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艺术之路


2014/9/8    热度:182   

佛教造像艺术之路
  黄心川
  宗教造像是宗教艺术的范畴。世界上有大量宗教,但每个宗教对造像艺术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规定,人们往往通过一些雕像或形象就可以判别出它们属于何种宗教。例如,佛教寺庙里供奉着释迦牟尼像和天王像、菩萨像等等,道观里安置有玉皇大帝、土地老爷等等,这实质上都反映了一种崇拜现象,是人为宗教的产物,它与先民时代最早出现的图腾崇拜、山川崇拜、植物崇拜等自然崇拜有着本质的区别。
  宗教艺术的产生时间很早,大概在宗教产生的同时或不久就出现了。人类在创造精神活动的同时,也开始产生了艺术创作和鉴赏的要求,不过最早的宗教艺术创作不一定非要和某种具体的、特定的有形物质联系在一起,人们往往只是在寻找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物,作为通灵的一种手段罢了!
  佛教是世界宗教之一。它产生于古老的印度文明古国,是在与婆罗门教作斗争中出现的一种人为宗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创教时关心人们的心灵解脱,并不重视甚至反对偶像崇拜,这在原始佛典《三明经》中有所记载,佛陀在批评婆罗门教的偶像崇拜时说,如果用梯子架入云端,你也不会找到神祗;《阿含经》中还说“佛身不可量”,意思是说佛陀的形象是不能用世间的语言文字和图画来描述的。佛陀本人也在圆寂前叮嘱弟子要“依法不依人”,要求他的弟子们依照他的教法,不要根据他个人行事,所以在早期佛教时代,印度的佛教经常用足印、莲花、塔、菩提树等物来象征佛陀,以表达他们对佛陀的热爱和崇敬。佛教对偶像的崇拜大概是在部派佛教时期开始出现的,大乘佛教兴起以后,达到了高潮。当时一些佛教徒因对僧伽的保守和堕落不满,另创具有改革的、群众性的大乘菩萨行。他们建立了佛塔,并在佛塔的周围建立了僧舍,把佛陀当作神来崇拜,也崇拜与佛陀有关的菩萨、罗汉、护法神等等。造像运动兴起,至大乘佛教奠基时逐渐形成了高潮。
  印度的造像艺术大致可以分为显教和密教两个时期,每个时期所表现的佛教内容和形式都有一些差别。显教期造像艺术的时间大概从1世纪至8世纪,从造像的时代风格看,大致可分为犍陀罗、马土腊和笈多三种形式。犍陀罗位于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及其毗邻的阿富汗东部,公元前250--139年间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曾侵入该地,建立了大夏王国,希腊文化曾在这里有深刻的影响。公元前139年,大夏为从我国西北地区西迁的大月氏所灭,大月氏建立的王朝迁都于这一地区。大乘佛教在这里传播后,佛教徒在希腊艺术的基础上最先雕刻出佛像。犍陀罗艺术包括很多内容,以佛像为例,可看出其基本的特征是:肉髻凸起平缓,发髻成波浪式(Appolo式),额头平正,眉如初月,鼻梁高直,双目深陷,体型短粗,一般着通肩大衣或袒右臂袈裟,衣纹可见体肤形态。犍陀罗造像艺术体现了大乘佛教理想主义的精神,表现出沉静、肃穆、哀雅、凝思的超然之态;马土腊造像的出现较犍陀罗稍晚。马土腊位于恒河支流朱木那河沿岸,在西北印度和中印度之间。马土腊艺术继承了印度本土民族的风格,即生息在本地的土著民族——达罗毗荼人的精神和形式。佛像头饰螺发,面相端正,呈鹅卵形,眉目呈弓形,双目睁视,鼻翼外张,稍平塌,着衣薄透贴身,衣纹舒朗简洁,常常显露出衣服里面肌肤结构的,隋状,这在青州龙兴寺窖藏石佛中有明显的表现。青州石佛面相圆润,肩胛宽厚,腰身细瘦,多立姿。佛衣贴身质薄透体,衣纹舒朗,纹褶舒叠下垂,显出薄衣贴身。据不少学者的考证,这种天竺佛像之风源自南朝,在江南盛行,与梁武帝的奖掖有关。梁武帝在天监元年曾诏募80人往天竺,寻求檀像。笈多王朝(400--700年)是印度中世纪的“黄金时代”,其造像立足于印度本土,融合了犍陀罗和马土腊造像艺术的优点,因此,它的艺术风格不仅具有印度民族热情、开朗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有犍陀罗的沉静、典雅风格。笈多造像以马土腊和萨尔纳特(鹿野苑)为中心,其造像的特征是:发髻、头部密布右旋螺发,五官端正,额头圆润,无白毫相,双耳下垂,饰有耳环。额印有三道折线,即所谓“三道弯”或“蚕节纹”。身材比例适中,衣着薄透细密,俗称“湿衣法”;头光为圆形,装饰华丽,由里向外各圈装饰不一,依次为莲花瓣、菊瓣、联珠纹,最后为火焰纹,各圈之间疏密有致。笈多造像中的鹿野苑式与马土腊式相似,唯在表现佛像衣纹的手法方面有异,佛像身上不着衣服,仅在领口、袖口和大衣下摆处翻起一道边,以表示衣服的存在。这种雕法在我国汉地、藏地都有影响。
  密教大约在7世纪逐渐形成派别,佛教的密宗与印度教的性力派有着难解难分的特点,因此,在佛像的造型上也与印度教有关,其主要的特征是:一、女性化。由于对女性的崇拜,密教神坛上常常出现佛母、明妃等等女神像,甚至象征女性生殖器的莲花形式。这些女神雕塑成高乳、大臀,身体现弯折式;二、世俗化。密教神像周身带着世俗喜好的饰物,一般头戴花冠,身佩璎珞珠宝等等;三、造型复杂化。出现了多面、多手、多足,牛头马面乃至双身等等的复杂形象,这些造型反映了密教的教义和仪轨的主导思想。
  佛教自公元前1世纪由印度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土后,一开始就依附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力图融摄儒道并与民间的鬼神等信仰相结合。佛教的造型艺术无疑地也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和发展的。佛教初传,印度佛教中的诸神、菩萨、罗汉和护法神并不为中国人所理解和熟悉,佛教为了赢得人民的信奉,扩大声威,不断地吸收了汉藏地区很多民间的神祗和魔鬼,因此我们在佛教的菩萨、罗汉、护法神中常常可以见到道家的神仙和儒家的名儒宿将。在佛教的塑像中可见一个例外的情况,那就是佛陀的形象。由于在佛经中常常对佛陀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有着明确的描绘,另外,佛陀的沙门行相在中国古籍和神话中找不到相应的形象,因此佛的造型仍然以印度的原型或梵相来加以塑造,至于菩萨、罗汉、护法诸神等等则具有不尽相同的情况。中国人常常以自己独有的气质、信仰的需要和衣着注入到塑像或画像中去。例如菩萨的形象,印度佛经中常常称为“勇猛大丈夫”,其形象是留髭、白眉的男子像。但在佛教传入中国后,自南北朝开始,菩萨形象逐渐女性化,隋唐时期更达到极端,其形象端庄美丽,婀娜多姿,雍容华贵,是典型的贵妇人形象。另外,由于我国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审美观念和情趣的不同,佛教神像还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尚。南北朝时期的佛像瓤逸清瘦,隋唐的佛像丰满端庄,宋代的佛像写实朴素,明清的佛像体态丰腴。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家的居士五戒可以分开来受,五戒全受叫满分戒;五戒当中有一条不能做,这一条不受,受四条,叫多分戒;或者五戒里头,我只有一条能做到,两条能做到,你就受一戒、受二戒,叫少分戒,这很如法。你一条都做不到,你就不要受。如果你受了戒而不能持戒,你决定堕地狱。为什么?你破坏佛教形象。你受了五戒、你还作恶,你还有贪嗔痴慢,你还有是非人我。那别人骂你,骂你就是骂佛、骂菩萨、骂三宝,你叫人造这种罪业,你不堕阿鼻地狱,谁堕阿鼻地狱?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