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瑞安垟坑石塔的构造和建筑特征
2014/9/8   热度:388
浙江瑞安垟坑石塔的构造和建筑特征
叶挺铸(瑞安市文物馆 325200)
[摘要]
垟坑石塔为浙南宋代仿木构楼阁式实心塔,整座佛塔全由石质材料构筑而成,塔体修长,出檐深远,造型轻巧,刻像丰富,雕刻精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垟坑石塔忠实地反映了宋代楼阁式木塔建筑形式,并有确切的建造年代,对研究宋代建筑与佛教艺术均有重要史料价值,是一处弥足珍贵的宋代建筑实例。
关键词:瑞安 石塔 构造 特征
塔是佛教的产物,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东汉“白马驮经”进入中国以后,中国式佛塔的产生、形成、发展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有着密切关系,它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地方建筑的特征。
浙南地区群山连绵,山石丰富,充足的石材资源赋予了古瓯越先民打造石头的技能。数千年来,他们或用石头来制造生产工具,或垒石筑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其石作技术日趋成熟,创造出不少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史迹。唐宋时这里已具备了高超的石作工程技术和精湛的石刻艺术水平,由于年代久远和历史原因,大多遗构已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之中。幸存于今的瑞安市垟坑石塔是浙南地区宋代石构建筑的代表之一,因石质材料有较强的抗自然侵蚀能力,其建筑也能较好地保持着历史原型,她忠实地反映了宋代浙南佛塔的建筑形式和石刻艺术水平。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对垟坑石塔进行考查时,认为:“垟坑石塔全部用石板和石条建造,造型独特,式样美观,雕刻精巧,是宋代的一座重要建筑。”
笔者本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关爱地方文物史迹之目的,试图对垟坑石塔的构造和建筑特征作一些初步的探索,旨在引起社会和专家学者们对浙南石塔的重视和关注。
一 历史概况与创建年代
瑞安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古属东瓯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风纯朴、佛教盛行。据《瑞安嘉庆志》记载:“寺宇创建肇于梁天监间,则佛法之行盖始于是时。”《瑞安县志》金石卷记载:“……舍利宝塔……天监二年重建……肇建不知于何代也。”在凿于永定元年(557)的瑞安石马山岩画中,也能见到刻有七层浮图的图案。可见早在梁天监二年(503)之前,瑞安境内就有佛教流行和营造佛塔的史实,并在其后日趋兴盛。
宋代是中国佛教信仰进一步本土化、世俗化、生活化的时期,宋人为表示信奉之诚,积累功德,往往借机写经造像,修造塔庙。随着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南迁,浙南地区佛教的传播更为流行,深入民心,出现伽蓝遍地、梵音不绝的盛况。据《瑞安县志》记载,这一时期修建的塔庙就有数十处之多,浮图营造蔚然成风,垟坑石塔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兴建起来的佛教建筑(图一)。
垟坑村位于浙江省瑞安市仙降镇,据方志等文献记载,垟坑原名晹坑,垟坑石塔就坐落在垟坑村西隅的一座小山包上(图二),其南前约300米处的山麓上有宋代史迹——悟空寺。
据《瑞安县志》古迹卷记载:“晹坑石塔在仙降晹坑悟空寺前,宋熙宁三年建。”
又据《瑞安县志》宗教卷悟空寺条记载:“悟空寺在晹坑,原称院,后晋开运二年(945)建院造塔,宋祥符间赐额。”据此垟坑石塔应属悟空寺之佛塔,在石塔第一层南面槏柱上刻有“熙宁四年辛亥九月戊戌朔初六日丁亥故书于耳”题记。根据题记和石塔的建筑风格,垟坑石塔应属宋熙宁年间建造之物。
1982年8月垟坑石塔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瑞安市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 垟坑石塔的现状与构造
(一)石塔之现状
垟坑石塔为仿木构楼阁式实心塔,全由石质材料建造,平面呈六边形,现存五层,残高7.9米,塔顶已坍,塔身和塔檐上有多处开裂,塔身向西偏北43.8°,竖直倾斜3.4°,据现存塌落的20多块塔壁等残件推算,原高应为九层。由下部台基、基座(须弥座)、塔身、塔刹四部分构成,第一、二层之间原筑有木构副阶,现已坍墟,现塔身上尚存搭建木构副阶用的凹槽。石塔虽为实心塔,不能登临,但在塔身每层平座上筑有起装饰作用的简易护栏,现尚存安置勾栏用的方形榫眼。石塔各层尺度基本相同,塔体修长,出檐深远,起翘舒缓,外形轮廓刚直挺拔。
(二)石塔之构造
整座佛塔全用石条、石块凿刻成各部件后,干摆叠造而成。
1.台基:台基就山势而筑,建于一座高约6米的低矮平缓的小山包上,依小山坪的自然地貌,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垒筑成不甚规整的六边形。因山形地势关系,台基四周边壁高低不一,最高处约1.5米。
2.基座:石塔的基座由土衬、须弥山和须弥座组成。土衬用花岗岩石块筑成六边形,边长200厘米,露明部分高约10厘米,稍大于须弥山。须弥山用扁平的花岗岩石质的磐石筑造,边长163厘米,高27厘米,其六边壁面上满刻海浪纹,寓意佛教中“九山八海”,上立须弥座。须弥座用凝灰岩建造,平面呈六边形,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枋(即第一层平座),边长136厘米,高11厘米,向内23.5厘米为正身;上枭,边长125厘米,高10厘米;束腰,边长111厘米,高33厘米,每面中部凿出“ ”形壸门,内浮雕神像一尊;下枭,边长141厘米,高13厘米,其下刻出皮条线;下枋,边长147厘米,高10厘米;圭脚叠涩两层,上层边长143厘米,高9厘米,下层边长149厘米,高24厘米,底部用剔地法雕饰蝙蝠状琴脚式底足,立于须弥山之上,台基总高142厘米(自须弥山至平座上皮)(图三)。
3.塔身:塔身用叶腊石建造,每层由平座、正身、檐子构成。檐下雕饰斗栱(除第一层和第二层间设木构副阶,正身为素面外),各层每面结构型制基本相同,现以三层为例,叙述如下:
第三层通高106厘米(不包括平座高度)。平座每面用一块长条石雕刻成叠涩两层形式,上层边长129厘米,高8厘米,向内16厘米为正身,每面平座上凿有3~4个长9厘米、宽4厘米安装木勾栏用的榫眼。下层边长118厘米,高6厘米,下接下层塔檐。
①正身(从平座上至座斗以下部分):正身六面,每面用一块叶腊石石板雕刻而成。通面宽102厘米(通面宽和间宽均由柱中到柱中)。转角处刻出六角形倚柱,隐出三面,柱高65厘米,两倚柱间刻出阑额和两槏柱,把每面分作三间形式;明间宽34厘米,高58厘米,辟有“ ”式壸门,内浮雕佛像一尊;左右次间各面阔34厘米,高同明间。中刻有纵三横二,共六龛小佛像。
②斗栱:斗栱层共用六块石条雕刻拼合而成,转角和补间铺作各用一朵,均为三铺作单杪偷心造,转角倚柱上铺作向外出挑三个华栱,没有刻出栱眼,下雕饰圆形栌斗(图四)。
③塔檐:腰檐刻出檐子、椽子、筒瓦、勾头等仿木构细部构件。檐子通高22厘米,出檐(水平)48厘米,斜长52厘米。椽子刻成方形,椽长45厘米,椽宽4.2厘米,椽距3.8厘米,每面布椽18根,檐面刻饰筒瓦19垄。勾头雕饰菊花纹。檐子起翘舒缓,老角梁呈圆形,其上压仔角梁,仔角梁明显长出檐子。檐角平面呈箭头状,仔角梁前端下方凿有系风铎用的圆形洞孔(图五)。
石塔各层各面的结构形式和尺寸基本相仿,仅塔身刻像的手印、服饰有所不同,故不赘述。塔顶已坍毁,坍于何年不详。
④塔身刻像:石塔刻像均用剔地高浮雕法,须弥座束腰部每面辟一神龛,内刻护塔神一尊,共计六尊,神像身披铠甲,手执法器,神态肃穆。
塔身遍刻佛像,每面正身明间刻大座像一尊,像高520厘米,左右次间各辟小佛像六龛,每面共刻大小刻像13尊。佛像的服饰分两种,一为全披袈裟式,一为左袒式,均结跏跌坐于莲台之上,神态安祥,手印丰富(图六)。
⑤塔心结构:根据破损的须弥座部分和坍塌的塔顶断面考察,须弥座内部筑有地宫,据当地群众反映,1968年曾从破损的须弥座内挖出一石函,石函内装有方形木函,函内存有钱币、佛珠等佛教遗物。石塔每面正身用一块长110厘米、高65厘米、厚约12厘米的石板凿刻而成,其做法是每块正身石板的右边刻出一根六角形倚柱,倚柱后侧凿有母口凹槽,左边凿成约60°斜面,与第二面正身石板倚柱的内凹槽相套合,内侧用蚂蟥铁勾钉连结固定,扣合紧密,宛如一体(图七)。塔檐、平座每层均用6块石料凿刻拼合而成,上下层错缝叠压,起稳定作用,内部亦用蚂蟥铁勾钉固定。塔心用块石、断砖、黄泥填充。根据温州皇岙国安寺石塔(1987年落架维修)的内部结构考查,该类石塔内部自五层开始设立一杆上及塔顶的塔心木,每层塔心中间筑有用砖砌成的四方体天宫(图八)。
三 垟坑石塔的建筑特征和时代风格
(一)塔体修长,出檐深远。
垟坑石塔没有中原地区佛塔那种雄伟宏壮的外形轮廓,又无宋塔逐层明显收分的做法,各层尺度基本相同,其外形轮廓显得十分修长瘦巧,刚直挺拔。这种刚直瘦巧的立面造型,为佛塔中所罕见,是浙南石塔有别于其他佛塔的一大特征(图九)。从凿于南朝时期的瑞安石马山岩画中,我们可以追溯到它的历史身影。岩画中佛塔的造型同样刚直瘦长,收分甚微,以石马山岩画中佛塔的结构特征验之于垟坑石塔,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垟坑石塔正是沿袭和继承了浙南早期佛塔的结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的宋代佛教建筑实例。出檐深远,石塔的柱高65厘米,檐出48厘米,檐出和柱高之比为1:1.35。深远的出檐既能起到遮阳挡雨保护塔身刻像的作用,也是浙南湿润多雨的地理环境下建筑特征的体现,它不仅具保护塔身的实用功能,同时给人以轻灵秀丽的美感。
(二)须弥座简洁,基足轻巧。
塔身下的须弥座光素简洁,线条洗练,其上枋兼作第一层塔身之平座,上枋和上枭同用一块石条凿刻而成,仅作内收叠涩两层形式。下接束腰,束腰较高,只在每面中部辟一壸门,内刻神像一尊,下枭上没有刻饰佛塔中常见的莲瓣纹图案,仅刻饰一条皮条线,下枋亦为素面,这与《营造法式》中规定的须弥座形式比较,显得十分简洁、朴素。但在基座底部交角处,却别具匠心地刻出六只蝙蝠状琴腿式基足,其形式与福建泉州开元寺阿育王塔的基足相类似,使整座石塔轻盈典雅,给人玲珑秀巧之感,远看仿如一座置于几案之上的玲珑宝塔。
塔身佛像下的须弥座则更为简洁,仅有一层刻饰重瓣莲纹的上枋,束腰素面,下枋由叠涩两层形成,底部亦刻饰琴脚式基足(图十)。
(三)雕刻精细,题记丰富。
垟坑石塔是一座造像塔,塔身遍刻佛像,现存刻像三百多尊,如按原九层塔身推算,则有刻像七百多尊,可谓“千佛之塔”,如此众多的刻像在佛塔中并不多见。
佛像雕刻精细,刀法娴熟,刻像先在塔壁石上凿出圭脚式“ ”佛龛,然后用剔地高浮雕法成像。佛像面容丰满,两耳垂肩,仪态端庄,手印丰富,衣皱自然,线条流畅。
须弥山的六边壁上,用浅浮雕工艺满刻海浪纹,寓意佛教中的“九山八海”,波纹优美而富有动感,犹如大海的狂澜波涛。
塔檐精雕细琢,刻出檐子、椽子、老角梁、仔角梁、筒瓦、勾头等仿木构细部,檐子刻得轻薄而有曲线,给人轻快之感。檐角刻成老角梁、仔角梁做法,仔角梁明显长出檐子,具有宋初浙江石刻檐子的风格(图十一)。
石塔的须弥座和第一层塔身上刻有铭文8处11条,约860多字,内容大都为缘助营造石塔者的姓名和发愿文,反映了信徒们祈求太平、免除祸灾的心愿和祸福报应、转世轮回的佛教思想。铭文中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弥补了方志文献的不足,具有较高的地方史料价值。在石塔第一层南面的两槏柱之上刻有:“恭为祝延今上皇帝州县官班六军万姓建兹宝塔”,“熙宁四年辛亥九月戊戌朔初六日丁亥故书于耳”。更正了《瑞安县志》中“晹坑石塔宋熙宁三年建”的错误记载,为石塔的建造年代提供了确切的依据。
(四)应材施用,充分利用各种石料的性能。
垟坑石塔的建造者不仅具备了高超的营建石构高层建筑的工程技术,而且对石料性能的把握和运用也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石材的选用上,根据其建筑功能的需要,而采用不同质地和性能的石料。如对承受全塔重力的土衬石和须弥山采用质地坚固的花岗岩;在需进行雕刻佛像、斗栱、梁柱的塔身部位,则采用质地细腻、易于雕琢的叶腊石;而对起遮阳挡雨作用的塔檐则采用质地坚细、抗侵蚀能力强的青石。石料运用恰到好处,充分说明了当时工匠们对石质材料性能的认识和掌握已达到驾轻就熟的地步,反映了浙南先民高超的石作技能和精湛的石刻艺术水平。
垟坑石塔不仅克服了砖木佛塔易于朽坍和防火性能差的弱点,而且在结构造型、石作技术、雕刻工艺、石材运用等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水平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它是宋代建筑的见证物,充分体现了浙南先民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垟坑石塔经历了900多年的沧桑风雨,仍在顽强地抗御着岁月的磨难而存续于今,弥足珍贵。目前石塔塔顶已毁,塔身开裂严重,塔体倾斜,整座石塔摇摇欲坠。如何保护好石塔,关爱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是应该引起当今社会和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垟坑石塔渴求着人们的关注和呵护!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的条件是什么?量要大。斤斤计较,心量很小的人,学佛很难成就;真正学佛的人一定度量很大,什么都可以包容。见到冤家对头,这个人天天想害你,你对他还是笑脸相迎,这才是学佛人真正的样子。“生平等心、成喜悦相”,我们心要平等,量要广大,要能包容,要笑脸迎人。你看弥勒菩萨把这个样子就表现出来了,对什么人都欢欢喜喜,什么样人物他都能包容。我们供弥勒菩萨像,不是装饰品,不是把它当作神明来膜拜,它不会保佑你的,看到它就要学“我要能容忍,我要能叫一切众生生欢喜心”。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