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的历史使命
2014/9/8   热度:251
二十一世纪中国佛教的历史使命
宽昌法师
岁月,总是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悄悄流过,当我们回首时,已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耳边响起“是日已过,命已随减”的祖训,几多感慨,几多焦虑。作为一个跨世纪的中国僧青年来说,在警钟的余音里我们应该担负起怎样的历史使命呢?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二十世纪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世纪,人类在尖端科学文明的超高速道路上奔弛,生活物质的享受越来越高。但是,人们并没有克服自身固有的贪、嗔、痴等烦恼习气带来的苦恼和困惑,物质的享受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真正的自由和幸福。相反,使人们成为欲望的奴隶而苦苦挣扎着。
几经厄难的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在乱石横陈,荆棘丛中辟开了新的生路,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与动荡混乱,以对抗战争、科技为主的二十世纪不同,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和平、发展、生态为主的崭新的世纪。对人类而言,二十一世纪的社会进步的速度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未曾有过的。物质生活的富足将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大多数人们所奋斗的主要目标,追求高尚健康的精神生活已成的社会大众的风尚和潮流。充满智慧,给人快乐自在的佛法,在经过两千五百多年来历代祖师大德们的努力,博大精深的教义臻于尽善尽美。那么,当世界逐步趋向全球化,实现“地球村”的时代,历史赋于佛教的机遇多于挑战。佛教能否在这个新的世纪有新的起点、新的开拓,这是我们不可推卸历史使命和光荣坚巨的任务。
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在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从这句肯定的语句中,我们看到了佛教的社会功能和历史意义。自从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佛教传入我国后,对我们的经济、文化、思想、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补益,注进了新的血液。佛教已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内涵,促进了华夏大地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佛教也拥有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成为世界佛教的第二发源地。
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本质思想,已深深的植根在每个众生的心田里,那怕他是异教徒。慈悲济世,弘法利生的积极慈悲的思想,将引导着一代代数以万计的人们找回本地风光,享受着本地所具有的自在和快乐;平等没有差别的和平共处的思想,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佛教对人类的益处已无法用言语来表明。
新世纪呼唤着佛教,佛教回应了新世纪的呼声。芸芸众生久旱的心灵在渴望着佛法清凉智慧的甘霖,在保持了本有的优良传统而又继续发扬的佛教,会一如继往的激发人们心灵深处的道德自律,提升人的自主感,增强生命存在的价值感和神圣感,满足人们心灵上的需求,丰富社会大众的生活。
虽然佛教有着优良的传统和博大精神的教义,二十一世纪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里我们应积极的去发掘,使它的功能能在这个全新的世纪里大放异彩。
众所周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鉴于此,新世纪佛教应有新世纪的弘法人才,新世纪要有新的弘法体裁和新的弘法工具。应该加强僧众自身素质,不但要具备丰富广博的佛学知识,同时也应该有丰富的社会知识,二者相辅并成,在弘法的路上捷足迈进。在这个时候不可忽视对道心的培养,以免因免疫力的低下而遇受到一些本不该有的病毒的感染;还要培养他们的弘法情操,真正的做到“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业”。控制僧众的数量和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要因滥收而导致佛教徒“鱼目混珠”,失去僧众的人生价值和社会功能。
假若正常的宗教得不到正确的应用,邪恶的教派组织则乘机蔓生,吞噬了无数个鲜活的生命和健康的心灵。在这个时候,我们应不能拘泥于弘法形式,以智慧方便来引导他们,使他们明白真理,认识正常的宗教,走向快乐健康的人生。
中国佛教一直以来都是沿袭着大乘佛法的命脉,大乘佛法的特征在于“自他两利”,我国虽然已经迈进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之大,人口众多,还有很多人在生活上还需要去救助,我们在满足了一部分人精神食粮的同时,也应该去满足一部分人的物资食粮,这就是要做好慈善、公益事业了。当我们在衣食无忧,安心办道的时候,有多少人在流浪街头,无家可归;当我们在宽敞明亮,且有现代化设备的教室里读书的时候,有多少贫困的孩子们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令人伤感的是,有很多优秀的学子在高考成功后因学费问题而留下的永恒的遗憾;当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修行办道的时候,有多少人因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过多的砍伐,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现象,导致出现了望而生畏的沙尘暴,传染疾病等严峻的问题。佛教寺院多处名山大川,寺院素有育林、护山、绿化环境等的优良传统。古寺所居之处,成了人们游览、休闲、赏心悦目的场地。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利用可利用的一切,为国士、为众生提供能提供的一切,不但能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在物质、生态环境上也得到一定的满足。
弘法度众在于契机契理,每一个宗教的生存也得益于国民政治相辅益。在我国,国民宗教信仰自由。江泽民(主席)在十六大正确的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对新世纪佛教的正常活动带来了新的保障,又一次拓宽了我们的空间。佛教一直在遵循“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的崇高理念,以真实的行动体现了佛教在国民中的贡献和地位。
综上所述,二十一世纪赋于我们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呢?我想不外乎以下的几种:一是继承和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做好本职工作;二是积极参加各项有利于社会大众的慈善、公益等事业;三是加强内部素质建设,培养出一些有知识、有文化、有修行,且能与新世纪相结合的僧青年;四是爱国爱教,团结和平,发扬佛教的各项功能;五是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弘法机构,积极发挥该组织的功能。
我们应该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每一个佛教徒的历史使命,也是促进整个世界和平,人类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勇于承担,作为民族文化绚丽的花朵,东方文明巍峨的丰碑,佛教依然会展现出它无穷的魅力。有人曾说:“二十一世纪将是佛教的世纪”,用我们的双手铸就这辉煌,用我们的行动再塑丰碑。这是我个人的心愿,同时我想也是诸位大德长老和同学道友们共同的心愿!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不”呢?!既然历史赋于我们这样的使命,我们又岂能辱于使命呢?!
佛教不仅是种提升人类生命品位、精神境界的思想信仰体系;也是一种保持社会稳定和世界和平的社会实体;更是一种融入各民族精神之内走向世界文化的社会现象。信仰、社会、文化,佛教以此三圈层层相叠,环环相摄,构成一个世间而超世间,既历史而超历史的系统体系。站在新世纪的平台上,我们已经明白了今后该怎样做!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心里的念头,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一天不晓得打多少妄想,这就是心生灭门。生灭心是真心的作用,这里面就有迷、就有悟。悟了就叫“如来藏”,迷了就叫“阿赖耶”。《楞严经》说得好,阿赖耶跟如来藏是一桩事情。为什么叫如来藏?如来就藏在其中。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