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四次”灭佛的因果之我见
2014/9/8   热度:12262
历史上“四次”灭佛的因果之我见
王柏祥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文明,辉煌灿烂。驰名古今中外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正像中外游客赞赏名山之美,是古今文物荟萃之美,是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交织之美,是人文景观与红色旅游之美,是秀水明山如登仙境之美,是神秘传奇与诗情画意之美,是真正的人间极乐境界之美。
佛教传人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没有兴衰荣辱历程?
作为五台人,有责任和义务,从更多方面更深层次去了解它、认识它。此时此刻,不由地联想起六十年代初,我刚到五台山工作不久,就偶而听到一些老僧私下说,几次法难的事。但那时因受极“右”的错误,根本不去想,也不敢接触这类敏感问题。惟恐犯了“右”的错误。因我们的工作职责,是在全面贯彻好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同时,着重组织僧尼学习好和保护好寺庙文物古迹。, 言归正题。为了弄清“四次”灭佛的前因后果。我先查阅了五台山《清凉志》和不少佛教资料,结果一点蛛丝马迹也未查到,后又查阅了不少史料如《中国通史》才得知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不仅有曲折,而且劫难甚多。据《中国通史》等史料记载,在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公元446)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 (955)曾有过“四次”灭佛运动。因下诏灭佛的皇帝,有三个帝号带有“武”字和一个带有“宗”字,故历史上称为“三武一宗”灭佛。
首次法难,是在北魏灭掉北凉后,北魏统治者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道武帝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如:屯田、发展农业、注意改善民族关系等,对佛教也较为宽松,故使佛教在较短的五六十年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好景不长,后因太武帝听信了道教的片面言词,说佛教是外来宗教,不可信之,不如本士道教好而真,再加上其它多种因素,他就断然放弃了对佛教的支持而转向道教,将年号也为“太平真君”,并守太平真君七年(446)三月,悍然发动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其运动之惨烈,实令人可怕,逢寺庙就烧,对僧人不是残杀,就是赶出庙门。当然,五台山寺庙也难逃此劫,同样被焚烧殆尽。这就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首次法难。
太武帝的灭法,从表面上看,已完全被禁绝,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个人信仰问题,仅靠暴力去打击是根本不能如愿以偿的,往往是事与愿违。请看:时隔不到六年,文成帝继位后的第三年,就将太武帝的灭法措施废除。又推行了复兴和发展佛教的举措。他首先在北魏的首都平城(今大同)附近,大规模地开凿石窟,接着在五台山被烧毁寺庙的废墟上大兴土木,如对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今显通)首先动工新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对灵鹫寺又进行了扩建,在该寺周围新建了善经脘、真容院等十二个院。他不仅在台内大修寺庙,而在台外,也新建了不少寺庙,如佛光寺、嵌岩寺等等。故佛教发展之快、规模之大、僧人之多和寺庙经济的急剧增加,实令世人惊叹!据史料记载,到北齐时,仅五台山寺庙就增到近三百,余处,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寺,使佛教发展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高峰。
第二次法难,是在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即公元574年,他为维护其统治,在经济、兵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后。首先向佛教开刀,其灭法之惨烈同太武帝基本一样。他死后,子继位,杨坚辅政,又宣布恢复奉行佛教。次年逼帝禅位,杨坚自立为帝,建立隋朝。
-第三次法难,是盛唐时期,佛教发展很快,寺庙由政府赐田,并给以免税、免役等特权,从而使佛教的发展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二次高峰,如五台山就已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名山之一,也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尤其是武则天执政时期,更是佛教的黄金时代,寺庙经济急剧增加。据史料记载,寺院和地主财富,几乎占天下财富的十之七八。面对寺院经济和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致使皇家财政吃紧,正当武帝无策时,反佛代表人物唐奕站出来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揭露和批判佛教的唯心史观,说人的“生死寿夭”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等。唐武帝本来对佛教就厌恶,这就助长了他灭佛的决心。接着于会昌五年(845)四月,下令清查全国寺院及僧侣人数,八月限期拆毁全国寺庙四千六百座和私立僧居四万多所,如五台山仅留下一个偏僻小庙南禅寺,僧人全部还俗。这就是佛教徒,称之为的“会昌法难”。
第四次法难,是“五代十国”末期的954年,后周世宗继位后,他吸取了历史上的灭佛教经验教训,对灭佛没有采用暴力手段,而是通过行使政府职能(955年)下令废除全国寺院三万零二百六十所,僧居两万多处,迫使僧尼还俗,并令将寺庙铜佛全部熔毁铸钱,用于商品交换和促进经济发展。他的这些举措,对当时经济发展和加强中央集权都有重大意义。但因这位君主正处在大势将去的“五代”末期,执政不到六年,就被(宋)赵匡胤取而代之。
回顾历史,是为了正确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那么作为佛教,对历史上的“四次灭佛”,应怎样认识呢?我想:
一、应在正确认识佛史上“四次”法难的基础上,很好地吸取经验教训,以便较好地与国家和社会要求相适应。如太武帝灭法后,有位高僧昙曜,他从此次劫难中就深深认识到了“世界成坏要因诸法,圣法兴毁必在帝王”这条很重要的经验教训。他的看法和做法,对当时及今后佛教的发展影响很大。再从佛教的‘:弘法利生,护国济民”等看,在一定意义上说同我们现在讲的“爱国爱教”也有相似之处。从当前来说,就是所有宗教徒应更好地发扬“爱国爱教”的传统,更好地与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相适应,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出力献策。
二、从四位帝王灭佛看,虽都有因有果,非无缘无故。但其手段之惨烈(主要是前两位武帝),令人发指。特别是对我国众多文物古迹地严重破坏,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更令人遗憾。
三、四次灭佛说明了什么?从表面看佛教虽被暂时禁绝了,但为啥不能如愿以偿,反而一次比一次给佛教带来了更快的发展。事实证明:第一、宗教信仰应自由;第二、宗教活动,不能防碍甚至有害帝王,否则就被取缔或灭之;第三、当目的达到后,下个皇帝还是要推行复兴和发展佛教的。原因是佛教宣扬的唯心史观和教义,对封建君主地位的巩固,有利无害。所以封建君主一再向佛教大开绿灯。
四、对待历史,必须实事求是,如实反映,不能回避和掩盖。但让世人不解的是,不知何故,佛教竟然对自己历史上的“四次”法难,却采取了捂盖子的做法。对此,不能不让世人感到莫名其妙。
五、近年来,有的把“土改”和“十年浩劫”,同佛史上的“四次法难”连在一起看。我觉得有些欠妥。因前者是皇帝下诏“灭佛”,后者并非国家政策,而是因少数群众不懂政策的自发行动,而且很快就被制止和改正了。
老朽写此文的想法:一是对中国佛教史上的兴衰荣辱,是该如实讲明的时候了。这对佛教来说,我看是利多弊少;二是我想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把佛教文化和《五台山研究》等,进一步拓宽视野,引深一步,提高一步;
吾已是八旬老人了,上述看法和想法不一定妥当和正确。为此,请专家、教授、名人学士以及佛教界的朋友们不吝赐教和批评指正。
(本文作者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任山西省五台山民族宗教办事处主任)
摘自:《五台山文苑》2007年第1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常常看佛、常常想佛,佛是无量的德行、无量的福报,所以你在行净业。如果你常常想阿弥陀佛、常常念阿弥陀佛,往生就很容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