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问道五 3、西园解惑


2014/9/3    热度:256   

济群法师:问道五 3、西园解惑

 

  随缘与进取

  西园寺全名西园戒幢律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它临闹市而无喧嚣,近尘寰而不污染,巧妙融合佛教殿堂与苏州园林为一体的寺院。2010年1月,寺内依山环水、别具一格的“四面厅”茶楼在上海道次第班同修的发心努力下正式开始使用。

  试营业期间,已入深冬,清茶一杯,银杏遍地,我们聊到了“缘”这个话题。想想看,“缘”这个字,很神奇,潮涨潮落,冥冥之中似乎一切已注定。感情受挫,事业不顺,都会安慰自己和他人说“一切随缘”。但转念一想,既然一切“随缘”,还要“努力”二字做什么?果真一切“随缘”,个体的存在岂不是太过渺小与虚无?或者,此“缘”非彼“缘”。或者,对于“随缘”二字,我们一直误读了。

  善知识济群法师在一个冬日的阳光下,手中转动着刚从地上拾来的一片落叶,向我们娓娓道来关于“随缘”与“进取”的人生智慧……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

  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其实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从世俗意义上说,进取心是好事;从佛教角度看,进取心同样被肯定。任何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首先要建立一种崇高的目标,然后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佛弟子在修行时都要发菩提心,正如四弘誓愿所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而每个菩萨在因地修行时,都曾经发过大愿,并为实现这些伟大愿望而精进不懈。

  进取与执著是什么关系呢?进取代表着人们有某种上进心,有某种向上的追求,比如学业、事业等。但我们在追求过程中,必然会介入自我,贴上我的标签,觉得我在追求。成就了,我很光彩;万一失败,就觉得我没面子。因为对我、对成就的执著和过分在乎,就会产生忧虑和焦躁。另外,我们对追求的事也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而那些在乎的事,重要性就被夸大了,一旦不能成功,会很痛苦。我们也会执著自己的经验方法,以为这才是通往成就的最佳模式,从而变得自以为是,不能采纳他人意见。甚至在做事中,因为固执己见,产生对立冲突,使人活得很累。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这种执著也具有某些促进作用。

  佛法的修行,是要我们进取而不执著。《金刚经》的名言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没有执著;而生其心,是有进取心。经中讲到菩萨要灭度无量无边众生,所谓“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说菩萨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烦恼,从轮回中觉醒,但心中不能执著于众生相,也不能觉得我在度众生,所谓“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如果菩萨也像我们凡人一样,把所做的事看得很实在,觉得我在做事,我在度众生,就不是合格的菩萨了。

  但执著是凡人的习性,有进取心必然会伴随执著,有执著就会造成痛苦。想要进取而不为所累,就必须要有空性的智慧,认识到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惟有这样,才能超越对现象的执著,心无所住,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不失自在。

  问:我们常常会在失意的时候安慰自己说“随缘”,佛教中也讲“随缘”,那么“随缘”和刚才所提到的“进取”矛盾吗?

  答:佛教所说的随缘,通常是被人们误解了。随缘,似乎就等同于不做任何努力,是被动、消极的表现。这就把随缘和进取对立起来了,以为随缘就不思进取,进取就不能随缘,其实不然。

  佛教讲的随缘,其实是很智慧的。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就是立足于因缘因果。任何一件事的成败,都离不开这四个字。其中,有客观条件,也有主观因素。当我们面对一件事的时候,如何随缘?这就要考量各种因素,审时度势,然后做出智慧选择,而不是一厢情愿。因为多数人都是很主观的,我们带着经验和观念的模式在看世界,带着执著和强烈的需求在选择,这样难免会产生片面认识。所以,佛教告诉我们要随缘。

  懂得随缘的人,才能更好地进取,才不至于一意孤行。在综合评估各种因素的前提下,采用最合理的方法,才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问:请您为我们开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的含义。

  答:佛教讲因果。而平常人更多关注的是结果,羡慕别人的成就。可是成就从哪里来呢?任何成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佛教中有一首十来偈,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所谓“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恭敬中来,下贱者骄慢中来,喑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可见人生各种结果都不是偶然的,所以要重视因上的努力。

  但多数人只在乎结果,为了得到某种利益,甚至不择手段,造下各种恶因。当这些恶因成熟时,便悔之晚矣。有句话叫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呢?菩萨认识到因果的原理,看到众生的不幸,看到三恶道的悲惨,所以对自己的每个起心动念都会特别谨慎。因为他深深知道,不良的心行必定结出苦果。

  因此,以佛法智慧看待人生,就是告诉我们必须在因上努力。只要因缘具足,结果自然就会出现。如果不能成功,那只能说明因缘还不具足,还需要在因上继续努力。相反,把结果看得太重,就会患得患失。如果不肯在因上努力,那结果永远都不可能出现。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同时也说明,当我们有了某种成就,这种结果也是众缘和合,是无常的,同时也不是可以永远拥有的。不要太执著,那只会带来痛苦。随缘也能让我们面对成功时有一份平常心。成功时不会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失败了也不会有挫折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问: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敢走近佛教,以为佛教是消极的。一旦信仰了佛教,对事业就会失去进取心,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答: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许多人评判消极和积极的标准,都是以自己的追求和生活方式为坐标。他们以为符合自己追求和生活方式的,便是积极;反之,便是消极。可是,普通人的生活和追求是否就是积极呢?其实,多数人的追求和生活,都是建立在个人的迷乱感觉及社会习俗上,是被个人习惯和社会潮流所左右,并非出于智慧的抉择。这种生活看似积极,其实是消极而被动的。

  作为一个学佛者,他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是经过认真思考和抉择的。这个目标就是追求真理,追求智慧,以此解脱生命的迷惑和烦恼。在他们看来,惟有经过智慧省察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不仅如此,他们还发愿把真理和智慧带给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具有这样的目标和意义,不仅不会消极处世,反而会有更好的进取心。虽然他生活中也会有许多平常的事情,经营各种类型的事业,但因为发心不同,认识不同,他所经营的事业和生活也将被赋予更高的意义。

  问:在传统的观念中,许多人认为:“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于是年青时选择入世做官、做事,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考虑选择佛教信仰。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如何正确理解佛教的出世思想?

  答: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选择佛教信仰,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写照,并非所有的人。在历史上很多士大夫或文人,在年青为官之时就选择佛教为信仰,如唐宋文人白居易、王维、柳宗元、苏东坡、王安石等。今天也有不少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一方面获得了世俗的成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但同时也开始寻找生命的智慧,有着虔诚的宗教信仰。所以,觉得只是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选择佛教,这是对佛教出世思想的片面理解。

  那么,佛教所说的出世是什么意思?出世有出离、超越之意。这并不是说,必须放弃世俗的生活和事业。有些人远离尘世,入山修行,那只是个人的选择,或者是修学某个阶段的选择,不是学佛的必经之路。如果具有正见,在红尘中一样可以修行。因为我们真正要出离的并不是环境,而是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们在迷惑和烦恼中度日,那就是世间。一旦超越这种迷惑和烦恼,在世间的当下,便是出世间。这也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

  信仰所关注的是人生大事。比如我是谁?活着的意义?生命的归宿等,这些问题是人类永恒的困惑,对于每个人都存在。只是因为人的根机不同,有的人慧根深厚,从小就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也有的人要经历世俗生活的历练才开始思考。当然,还有一些人终日沉迷于物欲中,只会关注眼前的需要和欲望的满足,他们可能永远也想不到人生还有这样的大问题。不过,人一旦触及这些方面,必然要面临如何解决的课题。如果想要圆满解决,自然离不开佛教的信仰。

  问:世间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很执著。因为执著就会带来痛苦,导致活得很累。于是很多人就会向往出世的超然,可是同时又不愿放弃世俗的事业和生活。如何才能做到这二者并行不悖呢?

  答:在现实人生中,要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确实不易。积极入世,容易陷入对世俗的执著,结果活得很累。而追求出世,又会远离和放弃尘世的一切,感觉不近人情。这两种情况似乎都不理想。

  如何才能让二者并行不悖呢?在大乘佛教中,菩萨行者的修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作为菩萨行者来说,既要有出世的超然,又要积极入世,广行利益众生的事业,所谓“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其中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以商贾富豪的身份,拥有妻子儿女,出入娱乐场所,却能出淤泥而不染,在与社会民众打成一片的过程中,对他们起到教化和引导的作用。同时,阐说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强调“心净则国土净”,是在家居士于红尘修行的榜样。

  如何才能培养出世和超然之心?在大乘佛教中,是通过对“空”的认识和体证来达成。佛法所说的“空”,不同于我们所理解的空无或一无所有。从佛法的角度来看,“空”和“有”并不对立,而是统一的。比如《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说:“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都是在告诉我们,世间任何一种现象无不是因缘和合而成。换言之,是条件决定一切的存在。离开条件,我们在任何事物中都找不到固定不变的特质。所以,这种存在只是因缘假相而已。但我们因为无明所惑,无法见到世间的真相,于是就会把主观的想法和需求投射其上,觉得它就是如此,确实如此,由此衍生出许多烦恼。佛教所说的“空”,正是要帮助我们认识真相,去除我们主观赋予的种种特质。这样才能从迷乱的状态中走出,超然物外,心无所著。

  了解到生命真相之后,看到很多人因为无明,每天不断地制造烦恼痛苦,就要发菩提心,生起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真相,解除烦恼。有了这样的慈悲心,就能积极入世。而有了空的智慧,就能在入世过程中保持无所得、不染著的心态。《金刚经》就是一本帮助我们学会放下,同时又积极利他的经典。

  正信与迷信

  引言:新年伊始,名为“西园茶事”的一间茶室,在苏州西园寺悄然开张。茶室坐落在西园寺放生池边,设立在其重要的园林景观四面厅里。奇石假山、古树森森,冬雪春花夏雨秋虫,安坐下来,或者拿起笔抄抄经书,或者听听古雅的音乐小坐片刻。案头的书签上有济群法师亲笔所题的“吃茶去”三个字,这段著名的禅宗公案也令“西园茶事”凭添禅意。冬日温暖的茶室里,我们焚香洗杯,感受着“茶禅一味”的意境,采访尚未开始,禅的智慧已这样淡泊地散落在人们的一举一动之中了……

  问:您曾经说过,中国人如果没有特别信仰,传统信仰的认定都是佛教。春节前后中国人的诸多习俗恰恰验证了这样的说法,比如刚刚过去不久的腊八。能否请师父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腊八的真正含义。

  答:腊八是佛教中国化、民俗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江南地区尤盛。是日,很多寺庙会以腊八粥供佛并施众,而民众也会在这一天来寺院礼佛、敬香、喝粥。从目前情形来看,多数人对腊八粥的兴趣是在于保平安、增福报、讨吉利,这固然没什么不对,但我们要知道,腊八这个节日还蕴含着更深的意义。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寺院在这一天熬煮腊八粥,正是为了纪念佛陀历尽艰辛,终成正觉。可惜的是,后人渐渐忘记了这个节日的本意,这就有必要加以引导,使人们通过这样一个机会来认识佛陀。所以,今年西园寺在腊八期间进行了以“认识佛陀,纪念佛陀”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希望大家藉此因缘走近佛陀,走近这个2500多年前成道证果的觉悟者。

  佛陀出家之前是迦毗罗国王子,名悉达多,也像世间千万平常人一样,有着种种迷惑和烦恼,有着对生老病死的迷惘和恐惧。最终他选择了修行,以此探寻生命的答案,探寻人生的价值。他的修行和成道,代表着从烦恼走向解脱的过程,也代表着从凡夫成为圣贤的升华。我们纪念佛陀,关键就是要认识到佛陀这种求道、成道的人生,对于每个生命的重要意义。他为我们轮回中的迷惑众生,找到了一条解脱的出路。

  问:您所提到的“佛陀也是人”的理论对很多不太了解宗教信仰的大众来说会有些新颖,因为传统意义上,宗教的目标都是指向一个“神”,难道佛教不是让我们“信神”的吗?

  答:从宗教信仰的层面来说,一般宗教都会建立主宰神的崇拜,通过对神的信仰获得拯救。而从佛教观点来看,决定生命发展的不是其他,正是我们自身的行为。佛陀通过修行发现,每个生命内在都具有自我解脱和觉悟的潜在力量,也就是佛性。所以,在正信佛教徒的心目中,佛陀并不是通常所以为的神,而是一个究竟的觉悟者,一个真理的发现者,一个大慈大悲的圣者,一个将修道经验传递给我们的领路者。

  在佛陀成道时,有人问他:“你是神吗?”他回答说:“我不是,我是觉醒的人。”“佛陀”这两个字的含义,就是“觉悟者”。在没有觉悟之前,他也和我们一样,是有着种种迷惑的人。当然,佛陀的修行不仅仅在于这一生,而是有着多生累劫的积累。因为这种深厚的慧根,他才会在看到生老病死的痛苦时深受触动,毅然放下王子的身份,以寻求解脱、寻求真理作为人生目标。这是他和常人既一样又不同的地方。

  佛陀这样的经历,为千千万万的生命带来了希望,让我们知道,其实每个人都具有觉悟的潜力。每个生命虽然都有迷惑和烦恼,但同时也有解脱的希望。

  问:说到信仰,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迷信。甚至会想到看相、算命这类通常会被批判为迷信的事物中去,那么究竟什么是迷信呢?

  答:迷为昏乱,分辨不清;信为相信、顺从。而迷信就是盲目的相信和崇拜。换句话说,凡不能把人导向觉悟、智慧和真理的信仰,皆可称为迷信。从所信的对象来看,如果对象本身尚且处于迷妄状态,那么建立其上的信自然也是迷妄的。通常,我们总觉得宗教信仰中才存在迷信现象。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陷于迷信而不自知。如贪财的人为财迷,爱看戏的人为戏迷。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从我们自身来看,如果极端执迷于某事,也会引发迷信行为。如算命、看相之类,本可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未必是无稽之谈。因为命运的确有一定规律可循,这也就是佛法所说的“如是因感如是果”。但是缘起的生命现象甚深难知,其中还包含诸多可以改造的不确定因素。如果我们过分相信算命、看相,以为命运一定是如此这般,那就成为机械的宿命论者了。

  佛教是以追求觉悟、智慧为目标,是一种智慧的信仰。学佛的目的,是要帮助我们开启内心的智慧,解除每个人内心的迷惑、烦恼和执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佛教所要做的正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问:在这样特殊的节日气氛中,您也会看到每天有很多人烧香拜佛,求求拜拜,供上几个水果,然后向菩萨提出一大堆要求,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对这些现象,我们首先要理解,而不是带着嘲讽的心态看待。作为普通百姓来说,希望健康、希望平安、希望发财、希望过好日子,这些要求都是正当的。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所以对大慈大悲的菩萨提出来,也是出于对菩萨的信赖,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对菩萨具足信心,至诚祈求,且愿望合理,菩萨自然也会慈悲加被。但我们要知道,佛教的真正作用并不仅在于此,而是要帮助我们改变内在的生命品质。通过学习佛法,使我们了解人生的真相,了解世界的真相。通过了解,逐步改变观念,调整心态,最终开智慧、断烦恼,完成生命的彻底改善。这才是佛教存在于世的真正意义。

  闲云野鹤,却对世界保有热情

  活在当下而不是关注轮回

  问:很高兴您能与心理咨询中文网的网友们一起分享您的人生智慧。我想先问问:您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到心理学的?当时是什么触发了您呢?

  答:最早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我在福建佛学院教授唯识课程。偶尔读到一本美国人编的《西方心理学史》,发现在众多学科中,佛学与心理学是最接近的,关注点也有较多相通之处。再次结缘是在四、五年前,我应邀参加海峡两岸心理辅导论坛并作了讲座,后整理成文,即《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那时起,开始真正思考如何用佛法来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算是正式的开始。之后就不断结缘,陆续参加了多次心理学界的活动,与有关专家学者和心理咨询师们有了较为深入的交流。此外,戒幢佛学研究所也主办了以“佛法与心理治疗”为主题的论坛,有百余人参加,大家分别从佛法和心理学界的角度,就共同关心的课题进行了探讨。

  在长期弘法过程中,虽然没有明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述,但佛法本身就是心性之学,佛陀所说的一切法,都是引导人们认识并净化心灵,由此达成心灵的升华和圆满。所以,这种结合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问:心理学与佛学有很多相通之处,那两者的差异又是怎样的呢?

  答:说到两者的差异,如果用一棵树来比喻,心理学更多关注的是树叶、树枝和树干,而佛法关注的是树根,是致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心理学是根据现象来了解人,并对人们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治疗。它所关注的,主要是异常的心理问题。至于人类共有的贪、嗔、痴烦恼,在心理学领域是属于正常的,并不在其解决之列。而佛法则将贪嗔痴定义为“三毒”,是一切问题的源头所在,是需要彻底铲除的。也就是说,佛法不仅要帮助人们解决异常的心理问题,还要解决无始以来的无明和由此形成的苦果。所以从佛法角度来看,心理学对问题的解决是不究竟的,是治标不治本的。

  问:比如说?

  答:比如,佛法强调戒律、正见、止观,通过系统的修行,开发自身本具的解脱能力。而我所了解的心理学,大多在做异常心理的疏导,认知的调整也只是纠正偏激的认识、不是建立在对实相(诸法真实相)的认识上。即使是催眠,也无法真正抵达心灵的最深处。

  问:怎样才能更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发挥更大作用呢?

  答:不同宗派有不同的结合点。比如,唯识学从意识、潜意识到正向心理都有详细而系统的说明,但目前心理学界对唯识的了解还很不够,需要加强。中观的空性慧非常透彻,一破到底,可以帮助人们从根本上消解烦恼。禅宗则是帮助人们认识内在的觉悟潜质,直截了当,但对修习者的要求较高。南传佛教的内观和正念修习,方法简明而易于上手,是目前较为普及的解决方法。

  问:您刚才说到催眠,有人说佛教的闭关、禅定等修行,其实就是自我催眠的一个过程,您怎么看?

  答:禅定是对所缘保持稳定的专注和觉知,在此过程中,心是非常明晰的,并将这种明晰穿透到每一念、每一刹那,所谓“了了分明”。而我所了解的催眠,是在不知觉间完成的心理过程。仅就这一点来说,两者就是迥然不同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不能保持觉知,我们的整个人生都是一场催眠,是一场自我催眠与相互催眠。

  问:现在有人在研究通过深度催眠来进行前世回溯,进而治疗心理疾病。您赞同这种方法吗?

  答:佛法并不提倡关注前世,虽然通过禅定或神通的修行可以做到这一点。佛陀反复教导我们的,是活在当下——让心安住在当下的每一刻,让每一刻都保有正念。

  中国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心态问题

  问: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心理学和佛学,在不知不觉间同时成了一些人生活中的时尚点缀,大家好像觉得时不时蹦出几个心理学或佛学的词儿,是件挺时髦的事。

  答: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现象也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人们对佛教和心理学已经有或多或少的认同和关注,而在过去,这是人们讳莫如深的一些话题,是不敢公开谈论的。

  但我们要知道,如果不认真地学习和实践佛法,我们是无法从中受益的。说得再多,也只能流于点缀和迷信。惟有将佛法智慧变成自身认识,转变原有观念,才能真正解决人生的迷惑和烦恼,而这不是说说就能达成的。

  问:您这些年跟心理学界的接触中,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答:觉得心理学在中国的兴起和成长不太成熟,不少人轻易取得各种相关证书,但实际学养和心理素质未必完善,未必能够承担心理引导者的职责,这样很容易以盲导盲。

  问:您对心理学界的发展和改善有什么建议吗?

  答:首先,心理学界应该建立并落实自身的行业规范。其次,西方的发展路线可以参考。他们早已广泛吸收佛法的教理及禅修,运用于心理研究和临床治疗。戒幢佛学研究所就组织翻译了5本相关著述,介绍这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佛法自古就有“心学”之称,可以说是东方的心理学。又与东方文化有两千多年的相互渗透,更易为国人接受。所以,心理工作者可以多从佛法中汲取养分,这不仅能提高认知,还能强化自身的心理健康。近年来,戒幢佛学研究所也特别面向心理学界举办一些讲座和活动。

  问: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心理学真正在中国受到重视还是最近十来年的事。您觉得是什么促使它热起来的呢?

  答: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以往,国人是以物质为中心,所有问题几乎都是指向并归结于这个中心,觉得“我不幸福、不快乐”,无非是因为“我没别人有钱”。现在很多人已经富起来了,但幸福感并未增加,人生目标也因此开始模糊,这就使得人们开始关注物质以外的世界。另一方面,目前这种高速得甚至有些畸形的社会发展,让很多人在不择手段地赚钱,不计后果地奔忙,从而引发很多心理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整个社会从纯粹关注物质到逐渐转向对心理的关注,可以说,是必然的趋势。

  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心态问题。因为幸福感的缺乏、安全感的丧失,所以才引发了那么多恶性事件,引发从环境到食品的各种问题。所以,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当人们的心态平和了,世界就平安了,社会就祥和了。

  弘法的过程

  也是不断自我探索和成长的过程

  问:快速发展带来浮躁的心态,所以越来越多人开始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怎样使自己真正快乐。您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您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历程,也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答:我的成长过程很单纯,信佛与出家是受家庭影响。后来的修学、教学、弘法也都是在单纯的环境中开始并发展的,至今已成为我人生三大部分。二十多年前,受台湾教界的启发,知道他们的弘法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意识到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但现实的情况是,人们对佛法不仅无知,而且有很多误解,要让他们接受佛法,就需要有适合他们的表达方式。但这种表达必须建立在对法的透彻理解之上,否则就会流于肤浅和庸俗,所以这也促使我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深入。

  也正是在弘法过程中,我越来越清楚作为一个出家人的使命。近年来,整个社会对佛法的需求日增,这种需求也在不断地推动我去努力。

  问:提到弘法,有人会觉得现在很多法师或寺院的操作太商业化,动静最大的似乎是少林寺,又是连锁又是上市,让人很困惑。

  答:我和少林寺永信大和尚有过对话,他说了五个字:差点被上市。所以他们也有很多无奈,很多状况未必是他们的本意。作为一个出家人,本分无非是内修和外弘。首先是提高自身修行,在此基础上,再尽己所能来利益大众。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而作为一个寺院,一方面是为出家人提供修行办道的场所,一方面则是对社会起到化世导俗的作用。所以,怎样在弘法过程中避免商业化,可以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

  问:那在您自己的修学、教学、弘法过程中,有没有过困扰呢?

  答:对自己的选择没有过困扰。

  在教学和弘法过程中,早年更偏向理论,后来更偏向应用,现在每做什么都会思考:“这有没有用?这是干什么用的?”佛法不是用来玄谈,也不是用来考据的,是用来实修,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问:您的弘法和教学工作其实很繁忙,会不会也偶尔产生一些压力和情绪的反应?

  答:早年会有,那时在讲座中不能很自由,要“很认真”地准备,关注结果,也关心自己讲得效果如何。后来常常接待很多人,接受很多邀请,有时也会疲惫。

  虽然这二十年来一直在弘法,但我本性还是喜欢清静,更多只是出于责任和使命在做。庆幸的是,经过多年探索,现在已经找到了更有效的弘法方式。我们今年成立了“菩提书院”,制定了一套标准化的修学和管理模式,这样各地学员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学修。

  问:有没有什么快速静心的“秘诀”可以和大家分享呢?

  答:秘诀是:无所得。现象忙,内心不忙。根据当下的状态去做,但不执著结果。再加上每天禅修,定期回到阿兰若处调整。总体来说,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很好。

  爱“惹麻烦”的闲云野鹤

  问:心理学喜欢研究家庭对人的影响。您觉得家庭和家人对您有什么影响吗?

  答:除了信仰,其它影响都不大。我出家30多年,父母去世20多年了。几个兄弟间,出家的联系多点,在家的联系少点。出家的兄弟在弘法事业上有帮助,能够创造条件、提供环境,但在精神层面上是我影响他。

  问:与在家的兄弟比,出家的兄弟间性格会更相似一些吗?

  答:即使是出家的,性格也不同,各有各的风格,按照各自的性格做事,互不妨碍。

  问:请您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自己好吗?

  答:一个喜欢闲云野鹤、对世界又有一份热情的人。怕麻烦,但因为热情,所以又常常会“惹麻烦”。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乘法里头,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生活的确是真善美慧。不是说这种享受、这种生活会妨道,没有;相反地,它还能成就道业。问题就是你那个观念怎么转法,如果你在这里面贪图享受,有喜怒哀乐爱恶欲,那你就堕落,你就被境界所转。你要是不被境界所转,《楞严》上说 “若能转境,则同如来” 。同如来至少是圆教初住菩萨,与如来同生性。你在境界里,处处要提得起观照,一失掉观照必定就堕落。观照,就是在境界里时时刻刻能提得起警觉心。提得起警觉心,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才会有受用,你的境界才会向上提升。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