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寺史话


2014/9/8    热度:424   

上海静安寺史话
  许 寅
  静安寺是名闻中外的古刹,也是上海名胜之一。
  今春观音诞承该寺方丈淦泉法师之邀,参观修葺重光后之庄严庙貌,一进山门,便见黄色照壁上朱复戡老先生所书四个擘窠大字:“赤鸟古刹”。赤鸟,乃三国东吴大帚(孙权)的年号,算来已是一千七百余年的佛寺了。静安寺历史当真如此悠久?笔者就以此事向淦泉法师请教。这位方丈对静安寺的历史便作了赅要的回顾:
  “赤鸟古刹”,是有史可证:据宋代杨潜所撰‘绍熙云间志’(绍熙乃南宋光宗年号,自公一兀一一九O年至一一九四年);静安寺初名重元寺,始建于赤鸟十年(公元二四七年)。寺址原在吴淞江北岸。吴淞江就是现在的苏州河。这个说法,还有唐代道宣大师所作‘释迦方志’的旁证:“西晋建兴元年,有二石像浮于吴淞江,吴人朱膺迎至沪滨重元寺。像背一题“维卫”,一题“迦叶”,(“叶”音雪)。建兴元年,乃公元三一三年,距赤鸟十年已六十六年。那时就有了重元寺,建于赤鸟年之说,自然相当可靠,而淦泉法师却认为,除了这个旁证,还有一个重要根据…研究江南佛教史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两句话:“经来白马寺,僧到赤鸟年。”前一句说明:佛教经典都来自洛阳白马寺。后一句说明:直到赤鸟年闾,方才有僧来到江南传播佛教。第一位来到东吴的高僧名叫康僧会(在晋朝之前,和尚皆以师姓为己姓。到了晋代,始政为以“释”为姓)。佛教始入中国,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七年)。这年,明帝遣使蔡惜至西域迎佛法,至月底,听天竺高僧迦叶摩剩和竺法兰讲经说法,大为叹眼,乃以白马经,迎至洛阳。明帝大悦,次年便于洛阳束郊建白马寺。从永平十年至赤鸟年间,相隔达一百七十年之久。在这样长的时间裹,佛教尚未能从中原传到江南,可见当时尽管有统治者的提倡,尚未能普遍流传,因为佛教和中国传统的儒教大相迳庭的。如:儒教主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佛教出家为僧,便要“斩断三千烦恼丝”。又如儒教特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佛教却要舍家离俗。别的不说,单这两样,不要说士大夫受不了,就是普通老百姓也看不惯:遭到反对、抵制,自是意料之中。所以,僧到各阳,虽早在一世纪六十年代,到江南,却迟至三世纪四十年代。
  不过;来得虽晚,兴得却快。这位康僧会虽来自天竺,却懂得中国帝王的心理——欢喜灵异、神通。因此,他一到建康(吴国都会今南京),就“为权(孙权)感得舍利,以示灵应”。孙权“因大起寺译经。由此江左大法郁兴”。(‘高僧传’)这个寺,就是大报恩寺,乃江南第一大刹。皇帝带头,臣民自然响应,各地随之广建佛寺。静安寺应运而生,自在情理之中。传闻与静安寺差不多同时兴建的名刹,今天尚存的还有苏州的北寺,上海的龙华寺。
  从这番旁征博引,说明“赤鸟古刹”四字,静安寺确实可以当之无愧了。
  那末,赤鸟以俊,静安寺的沿革义如何呢?到了唐代;改名永泰禅院。再到北宋真宗人中祥符元年(一OO八年),始改称静安寺,以迄于今。南末宁宗嘉定九年(一二一六年),由于江水冲击,寺身摇摇欲堕,善男信女便把寺迁至芦浦沸井滨——这就是今天静安寺的所在地。尽管元、明、清三代中,屡废屡兴,寺址却始终不改,屈指算来,静安寺在这裹定居,亦已七百七十八年了。
  再就寺的规模而言,元明两代相当宏伟。有两样文物可以证明:一是目前尚保存完好的铸于明太砠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的一口大钟。二是大殿的古代柱础。明末清初,逐渐衰败。到清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年),礼部侍郎麦焕重修大殿。过了三十七年,乾隆四十三年,徽州人孙思望又捐资重修。与此同时,寺僧大海又将寺内一株曾经自焚的银杏古树,请能工巧匠,雕成十八罗汉和韦像。太平天国时代,上海是一个重要战场,静安寺一带又为兵家所必争,几度拉锯后,当然难免一焚,幸存者唯大雄宝殿屋壳一具而已。至光绪六年(一八八零年),住持僧鹤峰苦行募化,得到杭州巨商胡雪岩以及上海士绅姚曦、李朝觐、唐景星等人捐助,重新动工重建。第二年完工,落戍之日,恰逢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诞辰。鹤峰借此机会,举行盛大浴佛典礼,欢庆开光,善男信女来者甚家。从此,年年四月初八,必兴庙会,历久不衰,再过四年,至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住持僧正生,再次扩建,东西两廊郎于此时建成。到清末民初,这座规模宏大的寺院,便成为上海一大游览胜地。
  后来上海市区愈益向西扩展。一九一九年,静安寺濒临的沸水滨被填没,辟作马路,郎命名静安寺路(现南京西路)。此后,沪西一带,日益繁荣,静安寺香火随之大旺。寺僧便在大雄宝殿以东,修建了一座三圣殿,以供香客礼拜。到了四十年代,由于开拓马路和有势力者的巧取豪夺,原来大雄宝殿以西房屋,都被改成商店,连山门也不能幸免。到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之俊,住持德悟法师又在原山门东首,另建新山门,并把门首著名的“天下第六泉”疏浚一通,又在涌泉旁边建立了一座印度阿育王石柱,建成之后,还在涌泉石栏和阿育王柱四周围以铁栅,以为保护。
  一九五三年四月,住持持松法师,又在寺内建立真言宗(密宗)坛场。每年春秋两季,举行修法大会,宏扬密法。
  奈何好景不常,十年浩轫中,静安寺亦遭了浩轫,寺内佛像、藏经、法器、文物,或焚或抄,毁坏、散失,荡然无存。房舍也被占用。一九七二年,占用大雄宝殿的印花品厂,又不慎于火,全部焚毁,仅存焦椽数根。一代名刹,几乎化为乌有。
  玉佛寺都监淦泉法师,出任静安寺住持(方丈),着手整理修葺,逐渐重复旧观,最近,博物馆送还了前面提到的洪武二年所铸大钟,文物保管委员会又归还了浩劫中抄走名贵文物中,如八大山人名画,文征明真迹“琵琶行”行草长卷等珍贵书画。
  淦泉法师对于大钟物归原主,最感兴趣,因为他想到了陆放翁的一篇名著“泰州光孝寺复兴记’,内中提到:光孝寺也曾彼金兵焚毁,仅剩大钟一口,而大钟幸存,戍了光孝寺重光预兆。
  洪武古钟,扨俊归来,象征了佛日重辉,古刹复兴的肤兆!
  丙寅二月十九深夜
  摘自《内明》第174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不论遇到任何逆境违缘,决不要抱怨嗔恨,何以故?境是自己的心相,缘是自己的因行,遇境逢缘,正好观心验因。修行所要做的主要功课是学会转念,把一切的逆境当作道场,处处训练柔顺安忍;把一切的违缘看成加持,在在对治烦恼贪嗔。谨记金刚经所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阿弥陀佛!您辛苦了,早安吉祥,感恩阅读,敬请常南无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