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一)


2014/9/3    热度:421   


  内容提要:
  心、意、识是印度各期佛教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对三者之解释也不尽相同,《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即是专门解说心意识的。就是该品,无论是译师或是注家,在对心意识的译文及解释上,都有较大的出入。通过笔者的考察,认为心是本识论的范畴,是依轮回说开出的,在《深密》中是指一切种子心识的阿陀那识;意是认识的范畴,是依部派佛教的意根开出的,在《深密》中是指执藏义的阿赖耶识,即后来唯识学所说的末那识;识是认识、分别外在和主观事物的直接工具,是以阿陀那识所持之种子生起的,依种子与现行的“相熏相生”而无间地认识诸法,在《深密》中是指眼耳等六识。
  关键词:
  心 意 识 阿陀那识 阿赖耶识 本识论 轮回说 末那识 认识论 意根 种子
  绪 论
  心、意、识在佛法中既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也是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无论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乃至后来的瑜伽唯识学,都对此心意识作了诸多解说,特别是部派佛教的学者,对三者的一异争论甚激。《解深密经》是瑜伽唯识学的根本经典,其中《心意识相品》则是专门对此三者进行抉择解释的。就是此品,后来学者在研习时产生了诸多不同的见解,有认为心是指阿赖耶识,意指末那识,识是指前六识;这是属于唯识学者的一种传统解释。也有认为心指前六识,意指阿陀那识,识指阿赖耶识,这是属于真谛一系的解说,与玄奘法师所传一系的唯识学在说法上大相迳庭;并且认为“阿陀那识”就是第七“末那识”,此一观点直到今日都为海内外诸学者所认可。还有认为此三者是一,心即是意,意即是识。笔者通过对《心意识相品》的考察,并通过部派佛教及原始佛教的说法,认为心即阿陀那识,意即执藏义的阿赖耶识,识即前六识。这是萌芽期唯识学的基本思想,后来通过《瑜伽》、《摄论》、《成唯识论》等的发展,才定型为“心即阿赖耶识、意即末那识、识即前六识”的这一说法。
  有情又叫数取趣(pudgala),即于三界中死此生彼。而在三界生死轮回中,其结生相续的主体是什么?生死中的业种子又是如何保存的?所以,依有情的轮回,在部派佛教中便开出了“本识论”。《解深密经》的“一切种子心识”便是有情结生相续的主体,其根本便是“习气(种子)的成熟”,是以“种子说”为其核心的。那么,此种子又是谁在进行保存?《深密》从而又说此一切种子心识便是阿陀那识。阿陀那(ādana)意译为执持,也就是该识有对种子进行保存以不失,对根身执受令不坏的功能。心,一般解说为“积集”义;一切种子心识就是说此识能积集一切种子。阿陀那识就是对一切种子的积集者,也就是“心”。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多是主张“六识说”的,并且认为每一种识的生起都有其自识之根作助缘,如依眼为缘生起眼识,乃至以意根为缘生起意识。此中“意”就是指的意根,按后期唯识学的见解,此意根就是指末那(manas)识的根,因为末那译为“意”,所以此根便称之为“意根”;依此意根为缘所生起的识便称之为“意识”。《解深密经》中虽有此“意”名,但无“末那识”之名,末那一名为唯识学所独有,难道《深密》并没有讲末那识?笔者认为,部派佛教虽为“六识论”者,但所建立的“意根”却与后期唯识学建立的末那识相近,所以末那识的开出是与部派佛教的“意根”有关。《解深密经》虽讲有阿赖耶识,但这并不是《深密》在本识论中的重心,而是主张一切种子心识的阿陀那识。此经的阿赖耶识也并不是如后来唯识学所讲的具有能所二藏及执藏的三藏义,而是仅仅具有三藏中的执藏义,也就是说“末那识”时时执结生相续的主体为我。所以《解深密经》中的阿赖耶识就是指的意,亦即末那识。
  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这是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所讲“识”的内容。随着种子说的发展,“六识是如何生起的”这类问题也便随之而提出。按部派佛教的观点,意识是可以生起前五识的,但唯识学认为意识非恒恒现行,是有间断的,所以《解深密经》认为意识只能作前五识的“分别依”,前五识生起必有意识与之同起;而作前六识的生依止,便是一切种子心识的阿陀那识。识有了别之用,这多是就前六识而说的,因为色声香味触法等诸境粗显,前六识认识时觉了分别较为明显。而意是以思量为性;心是以积集为性。从诸识功能上看,三者仍是有其一定的差别,所以心意识之“识”应为前六识,而并非末那或阿陀那。
  本文即围绕心即阿陀那、意即执藏义的阿赖耶、识即前六识为主干进行探讨,其中也将对其他不同的说法进行一些讨论,以期揭示出《解深密经》中心意识所指的真正含义,并以此来看《深密》在唯识思想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是为本文写作之目的。
  一、心之探究
  心之一名,含义甚多,略言之则有五种:①心脏。②第六意识。③积集或集起,即本识。④八识之通称。⑤出世清净之心。《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所谓之心,乃是指本识而言。
  (一)部派佛教的本识论
  本识论,并非唯识学所独有,在部派佛教中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识,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的内容都只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但随着佛教的发展,对有情流转三界提出了疑问。一是谁作为有情流转中相续的主体(也就是谁作结生相续)?二是善恶诸业在有情长劫流转中为何不失?基于此,便有了在六识之外别立一识的必要。所以,本识实则是对“轮回说”的发展,是依轮回说而提出的,这在部教佛教中有种种解说,归纳起来,大致有如是几类:
  1、实我论。诸法无我,但对于有情流转的业感缘起说,犊子部的学者在不能解决三世轮回中谁作为其联系的问题时,便提出了“有我论”,而主张有实补特伽罗。如《异部宗轮论》说:
  “其犊子部本宗同义……诸法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伽罗,可说有转移。”[1]
  2、细心说。细心,即细意识(?ūksma-mano-vij?āna),指微细的心识,一味相续无断,为流转生死的主体,大致有四家主张此说。①经量部。在经量部中此识又叫“一味蕴”(《婆沙》作“根本蕴”)如《宗轮论》说:
  “其经量部……谓说诸蕴有从前世转至后世,立说转名。非离圣道有蕴永灭。有根边蕴,有一味蕴。众生位中亦有圣法,执有胜义补特伽罗。”[2]
  ②譬喻师。有情在入无想定或灭尽定时,前六识皆灭,那么在此定中是有心,还是无心?譬喻分别论师为解决此难,遂立细心说,认为前六识灭,而细心不灭。如《婆沙》说:
  1、“……谓譬喻分别论师,执无想定细心不灭,彼作是说:若无想定都无有心,命根便断,应名为死,不名在定。”
  2、“谓譬喻分别论师,执灭尽定细心不灭。彼说无有有情而无色者,亦无有定而无心者。若定无心,命根应断,便名为死,非谓在定。”[3]
  ③上座室利逻多及其弟子大德逻摩,都主张于无想、灭尽二定中有心而无心所,其细心,就是指微细的第六意识。如《成业论》说:
  “有说:此(灭尽定中)有第六意识……故此位中,唯余意识,无诸心所。”[4]
  ④七心论。此说为部分经部学者所主张,认为以第六意识为细心,即若说有心所,跟不入定的意识是没有区别的;若说无心所有心,那么所入之定应叫“无心所定”,而不叫“无心定”。所以,此类学者不满第六意识为细心的说法,从而提出了“七心论”。如《成业论》说:
  “……纵情妄计第六意识灭定等有,由是而执此位有心。若尔,云何许灭定等诸无心位亦有心耶?应如一类经为量者,所许细心彼位犹有。谓异熟果识具一切种子,从初结生乃至终没,展转相续曾无间断。彼彼生处由异熟因,品类差别相续流转,乃至涅槃方毕竟灭,即由此识无间断故。于无心位亦说有心,余六识身于此诸位皆不转故说为无心。由灭定等加行入心增上力故,令六识种暂时损伏不得现起故名无心,非无一切。心有二种:一、集起心,无量种子集起处故;二、种种心,所缘行相差别转故。”[5]
  3、有分识。有谓三有,即欲、色、无色三界;分是因义。也就是该识是有情流转三界的主体。关于此有分识,《成业论》说是上座部赤铜鍱部的主张,[6]而《成唯识论》说是上座部经、分别论者二部的共同主张。如说:
  “上座部经、分别论者俱密意说此名有分识,有谓三有,分是因义,唯此恒遍为三有因。”[7]
  4、穷生死蕴。此说为化地部所主张,认为蕴有三种,即一念顷蕴、一期生蕴、穷生死蕴。如无性在《摄论释》中说:
  “化地部等者,于彼部中有三种蕴:一者一念顷蕴,谓一刹那有生灭法;二者一期生蕴,谓乃至死恒随转法;三者穷生死蕴,谓乃至得金刚喻定恒随转法。”[8]
  5、根本识。此是大众部所主张,认为此识是前六识生起的根本,眼耳等识是依此而转起的,所以又叫做本识或根识。如《成唯识论》说:
  “余部经中亦密意说阿赖耶识有别自性,谓大众部阿笈摩中密意说此名根本识,是眼识等所依止故。譬如树根是茎等本。非眼等识有如是义。”[9]
  以上为部派佛教对本识的主要说法,这为瑜伽唯识学的本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摄论》便说根本识和穷生死蕴就是阿赖耶识的异名;[10]《成唯识论》也说有分识亦为赖耶别名。[11]此诸说中,“七心论”实则是对“心”的一种解说,仍是属于“细心说”的一类。但是对心解说为集起心和种种心,这却为后来唯识学者所宗,也被解说为赖耶的别名。集起心,也就是“心”中的种子生起现行;种种心,也就是指前六识依集起心而起缘各别境相。有分识,虽为上座部经、分别论者二部的主张,原本是说此识是流转三界的主体,但唯识学则在此基础上,更说三界是依赖耶而有的,赖耶是生起三界的根本(分),是赖耶识中的种子所生起的现行。穷生死蕴,虽是化地部所说三蕴之一,但其解说与唯识学是大同的,谓有情学佛修行所熏之净种圆满,即入金刚喻定转为清净之识,此时生死也才穷尽。意谓该识只有在成佛解脱时方灭。根本识,是取譬为名,谓此识是前六识生起的根本,如树根与树枝一样。根本识如树根,前六识如枝叶。
  注:
  [1]《异部宗轮论》,转引自演培法师《异部宗轮论语体释》,《谛观全集》论释五,页167,(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89年9月1日1版(下同)
  [2]《异部宗轮论》,页179
  [3] 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一,《大正藏》册27,页772下;2、《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二,《大正藏》册27,页774上
  [4]《大乘成业论》,《大正藏》册31,页784上
  [5]《大乘成业论》,《大正藏》册31,页784中—下
  [6]《大乘成业论》,《大正藏》册31,页785上
  [7]《成唯识论》卷三,《大正藏》册31,页15上
  [8] 无性《摄大乘论释》卷二,《大正藏》册31,页327上
  [9]《成唯识论》卷三,《大正藏》册31,页15上
  [10]《摄大乘论本》卷上,《大正藏》册31,页134上
  [11]《成唯识论》卷三,《大正藏》册31,页15上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要想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我们的本分;在自己本位上,处处要替别人着想。 譬如我们做生意,自己经商,一定处处竭尽心思为顾客着想。我们卖的东西一定是货真价实,不会让他人吃亏上当。我们东西买进来卖出去要用心,要对得起人,要对得起社会,对社会要有贡献。能利益大众,这就是菩萨,这个商人就是菩萨商人。我们做工,这些产品也一定要真实,决定不能偷工减料,这是菩萨工人。乃至于家庭主妇,也要竭尽心思,对于家里老少都要照顾得到,使他们身心能得到安稳,这是菩萨主妇。我们待人接物、一切工作,事情做得圆圆满满,心里面清清净净,这是菩萨事业。佛法,不是叫你什么事都不做;我们样样都做,样样清净,样样不执着。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