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佛学与心理学的对话
2014/9/8   热度:270
自我为何物?
西方心理学家常强调自我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人要能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进一步才能充分发挥自我。 然而佛教的教义却很明确的指出,这个我是虚妄的,是我们的愚痴(对事里不能认清真象)妄执所形成的。唯有放下对「我执」的执取,人才能真正的解脱,才能离苦得乐,进而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境界。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去肯定自我、发挥自我呢?还是舍弃放下自我?我想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先探讨「我」的实侃εc内涵是什么?否则根本无法具体知道,要去肯定或舍弃的到底为何物。 我是谁?谁是我?这个问题不只是学禅者常参的公案,就是一般芸芸众生也常希望能解答的问题。西谚有句话:「能够了解邻居的是智者,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天才。」,究竟这个活生生的「我」是个实体呢?还是虚妄的? 如它是虚妄的,那么这个看得到、摸得到、有感情甚至能将思想付诸行动的人又是谁呢?这不都是「我」这个实体在主宰吗? 如果说「我」是个实体,那么这个「我」的界线与范围在那里呢?假设这个「我」,只是大家眼睛看得到的血肉之堠Γ荒屈N为何当我们的小孩不用功念书时,我们会很伤心;我们的车子被人刮掉了油漆,我们会很气愤;钱被倒会时,会失眠?这些都不是「我」,为何我们会被这些本身以外的人、事、物弄得心神不宁、心情起伏呢? 或许有人会说:「这还不简单,因为这些柀ξ鞫际恰何业摹宦铮虼司褪恰何摇坏囊徊糠荩簿偷褥妒桥c我为一体的」。如果如此定义「我」的话,那么问题又来了。譬如「我的家」,究竟是爸爸的家?还是妈妈的家?或是儿子的、女儿的家?究竟谁是「我的家」的主宰?因此这个「我」的实体,它的界线范围,令人感到复杂,而又似乎模糊不清,成为吾人最大的疑惑! 由心理学看自我 对于上面的问题,姑且先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与佛学上的解释。在心理学的领域中,通常将「我」分成两个部份:一个是「我」,这是行动的主体,也就是这个能思考、说话、有情绪的行为主体;另一部份,则是我对这行动者的认定与看法,也就是所谓的「自我概念」。 而我们这个行动主体,永远是受到「我」对我的认定与看法所左右。因此,不论我们真实的能力有多强,只要我们认为自己是差劲或不够好的,我们自然就会变得凡事怯懦、担心、害怕失败,对自己缺乏信心,而不敢面对挑战。 相反的,有些人并不怎么特别聪明,但他对自己的看法却很积极正向,觉得自己虽然不是很出色,但也不错,而且天生我才必有用。因此,即使是做低微的工作,他们也是满足快乐的。 当然,我们也是看过一些对自己看似信心十足,处处吹嘘自己,常常批评别人,做起事来却又眼高手低,并且绝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这种人看似有正向的自我概念,而且对自己是绝对的接纳,但事实不然,他们只是在自我欺骗而已。而他之所以会欺骗自己,主要的就是害怕去面对那深层内在的自我,他担心这真实的自我是不好的、不受人喜欢的、所以要加以吹嘘、掩饰。因此,这种人其实是个色厉内荏的自卑者,绝非真正肯定、接纳自己的人。 心理健康的特征 以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对自我的各方面具有正向的自我概念,也就是他对自己的种种,诸如:能力、个性、操守、价值观、生命经验、容貌、健康状况、朋友、家庭....等等,持着一种乐观、悦纳的态度时,则他会对自己较肯定、较有信心,而一个真正能自我接纳、有信心的人,通常对其它的人、事、物,也才有一种真正宽容、接纳的态度。这种人通常在人际关系上较能与人和睦相处、尊重他人,而不会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或是自我防卫;在处理方面,则较能够量力而为、面对挑战、接受批评,也就是他们的心理是比较健康、平衡与平和的。 当然,在我们能真正达到自我接纳、肯定之前,通常我们要先能够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诸如:自己的个性特征.信仰.值观、兴趣....等。 如此,我们才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可以去学习修正的,哪些弱点是要去宽容接纳的,哪些长处是应该好好发挥的,更重要的是,渐渐发现我们的盲点及未察觉的特性和能力。这种建立在了解之上的接纳与肯定,才是踏实的,也才可能是具有行动与实践力量的。 由佛学看自我 以上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我」,那么从佛学的观点,我们如何来界定「自我」呢?简单的说,它是不可界定的,因为是无常,故不可界定。 从令一个角度,我们也可说「我」是由这些瞬息变化的色、受、想、行、识所形成。也就是我们由这个「色身、肉体」、「感受作用或说情感、情绪」、「思考作用或说思维、思想」、「造作作用或说行动、行为」、以及「认识作用或说知觉、统觉」等势能、功能或作用所组成,这些功能或作用是如何发起、持续及消灭,都是受因缘法所左右。 因此,就佛法来看,实在没有什么过去与未来,真实的存在就只有每一个当下,因为过去与未来都是不存在的,我们所经验的是每一个瞬息的当下。「我」也是如此,因为我是无常的、是瞬息变化的、是因缘所生的、是无法完全随心所欲掌握与控制的,因此佛法说是无我的。 或许有人会感觉,这样说看似有点道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然你看我上个月被倒会,到今天我还在恨那个会头;先生每回家都是把他的西装、手提包、鞋子乱脱乱放,数十年如一日,说他也没用;儿子从小就不用功,到现在还在重考高中;女儿上学从来没有听到闹钟响就自己起床,每天都要三催四请的;你说一切是无常的,那么他们这些恶习却是那么恒常不变?再说人的个性,每个人认定什么是好的、对的看法、人的习惯或处理事情的方式等,不都是很固定,很难加以改变吗? 的确前段所述,都是我们常有的经验,我们的习惯、个性、价值观、行为模式等都是不容易改变的,但绝非不可改变的。就前段的例子,假设有人对先生或女儿说:「如果你每天回家就把衣服、鞋子、皮包都放好,或是你每天早上都按时起床上学,我就给你一百万」,你看他们会不会把柀ξ鞣藕没虬磿r起床,别说一百万,就是一万元,甚或一千元,我相信都有很多人愿意尝试的。 因此,这是动机问题,也就是促使做某事的诱因够不够的问题。这也就是佛法所说的因缘法,一切现象都是由各种有关因素聚集而形成,当因素不足时,现象就消失了。我们的习惯、个性、价值观等当然也是如此,既然是因缘法,我们的个性、习惯....等就绝对可以改变,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或了解令此现象生起、持续及消失的因素。 因此,心理学所谈的自我探索、自我了解,也就是对于促使我所有的种种情感、思想与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加以探讨、了解。而佛法当中所强调「观」的功夫也是如此,也就是我们不但是个行动者,同时也是冷静清明的观察者,心念起时知心念起,心念灭时知心念灭,能念念分明,能够廓然洞悉自己心念的生起、持续、转换与消失这些变化的因素时,我们本身就是能够掌握促使一切行为造作、情绪起伏的最主要因素心念,此时我们自然不可能有盲目的冲动、莫名其妙的情绪、无法控制的想法与行为了,因为这些无明的现象都被观破了。 结语 因此,我们可了解佛法与心理学二者间并没有什么矛盾,而且是殊途同归,可以相辅相成的。当然佛法是更透彻、更精深、更广博的,而心理学则是个很实用、具体、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超越自己的方便法门。的确「我」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我见、我所、对有关我的一切的执取,是我们情绪起伏、心神不宁的根源,但「我」也是离苦的基础,是超越的动力。因此,我们还是要先去肯定我、建设我,如此也才有我可舍,先要建立一个健康的自我,如此也才可能升华成真正没有执取,与一切合而为一的「无我」。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教我们第一个放下身,不要受身折磨,自己要做身的主宰,不能做身的奴隶。这个身有很多爱好、欲望,你要去满足它你就错了。身体保持健康就很好,每天能吃得饱、穿得暖、睡得安稳,就很好了,不必有过分的要求。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