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林寺导游词


2014/9/8    热度:324   

宝林寺导游词
  宝 林 寺(概况)
  宝林寺是目前广东面积最大、气势最雄伟、风格最规范的佛教寺庙。顺德人有句话:“未有顺德,先有宝林”。大家可知道为什么呢?原来宝林寺始建于唐末五代之南汉时期,大约是公元942年,距今已一千多年了。而顺德设县是在明朝景泰三年,距今才五百多年,比宝林寺的建立整整晚了五百年呢。可惜旧的宝林寺饱经沧桑,年久失修,再加上旧城改造,原址已难以修复旧观了。于是经有关部门批准,宝林寺于1996年募资一亿,易地重建的,从现今大良区青少年宫迁到现在的太平山西麓。而太平山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南面,据史籍记载,“太平春雨”是清朝雍正年间的凤邑八景之一。今天的顺德宝林寺,占地十三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就有一万三千平方米,成为一座比之原址更为宏伟瑰丽的禅林。1998年10月11日是宝林寺开光的日子,这天出现了三大自然奇观,这里的四色睡莲竟连夜开放、两棵玉棠春二度开花,而且在当日的下午四点多种,宝林寺上空出现了罕见两道七色彩虹,可见宝林寺确实灵气逼人。
  为什么选择太平山来重建宝林寺呢?据香港著名风水先生蔡拨利讲,广东的龙脉起于罗浮山,经青云山、太平山、西憔山过鼎湖山,太平山刚好是龙脊,宝林寺右边是大岭青龙山,左边是仰睡夫人白虎山,前面是平坦大道,是一块名符其实的风水宝地
  宝 林 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就是宝林寺的入口了,下面请大家跟随我一步步上山礼佛,一层层登高览胜吧。
  带大家进入宝林寺景区的同时,我先要为大家说一下宝林寺的来历。顺德人有句话:“未有顺德,先有宝林”。大家可知道为什么呢?原来宝林寺始建于唐末五代之南汉时期,大约是公元942年,距今已一千多年了。而顺德设县是在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距今才五百多年,比宝林寺的建立整整晚了五百年呢。可惜旧的宝林寺饱经沧桑,年久失修,再加上旧城改造,原址已难以修复旧观了。于是经有关部门批准,宝林寺于1996年募资一亿,易地重建的,从现今大良区青少年宫迁到现在的太平山西麓。而太平山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南面,据史籍记载,“太平春雨”是清朝雍正年间的凤邑八景之一。今天的顺德宝林寺,占地十三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就有一万三千平方米,成为一座比之原址更为宏伟瑰丽的禅林。大家来看,现在我们已经站在太平山脚下了,从这里仰望宝林寺的全景,只觉得整庄严宝刹有如从天而降,有人把宝林寺的气象比喻为“龙跃天门,虎卧凤阁”呢。大家没想到顺德还有这样气势恢宏的名胜吧!
  我们所在的这个寺前广场占地八万多平方米,青草萋萋,古树环绕。那边的五棵苍翠挺拔的盆架树,象征了五福临门。正对宝林寺的这一块“南无阿弥陀佛”回照壁,寄托了人们向往西方静土的美好愿望。至于“南无”是梵语Namo的音译,它的意义是“敬礼”。今天印度人相见,互道“那摩悉对”,就是说“敬礼了”。那么这里的“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向西方的佛祖行礼的意思。而照壁前的这一块名为“鼍龙顺翔”石,第一个字“鼍”念“驼”,鼍龙就是我国特产的生长在长江下游的扬子鳄。这块“鼍龙顺翔”石是广场里十二块天然石中最大的一块,长7.3米,完全出自天地造化,也有人说它是块龙舟石。大家看到底象什么呢?
  我们面前的这个龟池是佛门的放生池,又叫天池。放生池一般设在寺院的山门口或大殿前的中央,因为佛教徒要求慈悲为怀,不可杀生,它体现了佛教众生平等的教义。而大家都可以看到水池中央的这只石龟,它是用白麻石雕成,因为龟是长寿的象征,传说可以保佑众生福寿安宁。所以这里又被称为“天池灵龟”。
  大家请看,从右边过去,走过那有如白玉带一般的如意桥,是一个清新开阔的传统园林,园中还点缀着“鼍龙顺翔”以外的十一块天然石呢。而我们的左手边,远处有一排排的古色古香,玲珑剔透的仿古民居建筑,那是宝林寺专为前来学修佛法、开展宗教活动的民众设立的居士林。提到居士这个名字,可能大家会想到那些自称能为人算命、看风水的人,或者想到古时候的某些著名的文人墨客,如唐代的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其实,居士之称早在商周之际就出现了,在佛教里指那些皈依佛法但不出家的人士,比如著名的佛教理论家维摩诘就是居士。佛教传入中国后,也渐渐出现了中国本身的居士,特别是禅宗、净土宗的传播,吸引了大量的知识分子和其他受到俗务绊身的人士信仰佛教,例如欧阳修称为六一居士、苏轼称为东坡居士,由此大大增加了佛教居士的数量。当然,除了佛教的居士,道教也出现了居士,他们多数是从事有关术数命理的预测的。所以大家以后听到居士这个饱含文化蕴味的名字时,就要分清楚是那一种居士了!
  绕过“天池灵龟”,我们走上盘龙大道前的平台,迎面的是巨大凝重的“天坛宝鼎”,它象征着“国泰民安”、“雄基永固”。宝鼎直径5米,高5.9米,是现今我国石鼎之最。鼎上龙绕祥云,“也可以得净心”六字回文诗,带出了千古禅韵以及佛门静地的清悠古远。
  现在大家要做好准备运动,跟我由这盘龙大道登山拜佛啦。盘龙大道名不虚传,台阶中央的石雕上,青龙盘据,呼之欲出,活灵活现。顺着这119个台阶拾级而上,就可到达那危然耸立的三孔“石牌楼”,大家是否有到了神话传说中的南天门的感觉呢?建这座石牌楼是为了让朝圣者肃然起敬,静心礼佛。我们且看宽广的平台上,左右两边高耸挺拔的盘龙华表直插云霄,它们由白麻石精雕细凿而成,足有15米高,直径达1米之粗,它们就象是招引佛教信众的两只大手臂。
  各位游客,提到华表,大家一定会想到竖立在北京故宫前的华表。一般来说,只有帝王居住的宫殿外才会有华表,那是由古代给平民百姓向君主提意见的“诽谤木”发展而来的,意思是要君主开言路,听民意。那为什么我们宝林寺的前庭也会有华表呢?原来,在封建社会时,宝林寺是顺德地区官员举行接圣旨、宣读圣旨等重要仪式的地方,这一对华表就是为了表彰宝林寺的尊荣地位。
  面对着宝林寺,白石砖墙的正中有一个鲜红的“佛”字,下面巨石突现,清水澹澹,这里名为“五台佛道”。这种布局可有很深长的意义,它是要劝告世人在佛光普照下莫做坏事,否则定会有水落石出之日。每一层的水池上种了许多睡莲,睡莲雅称水华,是佛教的佛花,一般为早开夜合。1998年10月11日是宝林寺开光的日子,这一天凌晨,当信徒们到来上香时,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四色睡莲竟连夜开放了。正是“花是连夜发,睡莲动宝林”,说明宝林寺确实灵气逼人。
  绕过那叠布流泉,台阶尽处,宝林寺的山门就在眼前。佛教寺庙的山门又称为三门,也就是无相解脱门,无怨解脱门及空解脱门。那意味着走进了这一扇门,就要去除一切尘俗的思绪,六根清静。至于山门之上挂着的碑匾,上面宝林寺三个金色的大字,笔力苍劲,古朴而浑厚。大家可知道,这就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墨宝呢。他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啊。
  不知道各位是否留意到山门前的这对石狮子,它们可是我们宝林寺的镇山之宝。与我们平常见到的石狮相比,它们显得尤其古朴圆润,石上斑斑的伤痕和苔迹让你想到了什么呢?你猜着了吗,宝林寺虽几经沧桑,易地而建,但这对石狮子仍是一千多年前建寺时的那一对,它们历尽风霜,如今依然屹立。它是古刹香火传承,千年盛衰的最佳见证者。
  既然到了山门前,我就要先让大家知道宝林寺的来源了。宝林寺始建于唐末五代之南汉殇帝光天一年,即公元942年,初名“柳波庵”,一直以供奉观音为主。宋朝咸淳年间,名僧德钦和尚云游而至,开坛说法,禅宗南播,寺院的规模和影响逐步扩大,盛极一时。至清康熙初年,肇庆庆云寺僧人元亮,驻寺传承禅宗之临济宗,逐令寺院的香火,更胜前朝。并将“柳波庵”易名“宝林寺”,取“净土七宝树林”的意思。据说,当时庵内长有一片参天古木,宛如传说中西天宝林山上挂满七种不同宝物的树林,《阿弥陀经》中说这七种宝物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渠、玛瑙。佛教源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后,融合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形成了门派林立的佛教文化,但以禅宗对后世的影响最深。我们的宝林寺也就是信奉禅宗的寺庙之一。至于宝林寺为什么会信奉禅宗,禅宗的临济宗又是什么一回事吗?等一会儿我会在讲解中跟大家慢慢说来的。
  现在请大家跟我走进山门吧,在这个殿堂式的建筑里,十八般武器样样齐全。分列两傍的是“哼、哈二将”,请问大家,他们哪一个是“哼”,哪一个是“哈”呢?大家只要看看他们脸上嘴型也就可以知道了。
  大家请跟我穿过山门,再往前走来,这座就是天王殿了。前庭的两株玉棠春是专程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浙江普陀山移植过来的。玉棠春是木兰科植物,一般在暮冬结蕾,春节前后开花,花形硕大,幽香醉人,但一年只开花一次。1998年1月11日,参加顺德十三项工程奠基典礼的嘉宾们参观了宝林寺,玉棠春花开吐艳迎宾客。同年10月18日宝林寺开光前夕,这两棵玉棠春二度开花,白色的花朵使天王殿前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正所谓,“一花引来万木春,玉棠再放迎庆典”。而且在当日的下午四点多种,宝林寺上空出现了罕见的自然现象,在蓝天白云之下出现了两道七色彩虹,光芒四射,经久不散。人们把“睡莲夜放”、“玉棠再开”、“彩虹双辉”这些吉祥的征兆,并称为宝林寺重开之日的三大自然奇观,可见顺德宝林寺的确是一块聚集了天地灵气的土地。
  跨进天王殿,那笑面迎人,大腹盘膝,僧人打扮的是中国式的“弥勒菩萨”,他右持佛环,左拿布袋,又名“布袋和尚”。而分列两傍的“四大天王”就是民间常说的“风调雨顺”。到底如何来区分这四位威风凛凛的天王呢?那位手拿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寓意为“风”;那位手拿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寓意为“调”;那位手拿宝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寓意为“雨”;那手缠蛟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寓意为“顺”。再看在弥勒佛背后的“韦陀菩萨”,他身披金甲,手持金杵,背向弥勒,面向释迦,正应了俗语:不看僧面看佛面。韦陀原是古印度战将,传说他为佛祖护法最有功劳,所以寺庙中要供他为护法神。
  请各位跟我走出天王殿,左右两边的就是钟楼和鼓楼了。传说钟鼓是西天天龙的耳目,敲钟打鼓的目的是要以钟鼓之声告知天上的各路菩萨,以及僧人们各就各位。相信大家都常听说过“晨钟暮鼓”,不过事实上寺院中习惯于在早晚都敲钟打鼓。每天早上四点半钟,寺里的僧人就会先敲钟后打鼓,开始做早课,表示一天的活动的开始;而到了晚上,他们会先打鼓后敲钟,表示一天活动的结束。大殿左边的钟楼上,大钟重达2.8吨,上面刻有金刚经,据说经文可以随着钟声传播开去的;而右边的鼓楼上,那大鼓直径达2.6米。如果机缘巧合,碰上钟鼓楼开放的时间,我们都可以上钟鼓楼看一看那足以令大地回音的钟和鼓。而且在鼓楼上观赏四周的风光最是合适了。大家看,青云古塔雄伟挺拔,金橘嘴河有如玉带环绕。登临回首,人间繁华尽收眼底。至身如此千年古刹,佛音缭绕,更令人神飞远古,思绪连绵,感悟万千。
  从天王殿再往上走,经过的这一条叫菩提道,旁边有一棵自然天成的盆架树,人们叫它姻缘树。如果你们中间有那两位朋友,从山门走到这棵姻缘树前一直牵着手,那么你们的姻缘就会得到佛祖菩萨的保佑了。
  走过了菩提道,大家就必须驻足留意面前的这一块“九龙戏珠浮雕照壁”了。它宽18.3米,高7.9米,是由63块青麻石精雕而成的高浮雕。壁上九龙各具神态,宝珠乌黑亮泽,整幅浮雕龙腾四海,气势磅礴,工艺堪称超卓,是岭南少有的佳作。
  现在,大家无论是否已经走累了,都要提起神来,因为绕过九龙壁,继续前行,就可以到达宝林寺最雄伟壮观的建筑——大雄宝殿了。在这一层,集中了寺庙中等级最高的建筑群,包括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罗汉堂。殿前的庭院里,古木参天,菩提苍翠。提到这个菩提树,它的俗名是“神圣之树”,学名是桑科半落叶大乔木,原产于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因为释迦牟尼是在此树下悟道的,在印度它被称为“圣树”。菩提树本终年不凋,在我省由于气候的关系,有落叶的现象。心形叶、伤口处会分泌出乳白色汁液,是菩提树较明显的特徵。每年夏季七至八月时,树干上常有两两並生的扁球突起,是菩提树的隐花果,剖开可见到许多颗粒状的小花,成熟后表面会呈现许多暗紫色的斑点,并自然掉落。茂盛的菩提树,为人們提供了乘凉的树荫。站在殿前回身望去,左有青龙气脉,右有伏虎归依,山光水色,令人心旷神怡。
  “大雄”是佛经中说的“唯大唯雄”的意思,这座大殿是宝林寺僧众每日诵经修行的场所,也是宝林寺举行各种佛教庆典法事的场所。大雄宝殿里供奉着的 “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相传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在感悟到人世间“生老病死”的苦难后,在二十九岁毅然出家修行,于菩提树下看到流星雨而证得无上菩提,也就是成佛了。殿前的两株“许愿树”就是菩提树了。释迦牟尼佛掌管着中方娑婆世界,或称堪忍世界,即佛祖进行教化的人间世界;释迦牟尼佛左手边的是“药师佛”,即消灾长寿佛,他掌管着东方净琉璃世界;右手边的是“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佛”,他掌管着西方极乐世界。世人习惯合称他们三位为横三世佛。这三位佛的金身高约10.3米,都是用香樟木雕刻而成,并贴以金箔,远观近看都是金光闪闪的。大家走前几步,仔细看一下佛像前的这张拜桌,它长12.9米,宽1.5米,高1.3米,是用花梨木精工雕成的,造工精细,侧面还雕有佛教的三十六个传奇故事,真可谓巧夺天工了。
  两边的墙上还有许多与佛教有关的木雕壁画,如佛祖讲经说法的情况,及对西天极乐世界的描绘。大殿中央佛祖的背面有一幅巨型的红木贴金浮雕,内容是观音应化的三十二个故事,体现了观音菩萨的救苦救难,普渡众生,慈悲为怀。至于大殿后厅的两边,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菩萨文殊和普贤。骑狮子的是“文殊”菩萨,骑大象的是“普贤”菩萨,他们与观音、地藏并称为佛教的四大菩萨。文殊全称为“文殊师利”,意为妙德、吉祥,他是众菩萨之首,是智慧的化身,常协同释迦牟尼宣讲佛法。普贤菩萨的梵文意思是普遍贤善的意思。普贤因广修“十大行愿”,又称“大行愿王”,“愿”是理想,“行”是实践。普贤的大行还通过他坐骑的六牙象表达出来,象的六牙代表了六度,“度”的梵语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第一是布施,包括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财施”,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怖畏的“无畏施”,以真理告知大众的“法施”。第二是持戒,戒也有三种,即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第三是忍,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第四是精进,即不懈息地努力于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事业。第五是禅定,第六是智慧,为自觉觉他而修禅定和智慧。大乘经典特别称道文殊师利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世音的大悲、地藏的大愿,所以这四大菩萨特别受到教徒的崇敬。我国五台山被认为是文殊师利的道场,峨嵋山是普贤的道场,普陀山是观世音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的道场,称为四大佛教名山。
  从大雄宝殿走出去,两边分别设有观音殿和地藏殿。观音殿前遍植荷花,幽香宜人,香炉内清烟袅绕。正所谓“袅绕祥云驾莲花,一念慈悲争善果。紊回瑞气知雨露,七情淡薄沐禅机”。“观音”菩萨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博大情怀由此可见。“地藏”菩萨虽然已达到了成佛的修为,可以由菩萨果位上升到佛的果位,但他曾立下宏愿,要先渡尽地狱中的冤魂恶鬼才成佛。他就是以这样无私无畏的博大情怀为信徒所景仰的。在这里,大家可以自由地云参拜各位佛祖和菩萨,但要注意香火,安全为上。等一会,我们在大雄宝殿后面再集中,一起游览剩下的几部分。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站在大殿的背后,前面的是法堂和罗汉堂。法堂是僧众宣说佛法,归依集会的地方,它是宝林寺里仅次于大雄宝殿的重要活动场所。法堂的两边一直延伸开去的是碑廊,这里集中了全国各地书法大师、丹青妙手的有关佛教内容的碑刻作品。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文学、书法、绘画各方面,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的文人骚客、巨匠大师不计其数。也就是由于他们的才情智慧与佛法精神的结合,使佛教文化对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
  后面还有一个长型的殿堂,里面非常宽敞,供奉的是五百罗汉。所谓阿罗汉是修行者得到证悟的果位。到了阿罗汉的果位,见惑思惑都己断尽,证得涅槃,堪受人天供养。印度古代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来形容众多的意思,和我国古人用“三”或“九”来表示多数很相像。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罗汉,在佛教经典中固然是常见的,但并不意味着是固定的数字。五百罗汉像在五代时期见于绘画和雕塑,不久便有许多寺庙建立了五百罗汉堂。后人更列举出五百罗汉的名字,甚至塑造出五百罗汉的形像,其实都是没有根据的。但无论如何,五百罗汉象是我国古代民间艺术的创造力的体现。这五百罗汉由浙江能工巧匠以香樟木雕成,每尊高1.5米,通体贴金,金碧辉煌。而且或坐或立,或思或笑,或庄严或慈祥,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没有两尊是相同的,大家不防细细欣赏。
  从罗汉堂出来,再往上走的话就可以到达藏经阁了,这里是宝林寺最顶端的建筑。相信大家在电视电影里,经常都会听到寺院里有关藏经阁的故事。那么,到底藏经阁藏的是什么呢?是否少林寺内的武学经典呢?其实一般佛教寺院的藏经阁收藏的是经、律、论三大类的佛教著作,称为“三藏”。经是经文,是从古印度佛教经典翻译过来的;律是佛教对僧众定下的清规戒律;至于论就是后世僧人研修佛法时留下的见解。因此,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水平更高的称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如唐代玄奘、义净都曾受到这个称号。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唐代的玄奘被尊称为唐三藏了吧。宝林寺的藏经阁还珍藏着清乾隆版《大藏经》,待会如果大家游兴不减,可以逐一细看。藏经阁内还供奉着“西方三圣”,庄严鼎立。中间的那一位是阿弥陀佛,它又被称为接引佛,因为它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接引着世间为善积德、诵经持戒的佛教徒进入极乐世界。所以,传说这些佛教徒在留弥之际会隐约见到阿弥陀佛呢!而阿弥陀佛两旁的分别是左使观音菩萨,右使大势至菩萨。在藏经阁内供奉他们三位,大概是希望通过学习佛经早登西方极乐吧。
  现在请大家跟我从右边的小径下山去吧。我们现在要前往钟鼓楼旁边的斋堂和客堂。佛教信徒只吃蔬菜水果,绝对不可以杀生吃肉,所以有“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灯罩纱”的说法。佛门弟子也不可以喝酒,而且是不允许浪费粮食的。宝林寺的斋堂是对游客开放的,它可以同时容纳八百人用餐,丰俭由人,品种丰富。等一下游览结束后,大家可以到斋堂自由享用斋菜。与斋堂相对的是客堂,它是用来接待过往的云游僧众以及在宝林寺暂时挂单的和尚的,堂内一幅祝贺宏满方丈升座的《达摩西来》图中堂,还有这样一副对联:“面壁九年西竺家风单印证,一花五叶南宗衣钵普传灯”。达摩在我国南北朝时期由印度西来东土,传佛教禅宗而为一祖,至六祖惠能后,禅宗一分为五,分别是沩仰、云门、法眼、临剂、曹洞。宝林寺以禅宗临济为修持法门,这副对联道出了禅宗以及宝林寺的佛学渊源。另外,还有一首诗也是与达摩有关的,就是“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下工夫。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影蘸干洞庭湖”,讲的是如何领会他的精神内涵,很有内涵。在大雄宝殿的右侧还设有共六层的功德堂,实际上也就是先人堂,可供安放先人牌位和灵位。这里还设有承先堂,专门用以供奉宝林寺历代主持的牌位。
  各位朋友,宝林寺建筑总体规划共为两期,刚才我们看过的是第一期,而第二期就是下院的观音堂了。现在请大家跟随我,从鼓楼旁边这条清幽的山间小径走到山后面去吧。大家还记得我前面说过,宝林寺初名“柳波庵”,宋代以前一直是供奉观音为主的吗?在宝林寺筹划易地重建之初,也是因缘际会,得热心人士念记宝林寺的缘起,捐赠纯金观音一尊,像高1.68米,通体黄金重30多公斤。为此,我们特别在太平山的另一面建造了这座观音堂来供奉它。这座庄严宝刹占地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二千三百一十平方米,是仿明清建筑风格修建的,它与宝林寺一脉相承,遥相呼应。观音堂背山临水,前面的顺峰山公园湖光捐翠,远望那仿古建筑的石排楼和各种亭台楼阁,有如浮在海上蓬莱仙山。观音堂内布局紧凑,雅致朴素,着意点缀的垂杨柳、菩提树皆与我佛有缘。
  现在,我们已走到观音堂前了,请大家跟我进去一睹金身观音的仪容吧。穿过门廊,殿前的一片紫竹林十分珍贵。相传观音菩萨所居的普陀洛伽山潮音洞前,也有一片紫竹林,观音菩萨常于紫竹林中讲经说法。此外,左边的四合回廊壁上有“二十四孝”石雕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至情至性,感人肺腑,是我中华民族孝义的经典篇章。而另一边回廊壁上的“观音三十二应身”石雕,出自《普门品》,石雕生动地再现了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现,为了救渡不同的生命,观音菩萨化现无数不同的形象。
  进入正殿,里面祥光笼罩,瑞气遮迎,正中是观音菩萨的金身,光芒四射,还有善财、龙女紧随左右,所谓理圆四德,智满金身。这尊观音立像面容慈祥,体态娉婷,衣带飘扬,如有仙风吹动,她手捧杨枝玉净瓶,正是“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柳岁岁青”,春风化雨,沥透人间。关于观音菩萨的说法很多,观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在过去无量劫中已成佛,即“正法明如来”,为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示现菩萨身,在人潮音中,常以大悲心观照世间,寻声救苦。两旁的是“观音十八相”,随缘应化,倒驾慈航。
  现在,我们已经游览过宝林寺的所有主要建筑和风景区了,下面的时间请大家自由游览吧,可别忘了等一会回到我们下车的大门口停车场呀,当然也别忘了上车的时间呀。谢谢大家。
  宝林寺概貌
  位于顺德市太平山的宝林寺,于1998年10月11日重落成开光,十万善信,顶礼和南。
  顺德宝林寺,青山环抱,南有大岭山如青龙起舞,北有虎山如白虎盘踞,背依太平山,上有神步塔。桂畔海( 河)象一条玉龙蜿蜒曲折在山下渡过,西南靠德胜海,前看有飞鹅山如拜桌桌台,风景幽美。宝林寺周围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而且以理念化了的风物,山水化了的宗教感动着一批又一批有悟性的善男信女,骚人墨客。
  一、 宝刹重光
  俗说:“未有顺德,先有宝林”,考之志乘云:其先海滨一孤寺,始建于唐末五代之南汉(约公元917-971年间)至今千余年。沧桑风雨,宝林寺至景泰初顺德县(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距今550多年),遂成地方首刹。每遇国家大典或开读朝廷诏令,则地方长官绅耆仍集合寺庭举礼,可见当时们心目中,宝林寺不仅是一个宗教活动的场所。而见证顺德人文面貌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维系地方人士与海外乡亲的根土感情却又是够资格和分量的。据罗天尺《五山志林》记载,名闻遐尔的肇庆鼎湖庆云寺开山栖壑禅师,原也是在宝林寺剃度的顺德龙山籍僧人,故顺德宝林寺在佛教南宗的历史上是占有一席不可忽视的地位。又据典藉所记,住持僧元亮自知圆寂,卓锡僧德钦之严修造福,都是地方佳话。至于近代铁僧,袭常氏之行医济世,则更著口皆碑。抗日战争时期广游二支队在住持铁僧的支持下,把林寺作为抗日指挥联络处,为顺德文献日寇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解放初寺内沿有僧侣一百余人,现还健在的有十多人散布在欧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港澳寺区及广州、清远、中山、南海等地。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十几年,宝林寺故址早已移至他用,周围土地逼仄不堪,原址修复已难呈旧貌。经市委统战部宗教科接受海外善信意见,呈报广东省宗教事务局并获批准,由市有关人士组成筹建委员会募资易地重建。
  重建选址在市南太平山麓,市政府同意无偿提供山地和坡地十二万平方米,其中八万三千平方米建寺前公园和居士林,而主体殿阁依山布局,共有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平方米,在选址过程中,筹建委员会的人员走遍大良附近八个景点,聘请高僧大师筛选,更得到旅港乡亲堪舆师蔡伯励先生的提点,才确定于此易地重建,从1996年开始破土动工,到1998年秋仅三年时间始建成。
  二、 鸿图大展,龙腾虎跃
  建后的宝林寺分为两大区域。寺前为游览区,共有8万多立方米。从金沙大道进内,是高大壮丽的“顺峰揽胜”牌坊,柱高坛阔,颇具气势,具有仿明建筑的风格特色,使世人不忘顺德是明朝景泰三年开县的。
  进入前庭公园,面对开阔的“佛”字回朝壁,壁宽29米,高10.3米,“南无阿弥陀佛”六字真经每个字直径3米。壁前有一天池,池中央用130片麻石雕凿成一灵龟,长6米,重123吨,这的吉祥物可谓岭南最,象征健康长寿。举步登阶,天坛宝鼎即现眼前,此鼎重113吨,高5.9米,直径5米,并以三狮托鼎,象征鸿基永固。近看跃龙桥,四周环以曲廊,池中有假山点缀,青山、碧水、白桥、红亭,争辉相映,好一幅清淡的中国水墨画。
  才下宝鼎石阶,顺着蟠龙大道登高而上,在中轴线上,以龙为图案,采取青麻石高浮雕铺砌,使游人有缓冲之所。傲视直立,细细观赏,那龙蟠龙腾之势使游人留连其间。
  登上119级石阶,一座大型的半拱三孔石牌楼,如神话传说中的南天门,耸立在人们的面前,使朝圣者肃整心境,虔诚至圣。在开道的平台上,竖有一对蟠龙华表,高15米,直径1米,用白麻石精工雕琢,上有天狗观日,富有动态美,蟠龙形神兼备,活灵活现。
  三、 高低错落、庄严雄伟
  由游览区进入就到了虔至区。宝林寺的山门有一对雄狮屹立,乃宝林寺开山之圣物,距今已有1084年历史。山门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的“宝林寺”匾额,笔力雄健,金光闪闪,哼哈二将分列两旁侍卫着山门。穿过山门拾级而上的是天王殿,大殿两侧是钟楼、鼓楼。左边钟楼内有2.8吨重的大铜钟,钟身铸有金刚经。右边鼓楼,内有直径2.6米的大鼓,鼓面的牦牛皮是专程经西藏挑选运回的。山上青松吐绿,水池内睡莲五彩缤纷。天王殿的殿宇飞角腾空,古朴素雅。稳步踏进天天殿,迎面的弥勒佛喜笑颜开、袒腹露胸、高踞宝座,一手持佛珠,一手按布袋,对着游客哈哈大笑。殿内供奉四大天王,“四大天王”中,持剑者为南方增长天王,名风;执琵琶者为东方持国天王,名调;执伞者为北方多闻天王,名雨;捉龙者为西方广目天王,名顺。殿后还供奉着韦陀,引人神飞远古,思绪绵绵。
  迈出天王殿,沿着登山石阶便是大雄宝殿,宝殿前庭广阔,绿树苍翠。大雄宝殿是全寺最雄伟壮观的大殿,高甍飞宇、壮丽庄严,殿乃重檐歇山顶,殿高22.3米,宽35米,深23米,面积共7000多平方米。它建在高一米多高的台基上,殿前月台周围高石栏,大殿四面高明朗。跨进宝殿,气氛肃穆。殿中供有高约10.6米的三尊宝佛,即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和阿弥陀佛、消灾长寿佛,佛乃香樟木雕刻而成,佛像贴金,远看近看金光闪闪,令人仰慕。
  走出大殿,便到了罗汉堂,这里安放着神态各异的五百罗汉,由浙江省东阳巧匠用原条樟木雕成的,每座高1.5米,起伏坐卧,各具其形、等效千姿百态、意态横生,有的观想冥思,有的辩经说法,或庄严、或慈祥,栩栩如生,富有极浓的浪漫色彩,具有强烈的生活实感,吸引不少游客。
  绕过罗汉堂,沿着登山小径直上,量个象棋坛。据历史记载,顺德县第二任县令魏中书,每当公务烦恼,便与师爷上山在这个地方下棋,每次下完棋都觉得烦恼尽云,眼前豁然开朗,心旷神怡。可谓“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真是耐人寻味。
  四、 精湛工艺,巧夺天工
  宝林寺不但建筑庄严雄伟,它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更令人惊叹。在大雄宝殿前的照壁上镶嵌着一幅由63块青麻石精雕细琢而成的九龙戏珠浮雕,阔18.3米,高7.6米,其龙头浮出60厘米,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是岭南少有的佳作。
  在大雄宝殿佛像前放置着一张拜桌,长12.9米,宽1.5米,高1.3米,是花梨木雕造的,造工精细,周边雕有佛教的36个传奇故事,可谓巧夺天工。宝殿后厅,镶嵌一幅巨型木雕—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红木贴金浮雕,观音泰然安祥,显示出观音菩萨救苦救难、难说普渡众生的慈善心肠。
  在寺内各个殿堂,共有9幅东阳木雕,反映出佛家文化的故事,是珍贵的艺术品,这些雕刻在省内是罕见的,在全国也是少有。
  重建的宝林寺,它的建筑艺术精品迭出,让人百看不厌,镶嵌的漏窗,镂空的六罩,全是精美的木雕作品。各个殿堂廊柱配有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书法,不仅给人以送还美学的享受,而且晓人以处世的哲学。这些楹联,说明佛家文化的伦理道德观。全寺的合理建筑布局,植以从全国各地移植来的花木,真是一派绚丽多姿、琳琅满目的景象。给人一种内在的含蓄、质朴的美,而且使佛学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渗透了人们的生活习俗,并改造人们的思想环境,深深地根植于这于这个名刹中。
  看不尽的宝林,道不尽的宝林,古刹重光后的宝林寺,将是顺德市民的好去处,它不仅是一处佛教场所,更是一个游览胜地,它大放异彩,再现名刹的辉煌。
  古塔丰碑凤岭巍,庄严宝刹面朝西;
  三尊圣像登莲坐,一井天池引水归。
  鼎立衢横呈佛气,钟鸣鼓响振山威;
  龙蟋虎踞吉祥地,纪盛重光日月辉。
  宝林奇观
  世上多奇观,自然多奇景。顺德宝林寺建于山青水秀之地,其建造的过程中出现的奇异现象,可令人叹止。
  (一) 宝林选址
  为了落实宗教政策,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决定在大良地区选址重建宝林寺。市委统战部宗教科组成的十多人的筹建组到大良地区视察,还聘请了有名的大德高僧以及旅港乡亲堪舆大师蔡伯励先生为该组成员。有些选点山太陡,地不开阔而一一筛去。当迁址组来到太平山下,遥望视步塔时,但见山势平缓,青山环抱,登山途中,听到松风飒飒,山泉流水诤诤琮琮,如鸣佩环,不沉心旷神怡,登上800多级石阶,任何人都感觉气不喘,心不跳。蔡伯励先生见此美景,拿起罗盘,不禁连声赞叹:“南粤龙起于罗浮山,经青云山、太平山、飞鹅山、西樵山过鼎湖山。太平山刚好是龙脊。此地正好是建好地方。”于是确定选址这里。
  (二) 甘露洗净
  宝林新址确定后,于1995年3月10日进行洒净。参加这次仪式的有本空大师,大良释印聪,澳门的机修大师,容奇雨花寺的本空大师等。是日,霏雨微微,上山时各人都手拿雨伞遮雨。当圣坛一开,拈香礼拜,天台云霞照耀,在祭坛60平方米内雨水全收,而山上其他地方微雨不歇,历时一个小时。收坛烧炮后又下雨,是天意乎,还是神助。廖咏仪小姐和妙因大师说:“这是好事,佛与公道,法雨甘露。”
  (三) 慈云广荫
  1995年7月23日,节令大暑,是为宝林寺奠基日。当天下午,赤日炎炎,阳光猛烈,参加奠基的有近百人,他们走在山路上,暑气逼人,人人两腋皆汗。当来到奠基的时候,一开坛拜祭,一团云霞遮蔽山上,历经一小时,祭拜完毕,云霞飘然而去。香港堪舆大师蔡励父女皆说:“真是慈云广荫。”
  (四) 奇花二度开
  宝林寺天一殿古楼前庭,植有玉堂春树,树从浙江移植运回。玉堂春属木兰科乔木,暮冬孕蕾,春节开花吐蕊,花型硕大,幽香醉人,但一年只开花一次。1998年1月11日,参加顺德13项工程庆典的嘉宾参观宝林寺,玉堂春花吐艳,一花引来万木春,广迎天下客。
  1998年10月8日,正是宝林寺开光前夕,这里的玉堂春二度开花,一朵白色的花朵笑逐颜开,空气里弥漫着幽幽的花香,好象欢迎远方的客人参加庆典。
  (五) 霓虹高照
  1998年10月9日下午四点,在宝林寺上空出现罕见的自然景观,在蓝天白云之间,同时出现两道美丽的彩虹,历时长达1个多小时。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现在彩虹难得一见,而长时间出现两道彩虹,在顺德地区更是罕见。这是吉祥的征兆,预兆国泰民安。
  从科学角度来看,彩虹是大气层中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天空中的小水珠经过日光照射发出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弧形彩带。其中红色在外,紫色在内,颜色较为鲜艳的为“虹”,而红色在内,蓝色在外,颜色淡的为霓,亦称“副虹”。
  (六) 睡莲连夜开
  睡莲,雅称水花,佛教中人称之为佛花。睡莲的特性是早开夜合。宝林寺之五台佛道。水池上栽种有许多睡莲。10月11日,乃宝林寺开光之日。11日凌晨,有几许游人到寺内上头柱香,但风佛道上水池内的睡莲竟相开放,红、黄、紫、白、争相斗艳,色彩缤纷。宝林寺在筹建过程中,睡莲一走未开。当夜“花须连夜发”睡莲动宝林,人们不得不惊叹造物主的伟大和神奇。
  (七) 吉祥洗净
  10月10日,北风呼啸,大雨滂沱,将佛殿瓦脊上和石阶上的灰尘洗得干净,迎接宝林寺佛殿开光。
  10日晚上,微雨霏霏,不少市民议论纷纷,都担心明天将看不见太阳。其中有人说:“如果明天见到太阳出来,我一世都信佛。”当晚19点保卫干警让几百名居士在殿堂走廊上临时歇息,很多人忐忑不安,明天天气将影响开光的进行。
  11日早晨,天阴沉沉,雨还未歇。到上午9时左右,雾很快消散了,太阳从云层中露出笑脸,佛殿上雕梁画栋金光闪闪,善男信女都多谢天公赐个好的天气。
  (八) 祥云呈瑞
  10月11日10时30分,开光大典宣布进行,善男信女向天礼拜,很多善信看到在风韵殿上的一朵祥云出现,好象观世音菩萨送子踏云而至,到11时30分,祥云移到大雄宝殿正中,不少人还见到这朵象圃团打坐,云头部有一个金刚圈出现。是我佛显灵,抑或是什么,叫人难以猜测。
  (九) 鸵龙翔顺
  10月23日傍晚18时,那天正是做佛像开光后第一次做佛事。一道霞光从天池上空出现,很多游人仰望天空,看见云团中有一金龙在天池附近盘绕,龙眼中射出两道光柱,善男信女仰天礼拜。这一切引起人们对龙的向往和遐想。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的人没有烦恼,学佛的人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学佛的人,自在随缘,什么都好!学佛的人处处退让,愈退,路子愈宽,退到后面,金色光明的大道,成佛之道。真正学佛的人,心决定是清净平等。心清净平等,般若智慧就会现前,无论你是生活、工作,你都会得到圆满。圆满是身心安乐,自在随缘,那是真圆满。在日常生活当中,最重要的是修什么?清净心。心清净,你有智慧随缘,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你就超凡入圣。我们的心清净,世出世法真正做到一尘不染,生活当中真正做到看破放下、自在随缘,纵然是大灾大难降临,也能从容不迫、见佛往生。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