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2014/9/8    热度:184   

佛教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文/果建
  目 录
  一、缘起
  二、“人间佛教”的提倡
  三、佛教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四、结束语
  一、缘起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网络通讯的无远弗届,不但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打破国界。让人类的接触更加频繁,无形中也藉以交换不同的文化与智慧,然而丰饶的物质生活,却反而使人类面临精神空虚、道德沦丧、家庭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生态失衡等威胁。使之近年来,忧郁症、自杀等事件日增,人心不得安宁。如何帮助现代人摆脱各种精神困扰以安顿自我,正确对待物欲以提升自我?如何促进社会的和平进步与人类的永续发展?这将是本世纪佛教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众所周知,佛教乃是以解脱为终极目标,其根本宗旨就是把人从现实的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现实的人生为何充满着生老病死等苦难?最根本的就在于人们的无明,由无明而有贪欲,由无明贪欲就会造下种种惑业.从而沦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依据因果报应而在“六道”中不断流转。据此,佛教为人们指出了解脱生死轮回痛苦的途径与方法,要人们不断地为善去恶,以消除无明,断灭生死轮回。
  在此,我们必须唤起佛教信众,要能体认当前的困境,以佛教契理契机净化人心,引导社会正常的价值观,来导正社会风气。
  二、“人间佛教”的提倡
  1983年,在中国佛协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系统总结佛协三十年工作的基本经验.把应机弘法的方针总结为提倡“一种思想”——“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以人间佛教为社会主义新形势下佛教的基本纲宗。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说:“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就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这里所说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十善”(不杀、不盗、不邪YIN、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瞠恚、不邪见),是佛教传统的基本戒条,“四摄”(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方法摄引众生)、“六度”(施、戒、忍、进、定、慧)是大乘菩萨行的基本内容,“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及建设“人间净土”的词旨,皆出佛经。所谓人间佛教,其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去实践佛教教义中的修行之道,以净化白心、利乐众生、庄严国土。它的基本精神,是佛教传统的“佛法在世间”,世间、出世间不二,以离“我执”的出世间心在世间饶益、度化众生的原则。
  人间佛教的积极进取思想,还可以从佛教教义中汲取许多内容,诸如牺牲自己救度众生的宏愿,报国家恩、报众生恩、自利利他的思想,慈悲喜舍的精神,福慧双修、重德重智的价值观念,奉行诸善、广种福田的教诫,广学多闻,掌握“五明”等饶益众生的学问技术的示导,看护病人、扶助老弱、修桥铺路、植树造林等的提倡。谈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关注一项事实,随着全球化和资讯时代的来临,人类的教育水平也与时俱进,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更感觉到精神生活的匮乏和空虚,人类的思潮不会停留在原始;封闭的状态中,仅满足于膜拜、祈祷的活动,人类已循着理性的思路,进一步探索宗教与人生的意义,过去佛教的活动太注重个人了生死、求解脱的出世性,实际上是脱卸社会责任,受人诟病,指为迷信。今天,佛教徒有需要超越佛教的教义及其所阐明的真理,走人社会,实现以法利生的人间佛教或生活佛教。须知社会对宗教价值的认识在于佛教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佛教徒所作所为。在现代化思潮的冲击下,人间佛教的复兴,有其必要性。佛教作为一种生存于人间的社会意识形态、精神教化及社会文化体系,乃社会大机器中的部件。而佛教徒,作为人类社会的成员,乃社会大机体中的细胞。佛教、佛教徒、佛教团体机构.作为因缘所生的有为法,其生存依赖于人类社会,依赖于人民大众所提供的各种物质和文化条件,没有社会生产和思想文化的发达,人间便不会有佛教的出现和流传。既然有赖,有取于社会,则理当回报社会,承担社会成员所应负的各种社会责任。
  三、佛教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在新的世纪,佛教面临新的形势和机遇,对佛教教团和社会教化提出新的要求。佛教要发展,就必须适应新的要求,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与时代相协调的社会教化活动,从而促使佛教更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气息。
  《大品般若经》第十三闻持品说:“是诸菩萨,行菩萨道时,以四事摄无量百千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要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随众生所求,利益众生。
  人类的苦难,大体可分为物质(身)与精神(心)两个方面。但无论身体与心理的痛苦,都是多端的,因此,就要随其所需要,以四摄法解除人们的痛苦,使其得到身心的自在快乐。这就是我们佛教对社会应负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一)、物质方面(身):
  佛教在汉朝时代传人中国后,经过三百多年,到了东晋时代,佛教的高僧大德们,开始投入贫民救济与医疗疾病的社会事业,南北朝时代一20—589),从贫病救济与医疗设施,发展到各种公益慈善事业,到了唐朝,这种关怀照顾贫病的救济事业,更积极推行,这都是佛教对于社会责任的表现。而现在焦作圆融寺,也举办许多老人照顾设施,贫困、各种救济与助学等,利益社会人群的事业,而颇受社会的肯定。这也是度化众生,发展佛教的契机。我们虽然已经做了很多利生事业,却不能以此为满足,应该投入更多力量,举办更多关怀社会、利益人群的各种社会福利事业,以尽佛教的社会责任。
  中国佛教有对古联“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台同结万人缘。”这与今日所谓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意义是一样的。
  现在很多城市,都已经迈人老龄化社会,有很多老龄者,乏人照顾,尤其是少子化家庭的形成,使老人照护的问题,愈来愈严重。另一方面,生活在科技与物质文明发达的城市,因为一味追求物质的享受,而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同时信息科技愈发达,生存的竞争就愈剧烈,造成心理的压力愈大,精神愈紧张,衍生许多文明病……要我们关怀的事情,真是不胜枚举。
  自然界有各种不测的灾难,社会上有各种问题,包括贫困、病痛、无依无靠弱势人群,故此福利、济贫、救灾工作的推行,是佛教徒应有的社会责任,也是菩萨救世精神的具体表现。
  (二)、精神方面(心):
  佛教要以智慧谦卑心推动“心净国土净”、“心平天下平”、“心安众生安”的愿景,负起人类自身存在价值的责任,消弭个人生存意义的空虚和失落。“心安众生安”的理念,源自于禅宗二祖慧可禅师值遇达摩祖师,只求一个“安心法门”的公案。的确,在现今忙碌、资讯爆炸的工商业社会,个人的心灵世界越来越飘浮不定,越来越难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种种价值观的对立、错乱,使得人心迷惑,多少人因此彷徨、失落,因而流浪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人之所以对自身生存价值、尊严感到茫然,最大病因可说是一种“痴心”。如何“安心”?如何转痴心为智慧心、谦卑心?便成为现代人最重要的一种学问和修养了。佛教主张,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六祖坛经》云:“何其本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能生万法。”理学家李翱在《复性书》亦言:“清明之性,鉴于天地,非自外来也。故其浑也,性本弗失;及其复也,性亦不生。人之性,亦犹水也。”这念心有如一潭湖水、一面镜子。是一切善法的根源,是吾人安身立命的基石。诚如朱熹《观书有感》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了悟了这念心,人生的方向便更加笃定,生命的意义从此开展新页,生存的价值因透出无限曙光。无论生命的巨流如何变化奔腾,不管生命的汪洋如何浩瀚无边,这念心就像是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让人获得绝对安全平静的归属感。因此,若能广为推动“心安众生安”这个理念,就能点亮人人生命价值的明灯,照破黑暗、照破烦恼不安,必能如无门慧开禅师所言:“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得到清凉、自在解,脱。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晶》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所谓法供养即是以佛教的道理去化解人们精神上的烦恼,以佛法的修持方式,去消除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人类的痛苦,有来自物质方面的缺乏。但是,精神上的不安,心灵上的烦恼,更是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为引导,有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以坚定的意志去克服,理智的信念去超越。有些人虽物质有限,但心态知足、惜福,所以生活得安乐平静,而有些物质丰富的人,由于急功近利,多求多欲,不知珍惜,反而产生各种精神问题。综观目前社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都市生活紧张,工作的压力,感情的纠缠,事业的挫折,利益与道义的衡突,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私欲与怠心的选择……等现象,都需要以宗教的信念,佛法的修持,或透过文化艺术的陶冶,善加引导,以减少家庭悲剧和社会问题的发生。
  上述物质方面的布施,救灾工作是有时间性的,福利工作只是针对贫困,是社会的局部性。唯有精神文明的推广,人们正确人生观的建立,善良,守法品德的培养,则是社会各阶层应该长期普遍地推行的。协助政府倡导精神文明建设,是佛教对社会最重要的责任。
  透过下列各种途径,实践佛教服务社会的责任。
  (一)、佛事活动与修持
  个别修持:佛教有极多的修行法门,佛教的经典博大精深,在僧人之中,有修念佛的,有持戒律的,有习禅定的,有深入经藏的,有诵经拜佛的,有办理寺务的,为了主持佛寺,负起弘法工作,僧人们多数有其自己的修养与弘化能力,树立个人的品德风范,以自己的常识与修养去影响周围的人。起了潜移默化之功效。
  团体共修:1、世俗化的佛事活动:如消灾、祝福、超度等诵经拜忏法会,这是最常见的大型活动,应注意减少迷信成分,提倡正信,由信仰而进入理解。。2、高层次的共修法会,如佛七、禅七、斋戒净修会、短期出家等针对有认识的教徒的修持活动。3、弘法活动:向外介绍佛教的道理,令人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扬慈悲、宽恕、互助、忍让、诚信、负责、惜福、报恩等美德。
  (二)、文化、艺术的探讨与推广
  运用佛教深厚的文化底蕴,举办有关哲学、佛学、书画、雕塑、历史文物、梵呗音乐等各种研讨会或展览活动,加强人们的文化素养,由接近佛教而认识佛教。
  (三)、社会服务工作
  在正规医院,诊所之外,因应偏远地区或灾区作临时性的医疗服务,成立永久性的慈善机构,当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及时施以援助拯济。
  四、结束语
  经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人人都有佛性,我们尊重生命,肯定自己本具的觉‘嘎也要平等尊重他人存在的价值。心法的真理,即表现在“心净国土净”、“心平天下平”、“心安众生安”的理念之中,需要我们努力传播、积极推广、认真实践。
  众生的烦恼是佛教的责任,社会的不安是佛教的责任,世界的动荡也是我们的责任,如何将佛法慈悲、平等与智慧的理念、知见,带给人们、带人社会,必须从我们每一个人自身做起,由理到事、知行合一,以期长治久安,达到“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新六和境界。 ,
  时代的步履匆匆前行,佛法只有通过广大佛弟子在恪尽社会责任中的实践运用,方能使世人透过其社会价值而认识基本价值,方能在人间发挥其建设净土的应有功用。对于佛教与佛法来说,如何将佛法的价值和功用最大化惠泽于当今时代的芸芸众生,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佛教的责任和使命,有志之士当勇敢担荷承当,当发大愿、发大心,不负佛恩,不负众生恩。无愧历史重托,共同努力,相信由心而生的和谐世界当能成就!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是我们佛教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家讲的“爱别离苦”,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并不难懂。你只要观察世间人生离死别,你去体会那种心情,你就了解。再亲爱,夫妻、父子、朋友,一定要别离!现在你怎么样爱护他也没用处,到生离死别的时候,谁也没有办法照顾谁。佛教我们放下,所以你能放下,真正是圆满;放不下,那是严重的错误。放下就少带业了!各人所造的业不一样,各人在六道里头随业受报,在六道里头轮回,死了以后,不知道到哪一道去了!生离死别,哭泣没用,后悔也来不及!六道确实是不究竟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所以真正能够永远在一起的,只有一个方法,念佛求生净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