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末法时期的佛法修持


2014/9/8    热度:345   

浅谈末法时期的佛法修持
  华藏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佛教与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的文化、习俗影响佛教。对于佛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因此相信佛法的人,如不能正确的信仰,怎样真正的认识佛教,用正确的观点去修持和理解佛教中的教义是至关重要的。佛法所弘扬的教理是深奥的,最普遍的,如“人生是苦”、“出世间”、“一切皆空”等名词,这些都是佛陀所说,佛教重要的理论,一般人很少能正确的了解它。
  比如:“人生是苦”,佛陀指示我们,如果不明白人生是苦其中的真义,就会生起错误的观念,我们总是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引起消极悲观的思想,对于人生,应怎样努力向上。凡是一种境界,我们接触时,生起一种不合自己意趣的感受,引起苦痛忧虑;假如以这个意义来讲,不能说人生是苦的,那么,佛所说人生是苦,这苦是什么意义呢?经文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陀就是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是苦的。学佛的人,尤其是我们出家人,如不了解真义,以为人生即不圆满彻底,就引起了消极悲观的态度,真正懂得佛法的,看法则截然相反,只要我们知道现在人生是不彻底不永久,知道以后才可以造就一个永久圆满的人生。佛法有世间法、出世间法,有些人认为世间法就是我们住的世间,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这是错的,我们一个人在这世界上,出家了,也是在这个世间上,成了阿罗汉、菩萨、佛,都是出世间的圣人,但都是在这个世界救度我们,可见出世间的意思,并不是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怎样才叫出世呢?出是超越或胜过的意思,能修行佛法,有智慧,通晓宇宙人生的真理,就叫出世,只要我们修学佛法的,从凡夫到圣人,并不是让我们跑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不了解佛法出世的意义,而逃避现实,一切皆空。佛所说的一切皆空,什么都没有,糊里糊涂看破一点,生活下去就好了。佛法中的“空”意义是高深的哲理,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反而是样样都有,苦就是苦、乐就是乐、佛法之中说到有邪有正、有善有恶、有因有果、要弃邪归正,离恶向善,作善得善果,修行成佛。如果说什么都没有,那么我们何必要学佛法呢?既然因果,善恶凡夫圣人样样都有,佛陀为什么说一切皆空,空是什么意义呢?因缘都是和合而成,没有不变的,叫做“空”,邪正善恶人生,这一切都是一层不变的,实在的东西,皆是依因缘的关系才有的。学佛的人,特别是我们出家的人要离恶行善,去证得空性,即空即有,二谛圆融,一般人以为佛法说空,等于什么都没有,是消极悲观,这都是由于不了解佛法所引起的误会。我们都知道,出家的功德是很大的,但既然万缘放下,发心出家,我们就不要做表面的文章,出家人外在的形象是庄严的、高大的、但如果我们的心真正做到出家,是很难的。要真能发心,勤苦修行,为佛教牺牲自己,努力弘扬佛法,才不愧出家。
  宋代高僧“湛堂禅师”对“妙喜禅师”说过:“从像法以来到末法时期的比丘,外在所表现的行为多是随孙顺缘境,追求名闻利养,而然内在的修养方面,根本谈不上悟明心性。像这样的人。即使能干出一番事业,大概也只是一些虚浮表面化的形式,都不是究竟切实的行为。因为他所追求的即是声色名利,那么、他所依附的也是见识卑浅,行为猥琐的人物。”所以学佛的人,首先要存有一个信的观念,而建立这个信念,又必须出自真诚,能存一片至诚于心中,并以至诚之心待人,然后可以使众人无所疑惑,自己要先存有信的观念,行事诚实可靠,学习佛法的人,如果对自己的德行修持毫不打担有,那么他的修行是靠不住的,向道亦不会久远。一个人无论住在什么地方,只要过着舒服安逸的日子,那就知道他的志向并不大,我们看古代的高僧大德,历尽无数艰辛,备尝多少险阻,一但道业有成,然后才可以享终身之安逸。着便是古人的高尚品德,事越难行,则其志向越加勇锐,越刻苦用功,则其忧道之心越见深刻。由于古代高僧大德能够勇猛精进,专至于道,所以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很自然地可以转祸难为福慧,转外物为道品。反过来看现在的学佛人,多是追逐外在的事物,而忘却了所学之根本。这就像是放弃了光明而投入黑暗更可悲的是。自己本来一无所知,一无所能,偏要加以掩饰,欺瞒于人,使人以为自己是一个很聪明能干的人,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还偏要强过别人。对别人任意悔慢,以为自己最高明,然而、用掩饰的方法去欺骗人,以为骗得很顺当,但他那里知道,世间尚有不可欺的先觉在,尽管可以用卑鄙的手段去掩人耳目,但他那里知道世间尚有不可掩盖的公证与论在。所以、自作聪明的人,别人只会认为他是愚蠢,自己能谦卑退让一系些,别人只会认为他当成高尚的人。
  现代的经济发展迅速,科技发达,可以说给弘法利生带来许多方便,可是我们该怎洋利用现代的科学进步来度化众生,是我们的职责。比如电脑的普及网络发展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也同时带来弊病是不容忽视的,网上谈论佛法,论坛上探讨佛教理论是无可非议的,但有的人却利用佛较网站搞一些封建迷信,利用佛教的知名度来骗取信众的钱财。有的寺院也用了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但有的僧人不是用电脑来学习佛法和管理,而是上网聊天,玩游戏进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把最起码的早晚功课都荒废掉。在一起不是研究佛法和修行,而是网络如何,真是可悲之极。北方佛法虽传入时间很短,但信众是非常虔诚的,可有的僧人却利用居士对佛法抱着十分诚恳和恭敬的心态来护持佛法,她有一个痴呆的儿子已四十多岁,政府和民政局每月发给她一百八十元的最底生活费,她节衣宿食,每日一日一食,把余下来的少许钱财舍于寺院,这种施舍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出家人所学习的吗?而我们现代的出家人,在初出家时,虽所立的志向有大小的不同,然而没有不是怀着一片好心。可是时间久了,一旦受着名利等种种因缘所诱惑,便又重新开始讲究衣着,排场,积蓄财物,与世俗人无别。古人曾说:“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这是说出家以后的又一次出家。出前一次家容易,但要出后一次家,那就难了,所以我们出家人,赶快醒悟,把一切世缘尽情看破。
  出家有四类,有身在家而心出家的,有身出家心在家的,有身心俱不出家的,有身心俱出家。有些人身虽居于家庭之中,而心念念在道修持佛法,不为世俗所染著,这叫做身在家心出家,有些人身虽居住在寺院里,可心却素恋世尘,整天与俗人一样忙着追求名利,这叫身出家心不出家。有人身居俗世,终身为尘缘缠缚,无一念希求解脱,这叫身心俱不出家。有人身居寺院,终身精进学道,无一念退惰,这叫身心俱出家。如果我们能做到身心俱出家那才是品德高尚的人,但如果不能做到身心俱出家,与其做一个身出家心不出家的人,宁可去做在家的居士,身披袈裟原为解脱,既以出嫁而不能清修梵行,不但解脱无期,甚至连人身也保不住,岂不成了世间最可怜悯的人。
  都说世间难能可贵的是发心出家的人。俗语说:“一子出家九族升天。”我们出家人的利益是什么呢?难道说可以现成的衣服,这就是出家的利益吗?有大德居士护法,有施主恭敬供养,而享受着自然的清闲逸乐。古人留有一偈告诫大家:“施主一粒米,大似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带角还。”又说:“有朝一日阎罗老子要和你结算饭钱,看你拿什么抵偿。”这样说,出家那还谈得上利益呢?其实,所谓出家修行的利益,是指破除烦恼,段尽无明,证无生法忍,出生死苦轮,这才是天上人间最为殊胜的事。而且也能使你的父母,六亲眷属得到福慧,不然的话,即使你积钱财无数,又能有什么利益呢。古时有一首偈语说:“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佛经上说:“菩萨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意思说菩萨在出发心时,虽然还未证到三贤十圣的果位,但已开始修行菩萨道。能够积极地去做弘法利生的事业。可有一些人,错误领会了经文的意义,以为菩萨只要能度众生就行了,不用度自己,殊不知自己不也在众生当中吗?好那有度尽众生而独留自己一众生不度的道理?所以一个真正发大心的人,不应当以菩萨度众生为借口,一味忙着应接别人,而 忘了自己的修证。人生在世,各有自己的喜好,但由于每个人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不同,也可分出清浊不同的品格。最污浊的是好财,好色。稍清高的爱好琴棋书画,有的还爱好文学,读有益于身心修养的书籍。以上种种爱好,有数读书是最殊胜了。但读书虽好,也只不过是世间法,假如我们能多读佛经,研究经典,那就比读世俗的书不知道强多少倍。出家人不同的爱好,由浊而清到最后的净,使精神和生活升华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好比吃甘蔗一样,一节比一节甘甜。出家人的修为不但要有学问,还要有智慧,智慧通常分为二种:一种为世间智另一种为出世间智。如果只具有才学而忽略里品德,那么这种指挥只能称狂智,仗此狂智造业,势必堕落三途;既有才学又兼能注重品德修养。这种智慧才可以称为正智,以此正智断恶修善,将来果报必在人天。凡注重于品德修养而不炫耀才华的人,称为君子。而那些专爱卖弄才华,投机取巧,藐视品德修养的人,便是小人。现在的修行人,刚刚得到世间的一点智慧,便以为大彻大悟了。因为我们出家时,学佛之心比较笃诚激切,所以应趁这个时节,一鼓作气地努力修行,假如在出家之初,就马马虎虎应付过日子,养成一种懒怠散慢之气。错过这关键性阶段,那以后经不住名闻利养的诱惑,不但吧了脱无望,就连最初的发心也埋没了。
  做为我们僧人,尽量以佛教的思想智慧去指导自己的生活,这样遇到一些事情,才能不使自己失去信心,产生各种邪知邪见。僧人不懂佛法是很惭愧和遗憾的。不懂佛法,不但自己信仰修行难以增上,还无法解答他人提出的问题。尤其是现在末法时期,接受各类新知识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会提出很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不懂佛法,在回答时是很捉襟见时,难以应付;而了解佛法深入的人。则可用方便善巧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答,解除他人的疑惑,便其种下善根,甚至可以便他们对殊胜的佛法生起无比的信心,进而作热诚的追求。因此,我们不管是自己信仰修行还是为了弘法利生作为僧人,认真学习佛法特别的重要。我们僧人不只是穿出家衣服,剃个光头就代表你是出家人,出家人若不明白佛陀的教义和哲理,就是剃光头发又有何用。只有真正致利于闻思修的人,才是行持佛法的人,因此有志者应在短暂的人生中慎思明辨,求得真正的佛法,在末法时期,做一个真正的出家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虽然我们的阿赖耶识里头,三恶道的种子都有,但是我们不造恶缘,恶的种子没有缘不会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修行人不会堕恶道。修行,是修正一切错误的行为,错误行为都没有了,恶的缘统统都断掉了,没有恶缘,纵然有恶因,不会结恶果,它的道理在此地。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