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艺术与佛教题材玉雕(上)


2014/9/8    热度:274   

{PE.ContentPage id="contentpage" mode="none"} 佛像艺术与佛教题材玉雕(上)
  吴宏武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产生,约在公元前6世纪,距今已经延续了2500年。我们通常所说的佛教,狭义地说,就是指佛的言教,或者也可称佛法,但我们一般说的“佛教”,都是从广义的意义上去理解的。广义的佛教,则包括佛、法、僧“三宝”,佛指释迦牟尼,是佛教的教主;法指佛教所教导的教义,即佛法;僧指信奉佛教的信徒,三者构成了完整的佛教思想体系。
  一、佛教的创立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种族名;牟尼,是明珠,喻圣人。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陀,是梵文Buddha的音译,也译为浮屠、浮图等,意译为觉或觉者。觉有三义:自觉、觉地、觉行圆满。三项俱全者名为佛。相传释迦牟尼从少年时就精于思考,29岁时为探索人生无常,生死苦恼,逾城出家为僧,苦修6年,最终在尼连河畔的毕钵罗树下,坐禅七七四十九天,顿开正觉而成佛陀,略称为“佛”。
  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开始倡导教化,救度众生。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释迦第一次说法,听讲的是原先和释迦牟尼一起修苦行的五位侍者,他们亦是释迦最初的五个弟子。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法轮初转”。释迦创立了最早的佛教僧团,他领导弟子周游于古印度诸国,说法传道。愿求正觉者,皆可成为弟子,佛教从此广为流传,释迦牟尼80岁时,预知自己将要离开人世。在拘尸那城的娑罗树林的双树下,由弟子阿难结好绳床,于床座右侧,枕着右手躺下,向其弟子做了最后一次说法后,安然入睡,圆寂入灭,世人称此为涅磐。
  佛教的创立与当时印度的社会思想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当时印度社会斗争十分复杂,反映到思想领域中形成两大潮流,即正统的婆罗门思潮与新兴的反婆罗门思潮。正统的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的三大纲领。它以《吠陀》为天书,信奉为神,并认为种姓的高下贵贱之分是天生不可改变的。自称婆罗门是“人间之神”提倡种姓制度,佛教则以反婆罗门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它对婆罗门教的各种主张都持批判的态度。它打出“种姓平等”的旗号,得到了婆罗门之外大多数人的支持,因此很快兴盛起来。
  二、佛教的传播
  佛教从印度走向世界的第一站是南亚的斯里兰卡,随后,佛教又通过斯里兰卡传遍了整个东南亚地区,这一系列的佛教传承为“南传佛教”,南传佛教的特点是信奉上座部佛教学说,与原始佛教形态最接近,奉巴利语三藏为主要经典。
  佛教很早就传入了西亚地区,并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的佛教文化,然后向东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佛教便由克什米尔传入于阗,在此之前,佛教徒已经到过咸阳。《佛祖统计》卷35朱士行《经录》和《白马寺》记,公元前242年,有西域沙门室利防等18人携带梵本经籍到咸阳,在随后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发展和演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公元4~6世纪,佛教从中国先后传入朝鲜半鸟和日本。因此,朝鲜半岛和日本佛教的最大特点就是受中国佛教的影响很大,流传的佛教各宗与中国佛教各宗派之间有着明显的师承关系。
  公元7世纪,佛教由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大唐文成公主传入中国的西藏地区,产生了独特的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立为世界三大系统。
  三、 佛像的艺术
  1、 印度的佛像艺术
  各国的佛像均来自于印度。而印度的佛像历史更是源远流长,主要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即犍陀罗时期,马吐腊时期、笈多王朝时期和阿旃陀石窟时期,创造了大量精美的佛像艺术品。
  在印度的小乘佛教时期(公元1世纪之前),因佛教禁止造像,所以又称之无像期,这一时期主要用一些象征性的石刻,来表达对佛祖的膜拜。
  在犍陀罗时期(公元1~3世纪)的佛像,大都有着年轻俊美、带有雅利安种族特征的面容,配以浓密而起伏的卷发,弧度完美的眉弓,挺直的鼻梁,波状弯曲的嘴唇,这些形象富有魅力,甚至相当优雅,偶尔,佛陀还蓄胡子。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的佛像就像是古希腊的太阳神阿波罗一样——年轻、健美、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类形象,并多少具有超越性的象征。在马吐腊时期(公元2~3世纪)的佛像则带有明显的印度本土风格,佛像的头部剃光,只留头顶正中的头发结为顶髻。生动的圆脸与犍陀罗时期佛像的死气沉静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衣袍的表现带有透明的质感,与犍陀罗时期常见的包裹全身的外套截然不同,身体的丰满也完全是印度式的。笈多王朝时期(公元4~5世纪)的佛像代表着印度佛像艺术的顶峰,这一时期佛像对人体美有大胆的展示,并使期其具有装饰美,袈裟如同蝉衣,很多装饰趣味地搭在肩上,衣纹有规则的排列,并贴紧皮肤。佛的面部结构更加接近印度本土人的特征,表情是严肃、庄重、悲天悯人的深沉,和思想家、哲人的清隽。耳朵的造型角度与位置都很写实,发卷亦为螺丝发,印堂无白毫。
  阿旃陀石窟时期,开凿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7世纪,前后经历了千年的时间,规模宏大,有大理震惊世界的石雕艺术珍品和壁画。
  2、 汉传佛教的佛像造像艺术
  佛教自从汉代传入中国以来,汉传佛像艺术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而这三个时期是一个印度佛像艺术在中国不断本土化的过程。
  (1)汉、三国、东晋十六国时期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像自东汉晚期便开始出现了,但汉代的佛像大多混在表现世俗生活以及神仙道术的图像中出现,其形象也没有脱离“神仙像”的窠臼。在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和南方和少数民族地区佛教盛行,佛像也非常兴盛。这一时期的佛像带有明显的犍陀罗佛像的特征,然而却也做了一些具有中国特征的独创性改变。
  (2)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的佛像艺术,已经具有了鲜明的中国化特征,其中又以北朝为典型。北朝早期的佛像虽然还带有印度犍陀罗时期的风格,但是到了北魏孝文帝时已经完全摆脱了印度风格对汉传佛教的影响。孝文帝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这种改革反映在佛像上,就是南盛行的“秀骨清像”也开始在北朝广为流传。在这种风格中,佛像的着装已不是犍陀罗风格的衣褶繁缛飘逸的通肩大衣,而改为南朝士大夫常穿的宽袍大袖式服装,。南北朝晚期的北齐北周的佛像,在风格上又有了新的变代。佛的面相由瘦长的脸型,又转化成半圆的样子。
  (3)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的佛像,从总体上来说,体现的是一种由南北朝向盛唐过渡的转变时期的特点。隋唐晚期的菩萨造像,可以说是其代表,它在脸型及身段上既残留着北朝的“秀骨清像”,又具有向未来的盛唐的丰腴发展的某种迹象。在进入盛唐后,佛像的制作已经非常精纯,技法成熟。人物的个性化和高度的写实性相结合,是唐代佛像的总体特征。这种特征更进一步地体现了当时的现实生活,表现了当时雄健豪放的时代精神。在佛的庄严和威力中,都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与完美。中、晚唐时期的佛像,由于受“安史之乱”的影响,由此便显著衰退,陷入了办袭成规,走向柔媚纤丽或萎靡无力的风格。总体上失去了初唐时期积极创造、追求完美的精神,而显现出某种“格式化”的趋势。
  (4) 宋、辽、金时期
  宋代的佛像由于受宋代理学的影响,而成为儒、佛糅合的产物。宋代佛像的特点有二:此时铜较缺乏,所以其他质地佛像,特别是瓷雕的佛像较为流行;另外,佛像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且富有浓厚质朴的生活气息,是宋代佛像中最为优秀的一类作品。辽、金两代的佛像,直接继承了中原的文化艺术传统,其佛像的格式和风格虽然与宋代佛像无甚区别,但在艺术造型上,所有的佛像都是容貌丰满、衣饰飘带流畅自然。
  (5)元、明、清
  元、明、清三代的佛像,虽然在承袭前代风格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但已呈现衰落趋势。造型拙稚,衣纹的质感不足,繁缛琐碎,面部表情缺乏内心传神的联系,是这一时期汉地佛像的共同特征。但此时藏传佛教开始在汉地传播,藏系佛像样式在汉地特别是北方地区却产生了影响。这三个朝代的佛像造像,总体而言,清代的工艺水平最为高超,面像饱满,额头较宽,脸型方圆丰颐。五官匀称,双眼的造型具有写实性。服饰多为汉式大裙,具有写实性。在创作技法上依然深受明代造像的影响,造型上端庄匀称,比例适合,注重写实技法的表现,技术上更加精益求精,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水准。
  3、藏传佛教佛像艺术
  就像佛教在传入中国西藏地区之后,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一样,佛像艺术在随着佛教一起传入西藏地区之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代。
  藏传佛教在中国西藏地区是一种全民信仰的宗教,所以把君主、英雄、名人和民俗信仰中的神祗都纳入到佛教的系统之内,这一点表现在佛像上就是种类很多,有上师、本尊、佛、菩萨、勇夫、空行、护法(之一)、护法(之二)、地方神、三神。
  藏地佛像的特色:
  (1)、上师高于佛。在藏传佛教中享受第一尊信的是上师崦、而不是佛。所谓上师就是给信徒自己传密弟子与佛之间的桥梁,没有上师的加持(即一种特别修行),无论怎样修持也不会即身成佛。所以上师类造像在藏传佛教的佛像中很普遍,各宗、各派历代创始人、祖师,如莲花生大师、宗喀巴师徒、各世达赖喇嘛、班禅大师等皆是。
  (2)、帝王、圣贤皆可供奉。对佛教事业有贡献的帝王、圣贤都有造像传世,如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等,甚至是跟随文成公主将释迦牟尼佛像运到拉萨的“运佛力士”都被塑像供奉。
  (3)、佛、菩萨现女相。在藏传佛教中,有时佛、菩萨化身为女相出现,所以又称为佛母或是度母。藏地认为,一切诸佛已超出世间一切佛法,已无男、女性别之分。密宗男分修行的成果都是佛。藏族人民对妇女都很尊重,平时都为妇女装饰种种珠宝缨络,以示尊重。所谓佛母、救度母、空行母,都是佛的化身。菩萨亦多现化身为女性,而空行母的地位是为尊崇。空行母,原佛女性修无上瑜伽而得成就者,后来凡是女性密宗行者,皆可称为空行母,在密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代表智慧,为一切诸佛之母。
  (4)、双身佛像。双身佛在汉地俗称“欢喜佛”,实际是一个极大的谬误。观修双身佛的目的,不是助长男欢女爱的肉欲,而正是要认识到一切皆空的正宗和离欲。双身佛的寓意极为深刻,有佛教智慧与方便圆融,空有不二之意。
  (5)、构图丰满、色彩艳丽。藏传佛教的绘画在技巧上以构图丰满为特点。汉传佛教绘画受中国画影响较大,讲究虚实结合,画面上多以云、水雾气来遮障,而藏传佛教则以满为美,一幅壁画、唐卡,往往极少空白处,并且色彩艳丽。藏传佛教绘画多用矿物颜料,主色为红色,经常与翠绿、佛青形成对比,而且色彩厚重,多用真金勾线。佛、菩萨的头光、身光,运用深浅不同层次的色彩加以装饰。
  藏地佛像的寓意:
  藏传佛像处处包含深刻寓意。如三个头代表法身、报身、化身三身;四条腿代表慈、悲、喜、舍四无量;六臂代表六度;脚下踩着的魔是天魔,还有一种说法为烦恼魔、无蕴魔、天子魔、死魔;山丘上白下绿代表雪山;云水纹染成灰色是烟,染成红色是血;另如骷髅缨络、四面杵、五股杵、骰子、内供器、愤怒相、双身佛都有及其深刻的含义,不可多,不可少,不可无,要依制而行。
  四、中国佛像艺术的特点
  中国的佛像艺术虽然源于印度,但是开花结果却在中国的土地上,它在传播的过程和发展中,将宗教性、社会性和艺术性融合在一起,并与中国的历史发展相适应。因此中国的佛像艺术能够生根并且繁衍至今。具体地说中国的佛像艺术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和艺术性融合在一起,并与中国的历史发展相适应。因此中国的佛像艺术能够生根并且繁衍至今。具体地说中国的佛像艺术具有宗教性、社会性、艺术性三大特点。
  1、宗教性
  中国佛像艺术的宗教性是它的最主要的特征,佛像艺术,道先要服从佛教经典、仪规和固有的程式,如佛像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作为造像的主要依据,如果不依规矩佛像就会失去“佛味”。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形态,人们相信物质世界以外,还有超自然的力量和环境存在,这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佛像艺术就是这种精神寄托的具体形象反映。
  在我国历代的佛像艺术中,佛像是以礼拜和供奉为主的,而其次一部分才是供观赏的,后者虽然宗教性较为单薄,但如果完全离开它的宗教特征,不但会削弱感人的魅力,而且还将导致它的自身灭迹。印度佛像艺术的衰落,除了它的外部因素之外,主要还可能是由于它渐渐失去自身临的宗教性,而中国的佛像艺术的发展,正是长期保留了宗教特征,代代延传真到如今。
  2、社会性
  数以亿计的佛教徒遍面在中国和东南亚等地的84个国家和地区。它的分布如此广阔,而且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佛像形态又是千差万别,几乎没有一模一样的统一格式,而不同的历史时期,佛像的艺术表现形式又不尽相同,这就是佛像艺术在宗教前提下的社会性,它是与各历只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相适应的。中国佛像艺术近2000年以来的变革和发展就是社会化的探索。佛像,既是宗教造像,又是世俗和社会的反映。
  3、 艺术性
  中国佛像艺术是属于文化艺术领域的造型艺术。它以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宣传宗教、感动信徒。它那丰富的造型、深刻的内涵、独特的形式,对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活跃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完待续) {/PE.ContentPage}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人,存好心、做好事、修善行,不必要人知道,不必要人称赞。 我们尽心尽力,不求果报,果报不可思议;不求功德,功德无量无边。 我们行善不必要别人称赞,我们要希望别人称赞,就已经不善了。为什么?存心不善,心地污染不清净。 我们做好事,不要让人知道,这叫积阴德。我们做好事,不让人知道,这个福德愈积愈厚,将来果报就殊胜。如果你做好事,到处去宣扬,到处让人知道,你的善就报掉了。 我们造的罪业,希望大家都知道,这人批评我几句,那人指责几句,我们的罪业就报掉了。所以善,要积阴德,不要让人知道,我们的德就厚;恶,希望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恶就报掉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