。但到了喻过部分就绝笔,而由慧沼继窥基未竟之业,续成《大疏》下文的注解,所以称为《续疏》。慧沼除作了《续疏》之外,还撰写《入正理论义断》一卷、《纂要》一卷,以引申《大疏》之说。
十、《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八卷:现存仅卷四、卷七、卷八等三卷23。有关二量部分,由于《大疏》未及详说,所以慧沼另外撰写《二量章》,收在《法苑义林章补阙》之内,极为便利研究。
十一、《因明入正理论略纂》四卷 24:或云伪作。
慧沼的著作,佚失的还有《能断金刚般若经疏》、《发菩提心论疏》、《仁王般若经疏》、《盂兰盆经疏》、《二十七贤圣章补阙章》、《温室经疏》等(详页34)。
(二)参与证义之典籍
慧沼参与证义之经典,有:《佛说一切功德庄严王经》一卷、《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一卷、《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五卷、《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一卷、《成唯识宝生论》五卷。
自后秦鸠摩罗什的译场以来,佛典的汉译多由国家支持,因此,历代对翻译佛经都采取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尤其唐代的译场更不例外,并具有完备严格的组织规制,分别由译主、笔受、度语、证梵文、润文、证义、梵呗、校勘、监护大使等人员所组成,才能翻译出许多质量兼备的汉文佛典,为后代留下丰富的文化瑰宝。
有关慧沼参与译场的证义一职,王文颜于《汉译佛典之研究》中指出:
笔受、缀文、润文、正字、证义、校勘等六员,是专家译场中常见的职位,他们所担当的任务虽然各不相同,但就他们所处理的对象而言,目标却是一致,均以研治汉译佛典的稿本为工作重心。25
而所谓“证义”一职所应负责之事,赞宁在《宋高僧传》卷三中说:
证义,盖证已译之文、所诠之义也。26
王文颜于《汉译佛典之研究》中,更明确指出:
证义则是已译成汉文之后,再“证”汉文佛典的“义”,看是否已正确反映梵典原义。27
足见慧沼参与证义工作,就是在翻译成汉文的初稿经润文人员修饰之后,再由证义人员审阅经典的文义;如此,不但可以防止润文时篡改原义,同时也做最后一次的把关,以确保译经之品质。
而慧沼所参与的译场,虽然都是义净(635~713)所主持的,但因义净在那烂陀寺所学的,也都偏重瑜伽一系的学问;所以,义净除译出律部各经之外,还译出瑜伽系方面的书籍,如:护法的《成唯识宝生论》(释《二十唯识论》)等,而且义净所译之典籍,也都是玄奘翻译所遗漏而有待补缺之处。
古代的译场,不仅是翻译佛典的场所,更是传播佛学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如:玄奘门下出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对于当时及后代都有重大的影响。
(三)慧沼著作或证义一览表
兹将慧沼证义、撰著及注疏之经典,列表如[表二] 慧沼著作或证义一览表(页34)。所列经名皆为历代诸目录所收或该经未有标明慧沼证义者,其余尚待求证者,则不列入。属于慧沼撰著集之著作以“◎”标记,注疏以“☆”标记,证义以“△”标记,以便利区别。
其中,编号11~15之经典,为慧沼参与证义之典籍,故未出现于历代诸目录之中。而其余之著作,在日本.永超集《东域传灯目录》(1094年成书)或日本.藏俊撰《注进法相宗章疏》(1176年成书),皆有记载。故可确知编号16~23之著作,皆为已佚之著作。而编号9的典籍之卷上,现今已佚;编号10的典籍则已佚失五卷(即卷一、二、三、五、六)。(待续)
[表二]慧沼著作或证义一览表
编号 经 名 卷数 收 录 撰著集 注疏 证义 备 注
1 法华玄赞义决 一卷 大正藏1724(T34.854c) ◎
2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十卷 大正藏1788(T39.175a) ☆
西元702年
3 十一面神咒心经经疏 一卷 大正藏1802(T39.1004b) ☆
4 成唯识论了义灯 十三卷 大正藏1832(T43.659a) ◎
5 因明义断 一卷 大正藏1841(T44.143a) ◎
6 因明入正里论义纂要 一卷 大正藏1842(T44.158b) ◎
7 劝发菩提心集 三卷 大正藏1862(T45.375a) ◎
8 能显中边慧日论 四卷 大正藏1863(T45.408b) ◎
9 因明入正里论续疏 二卷 卍续藏717(卍86.869) ☆ (卷上已佚)
10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八卷 卍续藏880(卍98.1) ◎ 卷4、7、8
11 佛说一切功德庄严王经 一卷 大正藏1374(T21.890b) △
西元705年
12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 五卷 大正藏1452(T24.415a) △ 西元710年
13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尼陀那目得迦摄颂 一卷 大正藏1456(T24.517c) △ 西元710年
14 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 一卷 大正藏1457(T24.520c) △ 西元710年
15 成唯识宝生论 五卷 大正藏1591(T31.77b) △ 西元710年
16 因明入正里论略纂 四卷 ※
◎
17 仁王般若经疏 一卷 ※ ☆
18 能断金刚般若经疏 ?卷 ※ ☆ 由于已佚,故卷数不详。
19 盂兰盆经疏 一卷 ※ ☆
20 二十七贤圣章补阙章 三卷 ※ ◎
21 温室经疏 一卷 ※ ☆
22 发菩提心论疏 三卷 ※ ☆
23 净名经阙中释抄 卷下 ※ ☆
(于收录栏中,凡“T”表《大正藏》、“卍”表《万序藏经》,“※”表该著作已佚。)
注释:
1.《法宝总目录.大正新修大藏经著译目录》第1册(台北:新文丰),页659a。李邕撰〈唐故白马寺主 翻译惠沼神塔碑并序〉,《玄奘三藏师资传丛书》卷下,收录于《卍续藏经》第150册(台北市:新文丰,民66),页180上。
2.赞宁撰《宋高僧传》卷第四,收录于《大正藏》第50册(台北市:新文丰),页728c。慧沼不违戒范,应可溯源于窥基对戒律的重视。因窥基除每日对弥勒菩萨像诵菩萨戒一遍,并屡谒西明寺道宣(586~667),正所谓“端人也,其所友者必端矣”。此外,窥基祔葬于玄奘墓莹时,除弟子哀恸,执绋送葬之缁素大德,竟是盈于山谷。若非戒行高迈,岂能感人如此深切?(〈窥基传〉大正50?726b)
3.李邕撰〈唐故白马寺主翻译惠沼神塔碑并序〉,《玄奘三藏师资传丛书》卷下,收录于《卍续藏经》第150册(台北市:新文丰,民66),页180下。
4.斋藤昭俊、李载昌编,《东洋佛教人名事典》(东京:新人物往来社,1989),页71中。
5.关于慧沼之生年,除慈怡主编的《佛光大辞典》采公元651年为其生年之外,以个人所搜资料,目前中外学界皆持公元650年之说。
6.李邕撰〈唐故白马寺主翻译惠沼神塔碑并序〉,《玄奘三藏师资传丛书》卷下,收录于《卍续藏经》第150册(台北市:新文丰,民66),页181下。
7.赞宁撰《宋高僧传》卷第四,收录于《大正藏》第50册,页725b。
8.如觉法师编著《唯识思想入门》,页31:大正10年宇井伯寿博士倡导“弥勒是历史人物”之说,推定其生存年代为270~350。
9.有关世亲菩萨之生卒年众说纷纭:据诸书记载有西元420~500年、390~470年、350年殁、320~400年、320~380年诸说。
10.如觉法师编著《唯识思想入门》,页33。
11.同上。
12.《法宝总目录.大正新修大藏经著译目录》第1册(台北市:新文丰),页659a。
13.赞宁撰《宋高僧传》卷第四,收录于《大正藏》第50册,页728c。
14.斋藤昭俊、李载昌编《东洋佛教人名事典》(东京:新人物往来社,1989),页71中。
15.赞宁撰《宋高僧传》卷第四,收录于《大正藏》第50册,页728c。
16.李邕撰〈唐故白马寺主翻译惠沼神塔碑并序〉,《玄奘三藏师资传丛书》卷下,收录于《卍续藏经》第150册(台北市:新文丰,民66),页181上。
17.赞宁撰《宋高僧传》卷第四,收录于《大正藏》第50册,页726b~c。
18.李邕撰〈唐故白马寺主翻译惠沼神塔碑并序〉,《玄奘三藏师资传丛书》卷下,收录于《卍续藏经》第150册(台北市:新文丰,民66),页180下。
19.马佩主编《玄奘研究》(河南:河南大学,1997年7月),页260。
20.同上。
21.同上。
22.《卍续藏经》第86册,页869上。
23.《卍续藏经》第98册,〈目录〉页1。
24.斋藤昭俊、李载昌编《东洋佛教人名事典》(东京:新人物往来社,1989年2月),页71下。
25.王文颜著《佛典汉译之研究.第三章 译场制度与译场组织》(台北市:天华,民73年12月),页185。
26.《大正藏》第50册,页724c。
27.王文颜著《佛典汉译之研究.第三章 译场制度与译场组织》(台北市:天华,民73年12月),页194。
28.摘自释明复编著《中国佛学人名辞典.图表》(高雄市:太谷文化,民87年8月),表二十二,并略作修改及订正讹误字。
《妙心法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教给我们,我们可以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转变成自己的功德。怎么转法?佛教给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你只要把这三句话做到了,你就转阿弥陀佛无量劫当中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把弥陀的功德转变成自己的功德,这才是世界第一等的聪明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