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心理学的实践面


2014/9/8    热度:186   

佛教心理学的实践面

林崇安(2003.9)

摘要
本文主要依据佛陀所教导的「四念住」,来探讨佛教心理学的实践面。从身、受、心、法四方面,经由内观禅修的实践,看清身心的无常、无我,以达成心灵净化的标的,并显示出佛教心理学的特色。

一、前言

佛陀的出世,在于引导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众生之所以沉沦苦海,是由于内心被无明烦恼所笼罩。如何区分这些烦恼的类别和性质,以及如何从无明烦恼中解脱出来,便是佛教心理学的重点所在。佛陀教导弟子们修习内观(毗婆舍那),直接观察自己的身心世界,在层层深入中,清除自己内心的无明烦恼,得到真正的解脱自在。本文即以这种心理净化的实践面作为主要的探讨内容,特别是透过「四念住」的实践,来掌握佛教心理学的特色。

二、观察性向及对症下药

佛陀教导弟子们修习内观时,要先观察个人的性向,以便于对症下药,在《瑜伽师地论》中,佛陀对颉隶伐多说:

云何比丘勤修观行是瑜伽师,于相称缘安住其心?谓彼比丘若唯有贪行,应于不净缘,安住于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若唯有瞋行,应于慈愍,安住其心。若唯有痴行,应于缘性缘起,安住其心。若唯有慢行,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若唯有寻思行,应于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T30,428a)

此中先分辨不同人的根性,有贪增上行、瞋增上行、痴增上行、慢增上行、寻思增上行等五种人,要分别以不同的观察方式来安住于心:
1对唯有贪行的人,要以不净观,来安住于心。
2对唯有瞋行的人,要以慈愍观,来安住其心。
3对唯有痴行的人,要以缘性缘起观,来安住其心。
4对唯有慢行的人,要以界差别观,来安住其心。
5对唯有寻思行的人,要以阿那波那念(入出息念),来安住其心。
所以,在心灵净化的过程上,第一步要先作好性向测验,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及对症下药。至于贪增上、瞋增上、痴增上、慢增上、寻思增上等五种人的习性形成及其行为表现是:

1云何贪增上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贪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爱事,有猛利贪、有长时贪。是名贪增上补特伽罗。
2云何瞋增上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瞋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憎事,有猛利瞋、有长时瞋。是名瞋增上补特伽罗。
3云何痴增上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痴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愚事,有猛利痴、有长时痴。是名痴增上补特伽罗。
4云何慢增上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慢烦恼,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慢事,有猛利慢、有长时慢。是名慢增上补特伽罗。
5云何寻思增上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其寻思,已修、已习、已多修习,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寻思事,有猛利寻思、有长时寻思。是名寻思增上补特伽罗。
6云何得平等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虽于贪、瞋、痴、慢、寻思,不修、不习、不多修习,而于彼法未见过患,未能厌坏、未善推求。由是因缘,于所爱、所憎、所愚、所慢、所寻思事,无猛利贪、无长时贪,然如彼事,贪得现行。如贪,瞋、痴、慢、寻思亦尔。是名得平等补特伽罗。
7云何薄尘性补特伽罗?
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贪烦恼,不修、不习、不多修习,已能于彼多见过患,已能厌坏、已善推求。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爱事,会遇现前众多美妙上品境中,起微劣贪;于其中品、下品境中,贪全不起。如贪,瞋、痴、慢、寻思,应知亦尔。是名薄尘性补特伽罗。(T30,424b)

此中指出,贪增上、瞋增上、痴增上、慢增上、寻思增上等五种不同人性向的形成,是来自前世深殖于内的烦恼习性,加上此世猛利而长时的相应烦恼;前者属于先天的因素,后者属于后天的环境所形成。贪增上、瞋增上、痴增上、慢增上、寻思增上的人,分别容易生起贪心、生气、无知、傲慢、散乱的心理;另外还有「得平等」和「薄尘性」的二种人。「得平等」的人,没有猛烈的贪、瞋、痴、慢、寻思,但未见过患、未能厌坏、未善推求。「薄尘性」的人,不但没有猛烈的贪、瞋、痴、慢、寻思,而且已见过患、已能厌坏、已善推求,这种人在往上净化心灵时,较少障碍。前论佛陀又对颉隶伐多说:

1颉隶伐多!又彼比丘若愚诸行自相,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养育者、补特伽罗事,应于蕴善巧,安住其心。
2若愚其因,应于界善巧,安住其心。
3若愚其缘,应于处善巧,安住其心。
4若愚无常、苦、空、无我,应于缘起、处非处善巧,安住其心。
5若乐离欲界欲,应于诸欲麤性、诸色静性,安住其心。
6若乐离色界欲,应于诸色麤性、无色静性,安住其心。
7若乐通达及乐解脱遍一切处萨迦耶事,应于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安住其心。(T30,428a)

此中佛陀指出七种安住其心的不同状况:由于无明,有的众生看不清楚身心现象(诸行)的自相,以为有独立自存的「我、有情、命者、生者、能养育者、补特伽罗」,有的看不清楚身心现象(诸行)的因、缘、无常、苦、空、无我,因而生起执着而受苦,所以,佛陀依次教导出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以安住其心。有的众生进一步想要离「欲界欲」,佛陀对他们教导「诸欲麤性、诸色静性」,以安住其心。有的众生想要离「色界欲」,佛陀对他们教导「诸色麤性、无色静性」,以安住其心。有的众生想要解脱遍一切处萨迦耶事,佛陀对他们教导「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以安住其心。所以,佛陀对众生的教导是对症下药,并且层层提升,使之灭除萨迦耶见(我身见),最后得到内心的究竟解脱。这种心灵不断净化的过程便是佛教心理学的特色。

三、观察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

为了要得到内心的解脱,佛陀教导出具体的实践方法:修习四念住(旧译四念处),《念处经》(T1,582b)中,佛陀说:

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 云何为四?观身如身念处、观觉如觉念处、观心如心念处、观法如法念处。

这段经文指出,四念住(四念处)是净化众生、灭除痛苦、解除忧愁的一条道路。四念住就是身念住(观身如身念处)、受念住(观觉如觉念处)、心念住(观心如心念处)、法念住(观法如法念处)。以下依次探讨如何以四念住来净化心灵。

(1)观身如身念处

「观身如身念处」是直接观察身体:一方面将心系于身体,由此培养出正念、正知和正定;一方面由粗而细,看出身体的无常、无我。许多众生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过于执着身体而生起,一旦看清身体的不净,便能放下而自在。培养正念、正知和正定是净化心灵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是佛教心理学中特有的实践基石,有别于一般的心理学,在《念处经》中,佛陀说:

云何观身如身念处?
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着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

此处指出,禅修者在行、住、坐、卧时,对自己当下身体的屈伸等动作,都要清楚明白;如此不断地觉知自己的动作,就能培养出正念正知,因而可使散乱的心不再徘徊,这是佛教心理训练的一个核心基础。《念处经》又说:

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

这段经文就是在教导「入出息念」。此处指出,禅修者要对自己当下的入息、出息要清楚明白,这也是佛教心理训练中常用的一个方法。前已提及「入出息念」可以灭除「寻思增上者」的分别心。《念处经》又说:

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此身中有发、髦、爪、齿、麁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痰、小便。

这段经文就是在教导「不净观」,禅修者观察自己当下身体的三十六种成分;前已提及「不净观」可以灭除「贪增上者」的欲贪。《念处经》又说: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这段经文就是在教导「界差别观」。此处指出,禅修者要观察自己当下的身心是由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等六界所组成;前已提及「界差别观」可以灭除「慢增上者」的慢心。

(2)观觉如觉念处(观受如受念处)

「观觉如觉念处」是直接观察当下的感受、感觉,许多众生的心理疾病是由于盲目追求感受、感觉而生起,一旦看清所有的感受、感觉都是苦,便能放下而自在。《念处经》说:

云何观觉如觉念处?
比丘者,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觉;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乐无欲觉、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

此处指出,禅修者要时时观察自己当下的感受、感觉,经过不断的观察才能看清感受、感觉的无常和苦,进而才能不再盲目追求感受、感觉而不再受苦了。经由禅修看清感受、感觉的面目,以拔除个人的不良习性便是佛教心理学的一个特色。

(3)观心如心念处

「观心如心念处」是直接观察当下的心识,有些众生的心理疾病是由于执着心识为常而生起,一旦看清心识的无常,便能放下而自在。《念处经》说:

云何观心如心念处?
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有恚、无恚;有痴、无痴;有秽污、无秽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脱心知不解脱心如真、有解脱心知解脱心如真。如是比丘观内心如心,观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心如心。

此处指出,禅修者要观察自己当下的心:是有欲心(有贪心)?无欲心(离贪心)?等等,如此不断觉察自己当下心的生起,在正念正知的观照下,最后看清心识的无常,便能放下执着而得到自在。这些心的意义,《声闻地》说:

1又有贪心者,谓于可爱所缘境事,贪缠所缠。
2离贪心者,谓即远离如是贪缠。
3有瞋心者,谓于可憎所缘境事,瞋缠所缠。
4离瞋心者,谓即远离如是瞋缠。
5有痴心者,谓于可愚所缘境事,痴缠所缠。
6离痴心者,谓即远离如是痴缠。
如是六心,当知皆是「行时」所起三烦恼品,及此三品对治差别。
1略心者,谓由正行,于内所缘,系缚其心。
2散心者,谓于外五妙欲,随顺流散。
3下心者,谓惛沈、睡眠俱行。
4举心者,谓于净妙所缘,明了显现。
5掉心者,谓太举故掉缠所掉。
6不掉心者,谓于举时及于略时,得平等舍。
7寂静心者,谓从诸盖,已得解脱。
8不寂静心者,谓从诸盖,未得解脱。
9言定心者,谓从诸盖得解脱已,复能证入根本静虑。
10不定心者,谓未能入。
11善修心者,谓于此定长时串习,得随所欲、得无艰难、得无梗涩,速能证入。
12不善修心者,与此相违,应知其相。
13善解脱心者,谓从一切究竟解脱。
14不善解脱心者,谓不从一切不究竟解脱。
如是十四种心,当知皆是「住时」所起。

(4)观法如法念处

「观法如法念处」是直接观察当下于心中生起的诸法(想蕴、行蕴;善法、恶法等念头),许多众生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过度卷入妄念而生起,一旦看清念头的无我,便能放下而自在。《念处经》说:

云何观法如法念处?
(a)眼缘色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缘法生内结。……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内六处。
(b)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欲知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掉悔,内实有疑知有疑如真,内实无疑知无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五盖也。
(c)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念觉支知有念觉支如真,内实无念觉支知无念觉支如真,若未生念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择法、精进、喜、息、定。比丘者,内实有舍觉支知有舍觉支如真,内实无舍觉支知无舍觉支如真,若未生舍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舍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七觉支。」

此处指出,禅修者要观察自己当下心上的结、五盖(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息、定、舍):(a)当内六处与外六处接触时,心上有无「结」的生起?(b)有无「五盖」的生起?(c)有无「七觉支」的生起与增广?如此不断觉察自己当下所生起的念头,在正念正知的观照下,恶法渐减,善法增广,如此层层清除自己内心的无明烦恼,最后看清诸法无我,便能放下执着而得到心灵的自在。

四、结语

佛教心理学不只是种种心理的分析而已,有其具体的实践面:透过四念住的内观修习,培养出正念正知,层层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看清身心现象的无常、无我,从而放下执着,得到心灵的净化。在今日充满压力生活中,佛教心理学的实践面,实有其重要性。
(佛学与人生佛学学术研讨会,2003,9)
问:业障来临如何去除?
答:接受业障来临的事实,不用对抗、不用逃避,而要不断把注意力放在提升正念,使自己活在当下,以定、慧超越业障。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 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很多人跟我们说,他们遇到什么难题,或想看什么资料时,打开我们网站,或打开我们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想看到的资料。是不是我们有神通或使用神通了呢?真地没有!这是因为感应道交,您真诚心切,就会这样。南无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