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看宗教


2014/9/8    热度:175   

从经济学角度看宗教
  上个世纪90年代,西方宗教社会学家在历经30多年的艰苦探索之后,终于赢得了突破,提出了新的理论范式,这就是宗教市场堆。创立宗教市场论的核心人物是美国的罗德尼·斯达克(Rodney Stark),他曾长期任职于华盛顿大学,现任教于德克萨斯州的贝勒大学 (Baylor University),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宗教社会学家。他著作等身,著有《宗教的未来》 (The Future of Religion, 1986)、《美国的宗教化1776- 1990》(The Churching of America 1776-1990,1993)、《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Acts of Faith:Ex— plaining the Human Side of Religion,2000)、《解释宗教生活》(Exploring the Religious Life,2004)等。令人高兴的是,他的代表作《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已有中译本,为我们系统了解宗教市场论的内容提供了方便。
  传统理论范式
  从亚当·斯密、大卫·休谟、奥古斯特·孔德、卡尔·马克思,到马克斯·韦伯、伊梅尔·迪尔凯姆、维廉·詹姆士、卡尔·荣格、西格蒙·弗洛伊德,这些近代社会科学的代表人物对宗教的具体看法各异,但基本倾向是一致的,并且形成了近3个世纪以来的主流宗教观,核心内容是:
  1,从认识论角度讲,宗教妨碍理性思维,是非理性的,宗教是科学的敌人。科学每前进一步,宗教的地盘就萎缩一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对宗教的需要会逐渐降低,直至消亡。后来这被归纳为“世俗化命题”。1966年的美国大学教科书《宗教——人类学视野》写到:
  英国的托马斯·沃尔斯顿(Thomas Wool— ston,1670-1731)最先为宗教的灭亡预定了日期,他在 1710年前后的著作《生活之树——宗教研究》中充满信心地写到:基督教将在1900年前消失。“宗教不过是原始时代的残余,其灭绝只是个时间问题。”
  这类判断成为近3个世纪以来宗教社会学研究的主导声音。
  2,从社会根源上说,宗教神化暴君,是烦恼、失落和苦难的止痛药。西美尔称宗教为“镇静剂”,马克思的名言是:“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消除了宗教存在的社会基础,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只是旧社会的残余。
  现代生活对传统范式的挑战
  令人费解的是,20世纪的社会发展对上述解释范式提出了重大挑战,这表现在许多方面。
  1,美国宗教历史的挑战
  自19世纪以来,美国宗教似乎一直与现代化齐头并进,丝毫没有显示出消亡哪怕是衰弱的趋势。
  特别令人惊诧的是,在最近的一个半世纪,美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但美国人的宗教性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教会成员的比率实际上增加了1倍,其它的宗教信仰指数也在乎稳中有所发展。进入21世纪,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宗教性最强的发达国家。
  2003年,纽约大学金融学教授弗格森 (Niall Ferguson)发表“为什么美国超过欧洲——上帝的因素”一文,指出美国的经济之所以一直比欧洲好,与绝大多数美国人有宗教信仰有直接关系。他为此提出了大量证据,其中之一是:
  50%多的欧洲人:上帝对他们“没有意义”。
  82%的美国人:上帝对他们“非常重要”。
  这使人们重新认识到,星期天座无虚席的美国教堂与其繁荣的经济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 2,欧洲的挑战 20世纪欧洲的传统教会表面上衰弱了,人们对上帝好象已不如过去虔诚,这似乎印证了世俗化理论。但与此同时,外来宗教和新兴宗教在欧洲有高速的发展。以佛教为例,各种宗派都有迅速的增长。目前已经有藏传佛教的活佛,死后的转世灵童为欧洲人。几乎所有的新兴宗教都在欧洲找到了成长的土壤,发源于韩国的统一教,遍布欧洲的每一个国家。因此,欧洲宗教版图只是此起彼伏,总体上并没有衰弱。
  3,科学发展的挑战
  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刘巴 (James Leuba)从《美国科学家名人录》中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要求每人选择一项:
  问题1.我相信一个对他祈祷可以期待得到回答的上帝。
  问题2,我不相信上述所定义的上帝。
  问题3.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的信念。
  1996年,埃德华·拉森(Edward J.Larson)和拉瑞·威赞(Larry Witham)照本复制了刘巴的调查。
  刘巴原本想展示科学家是非宗教的,但令他遗憾的是,41.8%的人选择了第一项答案,这被视为是“原教旨主义的”。可能更令他不可思议的是,82年后,选择第一项的科学家依然有 39.3%,这表明:科学家对于上帝的信仰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一句话,传统理论范式想当然地把宗教本身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改变的是人们的宗教需求。
  宗教市场论的核心,则是把人们的宗教需求看作大体稳定的,对当代宗教生活起决定作用的,是教会的产品,而不是信仰者。
  基于上述事实,1997年皮特·伯格又说:“我想我和大多数其他宗教学家在1960年代就世俗化所写的东西是个错误。我们的潜在论述是说世俗化和现代性携手并行。越现代化就越世俗化……今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确实不是世俗化的,而是非常宗教的。”
  宗教市场论:新范式的内容及其应用
  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人对传统的宗教解释模式产生怀疑。70年代出现了新理论的碎片,80年代碎片逐渐集结, 90年代终于凝聚成新的解释范式,这就是宗教市场论。
  所谓宗教市场,英文是Religious E— conomies,直译“宗教经济”。考虑到中文语境中“宗教经济”很容易让人等同于“寺院经济”、“教会经济”等,故称其为“宗教市场”。
  新范式认为,在一些主要元素上,宗教系统与经济系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宗教市场的构成包括:
  A,宗教产品的消费者——一般信徒:佛教居士,基督教平信徒等;
  B,宗教产品的供给者——教职人员:和尚、牧师、阿訇等;
  C,宗教产品——各种形式的活动。
  斯达克的核心观点是:当代宗教变化的主要根源取决于宗教产品的供给者。其基本理论环节是:
  第一,如果宗教市场完全受市场驱动,没有外在管制,必将导致宗教的多元和竞争。
  第二,在宗教自由竞争的前提下,为了赢得信众,教会必定竭力奉献符合社会需要的宗教产品,最终形成宗教超市。
  第三,竞争或许会造成具体教会的兴衰,但在总体上必定提高社会的宗教消费水平,促进宗教的繁荣。
  第四,相反,如果宗教市场由国家垄断,必定产生懒惰的宗教供应商和无效的宗教产品,引发该宗教的衰弱。
  斯达克得意地说,把经济学的这一基本原则应用在宗教现象上,将会取得极为巨大的解释力。
  1,如何理解宗教在美国的繁荣,这是在旧范式框架下备受困扰的问题。有人满足于断言美国宗教缺少深度,表面的普遍流行是虚幻的。欧洲学者喜欢将其归咎于美国文化的落后,群众幼稚而轻信,知识分子的文化影响太小,等等。
  依据新范式,美国宗教活力的真实原因要到供给方面而不是需求方面去寻找。基于政教分离的传统,美国政府对于宗教组织事务的干预相对稀少,历经2个多世纪的自由竞争,美国宗教组织得到了超乎想象的成长。
  ——现在美国有1,500多个宗教宗派,成员超过100万的有24个。
  一—每个团体的生存都完全依靠自愿奉献。
  ——美国人的宗教捐款目前是每年600多亿美元,即18岁以上的公民中平均每人330美元。
  这在全世界是无可比拟的。
  以我在美国的研究经验,美国的教职人员是非常辛苦的。2000年我在休斯顿德州佛教学院教书的时候,参加过一次佛教弘法活动,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周末,一位江苏籍、时年68岁的老和尚下午3∶00出发,历时3个小时,到 300公里以外墨西哥湾海边的一个华人社区讲法,晚上10点回返,次日凌晨1点回到佛寺。期间还因汽车超速被警察罚款。为什么要这样?除了内在的传教热情外,社会性的原因就是有竞争,要生存。
  一位欧洲牧师访问美国后曾经感慨:这里有全世界工作最勤奋、价格最低廉、素质最高的牧师。
  2,欧洲传统宗教表面衰弱的原因也可以在宗教市场论的框架下得到很好解释。以瑞典为例,国家以基督新教路德宗为国教,强制征收教会税,所有的教职人员都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拿政府工资,维护教堂运转的费用也来自国家。这一宗教垄断造成的结果是,星期天讲堂冷冷清清,教会得到的自愿捐献基本是零。
  斯达克总结说,欧洲社会表面的“世俗化”不是缺乏宗教“需求”,而是缺乏有活力而又吸引人的宗教“公司”的结果。与此同时,传统宗教缺少活力的地方,正是外来宗教和新兴宗教的沃土。
  3,宗教市场论也予科学家的宗教信仰问题以妥帖的解释。今天的宗教教职人员许多拥有博士学位,非常理解知识分子的心理,并为此创造出相应的传教方式。宗教团体也以各种方式迎合知识分子的需要,如举办禅夏令营,开办佛教图书馆等。
  台湾佛光山的许多尼姑都具有博士学位,目前在大陆就读的学校就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河北赵县柏林寺的禅夏令营是吸引知识分子学佛的又一种新方式。营员以大学生为主,从1993年开始举办,吃、住、活动完全免费,已经连续举办11届,营员总计3000人以上。这项活动很受大学生的欢迎,而且已经有一些人在夏令营后出家。柏林寺为什么会这样成功地吸引大学生?一个重要原因是活动的组织者本身,一位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位毕业于中山大学天文系,他们出家当和尚以后,比较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很能提供符合大学生的宗教产品,扩大寺庙的社会影响。
  宗教市场论也予新兴宗教现象以妥帖的解释。新兴宗教公司进入自由市场后的成功程度跟既存宗教公司的效率和多样性成反比,传统教会软弱或懒惰有多少,新兴宗教运动就兴盛多少。透过这一视点,欧洲新兴宗教发达的理由一目了然。
  小结
  传统理论范式基本把宗教自身看作是一成不变的对象,起变化的是人们的宗教信仰,随着科学知识的丰富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宗教需求会逐渐降低,宗教将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消亡。然而20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却对这一范式提出了严峻挑战。针对这一难题,宗教市场论另辟蹊径,从宗教组织一方探讨宗教在当代社会存在的根源,认为在宗教自由竞争的体制下,宗教教职人员基于存在与发展的需要,会不断创造并供给新的宗教产品,吸引乃至激发大众的宗教需求,促进宗教的繁荣。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宗教学家纷纷将这一理论范式应用于世界不同地区,在对当代宗教生活的解释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也正在致力于用宗教市场论解释当代的中国宗教,并希望在这一过程中对这一范式作出丰富和修正。
  中国有句老话: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可以说,宗教市场论从新的角度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精神,这就是:
  “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摘自:《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01期 作者:魏德东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代的社会,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这是普遍的现象,原因那是宿世的因缘。家庭不和谐,别人的离间、挑拨,这只是缘。因是什么?因是自己过去曾经造不善业。我们过去常常去破坏别人,因缘果报自作自受,到后来也会有很多人来破坏我们,确实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夫妇、家庭如是,团体、社会、国家亦复如是。因果报应是世出世间的定律、真理,菩萨修行成了佛,也没有办法改变因果。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