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老的画与枣子树
2014/9/8   热度:224
丰老的画与枣子树
作者:慈意
今天在新生培训的课间,江宁店的服务员凤停问我:“店里面陈列的几幅画轴代表甚么含意?是谁画的?为甚么要挂这些画?”我听到这个许久没人问的问题,非常欢喜。回想六年多前,自己对于推动素食并未有深刻的发心;由于发心不切,在做事的当下,就增长着勉为其难的心态。一直到我有因缘读到杭州弘丰中心主任陈星教授所著的书,才激发起我推动护生的信念。
这本书,详述了丰子恺老居士在一己困顿的非常时代,仍恪守当年为老师弘一大师贺寿,而发心做《护生画集》的心路。起初,画作模仿《二十四孝图》的形式,仅有24幅,准备出版时,有人提议应当增加画幅数量。时已近1930年,丰子恺想到那时的弘一法师正好50岁,何不画成50幅出版,以祝贺法师的生日?当丰子恺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法师时,法师也极为赞成,于是就在1929年出版了第一册的《护生画集》。到了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丰子恺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60幅作品绘制完毕,寄给弘一法师,在配上诗文后于1940年出版。弘一法师后来,在给丰子恺的信中曾写道:“朽人70岁时,请仁者作护生画第三集,共70幅;80岁时,作第四集,共80幅;90岁时,作第五集,共90幅;100岁时,作第六集,共100幅。护生画功德于此圆满。”而弘公在1942年圆寂于泉州。
在文革时代,丰子恺老居士受到严酷的批斗,而《护生画集》更被划进反动书刊之列,丰老为了当年的承诺:“世寿所许,定当遵嘱“,竟不顾可能会有的杀身之险,暗地里提前7年完成第六集的画作。
由于个人习气使然,对事情的态度是,如果不能说服自己,一向难以投入;因而这段几十年前师生间信守承诺之坚定经过,就成为我发心的基础。我常想,我要尽未来际地向丰老这种认真的精神学习,如果恩师身陷苦处,我一定要舍命护之;如果恩师有所嘱咐,自己一定要努力完成。弘一大师与丰子恺老居士间这种相互辉映的智慧之光,将照亮我的护生之路。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许多人学佛,常常会遇到魔障,这是什么原因?宿障深厚、不善用心。无量劫来,我们跟一切众生结了许许多多的冤仇,宿障深厚;不要说过去生了,我们这一生当中,没学佛之前,我们杀生吃肉,与这些众生结的冤仇就不知道有多少?宿障深重,这是无可奈何!要消除深重的业障,只有老实念佛;我们一心念佛,念久了,业障确实能消除。我们念佛,依照经典的教训去修,这是“善用心”,不会着魔障;我们违背佛陀的教诲,没有依照经典里面的理论、方法、境界去修学,这叫“不善用心”,就很容易着魔障。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