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莫尔佛塔----喀什佛教的最后历史见证


2014/9/8    热度:146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莫尔佛塔,莫尔,亦译作“莫热墩”或“莫拉提木”,维吾尔语意为烟道、烟囱,因该名称所在地的两座高土塔向被当地群众视为古代的烽火台而得名。其实这是我国西藏古疏勒国都附近一处著名的佛寺遗址。它位于今塔什市东部20余公里古玛塔格山中段的一座山丘上,背靠群山,面对荒野,其南面隔恰克玛克河古河道与几公里外的汗诺依古城。
  莫尔佛塔遗址现有两座残存佛塔,其东南部有一组僧房遗址,坡下的沙地上有一排古代坎儿井,蜿蜒排列约1公里,是当年寺僧的水源。古寺院遗址下层的一段夹有烧为炭灰的水料,估计该寺院毁于一场大火,附近还出土不少石膏塑像残片,其中的一片佛像面部极为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两座佛塔中东南面的那一座,底如方形托盘,圆柱形腰,上有一蛋糕形圆顶。其底座长宽各12.3米,总高8.4米,分为逐次递缩的5层。座上圆柱形塔身高2米,圆顶高2.4米;佛塔从底到顶通高12.8米。塔身用麦草调和黄土脱出的方形和梯形土坯砌成。塔体中空,上部可见攀登的踏脚坑。顶上有圆孔。该塔即佛教建筑中所谓的“串堵波”,是专门用来收藏安放“舍利子”(即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灵骨,包括毛发与牙齿等遗物)的。据史料记载,当年佛教昌隆的疏勒国里,就收藏过释迦牟尼用过的“佛浴床”、“佛钵”等遗物,如高僧道安、智猛、鸠摩罗什等大师都曾在疏勒国礼拜过诸佛菩萨。
  西北面的另外一座佛塔有如倒置的大斗,底大顶小,底面边长25米,宽23.6米,顶部边长14.2米,宽12.5米;塔身残高7米。塔身正面和两侧留有佛垄遗迹,内中当年有雕塑的小型佛像,现已剥蚀一空。此塔应是寺院的中心建筑物,台顶上建有钟鼓楼或佛殿,现已不可见。
  644年,唐高僧玄奘大师返程抵达疏勒国时,称这里“淳信佛法,勤营福利。伽蓝(寺庙)数百所,僧徒万余人”(《大唐西域记》)。这比起当时同为西域佛教文化中心的龟兹(今库车)与于阗(今和田)各只有迦蓝百余所、僧徒5000余人的情况,疏勒国的佛教极其可观。690年(武周天授元年),武则天向全国各地颁发《大云经入并令诸州兴建“大云寺”。疏勒都督府费时10几年在境内兴修了名扬西域的疏勒大云佛寺,一直到8世纪中叶,这座佛寺还在被人称道。根据莫尔佛塔所处地望及遗址形制,特别是僧房和佛堂遗址上用粉白的石膏为地面辅料的华贵装饰,这很可能就是当年疏勒大云佛寺的遗址。寺院一直保存到10世纪初叶,当伊斯兰教正式传入喀什嘎尔后,才在战火中被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教有 “三 福 田”: 第一福田:是供养佛 、法 、僧 ,这叫敬田; 第二福田:是供养父母 、师父 、老师 ,叫做供养恩田; 第三福田:是供养贫困的人 、贫苦的人 、生病的人 、残疾的人 ,是属于悲田! 所以 ,有三福田的人,就能很快地得到回报…… 敬田 、恩田 、悲田,称为“三福田”! ​​​​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