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问道一 2、人生篇


2014/9/3    热度:336   

济群法师:问道一 2、人生篇

 

  情为何物

  问: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答:情,来自无尽生命的积累,力量巨大。若想根除情执,必须从“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着手。首先是戒的力量。情的产生须有具体对象,若不接触引发情执的因缘,就不会由此导致情感执著。即使过去生中积累了一些宿缘,若能以戒律严加防范、守护,缘也不易成熟。其次是定的力量。面对引发情执的外境,若能以观照力系心一境,心就不易为其左右。第三是慧的力量。以智慧透彻情的虚幻本质,就能在根本上铲除情执。情也是因缘所生法,了无自性。当我们产生情执时,不要贪著,也不必害怕。有效的解决方式,是以正见照破它,将其消融于智慧观照中。

  问:对某人理智分析后绝不会动情,却不由自主地陷入情感中,是业力还是无明?

  答:这是因为“知易行难”。从理论上说,我们对一个人进行理智分析后,绝不会动情。但感情的基础就是无明,本身没什么道理可说。此外,还有因缘和业力在其中作用。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人动情?也是多生累劫的积累。在前生乃至更前生,也许你们曾经相爱,曾经山盟海誓,曾经互为母子、父女、恋人,这些缘导致你们在今生继续发生纠葛。看到这些,我们更要善待每一个缘。因为了知因果的真实不虚,就应以佛法智慧予以解决,尽可能使之转为善缘、法缘,而不是陷入情感中不能自拔,那将没完没了地纠缠下去。

  问:夫妻是缘,儿女是债,兄弟姐妹又是什么呢?

  答:夫妻是缘,儿女也是缘,兄弟姐妹还是缘。缘有善缘、恶缘。债,就是其中的恶缘。作为一个家庭来说,既然走到一起,必然有很深的渊源。可能是讨债、还债的关系,也可能是由善缘聚会一处,志同道合,相互扶持。不论什么因缘走到一起,我们都要珍惜、善待。

  问: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绝法、绝交?

  答:说到“情”,佛弟子应以大慈大悲之心利益一切众生,这本身就是真情大爱,怎么是“绝情”呢?说到“法”,佛弟子应将佛法落实于心行,念念都要如法如律,怎么是“绝法”呢?说到“交”,对众生不仅不能绝交,还应视为自己的骨肉至亲,乃至生起对母亲那样的感恩心。所以说,修行是否要做到“三绝”,关键是看:什么情,什么法,什么交。如果是贪爱之情、外道非法、酒肉之交,那是必须杜绝的。

  问:若友人病重濒死,以佛法观点劝他看破生死,不会显得冷漠无情吗?

  答:面对病人,首先要以感同身受的慈悲,切实体会对方的身心之苦,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进行说教。此外,本着悲心开导他人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和他一起哭,一起悲叹,虽然表达了你的同情,对方或许也会感到欣慰,但对病人却没什么实际利益,反而会增加他的执著。如果你能换一个角度,以真正对他有所利益的方式劝解他、开导他,让他正视世间的无常变化和生死流转,从而以正确心态看待疾病,面对死亡。倘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在无法避免色身苦痛之际,帮助病人减轻内心痛苦。即使病人一时不能接受你的观点,只要有足够的诚恳,注意方式的善巧,就不会显得冷漠无情。

  分辨善恶与处世之道

  问: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

  答:佛法中,“是”就是真实、正确的;“非”,则是颠倒、错误的。如果这一认识符合宇宙人生真相,就是真实的,“是”的。如果这一认识不符合客观事实,是出于我们的想当然,以黑为白,指鹿为马,那它就是错误的,“非”的。是非,还可以从道德角度来评判,凡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就属于“是”;凡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就属于“非”。

  问:佛法是如何定义善恶行为的呢?

  答:首先,善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安乐。比如布施这种善行,既能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贪心和吝啬,使人格得到净化,还能招感未来福报。其次,善的行为不仅对自身有利,更能对其他众生有所利益。仍以布施为例,我们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也给被帮助的人带去利益。衡量一种行为是否属于善行,可以用这两个标准检验。

  有些行为虽能带来眼前的快乐和满足,却不能使人格得到提升,不能给未来生命带去利益,甚至会造成过患,则不能称为善行。所以,佛教评判善恶行为的标准,不仅看现前产生的苦乐,更要看它对未来生命的延续是否有益。

  问: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

  答:如果我们以欢喜心接纳一切人,以柔和心理解一切人,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人,以恭敬心尊重一切人,以感恩心报答一切人,就能与众生结下善缘。如果我们看到别人时和蔼可亲,满面春风,别人自然也愿意接近我们。如果我们看到别人时冷若冰霜,面无表情,无形中就会将人拒于千里之外。即使和身边的人,也会咫尺天涯,形同陌路。此外,还要恰到好处地赞叹他人长处,而不是虚伪的恭维,更不是肉麻的谄媚,不要赞叹到别人坐立不安。除此而外,供养和布施也非常重要。当他人有困难时,应尽力提供帮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只要做到这几点,人与人之间就能和谐相处,就能和众生广结善缘。

  问:如何面对欺骗行为?是否无条件地接受?

  答:关键看这种欺骗是什么性质的。如果行骗者确有很多迫不得已的苦衷,我们可以本着慈悲心接受。但有时候,这种接受可能使对方更加放纵,对他有害无益,这就必须加以制止。在菩萨道修行中,应对方式有二:一是摄,一是折。摄,是以柔和的方式包容;折,是以严厉的方式惩罚。但无论是摄还是折,都要从慈悲心出发,不能有丝毫嗔心。至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没有一定之规,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总的原则有三:一是有慈悲心;二是看怎样处理更圆满;三是看怎么能利益对方。

  问: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答:别人欠钱不还,或者冤枉诽谤,如果你能不和他计较,那是说明你的修养和境界。但作为一个学佛者,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众生的利益。只要涉及到他人,就要考虑怎样才能真正利益对方。有时,我们用不计较的态度,能感化一些人。但有时,也可能迁就了对方的缺点,反而是害了他。真正的慈悲,应该是帮助他认识并改正自身错误。

  面对他人的冤枉诽谤也是同样,如果不去辩解,对方的误解可能越来越深,嗔心越来越大,甚至因此造下种种罪业。你固然有涵养,能够如如不动,却使对方痛苦不堪,这也不是真正的慈悲。在《瑜伽菩萨戒》中,如果有人冤枉菩萨,而菩萨不作澄清,不去消除对方的误解,也是一种犯戒行为。当然在对待不同情况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重要的,切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要怜悯他,因为他也是在烦恼支配下不能自己。他虽然伤害了我们,自己却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佛陀在因地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都不起丝毫嗔心,这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问:若不按习俗生活,往往对亲人构成伤害,如何抉择?

  答:社会上,对许多事有约定俗成的看法。若不按部就班,虽然有了一定的个人自由,却往往使亲人担忧,这确实是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选择人生道路时面临的问题。应该怎么抉择?我们要知道,约定俗成也是相对的。在这个社会上,无论做什么事,不可能所有人都表示赞赏。有赞赏的,自然会有反对的;有拥护的,自然会有不以为然的。所以,我的观点是,我们觉得有意义的事,从长远来看,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益的事,勇敢地去做就是了。

  问:发牢骚与不平则鸣一样吗?默默无闻、一味忍耐是否近乎沉沦?

  答:一般情况下,不平则鸣是褒义词,多是从公众利益出发,更能显示一个人的勇气和正义感。而发牢骚则是消极抵抗的表现,是一种拿不起、放不下的无能表现。两者有一定区别,但关系比较模糊,不平则鸣,搞不好也会演变成发牢骚。

  学佛并不是要刻意地默默无闻,只是要我们不去执著世间名利。佛教所提倡的忍辱,也非毫无原则的一味忍耐。在一般人看来,忍耐似乎就是无能的表现。事实上,一个真正能够忍耐的人是最有力量的,也更能有所作为。反之,不过是匹夫之勇,未必会有多少建树。对于学佛者来说,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呼吁、去改变,但不要过于执著结果。

  问:自尊是建立在什么之上?

  答:自尊应该建立于自身品行之上。比如是党员,就要以党员的德行要求自己;是佛弟子,就要以佛教徒的标准要求自己。只有在尊重自己的前提下,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如果是建立在金钱、权力上,没钱就不需要自尊了吗?没有权力就不需要自尊了吗?如果是建立在身体、相貌上,一旦老了、病了,就失去自尊了吗?如果是建立在学识、职业上,学历低了、工作差了,就找不到自尊了吗?自尊,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不是自大自傲,是不需要什么外在条件支撑的。

  问: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

  答:关键是,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不是将个人想法强加于人。当我们面对一个杀人犯时,也许会觉得他罪大恶极,心生厌恶。但我们设身处地替他想一想,感觉可能就不同了。他之所以会走上犯罪道路,也许和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和成长中的挫折、失败有关,也许并不是他自甘堕落,而是因为种种原因身不由己。不管怎样,他自己也是一个受害者。能够从缘起的角度看世界,才能对他人生起真正的同情。

  问:“见财不贪著才是财布施”的说法对吗?

  答:布施本身,就具有远离贪著的内涵。如果我们对财富的贪著很深,就会悭贪吝啬,舍不得布施。所以,布施不仅能培植福报,同时也在帮助我们克服人格中的悭贪。从这个角度说,不贪著也具有布施的意义。

  问:学佛后除做好本职工作,对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吗?

  答:作为学佛者,首先要尽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家庭中,应孝顺父母,当好父亲、丈夫或是母亲、妻子;在社会上,应做好本职工作,搞好人际关系。除了这些责任外,我们该以什么心态看待世间呢?平淡,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也可能意味着冷漠。如果是对一切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并不是学佛者应有的态度。身为一个佛子,尤其是大乘佛子,既要以佛法智慧观照人生,了知世事无常,又要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同时,更要发菩提心,以积极的态度利益众生。

  问: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不执著是否过于消极?

  答: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体的现实。世人总是将无常当做人生障碍,当做破坏幸福的无形杀手,那是自身错误观念造成的。若能透彻无常本质,就不会因无常变化带来痛苦了。

  对世人来说,无论生活还是事业,都是建立在执著之上。而修行却要求我们放弃种种执著。但我们要知道,不执著并非不努力,而是不著相,是在因上努力而又不执著于结果。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学习、工作、生活。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也说明,世间一切成就并不完全以我们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不是一味努力就必能达成目标的。

  佛法告诉我们,每件事的成败都是由众多条件构成。只要我们懂得从因缘分析,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认识,就不会一厢情愿地执著于结果。其中,还涉及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所以,我们只须在自己可以把握的范围努力即可,不必强求结果。否则,就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当我们认准一个目标时,就尽自己的能力,随着这种愿去努力。即使没有执著,一样能把事情做好,并在做的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态。如果执著于此,就会被它的发展变化左右情绪,乃至伤害心灵。

  弘法也是同样,过去的那些高僧大德们,虽然也在以各种方式救度众生,但不会执著于自己从事的事业。祖师云:“建水月道场,作空花佛事。”世间一切皆如水中月影般虚幻,虽然如此,该做的事业还是要去做,该度的众生还是要去度。因为众生都在生死中沉沦,他们的痛苦需要有人去帮助解决。但做的时候,又不能执著于自己所做的事,不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就是佛法所说的“空”和“有”的关系。既要认识到事物的“空”,但这种“空”不是虚无;同时也要认识到事物的“有”,但这种“有”只是缘起的假相。只有正确认识“空”和“有”的相互关系,我们才能将弘法和修行有机结合在一起,身处红尘而自在无染。

  问:如何看待欲望?欲望不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吗?

  答: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道德还是出世间宗教,大多对欲望持否定态度。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主张。而以佛法观点来看,欲望从伦理角度可分为善、恶、无记三性。其中,善的欲望需要发扬,恶的欲望需要消除,而那些非善非恶的欲望,本身虽没什么过患,一旦和烦恼相应,就会介入恶的成分而变质。

  科技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使人类欲望不断升级,造成很多新的社会问题。现代青年奉行能挣会花的生活原则:拼命挣钱,拼命花钱。看起来似乎是工作、享乐两不误,但我们在享乐中花掉的是什么?花掉的是我们的生命!因为挣钱要花时间,而时间就是生命。

  其实,人的基本生活可以非常简单。我们今天的很多需要,并不是生存的真正需要,只是我们为满足攀比心而产生的需要。或者说,是社会使我们产生的需要。社会要求你有舒适的住宅,要求你有符合身份的服饰,要求你一掷千金。今天的人活得很累,因为我们还有面子和虚荣需要去照顾,我们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彻底迷失了方向。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物质空前丰富的今天,我们没有因此活得轻松,相反,我们比以往更累。当我们面对一桌丰盛菜肴时,味觉已完全被它们麻痹;当我们面对灯火辉煌的街道时,视觉已完全被它们扰乱……我们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挣钱,结果,只是享受了一些我们本可以不需要的东西。这样的交换,到底值得吗?

  知苦?离苦

  问:解脱痛苦必须从“心”开始,那是被动适应环境变化吗?

  答: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围的人,彼此就更容易进行沟通。即使曾经有过什么不愉快,也能在宽容和谐的气氛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所以说,改变自身心态并不仅仅是被动地适应环境。改变心态的本身就是在改变环境,就是在主动创造环境。

  问:人生的痛苦在于错误追求。请问,哪些是错误追求呢?

  答:错误的追求,一是违犯法律或戒律,二是心态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占有世间种种?是因为欲望的驱使,这才是造成痛苦的根源。同样是追求财富,如果用它造福人类、回馈社会,就是正确的;如果用它为非作歹、多行不义,就是错误的。所以,关键不在于我们追求的是什么,而在于以什么心态去追求。记得我在复旦作讲座时,有人问:我们工作、赚钱,建设社会主义,能不能算贪心?我回答他说:请问你是用什么心态在做?如果以贪心去做,当然属于贪的行为,否则就是正当的谋生手段。要衡量我们的追求是否正当,主要是看动机和做事时的心态,这才是本质所在。

  问:一无所有时曾苦苦追求,可拥有后还是空虚,该怎么办?

  答:关键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而在于有什么样的心态。对于心灵健康的人来说,一无所有时能安贫乐道,应有尽有时也能不为所缚。如果不能把心态调整到位,贫穷时固然痛苦,富有之后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痛苦。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寻找自己,远比追求外在物质更重要。

  问:逆境现前,比如下岗,是否要违心接受?

  答:所谓好和不好,不能仅从自己的眼前利益来衡量,而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比如下岗问题,从个人生活来说,也许会暂时受到影响,是不愿接受的逆境。但从长远来看,从整个国家来看,也是改革必须经历的过程,最终也许会利益更多的人。

  不管怎样,当下岗成为现实时,我们就要勇于面对,而不是违心地接受。说到违心,仍存在敌对情绪,无论对修行还是生活都是不利的。世界是无常的,职业当然也是无常的。认清这一点,我们就不会把下岗看做天大的挫折。事实上,怨天尤人没有任何用处。我们能够做的,是调整心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问:如何消除我执、贪欲和妄想?

  答:消除我执,必须依靠止观的力量。通过禅修培养止的力量,通过闻思正见培养观的力量。首先在观念上认识到五蕴是空的,色身是空的,山河大地是空的。认识到外在世界和我们的起心动念皆是因缘所生,其中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我和我所,只是我们附着于客观对象的一种感觉。这些现象本是无我的,只要我们不将自我感觉附于其上,便不会因此产生我执。这也是一种思维训练,经常如是观修,我执便会逐渐淡化。

  认识无常,可以使我们的贪心、妄想逐步减少,所谓“观无常,足以得道”。或许有人会觉得,无常,谁不知道呢?为什么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后没有一点用处呢?这是因为,我们对无常的体验存在不同层次的差别。我们仅仅是知道“无常”这两个字,还是在不断观察、思考“无常”的显现?或是已经深刻认识到“无常”的无所不在?倘能透彻“无常”,我们还有必要抓着这些烟花一样短暂的名利不放吗?我们还愿意付出一生去交换吗?

  问:略知佛法义理,但遇到障碍时仍不能自拔。怎么办?

  答:在人生道路遇到障碍时,要越过去,确实很不容易。学佛后,虽然知道一些道理,但那是佛菩萨的境界,还不是我们自己的境界。所以,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有一定距离,也是正常的。

  对佛法的认识,有一个量的问题。我们相信因果,是不是彻底相信呢?在未获真实体证前,这种相信总是要打折扣的。通过经书得到的认识,哪怕再虔诚,至多不过是五分。更何况,我们的信心也会存在问题,会有怀疑的成分在内,那就只能剩下三分或更少。想用这三分认识来抵制烦恼,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烦恼源自无始以来的积累,所谓积重难返。比如我们听到因果理论后,虽然有了一点认识,但只知因缘的表面现象,并未透彻缘起真相,所看到的一切,还不是如梦如幻的。所以,遇到障碍时仍是不能自拔。改变观念,需要有个过程,那就是戒、定、慧的修行。但修行并非一蹴而就,既要如法而修,更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不要否定曾经的努力。真正透彻世间真相时,生活中就不存在什么障碍了,就能自如、自由、自在。

  问:明白道理后,怎样才能解行并重?

  答:真正明白道理之后,自然就知道如何实践了。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明白,只是知道一些书面道理,并未将这些义理转化为自身的认识。事实上,解的过程也是行的过程。比如对苦、空、无常的闻思,如果这种观察和思维非常深入,本身也是行的方式。闻思的过程,正是转变观念及认识的过程。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特别强调观察修和思维修的重要,并将闻思和实修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思维过程中,我们对世间的执著必会随之减少。事实上,这也是检验闻思是否如法的标准。如果执著不减反增,就说明思维必定存在问题,须予以调整。一旦佛法理念在我们内心产生力量,就能解行并重,使修行走上正轨。

  问:生气、生病时非常痛苦,如何克服?

  答:生气时,心就进入烦恼的陷阱,往往不能有效控制情绪。我们为什么会生气?多半是由执著造成的。如果有人骂我们,可我们并不在乎,就不会因此生气了。反之,怒火就可能一触即发。如果说辱骂是导火索的话,那自身的执著就是弹药库。若是心中没有那些随时可能爆炸的弹药,点燃再多的导火索,也无法引爆什么。比如有人骂你是乌龟,你想乌龟是长寿的象征,他在祝福我长寿,听了还会生气吗?但能了知一切皆是假名,无论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无法轻易伤害我们。

  至于生病,又有身苦与心苦两种。通常,人们除了身苦外,还会有情绪压力。尤其是患了不治之症,心理负担往往会导致病情加重。某些绝症患者不知病情时还有两年可活,一旦知道后,精神彻底崩溃,很快一命呜呼。而那些修行有成者,生病时身体一样痛苦,却不再有心苦,不再会被色身病苦困扰。作为学佛者,应了知生命无常。谁都不免生老病死,不必怨天尤人。内心平静了,也能促使病情好转,至少不会因为精神压力加重病情。

  问:法师说做人要中观,乐观难道不更好吗?

  答:其实,很多人的乐观是属于盲目乐观,是不稳定的。按照佛法观点,一个人只有见道后才能真正乐观。故初地名为欢喜地,乃因大梦初醒,见到世间真相而欢喜踊跃。而在见道以前,在修行还没有把握之前,都没有资格太乐观。因为人生还有太多的烦恼、缺陷,对生命未来还没有任何把握,有什么资格乐观呢?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乐观者”在遭受挫折后,往往一蹶不振,性情大变。可见,这种乐观只是假象,是某一阶段的特定表现。如果只是因为外在境遇而导致的乐观、悲观,都是片面的。而中观属于如实观,即如实、客观地看待人生。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一切变化。

  问:很多人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答:乐观或悲观,主要和我们的性情有关,和成长经历有关,和思想深度有关,更和世界观及看待问题的角度有关。悲观发展到极致,往往会走上绝路。很多哲学家、艺术家,都是在声名卓著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找不到人生意义,找不到未来归宿,也没有宗教信仰作为支撑。可见,悲观或乐观与物质条件没有必然联系。物质对生活带来的影响,是表面的,容易改变的。精神层面的问题,才是深层的,决定性的。

  因缘?因果?命运

  问:什么是因缘?常常听人说随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随缘,是不是有缘就随呢?如果那样,就是随便了。因缘,有善缘和恶缘之分。善知识要引导你修学佛法是缘,恶知识要引诱你去参与坏事也是缘。所以,我们要懂得分析、辨别,要随善缘而不随恶缘。佛法讲因缘,世间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其中,有疏的因缘,也有亲的因缘。以哲学概念解释,就是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主要条件为因,次要条件为缘。比如树的生长,种子是最重要的因,土地、阳光、水分是次要的缘。

  我们来这里学习佛法,这念发心就是因,法师为你们讲佛法,寺院为你们创造闻法机会,就是缘。各种善缘的和合,能使我们的善根不断增长,在学佛路上不断进步。与此同时,你们也是我的缘。因为有你们来听法,我才会坐在这里讲法。所以说,每个人都是互为因缘,彼此作用的。

  问:什么是随缘不变?

  答:随缘不变是菩萨的修行。《维摩诘经》中,我们可以看到,维摩诘居士不但身处红尘,甚至还涉足酒肆、赌场、青楼。但他去那些场所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以不同身份接触社会,以各种因缘度化众生。菩萨已了达世间的虚幻,体证无所得的空性,故能于错综复杂的缘起因果中如如不动,不为所染。而凡夫的特点则是随缘随变,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心就会随之波动不已。

  问:万法皆是缘起,第一缘如何而起?谁来决定因果报应?

  答:如果有第一个缘,世界就不是缘起的了。佛法的缘起理论,其最大特点是否定世界存在第一因。世界由因缘的相互作用构成,是相互依赖的。比如三根柱子靠在一起,其中,什么是第一因,什么是第二因?

  至于因果报应,佛法认为,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就像一颗种子埋到地里,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没有谁来决定它的生长。没有人决定,也不妨碍它的生长,它只是顺应自然规律而变化。又如人有生必有死,又是谁来决定的呢?也没有,只是客观规律。如果由谁来决定,就变成有神教了。

  问:从佛法角度来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答:佛法讲缘起,从这个角度来说,宇宙万物是没有开始的。既然没有开始,那“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不能成立。人类对世界起源的探讨是直线式,所以才会没完没了地追究最初的那个开始,那个第一。而佛教则认为世界是缘起的,是圆的。在一个圆形中,有没有开始和结束呢?

  问:假如今生有两人因口角而起争斗,最后甲杀了乙,种下恶因。来世还是甲和乙相遇,而乙已是颇有修为的佛子。这时,乙该怎么处理两人的关系?一方面,要守不杀生的戒律;一方面,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是否乙该把对方杀掉才符合因果原理?

  答:因果报应固然是一种规律,但不是机械的对应。从佛教修行来说,正是因为认识到这种因果规律,所以才不能杀生。如果乙再去杀了甲,在无始生死中,这样的冤冤相报又何时能了?所以,绝对不能再杀。至于报应,也是缘生缘灭,只要我们不再继续这个不善的缘,冤冤相报就能因此了结,岂不善哉!

  问:自然灾害也是因果决定的吗?

  答:佛法对世间万象的解释,皆包含于“因缘因果”四个字内。自然灾害的本身是果,必然有导致它的因。当然,因未必是一个,是众多因缘错综复杂的和合。为什么会有水灾?连续的大量降雨,砍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排洪渠道不畅等,都是导致水灾的直接原因。其他灾害也是同样,在这个世间,找不到无缘无故的灾难。

  问:通过改变基因,可能使人活到200岁。这种科学上的因果,符合佛教的因果观吗?

  答:人能否活到200岁或1200岁,只是理论上的假设,很难得出定论。生命现象极为微妙,换这个或那个器官,只是表面文章。如果色身器官都可以替换,是否就不会死人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医疗条件比以前先进很多,但因各种横祸死亡的人也在增多。因为这种原因死不了,可能会由另一种原因死去。到死缘成熟时,不想死也是不行的,总会有一个渠道让你走向死亡。这种科学上的因果,只要没有超出“有生无不死”的范畴,就不会与佛教的因果观冲突,因为它也是众多因缘之一。

  但我们也要知道,宇宙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界现有的生态平衡,是地球几十亿年形成的。人类对它的任意破坏或自作聪明的改造,其实都是不明智的。过去我们总是高喊“人定胜天”,认为人有能力改变一切。但在人类对大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报复,远远超过改造所得的利益。所以说,科学不能决定一切,不是说科学发展了,我们想要怎样就能怎样,就可以战胜自然界的一切规律,这种想法过于天真了。

  问: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答:关于应不应该,首先要对这一标准进行界定。究竟来说,既然发生了,就没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分别。而从道德规范来说,则有相对的应该和不应该。比如佛子,就有相应的道德规范。根据这些规范,对各种言行作了界定,有应该做的,也有不该做的。但所有规范都是根据具体对象而定,没有绝对标准。也有些人,只是根据个人好恶、利益来判断,那么,判断本身也可能存在问题。

  至于命中注定一说,佛教讲因缘,但因也需要缘来造就。而且,生命历程不是电脑程序那么固定。假如一切行为都是命中注定,那么,偷盗等恶行也不应受到道德谴责,受到法律制裁。如果那样,就是机械因果论了。当然,这一行为及生命素质并非偶然,既和今生的价值观有关,也和往昔的业力有关。因为好吃懒做、贪心炽盛或偷盗习气等种种因素的促发,才会导致偷盗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毕竟是有自由意志的,是有能力改变命运的。把一切归结为命中注定,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问:既然佛教承认命运,那和法师同时出生的人今天在哪里讲经呢?

  答:这个问题,看来要调查一番才能回答。不过,佛教虽然承认命运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并不认为生辰决定命运的发展。因为命运发展是错综复杂的,生辰只是解读命运的方式之一。佛教认为:一切唯心造。所谓命运,是源于人们的起心动念和行为方式。由不同行为产生善恶业力,又因各自业力招感命运之果。此外,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遭遇不同情况,面临不同选择,这又有了很多变化的可能。更何况,佛教认为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命由心造。因此,算命虽有一定道理,但只能告诉我们命运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囊括所有变化。即使同一时辰出生的人,也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问:承认命运,和佛教的无我观是否矛盾?

  答:“诸法无我”是鉴别佛法与非佛法的三法印之一。但“无我”并未否定缘起及因果假象,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只是说明,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主宰。所以,佛教的无我观和命运是不矛盾的。缘起是无我的,命运也是无我的。

  问:古印度为什么会产生宿命观?人们因何接受这一观点?

  答:宿命观不仅古印度有之,在世界很多不同宗教、文化中都有体现,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如庄子所说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至于产生原因,也是出于人类对世界的探索,是从果去考察因,从现象考察其根源。无论什么现象,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如果这种考察是片面的,就容易导致认识的偏差。

  宿命观为什么会被大家接受呢?主要原因,是命运发展确有规律可循。人们因为不了解这种规律产生的原理,不懂得如何改变,却又分明感觉到冥冥之中似乎有种力量在作用,于是就归之于宿命了。

  问:如果病人强烈要求安乐死,医生该怎么做?如果疾病是业障现前,病人却因安乐死而未还清业报,又会导致什么结果?

  答:从声闻戒来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杀生,不能断众生命。但如果这个医生有菩萨的发心,不忍看到病人如此痛苦,宁愿自己承担一切后果也要满足病人愿望,不使他继续遭受折磨,那又另当别论。不过我们作为一个公民,还须遵循法律规范。在那样的情况下如何行事,应当参照所在地的法律条文。

  作为业报身,疾病之因除四大不调外,往往还是对于业债的偿还。从因果角度来看,造业感果有如欠债还钱,如果今生尚未偿还,就人为结束了生命。这个债还会延续到来生,除非别人有能力替他偿还。

  问:三世因果的“三世”是时间概念吗?

  答:“世”代表时间,“界”代表空间。我们所说的世界,就是时间加上空间。所谓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可说成前世、今世、来世。但过去、现在、未来又有其相对性。当我们说现在的时侯,已然成为过去;当我们说未来的时侯,未来已经到来。所以,时间并不是绝对固定的,只是一种相对的缘起假相。

  出家?在家

  问:在家学佛是否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如何使学佛与生活、工作相适应?

  答:既然是在家居士,当然可以正常地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只要所作所为在五戒允许的范围内,对家庭生活没有什么妨碍。从另一个角度说,学佛使我们的道德得到净化,人格得到提升,正是维护家庭幸福和睦的保障。

  至于相适应的问题,首先是发心,在生活或工作中,能以菩提心去做每件事,自然与学佛相应。其次是明确做事原则,知道何为应作,何为不应作。关于谋生之道,佛教中有正命和邪命之分。正命,即符合戒律的工作;邪命,即不符合法律或戒律的行为。作为佛弟子,应以正命立业、造福社会。若依邪命自活,即使念佛、诵经,也与学佛不相应了。除此而外,还应在做事过程中保持智慧观照,以免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各种情绪,引发执著妄想。倘能做到这几点,学佛就能与工作、生活相互促进。

  问:老人学佛有没有用?晚年犯了错误如何弥补?

  答:对每个人来说,任何时侯学佛都不会早,也不会晚。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有机会听闻佛法,就应及时把握。而从修行角度来说,也不在于时间早晚。有些人信佛几十年,但没有在修学上真正用心,烦恼、习气丝毫没有减少,并未比那些不学佛的更好。相反,有些人虽然起步很晚,但学佛后很投入、很用心,并能得到善知识的正确引导,在菩提道上稳步前进。所以,学佛不在于时间长短,也不在于起步早晚。关键在于,是否将佛法落实到生命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犯了错误,不管在早年或晚年,罪都存在。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错误已经发生,就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那也于事无补。对于所犯错误,应生起猛利的忏悔心,既要真诚悔过,更要发誓决不再犯。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是弥补过失的有效方法。如果没有实际行动,无论口头上说多少悔过的话,都是没有实际作用的。

  问:有家庭会对从事弘法工作带来影响吗?

  答:有个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当你有家庭时,你的爱首先会给自己的家人,而一个没有家庭的人,才会把爱平等分给每个人,把自己完全奉献给社会。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家庭显然对从事弘法工作更有利。当然,这只是指通常情况,并不是说,有家庭的人就不能弘法。只是他们会有更多牵挂,有更多家庭责任需要承担,需要操劳,难以全力以赴地投入。

  问: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

  答:什么是现实?一般人所说的现实,只是代表世俗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比如结婚、成家、生子、工作、赚钱。按这一方式生活,便是积极的人生。而出家人却将这些通通放弃,于是,人们便觉得出家是逃避现实。事实上,出家人虽然放弃了世俗生活,但有更高的人生追求,那就是追求真理、追求智慧、利益众生。这些难道不是人生的现实吗?怎么能说出家是逃避现实呢?

  人们觉得出家是一种逃避,我还觉得,世俗生活是一种逃避。在生命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不是外在的一切,而是我们的心。但是,世间很多人却一直不愿面对它,不想了解它,也不会花工夫去改善它。只是顺着自己的习性、欲望,盲目地向外追逐。在忙忙碌碌中,将宝贵的生命消耗殆尽,这难道不是人生最大的逃避吗?

  问:出家后是否就没有烦恼了?长期吃素会有障碍吗?

  答:如果说彻底没有烦恼,那就是阿罗汉,就是佛陀了。

  俗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从哪里来?是自己找来的。我们要求得越多,烦恼相应也就越多。我们想要结婚成家,殊不知,结婚成家就是烦恼的开始,生儿育女更是牵挂的开始。我们想要事业有成,事实上,事业做得越大,我们就会陷得越深,就会有操不完的心思,忙不完的工作。

  我出家二十多年,从未担心过生计、工作、家庭之类的问题。所以,世人常有的这些烦恼,对我是不存在的。就我个人来说,一直在随缘弘法。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自己的努力做一些事,但并没有非要完成不可的事。因为没什么执著,所以烦恼也不太明显。

  至于长期吃素,那是不会有烦恼的。恰恰没有素吃的时候,就会比较麻烦。因为长年素食,生理系统早已改变。有时在外面吃饭,碰到做得不太干净的饭菜,如有葱蒜味道或是锅没洗干净,我吃了是会吐的。如果说有烦恼,那就是这个了,并不是想吃的烦恼。

  问:您是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平时又是怎样处理人生中的逆境?

  答:我还没来得及挫折,就遁入佛门了。我出家时年龄小,还没机会经历什么挫折。当然,僧团中的确有些人是因为受到挫折,因为事业和感情出现问题而找一个地方聊度余生。这样的人出家后,如果没有调整心态的话,在佛门中不会有什么作为。古人云:“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为什么呢?因为将相虽能征服他人,但未必能对付自身烦恼。而一个出家修行的人,是要战胜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要万缘放下,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此外,还要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志,只有这样,出家才可能自利利他。如果只是将出家当做一种另类的生活方式,是很难得到佛法真实受用的。所以,要成为英雄容易,要成为圣贤困难。

  至于逆境和顺境之类,在我的记忆中,似乎不曾有什么特别的印象。我认为,一个出家人不存在得意和失意的问题。如果有因缘做事,能为佛教事业和社会民众提供些帮助,我很乐意去做一做。如果没有因缘做事,就能过一种自由自在的日子,可以读读书,在山中享受大自然,这对我来说也非常重要。总之,在任何情况下,我都觉得挺好,挺适合自己。

  问:请法师现身说法,谈谈出家学佛后命运起了什么变化?

  答:我选择出家时只有十多岁,而且是农村孩子,受的教育也不高,对人生的认识几乎是零。所以选择这条道路,和家庭环境有些关系。我生长在一个佛化家庭,不知不觉间亲近了很多出家人。因为喜欢寺院生活,就决定去了。父母既没有要求我出家,也没有反对我出家。从我自己来说,似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现在回头再看,也许是命运自有安排。

  我出家时,宗教政策还没有全面落实。我和其他出家人一道,只是在寺院过着单纯的农禅生活。1980年中国佛学院招生,以我当时的文化程度,也不应该能够考上,结果不知怎么就被录取了。进了佛学院之后,因为基础比较差,就如饥似渴地学习,在那几年打下了比较扎实的佛学基础。毕业后,先是在广化寺,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继续修学并任教几年。然后,种种因缘聚合,使我来到厦门南普陀,并从那里开始走上弘法道路。

  随着对佛法的深入认识,尤其是开始面向社会弘法后,对人生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发现自己走上这条路是完全正确的。而且,对这一选择越来越有信心,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走上学佛之路。出家二十多年来,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每个因缘也是看似巧合地送上门来。就我自己来说,不会特别争取什么,却有很多机缘推动着,使我多少也做了些事情。但有一点,我对佛教事业始终抱有热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愿力,才有很多善缘来成就。回顾我的成长过程,起着关键作用的,可能一半是愿力,一半是命运。

  问:出家有什么条件?

  答:最重要的条件,是你的认识。当你觉得出家是人生的最佳选择,只有走这条路人生才过得有意义,具有这种观念,是决定出家的基本条件。尚未形成这一认识前,暂时先不要出家。另外,家庭关系要处理好。按照戒律,父母不听,不得出家。但这也不是原则性的。历代很多高僧大德,如虚云老和尚等,出家时也未征得父母同意。因为很多父母对佛教根本不理解,想要让他们同意了再出家,今生也许都没有机会。但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地善巧处理,妥善安排。如果已经结婚,出家前应先离婚。从年龄来说,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也不能出家。戒律规定,七岁以下和七十岁以上不能出家。寺院是修行办道之地,不是托儿所或养老院,不能想着出家后让别人照顾自己。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条件:如果担任重要的党政职务,须辞职后才能出家;如果欠了债,须将债务还清后才能出家。除此而外,阴阳人不能出家,曾破坏他人梵行或假冒出家人参与僧团羯磨者也不能出家。总之,有十三种情况不允许出家。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保障僧团的整体素质和健康发展。

  问:出家后,户口、医疗、生活费用等问题怎么解决?

  答:对于出家人来说,户口和档案都不重要。无论有没有户口,待遇是一样的。另外,你住在什么寺院,就由那个寺院为你提供日常所需及医疗费用。寺院的经济是独立的,国家对于寺院的政策是自给自足。每个寺院都有各自的经济来源,某些寺院拥有土地,可以从事一些农业生产,还有很多寺院的收入来自旅游业。在绝大部分寺院中,僧人的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从《观无量寿佛经》这部经里面,我们非常明显地看出来,佛菩萨的身相庄严,不但衣着很讲究,身上佩戴的首饰也是一流的。这是学佛要明了,佛法是离苦得乐,如果学佛学得那么苦,反过来了,就是离乐去受苦,这个佛法我们学它干什么?为什么古大德提倡穿着饮食都要清苦一点?其实佛法是最讲究享受的,这种提倡是为了帮助我们消业障。消什么业障?贪嗔痴慢。所以在物质上减少一点,逐渐把我们贪嗔痴的心化掉,是这个意思,这讲消业。第二个原因是修福,我们自己吃苦一点,把我们多余的去帮助别人,这修福。一方面是消业,一方面修福,是这个意思。不是说学佛的人不可以穿得华丽,不可以去庄严自己这个色相,不是的,诸佛菩萨都是如此,怎么可以限制我们?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