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石刻造像和石刻经文


2014/9/8    热度:376   

安岳石刻造像和石刻经文
  作者:文物局
  一、安岳石刻历史及基本概况
  1、 安岳县建制沿革
  安岳县名,据《太平寰宇记》记载:“邑地在山之上,四面险绝,故曰安岳”。唐人杜佑的《通典》中有“安岳郡城因山为址,四面险固”之说。《蜀中广记?蜀郡地名通释》说:“安岳以地在山上,险而即安之义也”。可知安岳得名是因当时县城建在铁峰山上,便于防守,取安居于山岳之上意。
  西汉时,安岳县境界于犍为郡的牛鞞(今简阳)、资中(含今资阳)及巴郡的垫江县(今合川)之间。东汉时,县境分属于牛鞞、资中、德阳、垫江4县。蜀汉时相同。南朝萧梁时,在今安岳县境设普慈郡,为安岳县正式设立行政区域之始。
  北周建德四年(575)置普州及安岳县。州、县同治一城,即今安岳县城岳阳镇,安岳建县至今已有1432年历史。隋开皇三年(583)废郡,普州辖安岳、普慈、安居、永康县。直隶于西南道大行台(成都)。大业元年(605)废普州,所领各县隶属资州;三年,废资州为资阳郡。唐武德二年(619)复置普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安岳郡。乾元元年(758)废郡复称普州,属剑南东道。普州领安岳、普康(今安岳所辖)、崇龛(今潼南境内)、安居(今遂宁所辖)、普慈(今乐至所辖)、乐至6县。州治所在安岳县城。前蜀和后蜀仍沿唐制。
  宋初仍设普州及安岳县。州县同治一城。县城从铁峰山上扩建于岳阳溪畔,乾德五年(967)将崇龛并于安居。普慈并入乐至。熙宁五年(1072)普康并入安岳。普州隶属潼川府路(今三台)。南宋淳祐三年(1243)为抗击元军,安岳县城建于铁峰山上,宝祐年间(1253至1258)铁峰城被元军攻陷,州县俱废。南宋时,于县境东南部分置石羊县(据南宋《舆地记胜》)。元至正四年(1344)复置安岳县,安居、乐至两县并入,属遂宁州。石羊同属。
  明洪武四年(1371)于县复置普州。九年州废,合并石羊县地,隶属潼川州、川北道。清顺治十五年(1658)并入蓬溪。康熙五年(1666)并入遂宁。十九年改并乐至,共为一县。后雍正六年(1728)又各分一县,隶属潼川州。雍正十二年属潼川府,川北道。
  2 安岳石刻历史沿革
  四川石窟,特别是石刻造像堪称中国石窟之冠。而安岳石刻造像分布之广,又可谓四川石刻之最,特别是安岳石刻造像中极为精美的唐宋造像,可以说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安岳县境内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石窟及石刻造像210处,大小造像2万余尊。造像星罗棋布于境内69个镇(乡),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10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余皆为县级文物保护点。石刻中特别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佛院摩崖造像、毗卢洞石刻造像、圆觉洞石刻造像、华严洞石刻造像最为代表性。
  安岳县在北周、隋、唐、五代、两宋以及明初均为普州治所所在地,是成渝古道的中点,社会比较安定,经济、文化较为发达,佛教、道教传入较早。境内丘陵起伏,岩石多而坚硬,石刻工匠特别多,为大量开凿摩崖石刻造像和碑刻奠定了基础。
  安岳石刻历史久远。安岳县在东汉就有崖墓石刻造像出现。现存佛道石刻造像始凿于唐、盛于宋。安岳石刻最早的镌刻在玄妙观,为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最多的是唐代的“开元”(713至741)、“天宝”(742至756)、“咸通”(860至874)、“天复”(901至904);五代的“天成” (926至930)、“天福” (936至942即石敬瑭天福年间)、“广政” (938至960);北宋的“端拱”(988至989)、“绍圣”(1094至1098)、“祟宁”(1120至1106)、“大观”(1107至1110)等。
  安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也有少数道教造像和儒、释、道三教合龛造像,多数是摩崖造像,也有单个圆雕造像。龛窟中除雕刻佛、菩萨、罗汉、金仙、供养人、力士、伎乐、飞天、珍禽异兽和各种护法神外,还雕刻有“经变图”和古建筑图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代社会和世俗生活风貌。各文物点碑刻题记甚多。这些都为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地方史和宗教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可靠的物证。
  安岳石刻大量雕造于我国石窟艺术由北向南发展的高峰时期,其艺术风格,或显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的南北朝遣风;或显体态健美、面颐丰满的唐代风韵;或有雕工精细、缨络缀身、装饰华丽的宋代特色。洞窟造型多依山依岩取势,布局严谨巧妙;造像大胆突破宗教仪轨,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有的通过宗教的事迹刻画出民众的爱憎和生活情趣,展现人体和人性美。
  安岳石刻艺术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为盛唐至五代时期。从卧佛院的卧佛和石刻佛经、玄庙观的道教造像以及菩提寺、圆觉洞后山的造像等,体现出盛唐至五代的雄伟造像风格。第二为两宋时期。圆觉洞前山、华严洞、毗卢洞、茗山寺、孔雀洞等,都是这一时期精雕细琢的雕塑。上述一、二期为安岳石刻创造、发展时期,它不仅逐渐摆脱了犍陀罗式的影响,独立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动的艺术形象,继承了我国北方石窟艺术并有所发展,是安岳石刻的全盛时期,是安岳石刻艺术的主要部分。第三是南宋以后,包括明、清、民国各代,为逐渐衰落时期。造像数量不多,摹仿品多,也有不少儒、释、道三教合龛造像,但远不及唐、宋雕塑的雄伟、精湛。
  安岳石刻古、多、精、美,在全国石窟艺术中是罕见的。特别是大量保存较完好的唐、五代、北宋的石刻及刻经,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不仅是安岳的宝贵财富,也是祖国文化的瑰宝。
  二、安岳重要石刻景点
  1、 卧佛院摩崖造像
  1988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佛院在县城以北35公里八庙乡卧佛沟。该处山势蜿蜒,湖水滢绕,翠竹掩映,景色幽雅恬静。唐代在此建有规模壮观的卧佛院。现寺院虽毁,但在长约1公里的卧佛沟两侧高约20余米的崖壁上,保留着盛唐摩崖造像1613躯,石刻经文15窟,碑刻、题记、经幢、异兽图像等数10处。造像区长达865米,龛窟142个(遂宁境内造像21躯)。
  卧佛院摩崖造像,以《释迦牟尼涅槃圣迹图》最为壮观。释迦牟尼似一巨人左侧身横卧在崖壁上,身长23米,头长3米,肩宽3.1米,背北面南,头东脚西,两手平放,闭目似睡,头蓄螺鬓,双耳垂上各戴一圆形绽花耳环,头垫肩形荷花枕,体态修长,身着袈裟,曲眉丰颐,慈祥端庄。卧佛头后方雕一半身环眼力士,裸上体,左手攥拳,作守卫状,腰间禅坐一弟子,面臂背弓,作侍候状。足裸首挺立一力士,威武雄健,作护卫状。全图雕刻精致,线条洗练,形象地展示出释迦牟尼“涅槃”时超脱一切的幻想境界。卧佛的上方有一组释迦牟尼“涅槃”前说法的造像,中坐释迦牟尼,两侧分两层侍立九弟子、两菩萨、天龙八部,表情各异,既烘托出他们恭聆佛法的肃穆情景,又展现出护卫佛法的威严场面。
  在卧佛对面南崖壁间,分布着密集的唐代摩崖遗像龛,多为平顶,长方形。如34龛,高1.5米,内造观音、地藏、日光、月光四菩萨立像,均高1.1米,虽风化严重,但仍可辨认。其造像尚属罕见。
  卧佛院摩崖造像多是单龛,与经窟间处,彼此相连,或上下重叠,形成以卧佛为中心的系列结构。龛中多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有的龛则单刻一佛或一菩萨,有的龛雕一佛一菩萨数侍者,或刻千佛、佛塔、经幢、伎乐、飞天、法器、花纹等。内容十分丰富,有的雕刻艺术非常精致。如第45号龛一尊唐代千手千眼观音立像,身高1.35米,身材窈窕。第52号龛一座尊胜经幢,高1.5米,题记为“广政二十四年(961)王彦昭”所造。第82号龛内释迦牟尼坐像,第53号龛的伎乐,第54号龛的三身佛、神兽、飞马,第55号龛的地藏菩萨等,均为五代时期造像。
  在卧佛沟南北两岩800余米长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有55个藏经龛窟,其中已具雏形或竣工的43窟,空经洞1个.巳刻经文至今又保存较好的15窟,佛经刻字面积152平方米,字体大1至2厘米,直行镌刻在窟内左中右3壁上,字体多是唐楷。现存清晰可识的经文共20余种、70余个、30万字,似如一座经库。在全国摩崖佛经中当属第一。
  卧佛的造像年代是在唐开元十一年(723)以前,大规模造像刻经在唐开元年间,从宋代起已逐渐衰退。造像和刻经与盛唐高僧玄应主持倡导有关,是其时和以后僧俗共同营造的。
  卧佛院现存文字题记22处,其中造像题记8处,刻经题记7处,游记题记2处,碑刻题记1处,其他题记4处。这对考察卧佛院的创建年代、兴衰历史提供了依据。
  2、 毗卢洞石刻造像
  2001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毗卢洞在县城东南石羊场附近的厥山上。这里峰回路曲,谷幽石秀。原毗卢寺已毁或被占用,有5个龛窟、摩崖造像465躯,碑刻题记32处。造像集中于毗卢洞、幽居洞、千佛洞和观音堂内。
  据明万历年间(1573至1620)碑文追述,此处多为北宋造像,后来各代都进行了培修、补刻。它曾是北宋年间四川佛教密宗的主要造像区之一。其中毗卢洞、幽居洞的密宗五代祖师柳本尊的造像别具风格。
  最大的毗卢洞,高6.6米、宽14米、深4.5米。洞额有柳本尊自传全文。正中坐毗卢遮那佛,两边分层排列柳本尊的《十炼修行图》,并镌刻“十炼”说明文字,两侧还有神态威武、执斧仗剑的护卫金刚,每炼都以数像组成,构图严谨合理,造像生动得体。毗卢佛坐于莲台上,高4.5米。此窟图文并茂,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研究、艺术和观赏价值。
  观音堂内的水月观音(俗称紫竹观音),是全国罕见的北宋石刻艺术珍品。像身高3米,半镂雕悬坐在突出岩石的峭壁上,背倚浮雕紫竹和柳枝净瓶,头戴装饰华丽的宝冠,上身着披肩短袖薄裳,袒胸露臂,缨珞像虬曲而下的金色飘带,翠环网坠于胸腹,下身彩带结一绣花轻薄如蝉翼的长裙,裙角皱纹飘逸自然。其容貌风姿恰似出水芙蓉,侧身跷足坐于蒲叶座上,左手下撑,右足上跷,赤足分别踏在蒲叶座和莲花蕊上,凤眼下视,巍峨庄重,柔和亲昵,如韶华绝伦的妙龄女子。这尊造像的世俗化风味很浓,具有人的美、神的仪,被称为“美神”,造像的设计和雕技达到令人倾倒的程度。
  幽居洞内有柳本尊的三身造像。千佛洞内有“华严三圣”像和300余浮雕千佛小像,每个小像龛内均刻有出资人姓名。
  毗卢洞造像是宋代雕塑,具有当时川中一带民间雕刻艺术特色,构图丰满,造型别致,雕刻精细。现保存完好。
  3、 圆觉洞石刻造像
  200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觉洞在县城南郊一公里的云居山上。因有北宋时期开凿石洞雕刻十二圆觉而得名。原有千佛院、真相寺(宋),翼然亭等,现巳毁,仅存清代重建真相寺残破的寺庙。小部分石刻造像也于1967年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大部分保存完好。1961年公布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居山顶岩石环绕,在峭壁的南北两岩,有始于唐代、盛于五代、北宋的摩崖造像103龛窟,大小造像1933躯,唐及五代、北宋的碑刻题记25处,宁代浮雕塔1座。造像区长达186米,南岩多是唐代及五代造像,北岩多系北宋造像。
  北岩的舍利塔,高8米,13层,古朴庄重,宋代风格。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北宋时期雕造的释迦佛、净瓶观音菩萨和莲花手观音菩萨最为壮观。
  五代造像多是平顶小龛。其佛的发髻一般都作水波形的高发髻。菩萨的花冠仍为晚唐那种镂空的高花冠。佛、菩萨的脸型不如唐代造像丰满,衣纹呈圆弧状的深阴刻线条,薄纱覆体,刀法粗糙。南岩五代时期雕造的地藏菩萨龛和十王与六道轮回龛造像在全国也是最早的。
  在真相寺后,还有宋初著名理学家陈抟墓。
  4、华严洞石刻造像
  2006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洞在赤云乡箱盖山悬崖峭壁上,凿有大小两洞,内有宋代造像159躯,历代碑刻题记24处。洞外原有庙宇需要维修。洞额原刻有“箱盖山华严洞”几个大字。大洞叫华严洞,洞高6.2米,宽10.1米,深11.3米。正壁坐高5.2米的华严三圣像,中坐毗卢遮那佛,左右分别是文殊、普贤。左、右壁刻十大弟子。
  在大洞右侧有一规模不大的大般若洞,洞额刻有洞名。洞内刻有题记,洞中正壁跌座高2.3米释迦牟尼像。后壁左右有孔子、李耳和佛门十弟子像,正壁顶部左右角有文殊,普贤坐于云端,佛前阿男、韦陀侍立左右。后壁下方有一小园龛,内有跷脚观音。洞的左右两壁分别造像3层:上层侍立十童子,中层侍立二十四诸天,下层有十八罗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惜十八罗汉头像在1995年被盗。洞左壁刻有《镌桩功德记》题记,可知此洞为南宋雕刻。
  华严洞是安岳县造像窟中最大的洞窟,保存完好。
  三、安岳石刻价值评估
  价值评估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一是评价安岳石刻在中国石刻造像历史中的地位;二是安岳石刻与北方石刻、川北石刻、大足石刻的承传关系和自身的流变;三是评价安岳石刻造像的雕刻艺术;四是评价安岳石刻造像在题材方面所表达“三教合一”、“以像教化”的地方特色。
  1、安岳石刻在中国石刻造像历史中的地位
  安岳石刻造像是中国唐宋石窟艺术的代表。我国的石窟造像艺术始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宋,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早期石窟主要开凿于北方,例如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唐宋石窟主要分布于南方长江流域地区的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四川等省区。其中,又以四川为最。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全省近50个市县有比较集中的石窟造像,这些造像多成于晚唐,即北方石窟渐显衰落之际。其中,四川西北部的造像主要开凿于晚唐以前,晚唐至宋代则以川东南的安岳、大足、合川、资中、荣县等地的石刻为代表,特别是安岳、大足两县石窟规模的宏大和题材内容的广泛,都是其它晚唐以后开凿的石窟所不及的。这些地区的石刻内容题材一方面延续了密宗的历史,另一方面形成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地方特色,同时还表现出独特的雕刻艺术手法,为研究我国古代宗教、文化、艺术、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可以填补晚唐至宋历时百余年的石窟史空白。
  2、安岳石刻与北方石刻、川北石刻、大足石刻的承传关系
  安岳石窟分别在唐、五代和宋经历了初期、形成期和成熟期。其起源是受川北的影响。有研究认为安岳石窟向南影响了大足石窟。安岳县与大足县毗邻,历史渊源十分密切,在晚唐时安岳与大足同属“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所辖势力范围,石刻艺术的同源同体系毫无疑问。安岳石刻现存最早的镌记在玄妙观,为唐开元六年(公元716年)。大足开始较大规模的石刻是推定在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从大足宝顶大佛湾19号柳本尊十炼龛明显表现出以安岳毗卢洞柳本尊十炼龛为蓝本的特征。因此有 “大足石刻,特别是宝顶大佛湾造像是在继承安岳石窟基础上开凿的”,“大足石窟起始受安岳石窟影响”的说法。无论哪种说法,可以大致看到石窟造像艺术由北方向川北再向川南影响的大趋势。
  在北宋,由于安岳和大足两县的石窟在开凿过程中相互影响,互为借鉴,因而在艺术风格,题材内容等方面十分接近,都不失为艺术佳品。但是,因为安岳石窟较大足石窟分散,且每一处石窟规模都不大,显得缺乏系统性,故未得到足够的认识。当然,还有行政区域划分的因素,两县地理位置相临,属于不同的省市。事实上安岳石窟与大足石窟有着密不可分的源流关系。
  3、安岳石刻造像的雕刻艺术
  安岳石刻艺术的鼎盛期在宋代。这与当时以文氏家族为代表的匠人娴熟的雕刻技术不无关系。他们创造了自成体系的造像艺术风格,不仅为安岳石刻艺术谱写了辉煌的篇章而且影响了大足和邻近县的石窟造像艺术。
  安岳石刻造像艺术风格主要受广元、巴中等川北石窟芝术的影响。但不如广元唐代石窟造像那样恢宏,显得更质朴、更人性化。造像布局主要以主尊为中心,两侧对称的构图。为减少呆板,两侧辅像多采用动态、法器的变化。雕刻手法以半圆雕为主,辅之以浅浮雕和线刻。造型采用线、面结合,形象塑造以丰润为审美特征。五代造像对唐风有所继承,但神性减弱而世俗化增强,使艺术风格趋于平实。
  宋代安岳石窟艺术则进入自成一格的成熟期。一是雕刻手法的多样化,如圆雕、半圆雕、浅浮雕(薄肉雕、剔底起凸)、透雕、线刻等。二是造型写实,形体比例准确,形象刻画细腻。三是衣纹的处理突破以阴线刻和阶梯式表现衣褶的简单而生硬的手法,而随形体结构而转折变化,宛如塑出,石雕要达到如此高超的技巧是很不容易的。四是多尊像的组合布局既讲求对称、均衡、和谐,又注意在整体中见出大小、高低、起伏、疏密等变化。此外对不同人物的神态刻画更为细腻,著名的毗卢洞水月观音宛若民间的靓女,妖媚动人,温馨亲昵。神人合一,是最好的写照。
  从安岳石窟艺术中不难看到宗教的流变、雕刻艺术的发展、民俗的衍化以及区域文化历史演进等诸多方面的价值。
  4、 安岳石刻造像在题材方面所表达的地方特色
  安岳石刻的题材内容反映了佛教和“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特色。唐代造像以佛教为主题。属于显教题材的有释迦说法图、释迦多宝说法图、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阿弥陀佛、弥勒、观音、西方净土变、观经变、涅槃变等。属于密宗题材有华严三圣、千手观音、地藏、药师经变等。这些题材在四川广元、巴中、通江、夹江、丹棱、资中等石窟中也出现过,只是安岳在某些题材内容的表现方面更有其独特之处。
  在四川石窟中,表现“涅槃变”题材的,唐代有广元、安岳、乐至、宋代有大足、民国时期有潼南。安岳卧佛院第3号窟是唐代规模最大的涅槃变造像,依山凿就,卧佛全身氏23米,头东脚西,左侧而卧,这件卧姿有悖于佛经所渭“北首右侧卧,枕首垒双足”。千佛寨第96号药师经变窟,是依据《药师如来本愿经》雕刻的。该窟比四川夹江千佛崖第150号药师经变龛(中唐)、资中西岩等药师经变龛(晚唐和五代)、大足北山等药师经变龛(五代)的内容更丰富。它不仅刻出药师佛、八大菩萨、十二药义神将等,而且在左右侧壁还浮雕有“九横死”和“十二大愿”。这样的“药师经变”石雕造像,不仅在四川其他石窟中未有,而且在中国石窟雕刻造像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唐代,安岳石刻中道教内容较少,龛像主要在玄妙观,零散见于圆觉洞。
  五代佛教题材的有释迦说法图、二世佛、十佛、千佛、西方三圣、观经变、十六罗汉等。属于密宗题材的有千手观音、地藏、地狱变、毗沙门天王、明王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圆觉洞第84号地狱变龛,其内容综合了《佛说盂兰盆经》、《目连缘起》、《佛说十五经》,这样的地狱变龛,在四川其它石窟中极为少见。
  宋代属于佛教题材的主要有释迦说法图、释迦拈花微笑、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弥勒佛、观音、维摩诘经变、十八罗汉等。属于密宗题材的主要有:毗卢佛、华严三圣、观音经变、千手观音、孔雀明王经变、柳本尊十炼图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华严洞第1号华严三圣窟、毗卢洞第8号柳本尊十炼图窟、第19号观音经变窟。
  毗卢洞第8号柳本尊十炼图窟,是表现"川密"祖师行化的题材。这种地方性题材,仅见于安岳和大足石刻,其他任何石窟均无。该题材的出现,对于四川石窟地方化特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内容为:以主尊毗卢佛为中心,分上下两层表现柳本尊通过炼指、立雪、炼踝、剜眼、割耳、炼心、炼顶、含臂、炼阴、炼膝十种烧炼身躯行为教化信众的情节。每一炼均有题刻说明其内容,同时刻有为柳本尊烧炼时作证的佛、菩萨,护法神等,以及被他所开示的官吏相善男信女。
  毗卢洞第19号观音经变窟,题材出自于《法华经?观世音再萨普门品》。内容为:主尊观世音菩萨游戏坐于铺有蒲叶之座上,呈右侧身俯视水月状,背景浮雕为普陀山紫竹林。因此,该像亦可称为“水月观音”。其左右侧壁刻有八难图:坠岩难、遇火难、刑戮难,逢兽难、雷电难、鸠毒难,另有两幅图已崩毁不存。该题材内容在四川石窟中尚属首例。
  在安岳石刻中,表现佛道儒融合的三教会同题材的造像数量不及大足石窟多。在华严洞第2号大般若洞有三教合窟。
  以上可见,安岳石窟中佛教造像题材内容的多样和丰富,以及地方化和世俗化的嬗变,当推宋代。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经上讲慈悲,常说的有四种,第一种“爱缘慈悲”,这很小的。我喜欢你,对你慈悲;不喜欢你,对你就不慈悲。这种慈悲凡夫都有。第二种慈悲是“众生缘慈悲”,这就是中国古人常讲的能够推己及人。 第三种叫“法缘慈悲”,那是对于佛法有相当程度的通达明了,他觉悟了,知道自己与一切有情众生的关系,知道修行证果必须要“自行化他”;化他实在是自度,自他不二,懂得这些道理,那个慈悲心是从这些道理里面生出来的,这是“法缘慈悲”。如来果地上,这些道理都不需要讲了,所以第四种叫“无缘慈悲”。无缘,没有任何条件,为什么?“情与无情同一体”,还谈什么条件!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