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伦理道德的历史进程


2014/9/8    热度:381   

藏族伦理道德的历史进程
  --------------------------------------------------------------------------------
  藏族是一个崇尚道德的民族。在长期社会历史发展中,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逐步形成发展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伦理道德思想和行为规范。酉藏和平解放以后,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科学地继承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
  一、伦理道德的发展概况
  伦理道德源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之中。自青藏高原出现人类活动后,即需要确定和调整个人和个人、个人和群体间的关系,从而萌发最初的伦理道德。原始社会里,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实行原始公有制,人们在狩猎时互相协同,困难时互相帮助,食品和财物公平分配,对氏族和部落制度的神圣性绝对服从,视公正、勇敢、诚实、守信等为美德。
  进入奴隶社会的起始阶段,其道德在《东北藏族古代民间文学》等古藏文书里有所反映。那时,新的道德和原始公社遗风并存,人们崇拜祖先而又贵壮贱老,尚勇尚力而慓悍好斗,桀骛不驯而又盲目服从首领,正直守信却也会欺诈哄骗,敬奉首领效忠效力却得不到公平的报酬,所谓“效力有份儿而功劳没份儿,这边给记上了那边又给忘了”。旧的信仰和经典不灵,强横者以势逼人,甚至强逼部下与己比武而导致杀身之祸。人们惊叹:美好的时代过去了。在新旧矛盾的激烈冲突中,人们有意识地探求是非的标准和界限,想回答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以突出伦理道德问题的迫切性。
  松赞干布统一各部落,建立吐蕃王朝后,在开拓政治、经济、文化中,社会道德风尚也得到提高和发展。首先,重视对贵族子弟的造就,不仅给以骑射等武艺教育,而且重视文词、写算、礼仪等教育。其次,输入佛教以后,道德观念产生深刻的变化。第三,通过盟誓等弘扬道德。松赞干布与韦·策义盟誓是一范例。策义的誓词说:“对于悉补野赞普墀松赞(松赞干布)父子宗系决不变心,永远永远。赞普之子孙无论对我怎样,我等决不变心,决不为他人所引诱,决不投靠他人,决不与变心之人沆瀣一气,决不在食物之中投放毒液,决不对赞普墀松赞做任何坏事。”这是世世代代效忠于吐蕃王室的誓词。第四,道德风尚出现新的现象。过去盟誓按本教规矩宰杀大量的羊、狗、猕猴等,此后逐步禁止杀生,代之以糌粑面人之类;由贵壮贱老到提倡尊重老人。第五,在上述基础上,松赞干布还制定“十善法”、“十六净法”等道德法典。值得注意的是,敦煌还发现《古藏文吐蕃礼仪问答写卷》,这是独树一帜的吐蕃伦理学著作。这一时期,伦理道德就其主流来说,在于维持奴隶制度的根本利益,以忠于吐蕃王室为最重要的道德标准。
  在封建农奴制社会里,人群被分为三等级,各等级间特别是农奴主和农奴之间,道德是不相同的。但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的思想,同一个民族在道德上也有相同的部分,因此仍然有某些统一的规则。提出忠于“三宝”(佛、法、憎)和忠于社稷,这两者在不同形势下往往各有侧重,但在“政教合一”的制度下,两者又统一到最高的政教领袖身上,崇拜领袖既是忠于三宝又是忠于社稷。
  道德同政治、宗教。艺术、法律等既互相区别又有所包容。这反映到著作上,道德很少作为独立的学问来研究探讨,而融人宗教、文学著作之中。有的文学著作,如格言诗,可说是独特的哲学和道德著作。道德实践上明显的等级性淹没于抽象理论的“众生平 等”之中。实际上它的“上下有别,主奴有分”的性质,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观念,等等,都是很明显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的伦理道德,根本的目的在于维护农奴主阶级的根本利益,维持农奴人身依附于农奴主的地位。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一方面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大为发扬;另一方面,藏族传统的优秀道德,如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珍惜荣誉,等等,获得继承和发扬.藏族的伦理道德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和全新的水平。
  二、传统伦理思想
  (一)“十善法”和“十六净法”的伦理思想
  藏文史书记载:松赞干布按佛教戒律和佛经“十恶”理论制定了“十善法”,其内容为:
  ①不许杀生造罪;②不能偷盗大于针线的财物;③不能YIN邪;④不许谎言;⑤不许挑拨人和;⑥不可恶言咒骂;⑦不许散布流言;⑧禁贪欲;⑨禁害人心;⑩不做违背因果之事。松赞干布在十善法戒的基础上,制定出“敬奉三宝,修行正法,孝敬父母,恭敬有德,尊长敬老,诚爱亲友,利济乡人,心须正直,效法上流,善用财食,有恩当报,斗秤无欺,心平无嫉,不听妇言,和言善语,任重量宽等16条正净的作法人法规”。
  这两种道德法规以法律的形式出现,使道德具有劝诱性和法律的惩戒性;它即提倡应该怎么做,又提出禁止做什么,具有道德的规范性和警戒性。其核心规范是:敬奉三宝,修行正法“。作为首次成文的道德法典,对后世的道德和法律等产生过长期、广泛、深刻的影响。后世的法律往往据此加以充实和发展。“十善法”和“十六净法”成为后世道德论的滥觞。
  (二)《敦煌古藏文礼仪问答写卷》的伦理思想
  这部《写卷》以弟问兄答的形式写成,把道德说教变成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文体,论述待人接物,应付进退,道德规范和修养、行为、理想等容,是一部专门论述道德的珍稀著作,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是:全文没有宗教的词句和内容,可能是佛教在社会上还没有广泛流传时的作品,具有世俗道德的明显特征。它囊括了“十六净法”有关世俗道德的内容而又有所不同,在有的问题上还针锋相对:“十闪净法”规定“不听妇人言”,《礼仪问答》却说:妻子若无不妥之处,是好话,立即将其所言正确部分与其他分开来。”这是男女平等观念的一种萌芽。
  1.“写卷”强调人伦关系
  “写卷”认为“应有长幼之序,官仆之分,主奴之别”。提出为人之道、为政之道、为子之道、为友之道等广泛伦理关系。在为人之道里提出10个道德规范或一个做人标准:“做人之道为公正、孝敬、和蔼、温顺、怜悯、不怒、报思、知耻、谨慎而勤奋”;相反“非做人之道是偏袒、暴戾、轻浮、无耻、忘恩、无同情心、易怒、骄傲、懒惰”。它在道德修养、行为、理想、道德教育等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
  2.人的禀性
  “写卷”对人性没有作善或恶的抽象论断,认为人的禀性有贤愚之分、有上中下之别。但这种禀性不是不变的,通过学习和训练,低下人也可以变成中才。它往往不从地位、财产、门第判断人的价值,而重视智慧、道德等人品价值。它认为“缙绅豪门之辈之习性,极为虚伪;贩夫走车之辈,见识细微”。基于这种观念,它甚至说:“敬重正直穷人应胜过富人;敬重(乞丐)应胜过盗贼。”这种价值判断同当时的传统观念大相径庭。
  3.道德基础
  “写卷”以百姓生命和社稷作为道德的基础。“要而言之,世上并无既需要而可抛弃者,其至上者,生命和社稷不能抛弃。”又指出:“无论何时,国王之律令,应使百姓生命与国家社稷二者安稳,事事皆有法度为是。若与此相违,以友为敌,以王作靠山(王言代替律令),则无人不骄横,而争辩不休,无公理……岂得稳固?”这些话是颇有见解的。第一,它把社稷和国王、王令和律令区别开来,其意合忠于社稷是绝对的,忠于国王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国王要行均等、公正之法来治政,也就是要以德保民治国。第二,要求统治者“若为长官,应如虚空普照天下,应如秤戥一样公平”,“政权之柄是公正”。第三,这些思想,反映和适应吐蕃奴隶制国家的情势,力图以法度(包含道德)来调节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和关系,从而缓和或解决冲突的发生。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只深刻而且进步,在客观上对人民和社会发展也有益。
  4.道德标准
  “写卷”要求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要适当。道德不在别人的评议或认可,而在“心安为殊胜之安”,应以道德自律,知耻知是才能廉洁。做任何事要有分寸,孝顺过分即成虚伪;英雄无端凶暴就成为恶汉。在礼仪上要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5.道德教育
  “写卷”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千句话里大义永存的话是:“施以真言,更为德行。”当官的对部下民仆“给予智慧、教诲方是最大的仁慈”。
  总之,这部著作可说是藏族的《道德经》,并有相似的哲理思想。它以叙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为主,而将道德思想蕴含其中。
  (三)《萨迦格言》的伦理思想
  《萨迦格言》面世于中世纪西藏分裂时期,作者萨班·贡噶坚赞是精通五明的佛教大师,一生著作颇丰,而《萨迦格言》系传世之作。这本格言宗旨精髓在于宣扬“尊佛奉法”四字,以此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也许由于这个原因,它力除陈旧、僵硬、古板的说教,而广采民间寓言故事、俚语谚语、历史典故等来阐明宗教哲学、人生哲理和伦理道德。既具有佛理的深奥意趣,又有形象生动的魅力。长期以来,不仅为知识界赞赏,亦为民间传颂,久久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萨迦格言》的伦理思想,植根于宿命的“福泽论”,但涉及具体问题时,又颇重视人力的作用。
  1.阐述人的本性
  “格言”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伟人、圣贤、学者、善人、高尚的人,另一类是小人、庸人、愚人、恶人、下贱的人。其划分的标准,不是门阀、地位、权势、财产,而是智慧、学问、善良等品质。所谓“高尚门阀靠行为护持,行为堕落门阀就不再存在”;“种姓高贵体貌端庄,没有学问不算漂亮”。认为经常重视品德,“即使奴仆也能做官”。人的品性的区别,既不是天生的。也不会是锻炼得来,是靠“福泽”、“功德”,而“福泽”是前世和今生行善积累的。“众生中谁与谁亲近,由前世命运决定”;“虽然努力承办事情,要想成功得靠福分”。但善与恶仍然有不同的因果:恶,“不需要提倡也会自然滋生”,而“坏人无论如何改造,本性也不会变好,“改造坏人却除非他死掉”,因而主张“想让桀骛者发善心,只有用暴力来制服”,“像拔除毒根一样,除恶劣必除干净”;善,虽来自福泽,但凭自身的勤奋努力也能取得一定成就。所谓“靠福泽成就事业,如像阳光不必依靠别的;靠勤奋成就事业,如同灯光还得依靠外力”。“外力”是指靠拢智者、强者,接受他们的帮助和教诲。所以,它有较为开阔的视野,不仅尚智尚善,且也尚力尚强。
  2.较为系统的知识论
  “格言”最显著的特点是尊崇智慧和知识,尊重智者和学者,视知识为德行和幸福的源泉。“要求得今生来世的安乐,只能依靠智慧的力量。”并指出学者知识的深浅要通过质询辩难来识别,学者的特点是善于分析研究,明辨智愚善恶,知道取舍,独立思考,改正错误,等等,形成衡量知识的理论深浅和实际运用能力的统一标准。强调“知而后行”的知行观,以智慧保卫自己,敌人再多也不怕,“一个人也能战胜一切敌人”。对求知识提出很高的要求和方法:“即使明早要死,也要学习知识”。不仅强调活到老学到老,而且要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要善于和聪明者商讨,“别人微小的长处要汲取”;不贪图安逸,“在学习时艰苦备尝”,坚持不懈,勤奋治学。这些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3.修身养性的理论
  “格言”提倡的道德修养乃是“修身炼性行佛法”,求得领悟佛法,禅定心性,立地成佛。要求终生奉行教义,“不听教授只坐禅,乃是畜牲修法门”。要摒弃过失,靠智力去深省,生克相制去修行.、精进、利他、平等,以实现超越尘世的解脱。
  总之,《萨迦格言》既认为人的本性有别,因而对智者和愚者、圣贤和俗人应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在强调佛法、佛性的同时,又强调自由:“有自由大家幸福,无自由大家痛苦;强求一致是纠缠不休的根由,清规戒律是捆人的绳索。”同时认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柔能胜柔,柔能胜刚,柔能战胜一切,柔是最锐利者。
  在《萨迦格言》的影响下,藏族学者撰写格言诗篇蔚然成风,成为文学上的一束束鲜花。其中《格丹格言》、《水树格言》、《国王修身论》等均是格言诗中的佼佼者。这些格言诗都反映了藏族社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风貌,各有特色和成就。
  《国王修身论》的内容尤其浩繁,提出谨言慎行、修身养性、明辨是非、区别贤愚等伦理道德要求和规范。它强调一种“民本”思想,热情地为百姓、众生呼吁,要求国王把关心、保护人民作为重要的修身内容。、国王“要像大地一样与民连心”、“经常调查百姓疾苦”,“发展农业。修建民房”,“为了黎民百姓幸福,生活所需必须照顾”。“一律平等爱护为好”。“国王”要成为百姓的父母,等等。作者站到当时思想界的前列,把修身之事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这是历史上藏族伦理思想的明显进步。
  (四)民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伦理思想
  《格萨尔王传》是古代藏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所反映的伦理思想和道德风尚是一曲别有风格的重唱:既有远古部落生活的遥远声色(如用赛马争夺王位,并以美女珠牡作为夺魁者的褒奖),又有中古、近古历史前进的德行赞颂;既有佛教的礼赞,又有本教的诅咒;既有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又有古代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心声。即便这样,史诗仍然有贯穿始终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理想。
  1.史诗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
  贯穿始终的人神和妖魔的斗争,就是道德上善和恶的斗争。当然,这又不完全是神魔或佛法与魔法的较量,而是有着生动而丰富的内容。
  第一,锄强扶弱,主持正义。格萨尔一降生时就宣布。“为了消除邪恶与不义,锄强扶弱我才来。”那时,“强者”就是窃居高位,加非作歹,鱼肉人民的“不义之国王”;“弱者”就是被压榨的群众。为“弱者”主持正义,给人民以公道,正是民间期待的英雄人物的大德。
  第二,反对侵略,保卫家邦。写战争是史诗的一个突出主题。格萨尔进行的是部落和民族的统一战争,大部分是因为邻国入侵、挑衅、掠夺而引发的战争。当格萨尔降服魔国、喝了迷酒忘记归国时,霍尔白帐王等为抢夺王妃珠牡入侵岭国。岭国军民奋起抗击,终因寡不敌众,贾察等大将血染沙场,王城沦陷,生灵涂炭。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珠牡痛苦而毅然地挺身而出。出嫁霍尔自帐王,换得岭国人民的生存。当她离开时。故乡之恋、父母之情、情人之思是那么真挚感人,把岭国人民爱家乡的热情推向高潮。这是史诗最动人心弦的强音。
  第三,护佑众生,幸福富裕。这是臧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向往和愿望,”因为幸福富裕是那么珍稀,那么来之不易。更成渴望中最大的善。格萨尔每打赢一仗后,总要打开被魔鬼霸占埋藏的珍宝、粮食等,奖励将士,分给人民。每次战争后,赢得稳定,促进繁荣,使人民过上安居幸福的生活。民安乐而礼仪兴,又促进道德的普遍进步。
  第四,是非鲜明,爱憎强烈。藏族感情丰富而强烈,却能以是非驾驭爱憎,以理智制约感情。史诗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美德:岭国的众英雄们对格萨尔王忠诚、热爱而听令,对从事的事业有道义上的自豪感。而对害民的妖魔则按恶如仇,极为鄙视,感情和理智是统一的。魔王的有些将领,如辛巴梅乳孜眼从国王与岭国对抗,内心里却对格萨尔敬慕,表达了感情和理智的矛盾;一旦格萨尔得到胜利,他们就弃暗投明。
  2.史诗的道德理想
  这充分表现在史诗的理想社会和英雄人格典范上。
  第一,格萨尔的人格典范。格萨尔被称为“如意、宝珠”、“雄狮大王”、“救主”,等等,是人民心目中的。无敌英雄,善和美的理想化身。史诗突出地把他塑造成“神性”和“人性”的统一体。“神性”是人性之露、在太阳的折光下映于晴天的彩虹,是人希望自身具有的美德和能力的理想化模式。在格萨尔身上多体现为一起自然的神力和道德光圈。同时格萨尔又是富有人情的:他有人的七情六欲,跟被俘的爱妃见面时既腼腆而又情意缠绵;他也会恶作剧,戏弄嘲笑别人,会发脾气,等等。这一形象的理想性、完美性,既是个性化的,又有着时代、阶级、民族的特征。他被藏族人民奉为英雄的人格典型,展示一种价值尺度。
  第二,史诗把岭国描绘成理想的社会。在《霍岭大战》这部史诗里,把岭国的自然环境描写得如诗如画:“万花如绣,五彩斑斓”,“在太阳照耀下反射出灿烂夺目的银光”,“好像一位仙女披着绿色头纱”。尤其重要的是它描绘出理想的社会:“在岭国,虽然有贫富之分。那里的人分为3等9级,但人人可参与国政,享受平等的权利。虽有主仆之分,但没有终生为奴的,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岭国也没有法律,更没有监狱,人民不必担心遭受苛政酷刑之苦。同别国发生战争,大家都有抗击敌人、保卫家园的责任和义务。获得战利品,人人都有权利得一份。自从格萨尔在岭国诞生,做了岭国国王之后,不断获得丰富的宝藏,使人民过着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这种理想社会是个“乌托邦”式的社会,既是原始公社的回光返照,更是对现实感受的折光。
  总之,《格萨尔王传》顺反映的追求理想的人际关系、道德观念,具有广阔的背景、雄浑的轮廓和深宽邃的内涵。
  (五)民间故事、民歌、谚语等的伦理思想
  民间文学的伦理思想,与《格萨尔王传》相同。由于反映生活的广泛性,而具有独特的精彩之处。当然,它有受统治阶级思想影响,宣扬奴隶道德的一面,如“主人即便沦为狗,也要捧到头上”;“乞丐手里的棍子,总是头朝上尾向下”等。但就它的主流来说,则又有基于社会实践而产生的下述伦理观念。
  1.自发地揭示人性的阶级性。
  人民从自身的社会地位出发,趋向于肯定劳动者的善良美德,”揭示统治者的贪婪虚伪。同时,朴素地认为人性因社会环境和受的教育不同而不同。如谚语说:“跟虎进山,跟鹰飞天”;“你看成拉萨的神佛,我当是普通的牛犊”。
  2.肯定英雄主义的无畏精神
  这种观念从神话开始已经很强烈。如《斯巴宰牛歌》肯定了祖先(神)以其劳动创造世界。在阶级社会里,民间文学总是肯定反剥削压迫的英雄人物的美德,并触及谁养活谁等根本性的伦理问题。同时提出祸福互相转移、对立统一的观念,认为“翻过山顶就是平川,痛苦到头就迎来幸福,痛苦和幸福是互相换替的”。它对劳动和劳动人民持肯定赞美的态度,颂扬能工巧匠和为民谋幸福的人物,对劳动创造充满自豪感。可贵的是,它还从经验中概括出无畏韧性和战斗精神:“任你西方晓雪难消,我自东方旭日高照”;“泥土再厚压不死种子”。
  3.彼此间要团结互助,协作致胜
  “一个人成不了社会”,一起生活就休戚相关;要“撑帐篷时同撑,掌马掌时同掌”;“邻居死了牦牛,也要同愁三日”;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取得胜利,“一根羊毛捆不住跳蚤,一把羊毛拧成绳就能捆住狮子”。
  4.积极发掘普通人的人性和道德美
  民间故事里充满了恻隐之心和善战胜恶、美战胜丑、真战胜假的信念。这些普通人虽然贫困卑贱,但需要时,不仅献出自己最后一小羊皮口袋糌粑,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普通人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用,更富有道德感。同时,民间也赞美对人们有功的伟人、圣贤等,表现了求实和宽厚的精神。
  5.强调道德修养的实践性
  人民不是坐而论道,而是重视身体力行。“吃髓石上敲,讲话理上走”;“与其在深山里修行,不如到尘世上去解纠纷”。民间对人的价值判断,不仅看一个人说得是否有理,更重要的是要看他是否做善事。对讲大话、讲假话、虚伪等,均抱揭露讽嘲的态度。
  总之,民间文学体现的伦理思想,涉及人间关系的所有方面,极为丰富,富有民族特色。
  (六)佛教的伦理思想
  佛教的伦理思想,建立在博大深奥的哲学基础上,是丰富而体系化的。它以信奉佛、法、僧三宝作为最崇高的事业;以成佛作为至善至美的目的;以“四谛”作为人生观的理论基础;以戒、定、慧学和密宗修持作为修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以讲经布道为行为道德的清规戒律。
  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核心内容,是藏传佛教道德教义的集中体现。其内涵囊括佛教认定的所有美德,即善良、仁慈、怜悯、团结、精进、智慧、和平、幸福、耐心、毅力、普渡众生,等等;而以慈善、耐心、毅力等作为德行之源,特别以慈善、怜悯作为伦理的基石。
  慈善即要对世界上所有的生灵持无条件的泛爱,不分阶级、民族、教派、友敌都要慈爱,从而产生了佛教的第一戒律:戒杀生。因为所有生灵,从人到虫豸都有灵魂;灵魂不灭,世世代代“六道轮回”。在这方面谁也不能逃脱,“众生平等了”。
  怜悯是慈爱的延伸,即大慈大悲。要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献身精神救渡众生,甚至要以善报恶,以德报怨,以爱报恨,以怜悯报凶残,设身处地救渡众生。一句话,就是要救苦救难,使众生都得到幸福。
  具有慈爱、怜悯的菩提心,就能为己为人积德行善,消除恶行之源,止休人间的纠纷和战乱等暴行,为众生带来和平、幸福。这也就成为了菩萨,而具有整个菩拉心就是佛。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代的社会,恶好像是善,善好像是恶,善恶混淆不清,很难辨别。你要是心不清净,没有真实智慧,没有相当的定功,真的没办法辨别!一般世间人,是非善恶、真妄邪正,都没法子辨别,都把它搞颠倒,把善当作恶,把恶当作善,这就是愚痴!现在这个世间众生,你给他讲正法,他很难接受;你耍一点花样去骗他,他还高高兴兴地去上当,这是没法子的事情! 现在的众生迷惑颠倒,信邪不信正,听骗不听劝,很容易上当。佛法的修学,最要紧的,是增长我们的定功、增长我们的清净心、增长我们的智慧。你要是知道这个修行原则,天天接受正法的薰陶,你就不会上当!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