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妙峰山历史文化研讨会》的现实意义
2014/9/8   热度:180
一切事物生灭皆因缘合和。法性离言,本不可说。本次研讨会以妙峰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首参德云比丘的圣迹为起点。从而发掘、整理,妙峰山德云寺开山祖师、彻庸禅师承传禅宗法脉徒系衍盛,如无住,担当等辈出。法著丰盈,而《曹溪一滴》就是法海慧珠。还有深沁慧心的禅诗,偈语等历史文化。妙峰山一气兴盛近三百年,根就在于彻公始创之日,就以自己庄严奉行世尊真谛和禅宗法承为宗旨。并开创禅文化为宏法利生的般若。对崇善文以载道的士绅广泛宏法,培植善报,延转慧命。历史证明:在愚昧的人头脑中佛教是迷信,而在聪慧人的心里是净化心灵的良方。故此,明清时期妙峰山在云南佛教的地位占有重要一席。
广义的文化包括历史与现实,是社会政治、经济、民族意识形态和狭义的文化包括文学、艺术、音乐、美术等的综合反映。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我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就是中华民族三千年抱守为一的根。不论社会变迁,远走天涯海角,生在何方,都受她有形、无形的影响和吸引,而产生无比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繁荣、统一的原动力。而不了解中国佛教文化,就谈不上认识中国文化。佛教自西来,自她传入中国之时就与中土原生文化———道家的天人和一思想互相吸纳,提高到众生皆能成佛。神通是修行的衍生物,而人生的涅槃。就是大自在。佛即众生相。无欲无识何在六道里要打滚。儒家的“礼”、“仁”、“中庸”思想,佛教深入浅出化为:不着两边、为中道。戒生定、定生慧。灭贪瞋痴三恶业,自然“礼仁”生。经、律、论通过种种形象的比喻、借喻阐述净心才能净土,积善成德、扬善弃恶,达到世人皆能慈悲喜舍,建立人间极乐世界。
妙峰山德云道场,在明末清初兴起。有其历史背景;妙峰山所在地大姚县,当时是滇蜀南丝绸之路的要冲。明末内地文人志士入滇姚州。商旅往来繁荣,为云南禅宗泰斗彻庸由鸡足山住锡妙峰山,高擎法幢,与文人志士联为方外挚友,为法脉延伸三迤,奠定了社会基础。而今日之大姚社会体制,民众生活水准非夕日大姚可比,但就三迤佛教之盛,而超于大姚。德云龙头蛇尾,其诸多原因中,还在于缺少高僧大德,振扬家风。所以,本次研讨会,从论证历史文化的圣迹、圣僧入手。以古为鉴,古为今用。大姚县政府请印严法师住锡妙峰山德云寺,印严法师出生大姚,与妙峰山有殊胜法缘,又是当今佛界泰斗本焕老和尚的入室弟子,僧风庄严。清逸的诗、书、画深蕴禅机。有彻公,担当法慧之再显。印严法师立下重树德云法幢的宏愿。半年来,印严法师在地州、县、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树起德云寺“持戒、安居、念佛”的法旨,端正了法席。查史著文、以诗书史画为“白牛”。在县政府支持下创立我省佛教界第一个“大雄佛教诗书画院”为宝筏。出版了以妙峰山德云寺开山祖师历史资料的专辑,撞开了省、北京的学术殿堂,以文彩僧格赢得大师学者专家的青睐。构成了“江湖龙象并内外檀越缁白人等、轮诚乐助的盛况”。本研讨会举办,就是在群英聚集的态势下必然产生的。十余位专家、教授躬身到大姚参会,为本次研讨会著文,开讲为大姚县以文化兴县出谋献策。其中殊胜者是社科院专家为散失的彻庸法著《曹溪一滴》提供了木刻板复印件。使沉没了的牟尼珠重放异彩,为大姚重集一份家珍。也是县领导关怀德云寺法门的一份功德。到会贵宾在会期间与县各级领导广泛接触中,深感到一个贫困县能如此重视历史文化承传,高瞻文化兴县实属可贵,文化兴县的实施就是脱贫致富的开始。对大姚有这样一班领导能以县实际具体地贯彻中央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战略方针深感敬佩,大姚腾飞指日可待。
文化也是宝贵的资源,可以形成特有的产业。就大姚县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蕴涵,大可利用佛教圣地妙峰、白塔、石羊孔庙、三台弈族赛装等。构建成一个佛教文化、孔子文化、彝族文化的多元文化圈,利用文化的多样性,原生性开展文化旅游产业,使佛教的教化功能扩张到拉动社会经济的繁荣。文化产业的开发是投入小、见效大,妙峰山的知名度扩大,大姚县的知名度在国内外将更上一筹。随之大姚的彝家风俗,自然风光,土特产品就将成为国知名品,最后赢得的福报是经济繁荣,民风淳朴,文化高尚的大姚县。故本次研讨虽为一僧一寺一山而召开,但寓意深远。
这就是我认识到妙峰山历史文化研究会的现实意义。
(注:此文经编者审阅,略有删除,未经作者审阅)
(作者系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的社会,每个人都想拼命赚钱,都用尽心机去赚钱,大多数人不知道,我们所得到的财富,都是我们命里有的:命里面要没有的,再聪明、再有能力,我们也赚不到。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