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言生:“六如茶痴”林治君新作《茶道养生》序


2014/9/8    热度:586   

今年的长安,瑞雪纷飞,银妆素裹,空气较往年格外清新。林治君以新著《茶道养生》见示,净几明窗间,映雪清赏,位觉惬意。

现代社会是一求效率的社会,大街阡陌上,到处都是匆遽的身影。天下攘攘,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记得西安东大街曾立有唐代白居易的《过天门街》诗牌:“雪尽终南又一春,遥怜翠色对红尘。千车万马九衢上,回看看山无一人。”不独古时如此,在当今社会,能够歇下脚步,静下心来,品一杯清茗,聆山水清音,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

追名逐利并不可非,正是在众生的汲汲奔走中,人类的物质文明不断地进步,生活水准也不断地提升。只不过,在这些不遑歇息的脚步中,在心力交瘁的倦影里,有不少才杰之士过早地走到了生命的终点。近年来,各种精英人物“过劳死”的新闻,时时见诸报端。一批批知识分子、文艺明星、商海巨子英年早逝。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研究,世界上有60%~70%的人群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而越是成功人士汇聚的地方,亚健康状态乃至于英年早逝的比例就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生活没规律。

寸阴尺璧,生命如金。在匆忙劳碌的现代社会,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对于现代人,特别对大多数处于亚键康状态的现代人,就显得非常重要。

所谓养生,就是调养、润泽我们的生命,使生命的机能保持在一种协调、安定、健康的状态。它的实质,则是养性。因为,只有调养我们的心性,我们的色身才有可能得到长久的安定与康宁。在这个方面,创造了生命奇迹的中国茶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根据茶道界的说法,饮茶者得“茶寿”,即是将“茶”字拆开来,“艹”为二十,加上底部的“八十八”,为一百零八岁。茶道界多寿星,他们通过有效的茶道养生,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快乐地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成为活力四射纯净幸福的现代人。

中国的哲学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修身养性。而茶道,则能将中国哲学养生的精微之处,通过明洁高雅的形式,在茶香氤氲、佛道诗禅中,进行生动鲜明的演绎与呈现。


  在茶道界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注重心灵的感悟与提升,而忽略了基本形式的训练与磨砺;另一种是注重基本程式的训练与磨砺,而忽略了心灵的感悟与提升。这两种倾向,实际上体现了形下与形上、生理与心理、器物与大道、方内与方外的难以融合,故而各有侧重,分庭抗礼。展读林治君此书,最大的感受是,本书的内容涵盖了“以茶养身”和“以道养心”两个层面,是一本既有理论见解,又有实际体证,知行并重、身心兼养的佳作。


  欲明茶道,首先必须明白茶技和茶艺。

循着这样的思路,本书提出了“品茶三境界”——得味(从茶的色香味品出茶的类别、品种、新陈、优劣)、得韵(将茶事活动上升为艺术)、得道(以茶为媒去沟通自然,内省自性、澡雪自我、契悟大道)以及品茶之际的“三看”(一看外形,二看汤色,三看叶底)、“三闻”(一闻未泡前茶香的纯度,二闻茶在冲泡后显露的本香,三要闻茶香的持久性及变化)、“三品”(一品茶叶制作时的火工水平,二品茶叶的品种特色滋味,三品茶的韵味)、“三回味”(口腔回味甘醇,舌本回味甘甜,喉底回味甘爽)等由茶技、茶艺进乎茶道的要诀,循序渐进、丝丝入扣地引领读者进入茶道天地。在介绍了儒释道三家与茶道养生之后,又由圣入凡,倒驾慈航,介绍了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花茶、普洱茶的日常泡法。再之后介绍的武夷留春茶(道)、六如禅茶(佛)、普洱岁月(儒),则是心术并重,道艺兼弘。

茶艺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的茶事实践,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包括品茶的技能和艺术。在本书的茶技和茶艺部分,作者介绍了中国名茶的种类、茶艺方法等茶道养生的物质基础,提出了以茶养生的十大功效,诸如提神益思、消炎灭菌、降脂降压、美容养颜、保肝明目、延年益寿等;区分了饮茶的两大类型即清饮与混饮;作者还提出,茶道养生时,根据人数的不同,可以体验不同的氛围:独品得神,对啜得趣,众饮得慧。凡此,都可作为养生宝鉴,启人暇思。

诚如作者所言,“茶艺与茶道互为表里。茶艺主技,载茶道而成艺;茶道主理,因茶艺而彰显。茶道是茶艺的灵魂,在修习茶艺时必须‘以道驭艺’;茶艺是茶道的表现,在实践中必须‘以艺示道’。”在本书的茶道部分,作者阐发了茶道的基本精神:和(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静(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茶道修习过程中茶人的身心感受)、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并介绍了美学与茶道养生、道家与茶道养生、佛家与茶道养生、儒家与茶道养生,指出内涵丰富的中国茶道,既包含了积极入世、大济天下的儒家思想,又包含了天人合一、守璞全真的道家思想,还包含了茶禅一味、见性成佛的佛家思想。茶道荟萃了儒、释、道三教的思想精华,所以最合于修身养性。

在“佛教与茶道”一章中,作者从“茶禅一味——学法悟道的根本”、“无住生心——幸福快乐的源泉”、“活在当下——人生智慧的心灯”、“一期一会——为人处世的法宝”四个方面,论述了佛教思想与茶道的深层联系。读者君对其中的任何一点,只要细心回味,都可终生受用无穷。以“一期一会”而言,《金刚经》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应作如是观。”林治君曾用此偈意,作成上联,并足成下联云:“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如泡影,惜花惜月惜情惜缘惜人生。”他开设的茶艺馆就叫“六如轩”。而从林治君的这对妙联来看,叫“六如轩”固然好,叫“六惜轩”也不错。珍惜缘分是佛学的一个基本素养。有两句唐诗说:“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短暂的人生,充满了四病八苦,因此就要更加珍惜。我在拙著《佛缘丛书》的序中说:“佛缘本是前生定,一笑相逢对故人”。佛说五百世的修行,方换得今生今世匆匆的一瞥。可见我们每个人此时此刻的相见,都是生命中的长久的预约。因此,为茶人所钟爱的《虚堂录》中的两句诗是我们所应当经常回味的:“相送当门有修竹,为君叶叶起清风。”——当茶会结束后,主人送客人到门前同,连台阶边修长的竹子,在清风吹拂中婆娑起舞,发出沙沙的声响,也在代主人殷勤地挽留客人。“客至心常暖,人走茶犹温”,这既是茶禅之道的妙谛,也是处世待人之道的妙谛。

林治君此书的另一个较深的感受是,林治君的这本著作,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是以一个茶人的空灵与坚实,遍访茶乡,深入仙佛窟宅,一步一步地丈量出来的。作为《中国茶道》、《神州问茶》的作者,林治君十余年来,披星戴月,跋山涉水,访茗探泉,芒鞋踏破岭头云,在天地的清和正气中,陶铸性情,变化气质。正如书中所云:“茶字草当头,木字底,当中是人字。即‘人在草木中’。”如果没有这一番历练,林治君就不可能在书中对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普洱茶、花茶这些基本茶类的“茶性”有那么精到入微、如数家珍的阐发。非独如此,林治君还通过自己的独到体悟创制了六如禅茶的程式,其基本步骤如焚香礼佛、法海听潮、法轮常转、佛祖拈花、菩萨入狱、如人饮水、圆通妙觉、再吃茶去等,都是深得佛教禅宗的三昧。由此看来,林治先生又不仅仅是一个茶人,同时更是一个妙得佛家三昧的禅者。因此,这本散发着清雅、醇厚的茶香禅韵的著作,就宛如空谷幽兰,暗香浮动,令人如痴如醉。亦如古持钟声,杳杳悠悠,使人神清意远。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唐代杜牧的这两句诗,形象地传达出了茶禅一味、反省自我、妙悟人生的底蕴,千古以来,为茶人所喜爱。记得有一句茶谜说:“人间草木知多少”,其谜底乃是“茶几”。是啊,人间草木到底有多少?能够欣赏人间草木的人又有多少?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对好友张怀民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停下匆遽的脚步,休歇尘缘,静静地品一杯茶,在享受这难得的“浮生半日闲”之际,其心灵也必将得到澡雪与升华,从而心物一如,归家稳坐,方能蓦地发现本来面目,摸着娘生鼻孔,方知这人生这世界原来竟是如此的美丽:眼横鼻直,水穷云起,春生夏长,柳绿花红……

林治先生从茶乡武夷山来到西安,主持品位高华的“六如轩”茶艺馆,致力于茶文化的推展工作。“六如轩”东与大雁塔紧相毗邻,将雁塔佛影尽收其中。在林治先生来西安推广茶文化的这段时间里,西安的茶道界朋友纷纷前来,欣赏茶艺,品茗论道,六如轩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弘扬茶禅文化的一个重心。记得林治先生说过,在六如轩品茶,有三个最好的时节,一是每月阴历十六七的晚上,当皓月临空之时,“灭烛怜光满”,于茶室品月,晶莹剔透,神清气爽;一是在雨天,在茶室观赏雁塔雨景,淅淅沥沥,长养禅心;一是在雪天,于茶室赏雪,表里澄澈,神意俱清。现在,值林治君此书即将付梓之际,我们衷心祝愿林治先生和六如轩茶艺馆,继续不遗余力地弘扬茶禅文化,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充分展现其活力而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中国茶文化深入人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知识分子了解茶道、走近茶道、品味茶道,提供一个绝佳的读本。也祝愿天下的茶人禅人,与茶禅有缘的读者君,养生有道,福寿安康。



  

茶道养生


 编著:林治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开本:787×1092 mm

字数:380千字

版次:2006年7月第1版

书号:ISBN7-5062-6431-5 / Z·144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行,古大德一再教导我们,“从根本修”,根本就是起心动念。我们回头,要从起心动念处回头,务必把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塑造成纯善的人。什么叫纯善?像佛在《十善业道经》里面所说的,菩萨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就是纯善。我们背诵经典,把经典上的教训念得很熟,这是常念善法;我们起心动念跟善法相应,这是思惟善法;我们的身语意三业无一不善,这就是观察善法。常念善法是心善,思惟善法是思想善,观察善法是行为善,务必要叫善法念念增长。末后佛还一再郑重嘱咐,“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才真正叫止于至善。止于至善,这是佛菩萨的大道,我们为什么不走大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