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舞蹈——跳欠
2014/9/8   热度:250
在汉传佛教的寺院中,是不允许“观歌听舞”的,故过去很少听说寺院中有舞蹈。记得在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雍和宫曾有过“跳鬼”的活动,但那时人们尚不了解这种活动的内涵和意义。 “跳鬼”即跳欠,学术上应称为“寺院傩”,是一种戴着假面表演的舞蹈。每逢藏传佛教的重大节日或佛事活动,都会有寺院傩舞的表演。舞蹈中的角色,皆由出家人扮演,主要有马头明王、护法、罗汉、施主和吉祥动物等。动作刚劲中透着柔美,节奏明快,还有许多编队的队形和旋转动作。服装五颜六色、十分华丽,尤其是“马头明王”(据说是观世音菩萨为了降伏恶势力而变化的忿怒相),全身佩满骨质的璎珞,约有几十斤重。扮演者必须是修行到一定层次的高僧,且形体高大,威严无比。 伴奏的乐队亦由高僧组成,乐器有鼓、钹、唢呐、大号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释迦牟尼佛在灭度之前,留给后人的遗教,除四依法之外,还教我们“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两句话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以释迦牟尼佛为老师,“戒”是释迦牟尼佛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的表现,“苦”是释迦牟尼佛一生为我们做的生活示范。生活不要过得太富裕,清苦一点好,为什么?常有出离心,对这个世间没有贪恋。生活太富裕,对这个世间产生贪恋。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我这个世间还放不下,这世间很快乐很好,还不想去”,机会就错过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