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眼看商界(2)
2014/9/8   热度:267
财富的因缘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财富观念演变的阐述及其经济学探讨,从佛学的基本原则出发探讨分析了财富的本质,并通过财富因缘图阐述了财富获得的根本在于贡献,而财富如法使用的根本在于财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1 财富观念的经济学探讨 2 财富的如法获取 财富是人们在世间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是人类劳动的成果,也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从一般的角度说,财富也是佛教所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佛教是追求出世的宗教,因此,人们往往误以为佛教不需要财富,财富是阻碍修行的。那么,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如何看待财富,换句话说,佛教对财富的态度到底应该怎样?下面,我就结合佛教的有关经典,并参考以往高僧大德的说法,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佛教是如何看待财富的 二、佛教徒是否应该追求财富 三、佛教徒应该如何追求财富 四、佛教徒应该如何支配财富 对佛教而言,财富充足并非是件坏事。而佛教对现代社会的参与,其领域远比古代广阔。除慈善公益事业外,在文化、教育、环境保护,以至维护世界和平等领域,佛教都可以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一、 "全无"以清净身心 二、 财富与佛教浮沉 三、"大有"可大展宏图 以德治企业
陈宝胜
关键词:财富;效用;贡献
1.1 世俗财富观念的演变
最初,人类社会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而劳动,当劳动的产物有了剩余,并且把这种剩余拿来与其他部落的不同剩余相交换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时,人类就有了财富的观念和不断聚财的欲望。随着交换的发展,渐渐出现货币这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一出现,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就有了一种神奇的功能,即它本身是与人的劳动和创造相分离,并不能满足人的需要,但是它可以购买人所需要的一切资源。把货币看成是唯一的财富并顶礼膜拜的观念统治了人类很久。
在l5-l7世纪,西欧的重商主义者仍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基本形式,财富的源泉就是积累货币,衡量财富的尺度就是货币积累量的多少。因此,他们宣扬要不惜任何代价来获得货币,积累货币就是最高的目的。到了l8世纪,人们觉得积累再多的货币,只是放在一边而不能产生更多的货币。于是,重农主义者提出,全部财富应归结为土地和耕作。相对重商主义者而言,这种见解开始尝试从财富如何产生,即财富产生原因的角度来理解财富了,但却只是从特殊的劳动形式即农业劳动的角度来说明财富及其创造。进一步的,亚当?斯密提出既不是工业劳动,又不是商业劳动,也不是农业劳动,而是抽象的劳动才是价值和财富的一般源泉。但是,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未能理解既然劳动创造了财富,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劳动和财富的异化现象?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财富是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手段之一,它与人的欲望、本性直接相关,而现实生活中也在人的个体上表现出了非常大的差异性。
因此,要准确把握财富的本质,必须从物资和精神两方面进行全面的探讨。以下我们借用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来剖析一下财富的本质。经济学研究财富是从人的欲望开始的,欲望就是人对于自身以及外界的心理感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欲望分为五个层次: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欲望不可能得到无限的满足,原因有三:(1)世界资源是有限的;(2)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3)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就是经济学研究的大前提。
为了研究一个人对社会现实的满足程度,经济学引入了效用这一概念。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大小,取决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欲望。经济学认为,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主观评价,是一种心理感觉。因此,效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如抽烟是一种比较坏的欲望,但对瘾君子而言,一只烟具有极高的效用。另外,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例如,一杯水对于住在水边的人来讲效用不大,而对于沙漠中的旅行者来说,其效用就非常地大;而同样的一杯水,同样的一个人在非常渴的时候效用就大,不渴的时候效用就小。
货币是财富,但财富不等于货币。货币的作用在于它能给人们带来效用,但世间能给人带来福利和效用的还有很多,而且可能比金钱更为弥足珍贵。比如,与好友一壶清茶,话人生几何,自然是莫大的幸运;节假日过一过寺庙清净的生活,放下身心,参禅论道,也是难得的幸福。此外,苦难也是一种财富,因为它能够带给人以宝贵的经验,带给人以人情世故的洞察,带给人以爱和感恩的心。苦难以特殊的方式给你带来效用,让你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你所拥有的财富,并且完善你的财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财富是世间所提供的、能够满足人的不同需求的一切资源。
1.2 财富观念个体差异性的经济学探讨
既然财富是世间所提供的、能够满足人的不同需求的一切资源。那么,为什么从人的个体出发,在财富的观念上会表现出那么大的差异性呢?从经济学上讲,有两个基本规律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一个是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差异理论;一个是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人们对财富通常会持多元性的看法,这是因为每个人对财富的体验不同。从经济学上解释,这就是需求偏好差异,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的需求偏好完全一致。例如,有的人偏爱金钱,有的人偏爱地位,更有的人偏爱清闲。有的人感觉挣钱非常快乐,有的人则更喜爱地位和权利;有的人忙于应酬,其乐融融,一旦闲暇,便空虚无度。另有人则偏好享受寂寞,清心寡欲,闲情逸致。但是,这一切都无本质上的财富差异,只是每个人进行的不同的财富组合。所以,从经济学上看,一个人一生获得的财富量的多少,是不能用金钱来表示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经济学中另一条重要规律。它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特定商品或服务,随着商品和服务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的增量不断减少。比如,一个饥饿的人吃第一碗饭时,这碗饭对他的效用是最大的;到了第二、第三碗饭时,效用就开始减少了;而当他吃饱了,还强迫他吃时,这一碗饭对他而言就是负的效用了。这样以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没有钱的人闷闷不乐,而钱“过多”的人同样闷闷不乐。
因此,通过经济学的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差异理论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我们能够体会到,其实改变世界的一切力量就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都能够在一瞬间改变自我,获得财富。
因研究量子力学而闻名世界的大卫·博姆(David Bohm)认为每一个“瞬间”在宇宙展开的新的投影就是“现在”。而下一个“瞬间”又会重新展开新的投影。简单地说,也就是每一个“瞬间”都将出现一个不同的世界,只不过“瞬间的世界”将会影响下一个“瞬间的世界”,由此相互联结成一个相似的世界。了解这一点,也许你对人生,你对财富的看法也会从此改变。“瞬间即世界”,现在,就在这个瞬间,你足以改变你的世界。而你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作出一个选择。你是选择到处充溢着爱与感谢的世界,还是选择充斥着不满与病痛的世界?全都在你的一念之间。因此我们都能够在一瞬间改变自我,获得无量的财富。
通过以上对财富观念的分析,我们明了,对个人发生效用的财富是由物资和精神两方面构成的。而进一步从佛学上探究,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一切财富其实都源于“心”,“心”为根本。这个“心”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心”。
以上所示的财富因缘图向我们展示了,由心而生色声香味触法,而通过色声香味触法,我们可以创造和感受各类物资和精神财富。然而,我们如何才能够如法的获得这些财富呢?
佛法的因果法则已经向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解释。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无缘由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原因的。那么,从因果法则出发,怎么样才能够最大化的获得财富呢?“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世间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这些古老的格言已经在向我们展示获得财富的真谛,那就是贡献。只有突破了个人小我的束缚,进行一次次的自我超越,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为整个人类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人生才能产生极大的价值,同时也能如法的获得无量的财富。
贡献的真谛在于我们不要先问自己能得到什么,而是要放开心胸、扩大心量,先思考自己能够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贡献什么,这也是“不住相布施”的真义之一。这里,山东海会寺的仁修法师给予了笔者非常大的震撼和启示,短短三、四年的时间,海会寺就由以前的残垣断壁发展到了今天的庄严道场,向五湖四海的人们弘扬佛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辛酸,然而只要是认清了自己的使命,进行了自我的超越和突破,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就同时获得了无量的财富。
3 财富的如法使用
获得财富的根本在于“心”,而对财富的如法使用更在于“心”。个人所拥有的财富是一把“双刃剑”,使用的好便是成就佛道的资粮,使用的不好就会成为下地狱的加速器。
现在对财富的使用,世俗上主要是三种方式:(1)财主式的使用。认为物资财富是私人挥霍享受的财产,用于买靓车、建豪宅、养妻妾之类的“消费”。或者成为守财奴。(2)作为企业发展的资本。企业家拿物资财富最大化地发挥个人能力,办企业、兼并收购企业,从竞争中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3)财富的社会化使用。对于富豪们来说,他们已经在思考财富的意义和价值:财富属于全社会,回报社会不是为了个人政治资本而被迫参与社会慈善活动,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感谢上苍的恩赐。
从佛学上探讨,财富的如法使用,六祖慧能大师的“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方向。比如,一个人在获得了一件珍贵的物品后,往往就会被这件物品所束缚而“有所住”,这样实质上不是你拥有这件物品而是这件物品占有了你。
“四次收入分配说”认为,社会的总财富在各个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布状态是经过四次分配而形成的。第一次分配是通过市场进行的,它按照“效率原则”进行分配,社会财富被以工资、利润和利息的形式分配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与世界各国一样,我国的第一次分配也导致经济不平等。第二次分配是由政府主导的,理论上说它应该按照“公平原则”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进行“再分配”,以校正市场分配的“失误”。非政府组织通过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活动实施第三次分配,第三次分配依据的是“道德原则”。第四次分配也就是所谓的“灰色分配”和“黑色分配”,表现为各种犯罪活动,如盗窃、抢劫、贪污和受贿等等。
在我国,目前第三次分配发挥的作用可以用“微不足道”来概括,与国际上的表现有非常大的差距。而第四次分配却规模很大,对社会公正、秩序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损害。因此,对于财富,我们应该发挥出财富的社会责任,让财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实现“双赢”。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具有“仇富心理”,这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社会上有一部分物资富裕的人取得财富不如法,而且为富不仁;另一方面,是由于有错误的“零和博弈”思想存在,也就是把社会财富看成是有限且固定不变的,因此你多得到的一些,就正是我所少得到的,你富是我穷的根源。
针对这些情况,在如法的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物资财富之后,我们应“以心役物”,认识到财富的社会责任,利用财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即既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市场活动,通过为社会贡献更多的价值而实现“共赢”,从而帮助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分配;也可以直接通过第三次分配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直接将财富送到最需要它的人手中,从而创造财富的更大价值。
佛教的财富观
王公伟
佛教关于财富的看法,流行最广泛的是关于财富是毒蛇的观点。佛经记载,有一次,佛与弟子阿难一起乞食,途中看见一个金块,佛说这是毒蛇,阿难也说,对,是毒蛇。但是一个农民听到后,一看原来是一块金子。他很高兴,说哪里是毒蛇,分明是金子。于是将金块拿回家了。但是,不久他就被官府抓了起来。原来这金块是被人偷走的国库财宝,结果这个人被判了死刑。这时他才明白佛和阿难所说的毒蛇的含义,后悔莫及。当然,后来国王知道前因后果之后,就将其释放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金钱对人是有危害的。那么,人们为什么这样看待金钱呢?是不是财富真得阻碍人们的修行?
首先,我们看一下佛经中是怎样说的。《鸯觉经》中,佛陀把人类分成三种:1.盲人:这种人不知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不知如何获得新的财富,他们也无法区分道德上的好坏。2.独眼人:他只有一只金钱眼,而无道德之慧眼。这种人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和创造新财富;但不知道如何培养好的道德品质。3.双眼者:他既有金钱眼,又有道德之慧眼。他既能使他已有的财富增长,并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可见,佛是不承认那种只有道德没有财富的人,至少不是其心目中理想的状态。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佛经中的另一种说法,在《巴陀伽摩经》中,佛陀把人类最基本的渴望分为四种:1.愿我的财富通过正当的途径一天天的增加。换而言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富有,财富是人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2.当一个人富有后,他所渴望的是美名远扬。他如此祝愿:愿我的美名传遍四方,特别是要在我的亲朋好友、师长中流传。 3.当一个人既富有,又有好名声,他祈求健康长寿。他如此祝愿:愿我健康长寿。4.当一个人富有、美名远扬又健康长寿,他自然希望死后幸福。他如此祝愿:愿我死后生天享福。
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获得财富是人类的第一需求。所以佛教把必要的物质条件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因在通常情况下,一贫如洗之人是不会过多地去考虑获得美名、长寿和死后幸福的。
其次,我们看世俗世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管子曾经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就是说,只有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满足了,他才会考虑道德问题。即使中国传统的儒家也认为财富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本人就提出,“富且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为也。”“邦有道,贫且贱,耻也;邦无道,富且贵,耻也。”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只记得孔子说颜回“一箪食,一豆羹,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该其乐”。实际上,孔子的意思并不是说贫穷还很快乐,而是认为颜回在困难的情况下,还保持自己的道德操守很难得。这一点,在后来的宋明理学家那里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说明。中国是这样,西方也不例外。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就提出:在新教的教义中,每个人是否能够上天堂,不是自己的努力所能决定的,是上帝预先就确定了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世俗生活的成功,向外界表明其是上帝的选民。而这种成功,就是不断地积累财富,财富积累的越多,就越成功。在这种精神的导引下,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1、生理的需要,就是人生存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里,生存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只有满足了生存需要,后面的需要才有可能。
可见,无论古今中外,人们都普遍的认为,追求财富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释迦牟尼佛贵为王子,放弃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出家求道,并创立了佛教。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认为佛教就是应该出家为僧,不应该追求世俗的财富,否则就得不到解脱。我们说,这只是看到佛教的一方面,而没有看到佛教的另一方面。
确实,佛教认为世间法是有局限的,不是最高的追求,最高的追求是成佛,也就是摆脱世俗生活的羁绊,过一种神圣的生活。但是,人们还应该看到佛教还有其更为积极的一面。依照佛教的说法,我们身为人道,就应该尽道人道的责任。这个责任是由我们的宿命决定的,是以往因果造成的。如果我们不很好的尽到我们作为人道的责任,我们就会造成更大的业力,对于修行是非常不利的。对于一个在家的居士而言,他们一般都是在家庭和社会中承担一定的角色。要做好每一个角色,就要努力。目前的社会,是一个已经商品化或者说是金钱化的社会。人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没有一定数量的金钱是很能做到的。那么,追求财富,就是其中的应有之意。当然,同样是追求财富,其目的是不同的。有的人,追求财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为了满足个人的享受。这些我们当然不能说不好,但是,这不是一个佛教徒所应该追求的。作一个佛教徒是要把追求财富作为实现自己角色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另外,我们自己拥有一定数量的财富,也可以使自己丰衣足食,不致成为社会的负担。因此,做佛教徒并不意味着不应该追求财富。但是作为一个出家的僧人,是不应该追逐财富的。僧人既然选择了出家的生活,就应该承担起僧人的责任。僧人是佛教的三宝之一,是居士的依恃。他们应该是在家居士的榜样。所以,就应该奉行少欲知足的生活原则。这一点,早在佛陀的时期就是明确的。例如,在原始佛教时期,佛陀就要求僧人依四依生活,即日中只食一顿、每天在树下只坐一次、穿用别人废弃的破烂衣服、吃腐烂的药。当然我们大家更熟悉的是三衣一钵。为什么佛陀要这样要求人呢?因为佛陀看到了人生的短暂,人们用有限的生命来追逐一些过眼烟云的东西。所以,要出家,摆脱世俗生活,放弃对物质生活的享受,从而来体悟佛法。僧之所以是三宝,就在于他们能够忍受世俗人所不能忍受的这一切,所以他们才成为榜样。这一点,其实也是人们的共识。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老子本人在其《道德经》中就明确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人太容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引诱了。所以,只有出家。如果出家之后,不使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而是象世俗的人一样追求世俗生活的享受,那还出家干什么呢?
其实,人们之所以误以为佛教是反对追求财富,也是佛教受到中国思想影响的结果。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太多的为富不仁的现象,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有穷人的道德才高尚,才可以信赖。那些拥有财富的人是不可靠的,是不值得尊敬的。所以,传统的义利之争很激烈。佛教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就被人们理解成了对财富不感兴趣,并认为佛法与财富是对立的。其实,中国的佛教徒并不是反对财富,而是反对对财富的不恰当的态度,也就是贪婪和吝啬。如《龙舒净土文》劝诫世间贪吝之徒说:“得人三千,而不以为多者,贪也;自费两千而遂以为多者,吝也。贪吝之失,众人所同,而不自觉。若能去此,方为贤者。如是则善业无不可为,恶业无不可戒。何则?不吝财以为善、不贪财以为恶,故也。若如是以修净土,必不在下品生矣。又能转以化人,使更相劝化。人则以己无贪吝之心,必加尊敬而乐从其化。所化必广,上品往生,复何疑哉!”
要想追求财富,首先必须明确财富是如何得来的,只有明确了财富的来源,才可能采取适当的方法得到财富。
对于一个佛教徒而言,要想得到财富,必须明了因果。佛教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都不是偶然,都有前因后果。具体到追求财富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因果。其中的因,既有过去的宿源,也有近因。应该承认,佛教的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当然,我们所理解的因缘,并不完全是指佛教的因缘,而是指广义的因缘,也就是促使一切事物成功的各种条件。没有这些条件,事情是不可能成功的。比如说,人们要发财致富,如果还是在过去的文革时代,可能吗?这就是条件。
明了了因果关系,能够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坐等财富的到来。财富是等不来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俗话说,要发财先积德。要想收获,先要播种,这是最浅显不过的道理了。从佛教徒的角度说,就是要广种福田。具体而言,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恩田。所谓恩田,就是有恩于我们的所有事物。对于这些,我们都要怀着感恩的心情去报答。得到了别人的好处,要懂得报答,这道理很容易明白。但是,由于人的特性,却使得很多人,并不这样明确。他们在事业没有取得成功的时候,往往怨天尤人。但一旦取得了成功,却将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完全忘记了别人的恩惠。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师长对我们的恩情、国家对我们的恩情、其他人对我们的恩情等,都是我们要报答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父母辛苦地将你养大,给你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你可能取得什么成就吗?如果没有师长对你的教育和给你的知识,你能取得成功吗?没有国家的方针政策、没有周围人的帮忙,怎么能取得成功呢?其次,是悲田。所谓悲田,就是要从慈悲心出发,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目前还处于发展时期,很多问题是国家暂时没有力量解决的。那么,如果我们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呢?我们要知道,帮人就是在帮己。每个人的福报都是有限的,用世俗的语言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无法保证永远如意。试想,如果我们不在我们有能力的时候帮助别人,对别人的痛苦视而不见。那么,一旦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又怎能指望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呢。第三,就是敬田,也就是恭敬一切应该恭敬的人。从佛教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指佛法僧三宝。我们恭敬佛陀,是因为佛陀为我们开显了一条通向彻底解脱之路,同时,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我们要恭敬佛法,是因为佛法为我们提供了修行的指南,依靠佛法,我们就可以在无佛的时代,仍然得到解脱。第三,就是要恭敬僧人。出家的僧团,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摆脱了世间的一切享乐,追求出世的生活,践履佛陀之路,为我们提供帮助了依靠。只有在这些方面多努力,我们才能最终得到我们追求的结果。
财富既然是我们所需,也非佛法所禁。那么,我们就应该光明正大的追求。当然,必须避免不择手段。有的人可能会说,只要我的动机是好的,或者说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别人等,那么,在手段上就可以不那么讲究。我们说,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从表面上看,有时做事,不容易得到理解。比如本来是为了大家好,但是大家都不理解。这该怎么办呢?有的人就认为应该不择手段。先不考虑大家的态度,把事情办好了再说,等到结果出来了,人们就理解了。我们说这是不可以的,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好事情,或者说你的目的非常崇高,但就是手段不好,那么不可能达到崇高的目的,崇高目的是需要正当手段保证。一般而言,好动机带来好效果,不好的动机带来不好的效果。当然,有时候,好动机未必带来好效果。但是,不好的动机肯定不会带来好效果。有人可能要反驳说,有时候好结果就是由不好的动机带来的。比如一个人晚上到别人家偷东西,结果被主人发现了,被主人追了出来。巧合的是,这个时候,主人的房间着火了。主人因为这个小偷的原因而避免了一场灾难。这不是不好的动机带来了好的结果吗?我们说,这不对。这个最终的结果与原来的动机是没有丝毫关系的,因这不是最初的动机所带来的。因此,好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到追求财富上也是如此,一定要用合法的手段追求财富。用佛家的语言说就是要如法求财。什么叫如法求财呢?我认为,这需要从两个方面讨论。首先,佛教徒是国家公民,那么他应该与其他公民一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不能做一些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要追求阳光下的财富,而不是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其次,从佛教徒的角度而言,如法求财就更复杂一些。有一些事情,从世俗的法律的角度来看,它并不违法,但是却是佛教的戒律所不允许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从佛教的戒律出发,不做这些事情。具体而言,在家的居士应该遵循佛教的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婪、不嗔愤、不痴迷。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作为一个佛教徒所不应该做的。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台湾的印顺法师有很好的说明,我将其抄录下来,供大家思考。
一、窃取他物。这不是以偷盗为职业,而是偶然的。对于别人的财物,起贪染心,设法窃取,或顺手牵羊地取为己有。又如别人遗失的东西,拾到了应该归还原主,不但佛法如此,现代的国法也如此。如拾得而私藏起来,也就等于窃取。还有,对国家都有纳税的义务,如故意拖延不缴纳,如营业税、所得税、土地税等;或是偷漏捐税、走私、以多报少等。这是减少国家收入,增益自己财富,属于非法得财。
二、“抵赖债务”:借债应该归还,如抵赖而故意不还,是非法的。不过,有的不幸而事业失败,破产了。依因果律说,来生也是要偿还的。但他确是事业失败,无款可还,即不能说是非法。可是有的事实上有能力归还,藉口失败,而不肯清还债务,这已是非法了。还有故意倒闭他人的货款、存款,而自己是愈倒愈富,这不但国法所不许,佛法上也是恶中之恶!
三、“吞没寄存”:有把现款存放到别人的名下;或是金宝财物,为了外出等原因,寄存在亲戚朋友家里。但日子一久,受人寄存的,便抵赖说并无此事,说那些是他自己所有的。还有把金钱和一些重要的手续,委托知己,寄存在友好处。等到寄托人死了,受托人便吞没寄存的一切,欺负他的后辈,这都属于非法之例。
四、“欺罔共财”:几个人共同投资,组成一个公司;公司的财产,便是股东的共财。如某一股东,负责在公司办事,拿出偷天换日手段,伪造账目,欺弄股东,把共有财富,转移到自己的腰包去。又如弟兄的共有财产,未分家时,有的先于中窃取,化公为私,这都是欺罔共财的非法事项。
五、“因便侵占”:或服务政府机关,或服务工商行号,或服务社团学校,利用地位,及职务上的便利,而损害服务事业的财物。这种情形实在太多了,有些甚至是被人看作惯例的。采办的从中取回佣金;浮报旅费或交际费;低价卖出,高价买进,而自己从中分得一分。总之,为了个人利益,使服务的事业少收多支,都可说是因便侵占的非法。
六、“藉势苟得”:这是一般从政人员所最易犯的。利用权势及职务,非法得财的办法真多!如人向某机关办理某项手续,里面的负责人,不替你办理,或问题层出不穷,让人走上好几回,还说过几天来。等得急了,或是事情不能拖延太久,只好去贿赂他们,或买礼物送他。财物一到,问题简化,工作变得极有效率,这是留难的一例。有的查到民家或商店,有小小违犯禁令的事情,如售货而不开货单,或不盖店印等。于是表示问题严重,以种种来威吓。其实,不一定是忠实执法,而只要人情到了就完事,这是威吓的一例。还有是走进商店行号,或者民间富户,故意刁难,甚至设局陷害,说你犯下什么罪,要举发你。你怕事怕麻烦,只有以金钱去讨好他,这是诬谄敲诈的一例。还有得财枉法,或纵容亲属收容贿赂等,真是花样繁多。这是社会的病态,政治上的罪恶。奉佛的弟子们,守法而不贪这些非法财富才是。
七、“经营非法”:出资本,从事工商事业,获得合法利润,本是极正当的,但其中也有许多非法的。我不是内行人,当然说不上内行话。扼要地说,货不真,价不实,量不足,获得分外利润的都是。以假的作真的卖,把次等货当上等货卖;冒用他家商标,欺蒙顾客,多得利益。价不实,有讨价还价的恶弊,这本来无非想遇到不知时价的,可以多卖几元。等到风气造成,大有非漫天讨价不可的情况,真是害人害己!分量不足;又如斗秤不公,大进小出等。至于不顾国计民生,乘机抬价,囤积居奇等,不但为佛法所不许,有时也会受到政府的取缔。经营事业,一定要以合法的手段,谋取合法的利润。由于人心不良,社会病态所造成的,非法取财的流弊,是会有报应的。大家应互相警惕,如法求财,才能无害于人,有利于己。
印顺法师在台湾生活了那么多年,经历了台湾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过程,也看到了现代化过程中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我们大陆也正在经历这个过程,所以,印顺法师的看法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个人能够取得财富固然反映了其能力,但是如何使用财富则更需要智慧。一个人只有能力没有智慧,那么它不但不能带来福报,相反会造成很多的恶业。作为一个佛教徒很幸福,因为佛早就为我们指出了具体的方法。第一、奢俭适中。既不要过于吝啬,也不要过于铺张。即使是供养三宝,也要看自己的财力。佛陀早就告诉我们,贫人布施一根水草和富人布施很多金钱,都是信心的体现,功德是一样的。第二,蓄用兼顾。正当得来的财富,佛指示了我们方法,就是要将每年的收入,分作四份作支配:1、资用。就是日常的生活必须。我们每天都要使用金钱购买生活必须品,因此,要首先将这部分的财富扣除。2、积蓄。人生无常,每个人都可能有意外发生。因此,需要积蓄一定数量的金钱,以备不时之需。此外,个人的医疗、子女的教育和将来自己的养老,都需要在平时就进行积累。3、经营。金钱如果不能增值,就会不断减少,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要保持一定的生活和应付各种意外开支,就需要将其中的一部分金钱用来经营。通过各种渠道理财,使财富能够不断增长。4、作福。人不能专为自己,专为现世,应顾到社会利益,以及自己的后生福乐。所以对社会公益——文化、慈济事业,三宝法益——供养、护持,都要分一分收入来作福。尤其是在目前,我们有很多的弱势群体需要帮助。如果我们有能力,就要尽力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难关。这不但是为自己积累福德,也是为社会做贡献。
以上所述,是我关于佛教对财富的基本认识。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全无大有总相宜——谈谈佛教的财富观
林国良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据统计,其信众人数达3.6亿。佛教有一套严密精致的理论体系,其对世界、对生活的看法,与世俗社会有着极大的差别。那么,它又是如何看待财富的呢?
佛教的根本目标是追求解脱。小乘佛教倾心于个人解脱,大乘佛教致力于众生解脱,这就有了普渡众生之说。对于全心全意追求解脱的佛教徒来说,财富就完全失去了诱惑力乃至必要性,可以"全无"。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佛教徒都能隐居潜修,与世无涉,与人老死不相往来。佛法的薪火相传,需要佛教团体的世代相承、绵延不绝。而即使是小乘的教团,也需要一定的财富作为生存资源和发展手段;大乘僧俗教团的弘法利生事业,则更需要财富作其支撑。财富越多,可做的事业就越大。大有大的用处,因而,财富之"大有",绝非是件坏事。
佛教徒中,有一部分人是一心出世、全力修证的。他们往往采取苦行的修法,故而视一切财富若粪土。佛教中的苦行,可追溯到佛陀释迦牟尼。佛陀在最初出家时,就修了六年苦行。据他自己描述:"记得我那时每天只吃一个山楂子,或是一粒米。我的躯体变得特别瘦弱,四肢如干枯的芦苇,臀部像骆驼的蹄子,脊椎像一缕头发,胸骨参差突兀,就像屋顶露出的房椽。眼窝深深地凹陷,眼珠几乎消失了,就像放入溪水中的一片镜子,小得难以辨认。我的头就像灼日炙烤下枯萎变空的葫芦一样干巴。用手触腹,会碰到后脊,用手触脊会碰到肚子。"
对于苦行者来说,他们追求的是彻底解脱的"大自在",因此,世间的一切对他们都没有意义,不存在吸引力。他们并不故意蔑视财富,但也不把财富看得比其他世间事物更为重要。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财富,若让其盘踞在心中,都会对他们的最终目标形成障碍;只有将它们彻底排斥,才能清净身心,获得大成就。
但苦行并非是佛教修行的根本方法,释迦牟尼在修了六年苦行后,放弃了苦行,并告诫他的弟子,要行中道(非苦行非放纵之道)。中国禅宗的六祖慧能,更说了一首著名的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而入世的佛教,便须处理与财富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随着时代的推进,变得越来越复杂。
佛教所需处理的与财富的关系,包括获取财富的方式、运用财富的方式等。原则上说,要做到取之有道,散之有道。但如何才是合道,仍有不同的考量。
原始佛教对财物的态度,是接近"全无",或者说是"准全无"。原始佛教实行乞食制。僧人不生产,也不积聚钱财食物。每到吃饭时,僧人去化缘。人们给或不给,给多给少,给好给坏,僧人都不计较。佛陀圆寂后,佛教僧团因意见不同而发生分裂,按南传佛教的说法,这些不同意见共有"十事"。而"十事"的第一件事是:能不能将食盐储备起来,以供他日之用。最后一件事是:能不能储蓄金银财产。可见无论是储备日常用品还是储蓄金银财产,在原始佛教时期,都是不合戒律的。原始佛教只是将财富视为维持最基本生存条件的必要手段。他们所要获取的,只是衣食、坐具、药品等基本的生存资源;获取的方式,是通过佛教信众的施舍。
但在其后的演变中,随着私有制的日益巩固,佛教僧团中也开始积聚食物钱财了。但僧团获取食物钱财的方式,仍是由在家信众施舍。当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这种生存方式颇遭非议,最终导致了禅宗的"农禅",其生存方式变他人施舍为自力更生。
禅宗从初祖达摩到三祖僧璨,无论祖师还是门徒,都还行头陀行,一衣一钵,随缘而住,并不聚集定居一处。到了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时代,禅风一变。四祖道信入黄梅双峰山,一住三十余年,弟子聚集多达五百。五祖住东山二十余年,弟子多达七百。这两代禅宗弟子定居一处,集体生活,实行生产自给,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都当作禅的修行,过着一种农禅的生活。此后又有禅宗高僧怀海制订《百丈清规》,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农禅是中国佛教对中国社会的一种适应。农禅之所以可行,是因为禅宗在提倡生产劳动的同时,又将参禅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实现了生活上的自力更生,又不耽误修行,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和贡献。许多禅师就是在生产劳动时开悟的。如香严禅师在田间除草时,把一块瓦砾抛出,瓦砾击中竹子,发出清脆的响声,在此一瞬间,香严开悟了,说出了著名的开悟偈:"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然而,农禅这种自力更生获取生存资源和财富的方式,毕竟只是特例,古代社会的绝大多数佛教僧团还是依靠施舍,来求生存、求发展。但即使是依靠施舍,在佛教发展过程中,佛教僧团还是经常能积聚大量财富。这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如何运用这些财富,或如何散之有道?
用财和散财的方式,当然与获财的目的紧密相连。从本质上说,佛教是不应占据和享受社会财富的,因此,由众生施舍而获得的财富,除满足僧团的基本物质需求外,其余部分应该用来造福社会、造福众生。否则的话,不但违背佛理,招致世人诟病,而且在极端情况下,还能使佛教招致灭顶之灾。中国历史上有四次灭佛事件(被称为"三武一宗灭佛"),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经济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每当佛教的经济实力、物质财富积累到了占社会财富的相当比例后,当教团的人数增加到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定比例后,佛教就会受到激烈的批评,乃至发生排佛灭佛事件。
而本着大乘佛教普渡众生的精神,佛教僧团理应积极地开展利益众生的各项事业,尤其是慈善事业。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有着悠久传统。早在北魏,就出现了"僧祗粟",用于欠收之年赈济饥民。此后,寺院建"义仓"、"悲田坊"、"安乐坊"、"养病坊"、"安济坊",甚至还有专收麻疯病人的"疠人坊"、"福田坊",还有埋葬无主尸首的"漏泽院"等。而在灾荒和战乱年代,各寺院普遍施粥、施衣、施药、施棺。另外,在民间公益事业方面,寺院和僧人经常发起或参与了修桥铺路、开渠挖沟、植树造林、放生护生等活动。佛教的这类消灾解难、扶贫济困活动和慈善公益事业,既减轻了民众的苦难,又增强了佛教的影响力,使其教义更能为人们接受。
佛教的慈善公益功能,在传统社会中就很发达,而在现代社会中,凭借着现代社会丰富的财力,此功能更加发扬光大,从而更充分地体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在这方面,台湾的慈济功德会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慈济功德会现在已名满天下,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慈济人解困救难。例如,台湾人向大陆人捐献骨髓,就是慈济功德会所属的医院进行的。
慈济功德会是由比丘尼证严法师1966年创办的。一开始,她们共有6位比丘尼和30位信徒。6位比丘尼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原则,靠做婴儿学步鞋来维持生计并积累资金,而30位信徒则每人每天在上菜市场前,先丢5毛钱在竹筒里,贡献给功德会。有了资金后,功德会开始在本地区救急救病救灾。而后,慈济功德会的名声越来越响,募集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但证严法师有个原则,所有募集的资金,她们分文不动,全用于慈善事业,她们自己的生活至今仍靠做手工活来维持。渐渐地,慈济功德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慈善事业也越做越大,从本地区走向台湾全岛;继而又在五大洲的数十个国家成立了慈济分会,在当地照顾孤苦老人、流浪人,进行义诊,发生灾难时进行救济。除了慈善事业,慈济功德会又开办了医院,投资教育,如护士专科学校、医学院等。从1990年起,慈济功德会又提供洛杉玑黑人学区的西方学院护理系学生奖学金。这一善举几乎马上就结出了善果,1992年洛杉矶黑人大暴动时,许多人遭难,而华人则幸免于难,因为该城黑人对慈济功德会的长期帮助心存感谢。
1991年大陆发生水灾,慈济功德会打破种种阻力,到大陆赈灾。赈灾款来自于在台湾发动各阶层人士捐款,慈济功德会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以至赈灾款中有领救济金老人的捐款,还有监狱中犯人的捐款。慈济功德会用这些捐款,在安徽、江苏、河南等地,为受灾村民建慈济村和敬老院,还建了小学和中学。例如,在江苏兴化,慈济功德会就建了4所中学和4所小学,为15个社区568户人家建房,还建敬老院148所。
佛教的慈善功能,除了通常的济贫救困作用,还具有佛教的特点。佛教教义认为,慈善性的施舍,除为接受施舍者提供帮助,还能为施舍者培植福分。因此,慈善事业作为利益众生来说,既利益了被施舍者,又利益了施舍者。而慈济功德会的慈善事业正是立足于要利益施舍双方的原则。例如,在建慈济医院时,有一日本人愿捐2亿美元(相当于80亿新台币),以感谢中国放弃二战赔款的善举,而建医院只要8亿新台币。但证严法师没有接受这笔捐款。她的考虑,一是不愿让外国团体掌控医院;二是希望让每个台湾人都有种福田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培植福分,其意义要胜于让一人培植福分。基于同样的考虑,慈济功德会也不提倡一次性地捐笔巨款,例如,假如有人要一年一次性地捐120万元,那还不如每月捐10万。因为爱心应该时时培养,心中应时时存有爱心,而不应将善举作为任务,贪图方便,一次性地了事。
上述例子充分表明,财富充足并非是件坏事。而佛教对现代社会的参与,其领域远比古代广阔。除慈善公益事业外,在文化、教育、环境保护,以至维护世界和平等领域,佛教都可以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在这种社会参与中,佛教这一古老的宗教团体,需借助财富之"大有"来大展宏图。
黄裔华
管理方式,是指企业管理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而最好的管理方式,最高的思想境界,是以德容人,以诚待人。何以故?德是企业管理的根本也。德是人们心灵深处抒发的良知良能的天性,即是善业潜能转化为显能善行的标志。古人云:“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足也。”又云:“富润屋,德润身。”“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古住今来,圣贤或有德行的人,用崇高的道德和循规蹈矩的善法,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用现在的话说,道德是提升自我品质的明灯。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是和谐的。惟贤法师认为:“道德本是依靠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信仰、舆论,来调节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孟子曾说:‘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所谓规范,就是说个体的行为必须循规蹈矩,有礼有节。推之于人与人、集体与集体之间.应该互相尊重,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利益。这样,大众安宁,生活不受破坏。这是道德行为的基本效益”。
前几年,江泽民先生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政策,中央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那么作为企业,若能以德治企业,那是最得人心的事。当前社会,拜金主义流行,功利主义严重,道德沦丧、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人们追求享乐,是非和价值观混乱。我想,这些也是整个社会的共业所感,许多人对此只是议论,感到束手无策,不知如何转染成净,唤醒人们反省人生,净化人心。
或许有人问,大凡办企业的人,多是希望其所办企业,能令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成功,能扩大产销规模,其利润一年比一年增长,管理人员和员工的人心稳定,企业不但在市场中能站稳脚跟,而且其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逐步扩大市场份额。那么,追求企业利益,做好企业管理和奉行道德是否矛盾呢?应该说,追求企业利益和奉行道德并不矛盾。因为利人才能利己,损人必然损己。善的行为和利益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承的。善的行为不仅能使我们的现世得益,还能有益未来的生命。有一位仁者认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做无损于他人利益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做兼顾他人或社会利益的人,就是高尚的人。那么,如何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正有德行?第一,要亲近这个人,了解这个人,而不能道听途说,听信他人之言;第二,当外部环境不顺心的时候,看这个人能否把握自己的准则,凡事不生气,看他是否能保持平静、安祥的心态和言行,看他是否能看得破、放得下。如果能做到这两点,这个人就称得上有德行、有修养的人。
按照佛教的观点,行善必有善果,做恶必有恶果。善恶的业果、因果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在社会上,好人的生命,多会受到大家的祝福,希望他健康长寿。坏人则遭到大家的诅咒,希望他早得报应。做好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人,人生才有意义、有价值。所以,无论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还是一般的员工,应该在正道思想的指导下去做人做事,勤奋地经营企业,做好生产本职工作,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人生。
而当道德教育比较缺损的时候,有的人的人格修养一旦有问题,就容易步入歧途。2004年春,曾经被国家公安部通缉的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犯有故意杀人罪,已被法院判处死刑。当时有些人不明白的是,马加爵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何如此凶残地杀死四位同学,然后逃离现场。据报道,当马加爵被抓获审讯时,公安人员审问其杀人动机,他说,他与被杀者玩牌时,因为同学怀疑其作弊而生气,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于是将四名同窗同学杀死。这个案件,发人深省。
当前对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值得大家重视。据说,马加爵平时学习很用功,又聪明,能够考上大学生物学专业。可是他心胸狭窄,敏感多疑,憎恨心强,导致于走上犯罪的道路。人,生存于世间,不是孤立的,所以做人必须修习忍辱。不能忍,有时就祸患无穷。像马加爵因一点小事忍不了,动辄杀人,既害人又害己。
我们提倡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也就是关爱自己,关爱别人,关爱生命。故此,社会、家长和学校应做好青少年的道德思想教育。不可只看分数,不重品德教育。我国古代的人们非常注重道德修养,甚至强调宁可有德无才,不愿有才无德。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明人们每日生活做好道德反省的过程。如果一个人道德败坏,甚至做了违法犯罪的事,不但自己没有好下场,危害社会,连父母的名声也受到玷污。以上特殊的案例,再一次提醒人们:当今社会做好道德思想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一家企业内,大家能共事在一起,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大家细想一下,我们认识的人可能还不到全球人口的千万分之一。因此,企业的领导、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或是平级的同事之间,应该珍惜相聚的时光,相互提升生命的内涵与思想境界,以诚恳心、包容心来察觉自己:在对待每一个人、事、物时是否做到尊重他人,包容他人,是否斤斤计较?
既然说同事相处在一起,是一种难得的缘分,那么同事之间,以及对待客户,就要保持诚实和平等的心,大家在一起做事,要勇挑重担,敢于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有难共担,有福共享,没有争执,多称赞别人的优点,不看别人的缺点,心无傲慢之意,多尊重别人,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做到以上几点原则,就能保持时常快乐。但话虽然这么说,说者容易,做到却难也。但作为正道的思想,我们还是要予以推广和弘扬。
而今日社会的人心浮躁,人与人的关系存在商业味道的倾向,人与人的来往多以金钱为中心,功利目的明显。有的人为了物质利益,不择手段,相互欺诈,不怕因果的报应。有的人的工作、生活整天忙碌,忙应酬,生活压力很大,顾不及亲情的沟通。对于今天的社会的风气,许多人感到担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做好优良传统道德思想的宣传和教育。
世上的人千姿百态。君看古与今都近乎一样,只是今天的程度严重一些而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较多的是出于功利目的。大部分人喜欢锦上添花,而能在雪中送炭者少,因而有些人的关系看起来非常亲近,但事实上他们是建立在对方的财富上,或建立在对方的权势上。对于朋友的往来,佛经中描述了四种朋友的情形:“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若富贵附,贫*则弃,是花友也。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白云禅师也说过,人生于世,人与人之间,关系最为密切。有所谓亲情、爱情、友情、恩情等,近亲远疏总在一个“情”字。基于情的交流,不免产生许多利害;自然,利害所及,问题重重,随着发动的便是各型不同的是是非非。涉及是非,关系利害,人与人之间的“情”也就变得复杂了。所谓好坏、顺逆、喜厌、恩怨等等,弄得手忙脚乱,加上许多的无奈,使人感慨万千。而正确的处世之道应该是:“不伤害他人,也不可以伤害自己;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人,爱惜自己。”
企业中人员的组合,大多是以业缘(做事)为纽带,大家才组合在一起,所以做人做事,要以正道为指引,保持宽阔的胸怀,看人的优点和缺点,不要把焦点放错,只看到白纸上一点点的黑点,没有看到人家的优点和长处,没有看到黑点以外的一大片白纸。在待人接物时,如遇到不顺心的事,不要生气,要注意尊重对方的想法,设身处地,交换立场,管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安祥。要时常想着时间总会过去的,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斜的。要记住人和事都不是永恒存在的,人生70古来稀,做人尽量与人为善,尽量与人结善缘,以诚待人,问心无愧,做人、做事自然就自在了。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修行人的形象很重要,一切时一切处,要注意我们的形象。所谓“相随心转”,你修行有多少功夫,只要看你的相貌、言谈举止就能知道。古人说“有诸内,必形于外”,表里一如,这就能感化别人,这就是利他。所以,我们要利他,首先要自爱,自爱决定利他。我们提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言为世则”,我们说话不能乱说,要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口一定不出恶言,心一定没有恶念”,行为端端正正,这个多快乐,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