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寺庙与教堂建筑文化比较
2014/9/8   热度:213
南京的寺庙与教堂建筑文化比较 ②室内空间特点: 2.光影运用比较: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曾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和明8个王朝建都于此。因此老的建筑承载着上一朝代的文化和思想,新王朝在攻城掠地时便会大肆破坏原有朝代的建筑,然后再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都市圈不断扩大,建筑也得以推进发展。
唐末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说的就是南朝时期南京佛教寺庙的数量之多。据记载南京历史上寺庙最多时达500余所,但由于中国的宫殿和塔阁基本为木架建筑,容易遭到火灾和风雨侵蚀的破坏,再加上改朝换代时有意识的拆毁,所以到今天,仅剩10余所。其中最富盛名的当数栖霞寺和鸡鸣寺。
建于1870年的石鼓路天主教堂是南京现存最早的教堂,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教堂。它是由最早来南京传教的被称为“沟通中西文化的先驱者”——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所创办的。16世纪末利马窦曾先后三次来南京,并于1599年在城西罗寺湾购买私宅,略加改造,作为个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小教堂。1603年,利玛窦在朝阳门卫岗附近正式建造了南京第一座天主教堂。到了1618年,由于南京教案的原因,这座西式教堂被拆除。晚清时期,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地侵入中国。1864年,法国传教士雷居迪随法国的炮舰来南京复堂,在原佛教古刹寺的废墟上建堂,1870年建成,定名为“圣母无染原罪始胎堂”,即现在的石鼓路天主教堂。北伐战争中该堂遭到严重破坏,1928年,国民政府拨款重修。石鼓路天主教堂在外观及内部结构上模仿了罗马风的做法,主要采用了西方古代教堂拱顶结构及光纤色彩的传统手法。由于技术和材料上的限制,该堂的屋顶结构仍然采用中国传统的木屋架,下面用曲线的木构件和灰板条模仿罗马风的圆拱作为吊顶,虽是仿作,但几可乱真。如今,该堂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保护文物。
寺庙及教堂的功能
佛教和天主教、基督教发源地不同、宗教教义不同,因此寺庙和教堂在使用功能上除了上)面所说的共性以外还有不少差异。寺庙的功能分散,由很多建筑分别来承担,而教堂功能集中在单一的建筑上。
寺庙有很多建筑,每个建筑多有自己明确的功能。通常人们在寺庙里烧香拜佛多数出于自愿,僧侣很少会公开大规模的宣传佛教教义。同时寺庙一般带有园林,其布局及建筑形式具有中国园林的特色,殿堂楼宇、亭台回廊,小桥流水、绿树掩映。实际上寺庙兼备了供人们游览的功能。寺庙的园林决定了朝拜点分散,它的观赏点也散落园中。所以人们在寺里的朝拜、观赏行为就很“散”。往往是拜了天王拜大佛,拜了罗汉拜菩萨。而且人们不能在殿内过多停留,因为没有香客落座的地方,只能拜了就走。由于环境使然,中国的寺庙具有动态的特点。寺庙里的宗教气氛虽然较浓,但人们三三两两的到处膜拜、游走,可以自由的进行交流,反而感觉寺庙很亲切。
相比之下,天主教和基督教都会主动向公众宣传教义,争取更多的民众加入。教堂是神圣庄严的地方,通常由牧师定时集合民众做礼拜,宣讲教义,教徒们同时端坐在教堂里,注意力都集中在牧师身上,这样决定了堂内的活动具有共时性和共聚型,人们没有自由活动的余地。加上教堂建筑都以单体为主,这一点也决定了教堂不具备游览功能,不存在动态的观赏过程,因此教堂具有静态的特点,这与中国的寺庙是大相径庭的。虽然都是宗教场所,膜拜功能相近,但一个散,一个集中,一个动,一个静,反映了不同的宗教建筑文化给不同信仰的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宗教氛围,形成了一个放松、一个压抑的另一心理功能。寺庙及教堂的“形式”比较
1.空间特点比较
①室外整体空间布局:
我国早期寺院大多是由社会上层供养人捐献住宅改造而成的,栖霞寺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寺院建筑脱胎于住宅建筑,以多座建筑组成庭院,各院之间以轴线串联起来,形成建筑群。由于宗教建筑通常比较正式,所以寺院平面多数呈对称布局,中轴线上分布着寺院的主要建筑。完整的寺院一般皆为伽蓝七堂。伽蓝为梵语,即僧园。七堂,专指寺院的主要建筑,是佛寺建筑平面布局的一种制度。伽蓝七堂随宗派的不同而各相异。以禅宗为例,七堂指山门、佛殿、法堂、僧堂、厨库、浴室、西净(厕所)。中国佛寺殿堂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由数进四合院组成,有中轴线,两偏殿对称,大型的寺院还有廊院。主要殿堂往往采用庑殿式或歇山式,其他殿堂也皆为中国传统的建筑屋顶形式。一般常见的功能殿堂有:鼓楼、大雄宝殿山门(或三门)、钟楼,东西配殿、法堂(亦称讲堂)、罗汉堂、方丈室、藏经楼。
如上所述,寺庙是作为一个建筑群而存在的,重视建筑之间的外部空间关系。人在同一时间不能把握寺庙建筑群的全貌,而必须按照一定的游览线路去发现。整个建筑群具有历时性,通过给出不同的视线控制点来引导人们的观赏线路,因而总能获得“步移景异”的效果。
例如,栖霞寺前是一片开阔的绿色草坪,有波平如镜的明镜湖和形如弯月的白莲池,四周是葱郁的树木花草,远处是蜿蜒起伏的山峰,空气清新,景色秀丽。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过海大师纪念堂、舍利石塔。寺前有明徽君碑,寺后有千佛岩等众多名胜。所有的景色有控制地一个点一个点的展现在人们面前。里面的空间是站在山门外时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丰富和多变。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是本土化的产物,这说明佛教建筑文化已远离了最初的源头,已经完全本土化了。
相比之下,天主教和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不是很长,本土化迹象没那么明显。教堂建筑多为单体建筑,注重单体建筑实体雕塑感的塑造,建筑一目了然。这是典型的西方建筑外部空间的处理手法。
例如:圣保罗堂造型仿哥特式,尖拱券门,城墙砖砌的钟楼高耸,墙中部的环箍、钟楼顶层的垛堞等部位,嵌以磨光的白石。基督教莫愁路堂外表用精细磨光的小青砖砌筑,入口、建筑转角、门窗等部位用石材镶嵌。高耸的尖塔,错落有致的屋顶、院墙等,给人们精美秀丽之感。
以单体建筑为例,寺庙建筑群中的大雄宝殿一般有庑殿式或歇山重檐式两种。其中,歇山重檐式的大雄宝殿和教堂一样,内部空间很高,给人一种肃穆威严的感觉。
以栖霞寺正殿——毗卢殿为例,殿内金碧辉煌,正面神龛中供奉毗卢佛,佛像高5.6米,加上基座计8.6米高,两侧供有帝释、梵天两菩萨。大殿东西两侧的神位上塑有十八罗汉像,高度都在2米以上,毗卢佛的背面是立于鳌鱼头上的南海观音。毗卢殿殿后有门为“方丈”门,通向主持“法堂”。其室内游览线路是环行的,同样也是将室内空间有控制地一点一点给人看到。
而教堂尤其是基督教教堂不太注重内部空间秩序,但比较注重实体的修饰。教堂里排列着整齐的座位,是为人们做礼拜用的,大祭坛、讲经台、洗礼池都在一个厅内,入门一开始就给人看到全景全貌,看到所有设施,看到花窗镶嵌的彩色玻璃,并立即给人们以强烈的印象。教堂内部空间布局简单,其游览线路为一直线。这种空间布局有利于将信徒的目光、注意力集中到一起,这是基督教日常的宗教仪式特点所致。
又如:石鼓路天主堂的外形比较简单,厚重朴实。走进内部,给人较强烈的宗教感染力。内部的空间主要分为三部分,即高耸的中厅和两边低矮的侧廊,正对中厅的顶端的圣坛,中厅的跨度也明显大于侧廊,形成了主次分明的空间布局。内部结构模仿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中间两排“集束柱”成了分割空间的手段。整个室内空间也是一目了然。Z@vc+5(B8
看来寺庙的空间除了适应佛教的分散膜拜功能的需要之外,还起到了移步换景的观赏作用,加强了寺庙“动”的特点。而教堂的空间则强调了一心向神,心无旁骛的膜拜境界,使人们在空灵中,净化自己的灵魂,显示了一个“静”的特点。
寺庙建筑正殿内部一般较为黑暗,其主要光线来源为正门。由于室外大屋檐的遮档,从正面进入室内的光线很有限,由于光线的漫反射,室内地面部分尤其是接近正门的部分比较亮,其余部分则在黑暗中若隐若现。整个室内最亮的部分是中间金光闪闪的佛祖塑像,而且光线正好可以照到跪拜者的身上,就像是佛光照耀在跪拜者的身上一样。这对于举行宗教仪式,渲染宗教气氛起了很大作用。如果大殿是歇山重檐式建筑,则还可能从侧窗取光,观者可以看到几束淡淡的如轻烟般的光线从窗户渗入室内,使室内空间的上方显得朦胧神秘。
在采用侧窗采光这一点上寺庙建筑和教堂建筑颇为相似。所不同的是,教堂建筑多采用大而长的窗户采光。例如哥特式教堂的墙体配有高大明朗、用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在阳光照耀下色彩斑斓,往往能给人造成一种向上升华飞腾、触及天国神秘的感觉。又如在基督教教堂建筑中通常有三扇大窗户,光线射入后将室内设施揉为一体,启示了三位一体的神秘,这三个方面射入的光线则暗示属于预言者、使徒和殉教者。
寺庙和教堂的光影作用还是相似的,主要是着力渲染神在天国的气氛上。但不同的是,佛教徒每人必手持香火膜拜,烟雾缭绕,冉冉上升,又是一幅动的景观。教堂的烛光则静止不动,只起照明作用。
3、道具运用比较:
寺庙和教堂通常运用的三维道具为雕塑。寺庙的雕塑大多为佛像。佛像一般很高,立在基座上。通常佛像的姿势均向前倾,目光与民众相接。如此之大体量的佛像矗立在面前,让教徒觉得其人之渺小。和寺庙的佛像雕塑不同,教堂内的雕塑,及教堂单体建筑上的雕塑均和教堂建筑风格特点相一致。例如哥特式教堂内的耶酥像和十字架,均为瘦长型。所不同的是,寺庙的佛教神像都是动态的,菩萨骑鳌鱼,大佛坐莲花,天王操戈护法,罗汉神态各异,一派生机。教堂中的神像都是静止的,耶稣不动,圣母也不动,显得死气沉沉。
寺庙和教堂通常运用的二维道具为装饰绘画。寺庙建筑内的装饰绘画一般在檐口的位置,这是完全按照官方宫殿装饰要求绘制的。和佛教教义无关。此外,绘制在墙壁上和顶上的绘画基本是宗教题材,为整个寺庙建筑渲染气氛。这一点和教堂建筑的装饰绘画异曲同工。众所周知,为了帮助不认识字的教徒明白教义,就在墙壁上绘制具有教化功能的宗教故事,起到“以图说话、讲经布道”的作用。此外,这两者建筑的的装饰绘画的色彩上前者朴素,后者艳丽。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看赞叹、骂人都是一阵风,风吹到耳朵上去,你心就做不了主,你就会动,这就被风水转了,这就有风水。如果赞叹你,你也不喜欢;毁谤你,你也不在乎,你心如如不动,风水对你不起作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