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马:中国佛教建筑重要装饰题材
2014/9/8   热度:229
只要是稍稍留心古代寺院建筑的人都会发现一个重要的装饰题材——奔马,而在丰富的建筑装饰内容中,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奔马作为装饰之一,它与佛教建筑有什么关系? 其实,奔马和狮子、大象一样是受佛教所推崇的动物形象之一。在西汉明帝时,摩腾、竺法两位天竺的高僧,用白马驮着大量佛教经卷来到中国。此后中国僧侣便开始了去西天取经,而此过程中,马立下了汉马功劳,是重要的运输工具,益发为僧众敬重。从唐代至宋、元及明洪武期间,历代对白马寺都进行了整修,也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佛教寺院的大力扶持,佛教在中国繁荣起来,立下功劳的马也成为了佛教建筑必不可少的装饰物。《洛阳伽蓝记》里记载了白马寺及马成为装饰形象的由来:“白马寺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洛阳城酉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帝梦金人,长六尺,项皆白,月光明。胡神号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象焉。时白马负经而来,因此为名,明帝崩,起洹于陵上,自此百姓冢上或作浮图焉。” 另在天竺国的一传说故事曰有伽蓝名招提,其处大富,有恶国王利于财,将毁之,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停毁,自此改招提为白马。马在佛教里也是转轮的七宝之一,此外还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及马头观音等等,由此可见马在佛教里的重要地位。 笔者在少林寺塔林的塔基座上就刻有“奔马”的图像,马踩着山谷,马头上方刻有彩云、留云。苏州一寺院的砖雕也刻有马的形象,不过是一“仰马”,仰卧于菩提树下,憨态可掬,其雕刻细腻生动。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常常听到许多修行人说,他无论怎样用功,功夫还是不得力。凡是功夫不得力的,都是修行没有尽力,没有依教奉行。如修行人还搞名闻利养,还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他功夫怎么会得力?佛劝导我们,要功夫得力,首先要建立信心。信心怎么建立?读诵大乘、听闻佛法、亲近善知识、依教奉行。信心建立之后,你才能真正懂得和尝到佛所说的一切经教的意思和法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白之后,我们才知道怎样做人,怎样生活得幸福美满。我们有许许多多同修,他嘴里口口声声说要了生死、出三界,可是他心里还贪恋五欲六尘,还搞名闻利养,这些人从来没有发过了生死、出三界的心,这就难怪他功夫不得力,他就免不了生死轮回!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