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佛塔(下篇)


2014/9/8    热度:543   

西部佛塔(下篇)
  台藏塔
  台藏塔
  台藏塔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村,这里原是6~7世纪高昌时期的一个大型佛寺遗址。如今佛寺被毁,早已荡然无存,但却有一座大型宝箧式佛塔屹立在遗址当中,这就是台藏塔。
  佛塔全部用黄土夯筑,坐落在高昌城北,建于公元6世纪。长方形塔基,长40米,宽30米,残高约20米,塔基边长20米,塔身四面均有洞龛,龛内残存壁画和佛像。塔下为一方台,四角土筑方形台柱,正中为方塔。塔顶为一圆刹,现已残缺。从塔的形式看,它与宝箧经塔极为相似,与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中的雕刻与壁画上的早期塔刹,以及四门塔刹也很相似。在塔的实物中看,这是较早的塔例。所谓古印度阿育王造塔84000座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形式,在印度很难找到当时的塔型,而在我国却能探索到一些与此有关的线索,其中新疆台藏塔就是非常重要的塔例。它对西域佛塔,乃至整个东南亚佛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此塔虽用黄土夯筑,但历经1000多年风雨侵袭,仍然屹立不倒。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夯土建筑技术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万部华严经塔
  万部华严经塔
  万部华严经塔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方,大黑河北岸的平原上,位于辽宁代丰州故城西北角。此塔建于何年,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但经考古家研究考证,断定是辽宁作品,尤其是从塔的建筑风格来看,大约建于辽道宗时期约(公元1055年~1100年),理由是:道宗本人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曾亲自制定了“大方广佛华严经随品赞”,亲笔书写华严经五颂,并广建寺塔庙宇,由此推断华严经塔就是这一时期的建筑。它原本是古丰州城内一座佛教寺院的藏经塔,相传塔内有万卷华严经,故得名“万部华严经塔”,但经卷现已不存。因其塔外表曾涂以白色,俗称白塔,“白搭耸光”成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历代曾多次维修。元末明初,曾盛极一时的塞上重镇丰州城毁于兵燹,寺院亦随战乱,毁于一旦,早已荡然无存,唯独留存佛塔,拔地凌空,直指苍穹。由于此塔历史悠久,建筑结构雄伟,一向被视为呼和浩特市的重要文物古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部华严经塔,通高45.8米,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木结构,其塔体裁以砖砌筑,在墙体内施用了大量木枋,犹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一般,起到了很好的抗震防崩作用。塔的基座高大,上雕富丽的花纹图案,并以巨大的莲瓣三层承托塔身。低层为俯莲须弥座,中层为束腰栏,上层为莲花台,古朴端庄,气象恢宏。仰视塔身,第一层南面券门上嵌有石额,汉文篆书“万部华严经塔”六字匾额。蓝底金书,十分醒目。塔身第一、二层外壁嵌有砖雕佛、菩萨、天王、力士像等,造型优美,形态各异,线条极为流畅,手法十分娴熟,不愧为三代雕塑艺术之珍品,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第三层以上素面无装饰,塔的每个转角处均配有栩栩如生的蟠龙,与佛光辉映,庄严肃穆,颇为历代游人香客会所赞叹。塔身三层以上外壁的石门和石窗两侧砌有方形壁柱,各角有角柱,除券门与间窗棂外,皆无装饰。拱眼壁上刻出簇簇团花,台座栏板上雕成只只鸟兽,工艺精湛,令人瞩目。塔的内壁和塔心有多层交错搭接的木梁,构成一个完整的木骨体系。每层设腰檐和平座,并用砖砌出斗拱承托枋檐。塔内有围绕塔心攀旋而上的阶梯。游人可攀登到塔顶,身临塔巅,远眺山川景阳景我色,青山墨水,碧划白羊,均可尽收眼底。元代诗人刘秉忠过丰州时曾咏道:“青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再现了万部华严经塔的雄伟气势,说明它那精湛的设计与稳固的结构,远非丰州城楼所媲美。
  万部华严经塔的第一层塔内墙壁上有嵌有金代石碑六通,全系汉文,记款部分已被窃失,但还留有部分人名、村名、族名等,这是了解和研究古丰州城的宝贵资料。从碑上女真族姓氏和官职来年,可知这是金代所立捐资碑。从捐资者姓名可看出有汉族、女真族、蒙古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从碑上捐资者的地址,可知金代丰州城规模和各民族友好相处的情况。更有价值的是留于万部华严经塔各层壁间的不同民族文字主题名,这此题名,有汉文、也有大量的蒙古文、藏文、女真文、契丹文、西夏文、八思巴文、亦思替非文,甚至还有古叙利亚和波斯文、金、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伯题名词不少,形成一座历史文化艺术宝库,这在中国佛塔中实属罕见。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塔中发现一张“中统元宝交钞”此钞长0.164米宽0.093米,为棉麻桑皮等物抄造而成,质地柔软,色呈灰暗。经古钱币学家,根据钞面年号文字特征考证,认为该交钞为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间发行的,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张纸币。
  万部华严经塔以非凡的建筑工艺和丰富的的历史内涵,成为我国北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象征。清代诗人戴聪明于元惠宗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四月登万部华严经塔写下了“寻真误工费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桃花老。采芝何处不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的诗句。从1978年起,政府出资恢复塔刹,全面修复。修复后的万部华严经塔,正以它崭新的面貌,迎接着国内外慕名而来的游客和敬香拜佛的人们。
  金刚宝座舍利塔
  金刚宝座舍利塔
  金刚宝座舍利塔,亦称慈灯寺金刚宝座舍利塔,俗称五塔,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旧城平康里南五塔寺街慈灯寺内。塔建于清雍正年间(公元1727~1732)年,原为慈灯寺内的一幢建筑。慈灯寺,蒙古语名“塔布·斯普尔罕”,与塔同年建造,是小召喇嘛阳察尔济呼毕勒罕任呼和浩特副掌印札萨克大喇嘛时,同年班到京时呈请清廷恩准兴建的。慈灯寺亦称五塔寺,当时大殿三进,宏伟壮丽。现已废圮,唯塔独存,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刚宝座舍利塔为白石镶边包角的砖石结构,塔是典型的金刚宝座式塔,通高14米,但也有佛教史籍记载为16.50米,由塔基、金刚座、舍利宝塔三部他构成。平面为长方形,塔底部有一个低矮的平台,平台上建高大的金刚宝座。金刚宝座下部是须弥座,须弥座用琉璃砖贴面,比北京几座金刚琉璃塔色泽更为鲜艳。东、西、北三面均布置装饰性浮雕,东西两面相同。须弥座束腰部分有砖雕法轮、天王、力士、佛像、罗汉、狮、象、金翅鸟、孔雀、金刚杵等图案花纹。须弥座下半部镶嵌蒙古、藏、梵3字所书写的金刚经,刻工精细;上半部为千佛龛,每龛有一尊坐佛像,龛上梵文六字真言。上沿的白石条上用蒙古、藏、两种文字刻着佛教吉祥语。塔基的须弥座与金刚座的南面有一券门,券门上镶有汉白玉石,并雕饰龙、狮、象、飞天等浮雕。金刚宝座第五层嵌有汉白玉匾额,用汉、蒙古、藏三种文字刻书:“金刚舍利宝塔”的字样。门内无梁殿,东南隅设有通向座上阶梯。此金刚宝座塔第一层用蒙古、藏、梵三种文字刻写金刚经文外,其余各层均镶嵌着砖雕佛龛,内塑鎏金佛像,每龛一佛,共有1119尊,这此佛像姿态生动,炯炯有神,雕塑技艺显得异常娴熟,堪称是清代雕刻艺术之杰作。佛塔金刚座以绿色琉璃挑檐,其座顶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分别代表着佛教金刚五界。正中一塔较大,高8.7米,下有仰覆莲瓣装饰的的束腰须弥座,上有7层塔身和黄琉璃顶。主塔表面布饰雕刻,有菩萨、菩提树、佛迹、景云、金刚杵、四大天王、五佛宝座等图案。塔身正中有十分醒目的石刻佛足,是佛祖释迦牟尼在此安息的象征,成为东方艺术之珍品。主塔四角各有一座小佛塔,均为砖构密檐式佛塔,每座小塔上也雕饰佛、菩萨、菩提树和景云等精美图案。五座佛塔的第一层皆镶嵌佛、菩萨及菩提树等砖雕;第二层以上均设佛龛,共有444尊小佛。我国星罗棋布的佛塔群体中,金刚宝座舍利塔虽不在高层佛塔之列,但它以极其深邃和丰富的佛教建筑内涵,以及其独特的风格,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人和敬香拜佛的人,以及慕名而来的专家学者的访探,赢得了佛教界及佛教建筑专家们的高度赞赏,它同我国其它地区的金刚宝座塔一样,是仿照古印度迦耶式佛塔的模型建造的,在建造过程中,它既吸收了印度迦耶式佛塔的建筑风格,又巧妙的融入我国塔庙建筑的风格特征,全塔的浮雕、图案、琉璃挑檐、宝瓶、千佛等的设计构造,均十分自然的切入了汉式传统建筑的艺术手法,同时也受蒙古、藏式庙堂建筑的影响。环视此塔,犹如步入中国式佛教建筑艺术之长廊,这里凝聚着古印度、中国西藏、内蒙古的中原历史文化遗产之精髓。
  金刚宝座舍利塔后面的照壁上,镶嵌着三块图形石刻图,分别为蒙古文石刻天文图,须弥山分布图和六道轮回图,只有轮回图雕刻天花鸟,形象生动,其中蒙文古石刻天文图用八块汉白玉拼砌而成,直径为1.45米,天球圆以北天极为圆心,画出28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5个同圆心,由里向外分别表示北极圈、夏至圈、天赤圈、冬至圈和南极圈。与天赤圈相交的一个双线圈,表示黄道,全图共有270个星座,星星总数达1550余颗。天球外面有四层注字的同心圆,最外层刻十二宫和十二生肖名称;第二层刻二十四节气名称;第三层外侧为黄道周天度数,内侧为赤道周天度数,最里层刻二十八宿名称。经天文学专家鉴定,这种石刻天文图,这在佛教建筑史上是个创举,对研究古代天文史极有价值,弥足珍贵。金刚宝座舍利塔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的一颗明珠,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团结的象征。今天在人民政府的保护下,它那深邃的文化内涵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释迦如来舍利塔
  释迦如来舍利塔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布利嘎查干木伦河上游的冲积平原辽庆州城西北角上。这里大兴安岭南支重峦迭嶂,四面环绕,水草丰美,山色秀丽,为辽代帝王常游猎之地。索布利嘎为蒙古语“塔”的意思,这里用作地名。此塔建于辽重熙十八年(公元1049年),俗称古庆州塔,又称辽庆州塔、白塔子、庆州白塔等。
  释迦如来舍利塔为八角七级空心楼阁式砖塔,通高70米,造型雄伟,雕刻富丽,保存较为完好。塔的外部为典型的仿木构楼阁形式,每层都用砖制作出柱子、仿檀、斗拱、门窗等。下部八角形台座较低,座上有高1米的仰莲带,带上部为塔身。塔身每层正东南西北各面当间开有拱门,第一层侧面作直棂假窗。塔座每边长10.34米,塔内原有阶梯可以攀登至塔顶。塔身外表雕饰佛像、天王、力士、飞天、菩提像,并有塔幢、宝盖、狮子、象、人物以及其它各种花纹的砖雕。塔的第一层四面浮雕窗、经幢、人物、狮子等。狮子由胡人、契丹人牵引;第二层每面雕经幢、云龙、飞天等;第三、四层经幢旁有两胁侍,头上有祥云一朵。每层栏额上有缠枝花卉、人物等画面,人物作吹奏、舞蹈、宴钦、行乐等。雕刻刀法细腻、生动逼真,其中舞蹈、宴饮等画面,为辽塔所仅见,弥足珍贵。塔身每侧转角处为砖雕圆柱,转角檐上有脊,螭首下挂铁马。檐共七层,结构一致,每层檐上均有栏杆。第七层的八条脊上各骑一铜人,双手作合十字状,人前为一铜螭首,螭首前为一铜凤。铜饰全为鎏金,金光灿烂,庄严美观。东西南北四面开券顶塔门,门两旁浮雕金刚力士像,门上雕二龙戏珠,龙下面横排五块铜镜,两旁放两块大铜镜,力士头上各挂两块铜镜,补间铺作之间挂四块。铜镜有圆形和菱形两种,全塔共挂铜镜828面。塔身全涂白灰,分层筑造,自二层起逐渐内收,显得庄严稳重,犹如七个蒙古包式的建筑重迭而成。塔刹和钱兽均为鎏金铜制,在阳光照耀下,金光四射,光芒耀眼,数十里外可以看见。
  1989年维修此佛塔时,发现大量辽代珍贵文物,佛塔天宫中发现由契丹国章圣皇太后供奉和秘藏的600余件文物。在出土的文物中有银制或木雕贴金小型法身舍利塔109座,高0.2~0.4米。其中一塔中置有“金法舍利”,其余塔中都存放雕版与手写佛经,以及陀罗尼经咒100余件,丝织品数百件,还有部分佛、菩萨雕像、瓷器、药材等。许多塔身外雕刻七佛立像,佛像均贴金,塔身涂红、蓝、绿色彩,至今仍如新品。以银鎏金凤街珠法舍利塔最精美,其高0.42米,塔座饰蕉叶纹,塔身正面刻祥云,两侧刻胁侍菩萨,顶立一展翅凤凰,口衔珍珠串,塔上还悬挂32个小巧的风铃,塔前嵌有一尊柱杖高僧立像,塔内曾发现石刻汉白玉释迦牟尼佛涅槃像。这些文物是研究辽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第一手资料,是古代契丹民族和汉族知识分子智慧的结晶,也是11世纪中国内地和北方地区综合国力,以及佛教文化、工艺和科学水平的最高体现。
  大明塔
  大明塔
  大明塔坐落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的辽中京遗址内,是老哈河北岸冲积平原上的一座古佛塔。因塔外表涂以白色,俗称白塔。相传此塔建于辽代中期,原为感圣寺内的佛牙舍利塔。如今寺院早已废圮,唯有这座白塔仍屹立在山岗上,据有关资料记载,此塔始建于辽代(公元916~1125年)。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重修。也有辽圣宗,太平九年(公元1029年)由柳城梁氏二曾建造之说。
  大明塔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不能登临,通高74米,由塔座、塔身、塔檐、塔顶四部分组面。塔建筑于高约6米的夯土台上,塔座为须弥座,上部砌出仰莲瓣,基座每边长14米,是辽、金佛塔中最高大的一座,第一层塔身高8米,有砖砌柱和门窗,上部还有枋榑和拱。塔身每面都有浮雕造像,八面均有佛龛,正中镶嵌佛龛,龛内莲座上有结跏趺坐姿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佛像两侧分别雕有八大菩萨像,每尊菩萨都有手执兵器或禽兽的力士,胁侍左右护卫。佛像之上砌出华盖,两侧各雕有一踏云飞天。刀法简炼,线条流畅,神态庄重,是辽代雕刻艺术中的佳作,整个雕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塔的每面砖角柱都砌成塔形,上刻塔铭及佛名。塔刹是一组精致的镀金铜刹,其宝瓶可装小米一石二斗。每层塔檐椽头挂有铜铃,共计1350只。风吹铃响,悠扬悦耳。塔的第一层南面还有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修葺的蒙古文题记。此塔对研究辽金佛教艺术和佛教建筑,均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早在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桂林舍利塔
  桂林舍利塔
  桂林舍利塔坐落在广西省桂林市南门桥外民主路万寿寺内。万寿寺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隋朝时就已建寺立塔,是桂林地区最早的一座佛教寺院。因寺院屡毁屡建,所以寺内现存的多为明清以后的建筑,塔内藏有石函一方,函盖铭刻的《舍利函记》记载:“维大唐显庆二年岁次丁巳十一月乙酉于桂林城南善兴寺开发建立此妙塔七级高十丈显庆四岁次巳末四月丁末朔八日甲寅葬佛舍利十一粒”。这篇记确切地记载了原塔建于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说明佛塔最初的建筑规模。也因塔内藏11颗舍利而得名舍利塔。原唐塔坍塌,现存佛塔为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重建。
  这是一座砖结构的喇嘛式塔,塔分三级,通高13米,塔基为四方形高台,高5米,边长约7米。四面辟门并形成十字形通道。台座的南面刻有“舍利宝塔”横匾,其余三门均用汉、梵、藏文刻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字样。门上额两旁分别题刻着“赤身、净水、紫贤、除灾、火禅、持焚、随求、辟毒”等八大金刚的名号。塔身第二层为八角形,八面砌筑八个佛龛,佛龛内供奉着佛像。台座上面正中的喇嘛塔由八角形塔座、十三天和刹顶组成。八角形式塔座每面辟有佛龛。覆钵式塔身四面辟龛门,谷称“眼光门”。其中南面的佛龛中放有舍利宝函。这种结构的佛塔在全国范围内是罕见的。塔身之上设置五重相轮的塔刹,刹顶冠以宝珠宝顶。整座塔的造型十分独特,古朴庄重,结构严谨,形制美观,花纹别致,呈现出西藏佛塔所特有的神奇色彩,外形则具有古印窣堵波式异国佛塔建筑风韵。舍利前原有《金刚经碑》,相传是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书,但毁于清乾隆年间。现在所看到的经碑是五代时马宾的手迹,虽字迹模糊,碑石断裂,但仍不失为难得的历史文物和稀世珍品。
  桂林舍利塔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1300多年的风风风雨雨中,曾有过辉煌,也曾有过萧条与衰败。唐代著名高僧鉴真大师于唐垂拱四年至唐宝应二年(公元688~763年),为发展中日人民的友谊曾四次东渡日本传播佛教,但均未获得成功,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61岁高龄的鉴真大师第五次渡日本,遇强台风,船漂泊到海南岛。在这次强台风中,同鉴真大师一起东渡的36名中国人和日本人为保护鉴真大师而牺牲了。东渡失败后,于天宝九年(公元750年),鉴真大师从海南岛渡过琼州海峡,到达雷州半岛,取道广东廉江、化县、广西博白等前往桂林,鉴真大师在桂森受到数万名僧俗百姓和文武官员的隆重欢迎。鉴真大师在万寿寺驻锡一年,寺中舍利塔便于工作是鉴真大师留连参拜的处所。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日本,获得成功。在日本鉴真大师创立了日本律佛教,为日本佛教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今游览朝拜桂林舍利塔,使人们总会想起为弘扬佛法而奔波一生的鉴真大师。
  西秀山白塔
  西秀山白塔
  西秀山白塔坐落在贵州省安顺市城南隅西秀山顶端,是安顺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塔始建于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明初毁于兵燹,此后明万历年间、崇祯年间、以及清嘉庆年间都曾有佛教高僧捐资或主持重修。塔原为砖结构,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重修时,将塔身外用白石砌筑一层保护,成为石结构,全用白色料石镶砌而成。
  现存塔为平面六角形,7层,通高12米,周长18米,塔基高1.9米,是锥状体楼阁式封闭石塔,实心,既无门,也无窗。塔的角楞上雕塑龙、凤负塔力士像,塔身愈往上则逐层收缩,成为宝塔形状,在塔身外壁的六个面上,从下至上刻有六尊佛名,即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圆满报身卢舍那佛、清静法身毗卢遮那佛、南无弥勒真佛、地藏王菩萨。每尊佛名下方,分别雕有一尺见方的佛像,其下是同等大小的护法神雕像,整座石塔雕刻形制简洁明快,石料镶嵌密实无间,工艺十分精湛。贵州地区佛塔不多,这座是最典型的代表,对研究该地佛教发展史和佛教建筑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官渡金刚宝座塔
  官渡金刚宝座塔
  官渡金刚宝座塔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市东郊5公里的官渡街妙湛寺前,现寺已毁,唯塔独存。塔建于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是金刚宝座塔中最较早的一座。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因地震重修,同时刻《重修妙湛寺塔碑记》留存至今。1982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拔专款再次修葺,在塔四周建栏保护。早期官渡紧临滇池东岸,是明清两代滇池东岸重要渡口,居住在这里的渔民们经常乘月明风清的夜晚在滇池上撑船捕鱼,点点渔火,巍巍塔影,景色极为美丽。
  此塔系石砌建筑,基座为方形,高4.8米,宽9.7米。碁座下砌成券洞,十字穿通,和钟鼓楼的形状相似,可供人马穿心通行,当地人称为穿心塔。塔基上分立五座塔,中间一塔为主塔,高11.2米,四隅各立藏式瓶形小塔一座,高仅4.14米,四周建石雕围栏。主塔下方为须弥座,须弥座上是逐层缩小的五层覆莲瓣组成圆环,上砌主塔塔身,塔身以上是十三天相轮塔刹,塔顶为青钢宝盖,宝盖铸有四天王立像,手中分持琵琶、剑、绳索、塔等。塔身四面设佛龛,内有佛像,主塔须弥座上,石刻浮雕狮子、大象、马、孔雀、金翅鸟等金刚界五佛坐骑为题材的鸟兽形态。四隅各雕力士像一尊,力士造偈威猛健壮,形象逼真,雕刻技艺精湛,在塔座装饰雕刻中,掺入了许多以藏传佛教为题材的内容,塔西壁上嵌有《新建石塔颂》及汉、藏文《新建妙湛寺石塔铭》。此塔就本身的基座而言,高大得比例有些失调,但从整体上看,又显得十分协调,给人以直耸云天的感受和稳如泰山的平衡感。
  我国金刚宝座塔的基本形制起源于古印度的菩提迦耶塔,后演化为中国佛塔之一种类型。我国自元代盛行密教,这种类型的佛塔也便应运而生。这种塔的建筑形式一般在高大的台基座上建筑大小五座佛塔,以象征佛教金刚界五部。官渡金刚宝座塔与北京香山碧云寺的金刚宝座塔型基本相同。迄今为止,这类金刚宝座塔较典型的我国仅五座,所以官渡金刚宝座对研究云南地区明、清佛教和佛教建筑艺术有着极高的价值。
  大理三塔
  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坐落在云南大理旧城西北苍山应乐峰下,这里古塔争辉,风景宜人,远远就能望见鼎足矗立于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气势雄伟的崇圣寺三塔,三塔是原崇圣寺的一部分。崇圣寺现已荡然无存,然三塔却安然无恙,屹立于北山面水的洱海畔。据《大理县志稿》记载,崇圣寺“周三百余亩,寺有两观音铜像,高二丈四尺。统计为佛一万一千四百,为屋八百九十八丙辰之变尽毁,唯三塔岿然尚存。”可见当时崇圣寺规模之大。三塔建于唐宋年间,南诏大理国两个时期的建筑。关于三塔的建造年代,有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开成元年(公元836年)诸说。1961年,三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大理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大理的象征。
  崇圣寺三塔也称大理三塔,三塔中最高大的是千寻塔,原名“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约11世纪大理国时期。通高69.13米,16层,密檐,是我国现存偶数层桅最多的密檐式唐塔,也是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置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其造型与中原同期建造的西安小雁塔和河南嵩岳寺塔外形相似,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基为上下两台四方形双基座,下台 距地面高1米,东西宽35.35米,南北宽33.50米,均用卵石垒砌四壁。上台基座高1.9米,呈正方形,边长21米,用青砖砌成须弥座,条石压沿,青砖铺面,镶嵌四块大理石石板,镌有“永镇山川”四字。该塔身第一级高13.45米,是最高的一级;第二级至十五级结构基本相同,第二级至第九级间隔大致相似,九级以上收缩逐步明显。塔身第二层的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置石佛一尊;第三层塔身则南北为佛龛,东西是窗洞。据说原来塔揣佛龛内都是小铜佛,在建塔时共铸了11400尊,用铜40550斤,但由于地震及人为因素,到明代时己经丢失殆尽,遂全部换成石像。塔身内设有木质楼板、楼梯,可攀登向上,但不能向外眺望。塔顶有铜制覆钵,上置塔刹,塔刹总高7.8米,塔顶四角设置“金翅鸟”。这种鸟常出现在佛像的背光当中,特点是喜食龙,常用来比喻佛具有慧眼,能观十方世界五道众生,佛法可以破除一切障碍,所向无敌。因此,金翅鸟是佛慈悲的象征与信徒的保护神。而在千寻塔塔顶上的金翅鸟的铸像更多是寓含了当地人祈盼它镇伏龙妖水怪等等。
  大理国时期,人们在崇圣寺前修造了与千寻塔鼎足而立的南北两座八角密檐式空心砖塔,两小塔相距97.5米,距大塔约70米。两座塔的形制完全一样,均为10级,各高42.4米。塔身除第一层外,通体均有装饰。塔身均涂白色泥皮,各层分别雕券龛、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塔顶各有三只铜葫芦,华贵庄重。南北两座小塔均建于宋徽宗时期(公元1001~1125年),与千寻塔(大塔)排列成三角形。远在一千多年前,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建造这么雄伟高大的佛塔,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相传当建三塔时,用的是建塔埋桥的工艺,堆一层土,建一层塔,塔有多高,堆的土也有多高。土从远处运来,四面堆积成坡形,建塔的土坡,远及十里之外,塔建成后又将土运走,可见当时造塔工程是多么的艰难。
  1979年,国家拔专款资助,对三塔进行维修时发掘塔内珍藏着许多以宗教为题材的珍贵文物,如木质经幢、佛像、观音像、天王像、西域比丘尼像、佛塔模、法器、经卷等,也有工艺极高的动物雕刻,还有民间用品铜镜、银镊及各种随身携带的装饰品,它们的质地材料为木、玉金、银、铜、铁、水晶、象牙等。这些文物一般珍藏在佛塔地宫、天宫、刹座、塔墙等部位。像木质经幢类宗教器物在以往佛塔中极少现土,迄今为止,仅只千寻塔出土两件,它放置于塔刹基座中心柱内。另外千寻塔还出土释迦牟尼佛头像一尊,观音像千尊,其中一尊高24厘米,重1135克,造型别致的金质观音佛像,以及金刚夜叉明王佛一尊。这些佛像的质地有金、银、鎏金铜、铜、水晶等,造型生动,形象逼真,传情入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那些观音像,造型典雅,多姿多彩,大多数为立像,一般头部比例较大,脸型与大理白族人造型相似,富于地方民族色彩。而那天些轻逸飘飞的女相观音,更具有浓烈的西藏佛教造像风格,那秀美的身段,娴雅的气度,飘飞的衣褶彩带,极富音乐的节奏感,说明古代匠师们在女性造型上,着力歌颂人类女性的善良、美丽、智慧和尊严,以此寄托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千寻塔还出土八座塔模,其中一座塔模高12.8厘米,重140克的方形密檐式银质塔,共七级。第一级塔身四面置佛像基座为铜质莲花须弥座。还有一座喇嘛式银塔模,以及一只展翅昂首立于莲花座上的镏金镶珠银凤凰,充分显示了大理白族崇尚“金翅鸟”的习俗。千寻塔塔刹基座(天宫)内原藏经很多,其中有《南无金刚般若经佛全图》、《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唐弥渡屿法藏翻译的写本,《元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等,另外还有一些珍贵的手抄经卷。出土的其它非宗教题材的文物有刻纹金属六片,“开元通宝”两枚,以及唐代神兽铜镜、宋代双鱼铜镜,银质六瓣型盒和各色各式饰珠。此塔出土的药物有:朱砂、沉香、檀香、麝香、珊瑚、金箔、云母、香蛤、松香及水君子等中草药。这些药物的出土,对研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草药的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总之,千寻塔塔刹中心柱内出土文物567件,塔顶平台与中心柱一直线上的东西两面各坑洞内出土13件;塔基墙洞内出土了104件,共出土680余件。这些文物世所罕见,弥足珍贵,它对研究边疆少数民族与内地关系,以及古代中原文化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和大理地区古代生活、宗教、民俗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曼飞龙塔
  曼飞龙塔
  曼飞龙塔坐落在云南省西版纳傣族自治洲允景洪县大勐龙乡曼飞龙村后山上,左边是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右边是郁郁葱葱的橡胶树林,曼飞龙塔簇拥在其中,是西双版纳众多佛塔中最漂亮的一座。
  曼飞龙塔原为傣族小乘佛教寺塔建筑,佛寺早已毁坏。塔始建于傣历五六五年(公元1204年),据传塔的式样由印度僧人设计,由勐龙头人古巴南佩等人主持建造。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为砖构金刚宝座式建筑。是由8个小塔和一个中心大塔构成的一组罕见的连体大群塔,九塔平面呈八瓣莲花形,每座塔的塔身均作为覆钵式半圆形体。各塔尖耸簇拥的形态,恰似雨后争相破土的春笋。故有“笋塔”之称,亦称“母子塔”,而且母塔上还悬挂装饰精致的“天笛”,山风吹来,发出悦耳的曲调,令人心旷神怡。据说这种声调在佛教上象征虎啸龙吟的涅槃境界。金色的塔刹,衬映着蓝天白云,那洁白的塔身显得格外地皎洁和谐。塔身还有各种精美的浮雕,雕塑和彩画,使之雅而不俗,华而不奢。
  曼飞龙塔通高16.29米,主塔居中,高12.13米,基座高3.9米,直径14.25米,8个小塔分列八角,各高8.3米,内层圆形基座的八角各砌出一佛龛,龛内供佛像、佛龛上饰以莲花。主塔和8座小塔均由基座、塔身和塔刹组成,塔刹由莲花座托上的相轮、宝瓶等组成,基座为莲花须弥座,由三层须弥座叠筑而成。座下设佛龛,龛内供奉佛像,内壁各塑有小浮雕佛像50尊。8个小塔顶端各挂一只铜佛标。从曼飞龙塔的形式来看,似与泰国北部13世纪的马哈达特塔相近,但其细部结构,以莲花托上的舍利塔为主,显示出云南傣族佛塔的特点,实际上曼飞龙塔的建筑形式是参考了东南亚小乘佛教国家流传的佛塔形式,又结合当地的传统建筑而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建筑,并流传着动人的故事。现曼飞龙塔正南面的佛龛下一块原生岩石上,留有一人的踝足印,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足印,因此建塔进行膜拜。这就决定了曼飞龙塔在云南佛教信仰者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大姚白塔
  大姚白塔
  大姚白塔坐落在云南省大姚县城西文笔峰顶,因塔身洁白如雪,故称白塔。又因形状酷似庙宇中常用的磬锤,故又称磬锤塔。始建于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道光《云南通志》记载:塔建于唐时,西域番僧所造,尉迟即梵僧名。道光《大姚县志》记载:此塔“相传天宝年间吐蕃所造”。大约是南诏唐时期。呈八角形,每边长3.12米,分塔座上中下三部分,八角形宽大的须弥座上,玉柱挺立,柱上砌成12层密檐,将承受面扩展开来,上面建圆锤形塔身,顶端浑圆,金塔基座宽阔,腰部秀丽,顶部雄浑,属藏式喇嘛塔,为密宗佛教流传滇西的遗物。塔的顶部由刻有梵汉两种文字的砖砌成,其汉字砖刻有“大佛顶”、“八大灵塔咒”、“光垢净光咒”、“十方诸佛灵塔咒”、“资益谷塔咒”、“阿閦佛灭正报咒”、“尉迟建造”等字样。从佛塔的建筑特点来看,反映出佛教密宗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藏传佛教的特征。大姚白塔的建筑风韵及有关资料文献记载告诉我们: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南诏时期,云南境内的很多地区与当时西藏吐蕃间已有频繁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交流。1975年,维修白搭时,发现塔顶有一方洞,是原来安置塔刹的柱洞。原佛塔八角柱正四方辟有镂空的佛龛,内供佛像,后因加固塔身而堵塞。这座佛塔古代是有塔刹,塔身有佛龛,通风较好,现存塔身形状,与古代略有不同。此塔形制特殊,在我国古佛塔中较罕见。
  白搭在云南仅此一座,是云南早期舍利塔的实物例证,是研究我国唐代建筑,以及藏传佛教在云南地区进一步传播和发展的重要资料。
  勐卧佛塔
  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大寨勐卧佛寺两侧,有两座造型奇特的佛塔巍然屹立在秀丽飘逸的威远江畔,层峦迭翠的吊钟山下,佛寺左侧的塔叫树包塔,傣语称之为“梅赫窝广勐”,佛塔右侧的塔叫塔包树。傣语称之为“广勐赫窝梅”。双塔为傣族威远土官刀汉臣于明末清初约公元1661年建造,距今约有320多年的历史。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经修缮,佛塔为红砂石亚字形仰莲,复莲多层迭式,小乘佛教佛塔,方形基座,边长4米,塔刹均被大青树所代替。
  树包塔高约10.7米,是一座下方上圆,葫芦形宝顶的石塔。塔身均有21层石雕,上刻有各种装饰性的民族图案,佛教及傣族民间传说故事,如《唐僧取经》、《孔雀公主》、《喃木婼娜》等,还雕有飞禽走兽等图案。石雕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傣乡风情。这座优美的佛塔,却被一株挺拔葱郁的大青树紧紧包住,塔身上缠满粗壮的树根,更显得苔痕斑驳,古朴奇丽。塔顶为大树覆盖,茂密的枝叶像一把巨伞,使佛塔四周凉爽清幽。塔包树高约7.2米,它的形状高度,与树包塔相似,只是塔上的石雕,内容多有区别,塔的顶端从中央长出一株挺拔俊秀的大青树,树龄较小,身材并不粗壮,高约20余米,树荫覆盖面积小。站在这两座别有风韵的佛塔前,人们常问这种奇观是怎样形成的?根据《威远厅志》第八卷记载:勐卧寺“有塔两座,高三丈余,昔土官刀臣汉所建,左塔中生缅树,其枝从石缝内向周围伸出,枝叶甚茂,塔石不崩。至晚,众鸟聚集,欢鸣于上,缅僧皆称奇焉,名曰塔树,至今犹然”,概述了这种奇观的形成。这种形制的佛塔在我国众多的佛塔群中实属罕见,它对研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尤其云南傣族宗教、文化、历史等均有极高的实物资料价值。
  弘圣寺塔
  弘圣寺塔
  弘圣寺塔,又称一塔,坐落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镇弘圣寺旧址上。在崇圣寺三塔南侧,相距约3公里的苍山马龙峰下。站在三塔前,南望弘圣寺塔,似在咫尺之间,站在弘圣寺三塔下,北看三塔,似乎三塔就近在眼前。该塔建于唐代(公元618~807年),以后多次重修,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曾大修。
  塔通高43.87米,16层,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全塔分为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基底用石板砌成,四面有塔门,可入内攀登。塔身各层之间用砖砌出叠涩檐,塔逐层收分。塔2~15层每层四面辟有佛龛,内置佛像。第三层东西设券洞,与塔心相通。塔身呈拋物线形,优美流畅。塔顶有铜制覆钵及铜葫芦,塔刹宝盖为八角形,角挂风铃,风来作响,清脆悦耳。在修葺此塔时发现梵汉文模印砖:“阿閦佛灭正报咒”、“修造宝塔陀罗尼咒”、“金刚举楼阁咒”,以及铜佛像、塔模等,其中有的与大姚白塔铭文砖相同。1981年维修时,在塔顶发现珍贵文物400余件,其中塔模61件,形式多样,制作精巧。
  佛塔的层级数有奇数塔和偶数塔两种,汉传佛教的大乘观认为,7至13层大多是成佛果者的象征,而弘圣寺塔为16层偶数塔,是佛塔中级数较多的塔,这种塔在中国佛塔营造中是不多见的。佛塔的造型与唐代西安小雁塔相似,属典型的唐塔风格,可见南诏文化与唐代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研究南诏历史和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
  姐勒金塔
  姐勒塔
  瑞丽,傣语叫勐卯,意思是“雾茫茫笼罩的翠绿的地方”,它三面与缅甸接壤,瑞丽江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玉带,裹缠着翡翠般的瑞丽。早在数百年前,这里就已成为当地傣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7世纪末,印度佛教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随之佛教建筑艺术的传入,这里的人们崇尚佛塔,争相仿造,瑞丽姐勒金塔就是其中最典型的塔例。
  姐勒金塔坐落在云南省德宏傣自治州瑞丽县勐卯镇东南姐勒寨,故得名姐勒金塔,亦称瑞敏汉金塔,傣族人称佛塔为姆。塔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主塔通高40米,圆形塔基直径30米,属小乘佛教建筑,由塔座、坛台、塔身、宝伞、风标等部分组成。塔基上共有17个大小不等的尖顶覆钵式佛塔,中间有一座大塔,外围有16座小塔,依次缩小,环列周围,分层围绕大塔的诸小塔如花团锦簇,错落有致,宛如群星烘月,大塔尖耸入云,煞是壮观。俗传其地发现佛骨,形状色泽大小不一,每当夜间大放光芒,五光十色,极为奇丽。围绕着大金塔,还建有干阑式结构的佛殿与僧房,是典型的西南地区传统建筑风格。
  邛崃石塔
  邛崃石塔坐落在四川省邛崃县西南约50公里的镇西山南麓高兴乡石塔寺内。寺原名为大悲寺。寺内有座石塔,故塔名称邛崃大悲院石塔,塔的全称是“释迦如来真身宝塔”。寺始建于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为唐宋古刹,曾经历代多次改建修缮,面目全非,只有正殿是明代建筑,塔始建于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
  塔在寺前山门外,距山门约8米,处于寺内建筑中轴延长线上,通高17.8米,全部用红色砂岩砌筑,平面四方形,为13层密檐式。由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高约4米,分基台和基座两部分。基台由于平整的条石砌成正方形平台,露出地面部分约0.5米,边长约6米,分立四天王像,含有四大天王托塔之意。基座双重须弥座,高约3.5米,中间是束腰,以间柱分为三间,柱间浮雕海堂曲线形壶门三个,内有阴刻牡丹、莲荷等线条的花卉,繁简相宜,线条流畅,是不可多得的宋代花卉图案雕刻佳品。双重须弥座上雕有纹饰和佛龛,须弥座束腰上面装饰着仰莲瓣花纹,上层须弥座直接叠在下层的须弥座的上枋上。这种佛塔基座是典型的宋塔风塔,高大的须弥座上托着第一层塔身的附阶回廊,回廊同须弥座一样宽大高耸。座上有回廊,四面用12根八方形石柱托起微翘的四角攒尖房盖。第一层塔身的龛门上,以石刻叠涩8层挑出,与须弥附阶檐柱共同支托起第一层宽大的塔身,塔檐为石砌四角反翘。这种建筑结构,国内佛塔所罕见,表现了南方建筑的特点。第一层塔身以上,出密檐12层,相距很近。塔檐均以石刻叠涩挑出。塔身底层较高。约4.1米,四面均有佛龛,龛内供四方佛,龛楣题匾:“释迦如来真身宝塔”,佛塔四面都一样,东、西、北三面上款题:“勅赐大悲院兴建石塔僧安静记”,南面的上款为:“大宋壬辰乾道八年秋兴建石塔僧安静记”。第二层以上塔身伸出,腰檐由整石凿成,四角反翘。每层间均辟有3个小佛龛,用以替代门窗。整个塔身外观,从第二层起到第六层每层略为增大,而从第七层到十二层逐层收小。塔身中段微凸,略呈梭形,显得格外流畅挺拔,塔刹高1米。在塔顶置覆钵两重,上置葫芦宝瓶。唐宋塔的塔刹本是十分讲究的,但大悲院石塔的塔刹与整座宝塔的建筑风格极不协调。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因“寺殿凋零,塔顶毁败”,寺僧荣昌“自己衣食之资,竭志用心修整”。这个塔刹是明代配装,其质量尚差。
  邛崃石塔在造型和雕刻艺术,以及寺塔布局上均有独到之处,对研究我国佛塔建造史与构造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报国寺华严铜塔
  四川的铜塔一般塔身满铸经文,起经幢的作用,可谓经幢式铜塔,经幢是唐初随密宗东来而传入中国的,是一种刻经咒的六角形或八角形石柱,后来净土宗等各派也有在佛殿前建经幢的。经幢式铜塔就是把刻满经文的石柱改为塔形,下有须弥座,中有带腰檐的塔身,顶上也建塔刹,报国寺石塔就是其中最典型的实例,这也是印度佛塔向中国式佛塔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佛塔类型。
  华严铜塔坐落在四川省峨眉县城西南峨眉山伏虎岭麓的报国寺内,原寺始建于唐,宋绍兴年间,称龙神堂,明代称伏虎寺,后迁于今址,称报国寺。寺院占地60余亩,建筑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在寺院大雄宝座右侧古亭内安放着明代从圣积寺迁来的铜铸华严经塔一座。这里是峨眉山入山第一寺,也是峨眉山的出入门户所在。寺院内除了铜铸华严经塔外,还有一尊明初烧造的彩釉瓷佛像,以其逼真的造型和生动的神态闻名于世。华严铜塔因塔身刻有佛教的《华严经》全文,故得名华严经塔,又因塔是用紫铜铸造的,故又称“紫铜华严经塔”。佛教名山峨眉山原来有很多铜铸建筑物,但现在多已不存,唯有这座紫铜华严经塔完整的保存下来,殊为不易。华严铜塔14层,通高7米,八角对称,层层有楼阁,塔形与山西五台山显通寺铜塔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塔身的下部较为粗状,为八棱覆钵式,正面辟佛龛,其余各面雕满小佛像,每一楞面上部都雕饰佛像,上部塔身为双重楼阁,中间以巨大的塔檐划分为二,上下各7层,似为两重7层楼阁式塔相叠而成,在塔身之上冠以三重巨大宝珠。此塔全身布满浮雕,多为高浮雕,立体感强,佛像、菩萨、人物、狮子、大象等均突出壁面。塔上铸有4762尊佛像,数目众多,雕饰华丽,还刻有全部的《华严经》经文的佛塔是我国金属建筑中是十分罕见的,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佛教史及雕刻艺术的珍贵文物。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 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供佛像有两个重要的意义,这一定要懂得,第一个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恭敬心!恭敬心是性德的表现,课诵本里面大家常念到“一切恭敬”,佛菩萨对人、对事、对物都是至诚恭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是不是至诚恭敬?佛菩萨是一切恭敬,一定是平等清净,没有高下,没有分别。所以我们供佛像,因为我们对佛恭敬,对佛恭敬立刻就想到:我对一切众生要恭敬,对一切万物要恭敬。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你要把每一个众生都当作佛一样地恭敬,这是供养佛像的第一个意义,这叫真供养。供佛像的第二个意思是报恩。佛是我们第一个老师,我们今天能够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我们不要忘了根本的老师。所以我们供佛,不是把他当神看待,而是把他当作老师看待。我一看到佛像,我要觉悟,我要向佛学习!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