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志记载丹霞山名渊源
2014/9/8   热度:170
南召县志记载丹霞山名渊源
1995年南召县志1264---1269页
“丹霞地貌”的命名源于丹霞山。无独有偶,河南省南召县和广东省仁化县各有一座丹霞山。南北两处“丹霞”,异地同名,但定名的时代远不相同,并且又不是偶然的巧合,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一)丹霞天然禅师与丹霞山(寺)
颇负盛名的河南南召丹霞山,位于南召县城东北18公里处,山中并有丹霞寺一座。明正统七年(公元1422年)《重修留山丹霞禅寺记》碑载:“南阳郡城北百里许,有山曰留山,又曰丹霞山……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天然禅师因究生死大事,遍游诸方之末,钟爱兹山之盛,辟创为道场之所。”碑文说明,丹霞寺是在丹霞山(或俗称留山)创建的。《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及清代《天然禅师塔铭》均云,南召丹霞寺于唐长庆四年由天然禅师开基,寺的创建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了。
天然禅师,又号丹霞,或谓之丹霞天然。《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云:“天然,邓州(今河南南阳邓州市)人……谒石头求禅法中,学洽内外,能诗,清漪潇洒,有名一方。”《明嘉请南阳府志校注》载:“天然初习儒业,待举进士第,道遇禅客,曰:‘选官何如选佛?’天然悟,即谒马大师。大师曰:‘我子天然遇留即止!’后挂锡(注:将挂误作振)南阳。见山恋叠出,方四顾之。顷,忽见一老人,云:‘此大留、二留、三留之山也。’师忽忆大师之言,遂栖止之。唐长庆中示寂丹霞。宝历初,谥智通禅师,塔号曰妙安。”以上记载,与宋普济所编的佛教重要历史文献《五灯会元》的记载是一致的。《五灯会元》卷五载,丹霞出家时,先去拜见江西的马祖道一禅师,马大师把他推荐给了南岳石头希迁和尚,石头和尚收留了他,后来又为他剃了发,马大师又给他赐了“天然”法号,他便到处游方去了。到了南召的留山以后,这里的山水深深吸引了他,他便停留下来,开始辟创寺院。他发现这里的自然景观十分奇异,正如《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描述的“每至旦暮,彩霞赫炽,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灿如明霞”,便把所建的寺院取名为红霞寺、仙霞寺,最后定名为丹霞寺。同时也把留山改名为丹霞山。明代南阳府志援引元一统志云:丹霞寺在“南阳路南阳县(元代南召未设县,县境属南阳县)丹霞山,东北去县二百里,万山重复,至此平坦,故天然禅师于此地建庵,改创僧寺……。唐进士王秉撰《送天然禅师入丹霞山》诗碑,郑州守郑诚作,咸通十年(885年)立。唐綦毋潜有《送天然禅师入丹霞山》诗。宋熙宁四年(1069年),僧德淳重修。”元代的文献典籍距唐代较近,并且文字大多严、简、赅、雅,以简见长,文约事丰,能有这么多的文字记述南召丹霞山和丹霞寺,是很可贵的。文中记述的丹霞山位置和地形与今南召丹霞山完全相符。还引述唐代一名进士诗碑和一名有名诗人的诗篇,实可谓信史。唐綦毋潜诗云:“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龙蛇争翁习,神意皆密护。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花飞不着水,水月白成路。今日观我身,归心复何处。”表达了诗人对天然禅师赴丹霞山创建丹霞寺所寄予的无限深情,也为我们提供了南召丹霞山(寺)的历史佐证。
清代的《南召县志》云:“天然禅师色若渥丹,灿如明霞,与丹霞山遥相辉映。”用天然禅师的红面朱颜来比照丹霞山的丹崖赤壁光彩,颇为真切和生动。中国佛教禅宗自六祖慧能以下,法名之前多冠以山名、地名(望)和寺名,以标榜宗派渊源和传承关系,如百丈(山名)怀海、南阳(地名)慧忠、归宗(寺名)智常等。天然禅师系禅林法嗣,故也不例外,自他在丹霞山辟创丹霞寺以后,就在自己的法号之前冠以“丹霞”的美名,人们就通称他为丹霞天然禅师了。
(二)李永茂、李充茂兄弟与“大小丹霞”
广东仁化的丹霞山与河南南召的丹霞山异地同名,并非是偶然的巧合。文献资料证明,广东丹霞山的命名,源于河南的丹霞山,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将河南丹霞山名移入广东的,是河南邓州籍明末遗臣、虔州巡抚李永茂及其弟李充茂,李氏兄弟是广东仁化丹霞山的开山之祖。
《邓州市志?人物志》载,李永茂,字孝源,号约生,明邓州人。崇祯丁丑(1637年)举进士,初授北直隶大明府浚县知县,壬午(1642年)授兵科给事中。甲申(1644年)二月,奉使赴留都(南京)。不久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缢死。李永茂与凤阳总督马士英迎福王朱由崧入南京称帝,号“弘光”。翌年清军南下,五月陷南京,弘光帝被捉,李永茂时任江西巡抚。以后,他又同其他人一起相继拥辅唐王朱聿键(号“隆武、”,加升李永茂为兵部侍郎,后又总督江楚)、桂王朱由榔(号“永历”,加封李永茂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企图恢复明室,均告失败,便与其弟充茂芒履道服,避居在廉白山中。戊子(1648年)四月病逝,年48岁,谥文定公。其弟李充茂,字鉴湖,明礼部主事。崇祯帝殉国后,随兄隐居,伺机反清复明。后见反清无望,即承哥哥遗志,继续经营丹霞山。清顺治八年(1651年),李充茂率两个侄子扶先人灵棺回河南邓州故乡安葬后,又独身返回隐居。他曾到广州海幢寺拜天然函罡和尚为师,法名今地。
对于李氏兄弟二人依据家乡的名山在广东省仁化县命名和经营丹霞山之举,故土的人们并没有忘怀,文献典籍亦有记载。《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有这样一段话:“广东韶州亦有丹霞山寺(注:此地并无丹寺)。南明隆武时,邓州李文定公永茂,丁父忧,自南赣巡抚避居此,以长老诸峰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与南召丹霞类,因名丹霞。……文定公死,其弟鉴湖旋里后,复来丹霞为僧,名今地,号一超,遂与此丹霞(指南召丹霞)遥相映辉。”这段话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广乐韶州丹霞山是李永茂在南明隆牙时命名的;其二,南召与仁化形容丹霞地貌自然景观的生动形象用语“色若渥丹,灿如明霞”雷同的原因真相大白了;其三,“鉴湖曰大小丹霞”,一语破的,把两地“丹霞”的承继关系说清楚了。当然,恰当地说,两地“丹霞”可以以北、南或“古”、“新”去区分,不必以大、小区分;其四,北“丹霞”是李氏兄弟的故居,南“丹霞”是他们的隐居地,他们二人作为纽带把两地“丹霞”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其“遥相映辉”。
广东仁化的文献资料也有宁关的记载。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陈鸿所修《仁化县志》中,载有一篇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仁化知县陈士贡撰写的《丹霞山水总序》,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或谓丹霞为烧木佛旧地,不宜更袭以名,盖李公(即李永茂)南阳邓州人也,古丹霞即其故居。公避乱于此,而又忧,去取丹霞,不忍忘本也。”这段文字与南阳府志的记载是一致的,也承认南阳邓州的“丹霞”为“古丹霞”。唐、明两代,南召境属南阳郡邓州,邓州治所距丹霞山(寺)仅一百公里。李永茂兄弟因为和丹霞山的开山鼻祖天然禅师是邓州同乡,所以他们对丹霞山(寺)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数次到这里朝拜和游览,对这里的寺院和周围自然景观十分熟悉。在他们反清复明失败而忧愤填膺,隐居山野的时候,怀念家乡之情思就更浓烈,更深沉,再加上两地的地貌景观大致相同,为“不忍忘本”,就以家乡的“古丹霞”来命名隐居地的山名,这是很自然的事。同时这也是一种传统的做法,我国历史上在不同背景条件下的管徙过程中,迁徙者以原居地的山名、地名、聚落名来命名新居地的实例甚多,此其一也。
(三)前后天然与“烧木佛地”
南北“丹霞”不仅因为李氏兄弟牵线搭桥构成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也同禅宗的佛事活动有一种前后承袭的内在联系。上文提及,李充茂出家后曾到广州拜天然函罡和尚为师,此师的法名竟与唐时中原丹霞天然相同,然而却是相隔三四个朝代、相距八百多年的两个人,我们姑且称其为前后天然。在佛学的千七百公案中,有一则有名的“烧木佛”公安。此案系唐丹霞天然禅师所为。后来广东仁化丹霞山也出现了“烧木佛地”的名称,这是怎么回事呢?对这一名称,还得从唐丹霞天然禅师烧木佛说起。
唐元和年间,丹霞天然禅师曾于洛阳慧林寺烧木佛取暖,成为禅宗史上有名的“丹霞烧木佛公案”。《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援引宋景德《传灯录》云:“丹霞天然禅师于慧林寺遇天大寒,师取木佛烧之。人或讥之,师曰:‘吾烧取舍利。’人曰:‘木头何有?’师曰:‘若尔者何责我乎?’苏轼诗‘知是丹霞烧佛手’,即谓此。”《五灯会元》亦有这样的记载:“师至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烧火向。院主呵曰:‘何得烧我木佛?’师以杖子拨火曰:‘吾烧取舍利。’主曰:‘木佛有何舍利?’师曰:‘既无舍利,更取两尊烧。’”两书的记载是基本相同的。这些记载,表达了丹霞天然禅师“从无佛处作佛”的强烈而又独立的个性。佛像是佛教的神物,一个佛教徒竟然敢于公开在寺院里烧毁佛像取暖,这可是绝无仅有的。丹霞天然在修行中,就是这样不惜以呵佛毁佛像的激烈行为去追寻禅的真谛,这的确是一种非凡的佛学见解。丹霞天然不仅敢于藐视世俗的权威。《五灯会元》还记载,元和三年(808年),一天丹霞天然禅师在天津桥上横卧不起。这时,洛阳留守郑公的车轿仪仗队过来了,前面喊路开道的官员呵斥他,要他让开,丹霞天然禅师却理也不理。那官吏问他卧桥不起的原因,丹霞天然回答说:我是一个没事干的和尚。留守大人听了,感到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和尚,亲送一捆白丝和两套僧服。这个消息哄动了洛阳城,许多人都前来皈依他,供养他。从烧佛和卧桥的行动,可以看出丹霞天然的那种彻底的自由和无畏的精神。在他的心目中是没有佛你和皇帝的,一切皆空了,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
唐代丹霞天然禅师的这种超常规的举动,八百年后却又被广州海幢寺的天然函罡禅师及其弟子今释澹归和今地一超们重新效法和利用了。《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在提到广东丹霞山时云:“榜曰:别传寺僧今释,号澹归,后居之。今释,即金堡,尝官都给事中,后为僧,师天然和尚(即天然函罡和尚)。文定公葬,其弟鉴湖曰大小丹霞。前后天然昔 ‘适符烧佛,汉人再来’,人因券而归。”这里所说的“前后天然”,自然是指丹霞天然禅师和天然函罡和尚,而“适符烧佛,汉人再来”的 语,则只能是天然函罡和尚及其两个弟子今释和今地效法丹霞天然禅师的作为,他们都企望满清灭亡,祈祷“汉人再来”。尽管清王朝初兴,已不可能,还希望将来能应验这句话。然而前天然在洛阳慧林寺烧木佛是为了取暖,并且唐王朝还是汉人政权,绝不可能有“适符烧佛,汉人再来”的 话语。
天然函罡和尚到没到过广东的丹霞山尚不清楚,然而他的两个弟子今地和今释,都是开发丹霞山的重要人物,今地(李充茂)是丹霞山的开山之祖,今释(金堡)则是丹霞山开辟道场之祖。他们两个都是明朝的遗臣,又都是在参加反清复明活动失败后而出家的,同时,又都师天然函罡和尚。此时,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明朝汉人政权的忠贞和对满清政权的仇恨,尽管因无可奈何而遁入了空门,可思想上的深深烙印是无论如何也抹不掉的。天然函罡和尚既然又肯收留这样两个徒弟,说明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丹霞天然禅师的那种敢于藐视佛你和皇帝,追求彻底自由的思想和大无畏的精神,正迎命他们当时的心境。所以,他们效法丹霞天然禅师的古怪做法“适符烧佛”,而祈祷“汉人再来”。这就是广东仁化丹霞山又称“烧木佛地”的由来。
总之,广东丹霞山的“烧木佛地”的名称,是由丹霞天然禅师的烧木佛公案而来的。这说明南北两地“丹霞”,不仅在名子上有着密切的承继关系,而且在禅宗之间也是一脉相承的。如果通览广东仁化丹霞山的摩崖石刻、诗词、纪文等,最早题咏丹霞山的还是李永茂、李充茂兄弟,在他们之后自然很多,但在他们之前就找不到了。以上情况可以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广东仁化丹霞山的前名“烧木佛地”,也是由中原地区移植过去的,移植者仍不外为天然函罡、今释和李永茂、李充茂四人,因为“不宜更袭以名”,最后才确定为丹霞山的。而锦岩、锦石岩、仁山、梦觉关、长老峰、长老寨或廉白山地(邓州市志李永茂传)等,都可能是其前名。
(四)结束语
1、南召丹霞山(寺)处在独特的文化环境中。在其四周10公里的范围内,东南与50万年前更新世中期的“南召猿人”遗址相毗邻,此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要古人类遗址之一;东与旧石器晚期的小空山遗址相连接,这是一处约3万年前留有灭烬层的洞穴遗址;丹霞山腹地和南部、西部有多处新石器进代遗址。因此,南召丹霞山(寺)是典型的中原文化象征。
2、自唐以来,丹霞山的名称由中原移植到广东,是中原文化向江南伸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唐、宋至明,中原文化发展鼎盛,在这个时期内向南伸展也很迅猛。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特殊人物牵线搭桥,使“烧木佛地”和“丹霞山”的名称在南国疆土上雷同出现,应视为这一历史时期中原文化南伸的一个自然现象。
3、南北“丹霞”都是祖国大好河山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所以,古人已定论“大小丹霞遥相央辉”。中原“丹霞”虽开发较早,久负盛名,然而就目前旅游开发的规模和水平看,远不及广东仁化“丹霞”,且广东仁化丹霞地貌发育更为典型,在南风日盛的形势下更具有发展的优势。但无论天南地北,我们都应从各自的特定历史条件和特殊地理环境出发,从历史唯物观出发,共同去歌颂我们华夏大好河山,歌颂这大好河山上各个历史时期的名胜古迹和名轶事,并在追溯这些名山胜地的历史渊源中,搞好地貌学的研究,搞好旅游开发的研究,共同为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4、南北“丹霞”分别具有各自的独有特征,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总的看,南北“丹霞”具有南国的奇、秀、美的特征,北“丹霞”则具有北国的雄、除、幽的特征,两者相媲美,共同展示了我国丹霞地貌雄、奇、险、秀、幽、美的风韵。北丹霞山中又有千年古刹丹霞寺,更平添了她的雄奇风采。科学家们将北“丹霞”称为“丹霞始祖”,是名实相符的。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钱财到面前来的时候,要把它用在善的地方。什么是善?利益众生是善,自己享受是恶,你要是能够记住这个原则,你的一生一定是幸福快乐。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