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共荣——佛教生态观(三)
2014/9/8   热度:340
(4)又若尔时,见我眷属,绑缚就刃,号救无路。此心如何,不惨痛否? (5)又若尔时,杀及我身,肢节残堕,痛急声嘶。命尚未绝,不得速死。此心如何,不怨苦否? (6)又若尔时,本当即杀,忽遇一贼,放我令去。此心如何,不喜幸否? (7)又有一贼,无怨无仇,劝阻勿放,必欲杀我。此心如何,不仇恨否? (8)又若尔时,贼忽大赦,凡我被掳,皆可望生。忽又一贼,言我诸人,生当劫数,理合尽杀。此心如何,不嗔愤否? (9)又若尔时,我伴侣中,多半病残,本拟放去。乃有一贼,大不谓然,云此废物,本无生理,不如杀之,了却残命。此心如何,不愤怒否? (10)又若尔时,我眷属中,多半婴孩,本拟放去。乃有一贼,更大不然,云此小命,不杀亦死,不如蒸食,尤嫩可口。此心如何,不怨毒否? 这十问,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人及物,振聋发聩! 弘一法师戒杀护生的愿心也非常深切。 丰子恺先生在回忆文章中,写有弘一法师《避虫》的故事。“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天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他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他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请勿笑,这是做人认真至极的表示。模仿这种认真的精神去做社会事业,何事不成,何功不就?我们对于宗教上的事情,不可拘泥其‘事’,应该观察其‘理’。”的确,避虫的小事,反映出一个人的慈悲情怀,感人至深! 弘一法师在《放生与杀生之果报》中认为,放生可以延寿、愈病、免难、得子、生西,杀生的果报正好相反。他谆谆地告戒我们:“上所述杀羊、牛、猪、鸡、鱼、虾,乃举其大者而言,下至极微细着蜈蚣、壁虎、蚁子等,亦决不可害损,断不可以其物微细而轻忽之也。” 弘一法师出家后的诗歌中,绝大多数是护生诗偈,特别是为丰子恺所画《护生画集》所配的诗偈,情义切切,感人肺腑。 莫谓虫命微,沉溺而不援。应知恻隐心,是为仁之端。——《沉溺》 始而倒悬,终以诛戮。彼有何罪?受此荼毒。人命则贵,物命则微。汝自问心,判其是非。——《倒悬》 人在牢狱,终日愁欷。鸟在樊笼,终日悲啼。聆此哀音,凄入心脾。何如放舍,任彼高飞!——《囚徒之歌》 忆昔襁褓时,常啜老牛乳;年长食稻粮,赖尔耕作苦。念此养育恩,何忍相忘汝! 西方之学者,倡人道主义,不啖老牛肉,淡泊乐蔬食,卓哉此美风,可以昭百世!——《知恩报恩》 盛世乐太平,民康而物阜。万类咸喁喁,同浴仁恩厚。 昔日互残杀,而今共爱亲,何分物与我,大地一家春。——《冬日的同乐》 佛教对其他生物生命的尊重,来源于生命与权利的平等观念,也只有平等体认,才会有对他们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心灵情感的相同。事实上,一切生命的欲望与感受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众生各自“世间”的不同,尤其是人类居高临下的傲慢,不愿意、不屑于去体味。人类往往在自己残忍的行为和血淋淋的场景面前,才稍有感触,或者才有迟到的忏悔。令人遗憾的是就那么一点忏悔,有时只是畏惧社会的惩罚,只是基于自身的荣辱利害,有的甚至连起码的怜悯心都没有! 近来,媒体报道了几起恶意伤害动物的事,令人惊诧、令人愤怒! 清华大学从本科直接保送上研究生的“优秀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先后两次蓄意用火碱和硫酸,诱骗熊吃食,致使几只大熊的口腔、眼睛等器官被严重烧伤,生命垂危,有的将永远失明、残疾。他自己辩解说,只是想实验一下黑熊的嗅觉是否灵敏。2002年3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有多少残忍可以避免》,披露他被拘留期间表示的“歉意”是,“对不起母亲、学校、社会”,唯独不提对不起熊,对被他伤害而极度痛苦的熊没有丝毫的歉意!在他心里,根本不认为熊也是与人一样的同等生命,只是一个动物,一个低等的动物!作者在文中还揭露了其它伤害动物的恶劣行经。比如,上海动物园里孔雀漂亮的羽毛被游人拔光,温柔的海豚被乱扔的杂物活活噎死,有人活剥三个月藏羚羊的皮毛做围巾…… 3月22日,《扬子晚报》报道,四川成都某名牌大学一位大学四年级男生为了取乐,竟然把一只只有三个月大的名贵小鹿犬放入微波炉中烤了1分多钟,毛皮脱落,烧得残不忍睹,而且内脏严重受损,小狗哭嚎不止! 3月29日,《中国青年报》有一篇《对领导怀恨,拿动物泄愤》的报道,更是让人愤怒: 青岛动物园职工王义德为了报复单位领导,于2001年9—10月间,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内,用鼠药先后毒死两只马来熊五只鹿,一只金钱豹被及时救治才死里逃生。而这些品种的动物十分珍稀,马来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罪犯在法庭陈述时说:“杀几只动物能让领导出事,我报复领导的目的就能达到。”43岁的王义德,高中毕业,戴一副眼睛,显出几分书生气,爱好书法,公园里的许多标牌字画都出自他的手。 这种受过高等教育的可能会成为科学家、“灵魂工程师”的“天之骄子”们,那位舞文弄墨的“艺术家”,竟然麻木不仁、残忍冷酷到如此地步!他们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漠视动物的生命,甚至根本不把他们看作是生命的存在,而把那些生灵当作他们的“实验品”、“工具”肆意地残害。这不仅是社会教育的失败,更是人性的堕落。 人类之外的动物其实有更深切的生的渴望,坚韧的爱的奉献,稳固的情的伦理,他们之间的母子情、兄弟情、群体情、异性爱、长幼爱,等等,人类具有的或者不具有的,都不比我们的差,往往要超过我们。不妨再看几个真实的报道。 《作家文摘》2001年12月28日登载《藏羚羊跪拜》一文中,这样描述: 在藏北高原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一位老猎人经常以打猎藏羚羊、野马等为生。杀生和慈善在他的身上共存。一天早上,他看到离帐篷不远的草地里站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没有犹豫,立即举起杈子枪瞄准。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她的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不由一愣。藏区流传有谚语说:“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向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的。但猎人的习性使他仍然扣动了扳机,枪声中那只藏羚羊载倒在地。她倒地后仍然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流着。 晚上,老猎人久久难以入睡,藏羚羊为什么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情景。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堂破肚,当他打开腹腔时,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也已经死了。这个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藏羚羊要弯下笨重的身体给自己下跪:她是乞求老猎人留下自己的孩子一条活命呀! 天下所有的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当天,老猎人没有出猎,他找了一块好草地挖了一个坑,将那只藏羚羊和她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新闻晚报》2002年1月18日,有一篇短文《墙壁里的壁虎》记述了这样的故事: 有人为了装修房子,拆开中间空心的墙壁时,发现一只壁虎的尾巴被钉进来的钉子钉着,困在里面。那人出于怜悯和好奇,仔细一看,发现那根钉子是十年前盖房子时钉进来的。这只壁虎怎么能生存十年啊!他究竟吃什么呢?那人寻思着,停下来观察。过了不久,不知从那里钻出来一只壁虎,嘴里含者食物。 啊!那人一时愣住了,这是什么样的情啊?为了一只被钉住了不能活动的同伴,另一只壁虎竟然在十年的岁月里一直衔来食物喂她(他)。我们不用去想他们的关系:亲子,朋友,异性,手足,…… 在人类的社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与人获得信息更快捷,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否也越来越接近呢?人的感情是否还是那样的纯真、那么坚贞呢?想一想那双壁虎之间,有多么震撼人心的爱和情! 对照现在的法律,佛教的不杀生戒不仅有一般《刑法》所惩戒的杀人罪,而且包括了道德谴责的内容。比如,即使心生恶念或心生欢喜,也属杀生罪业,体现出真切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崇高的伦理品质,对根本上戒除杀生行为具有深远意义。这样,既要救其死,又要护其生,佛教提倡“放生”的精神就在于此。爱惜和保护一切生物,对今天防止生态恶化、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世界和平,很有现实意义。 有良知的人们,请你们放下屠刀,可怜可怜人类的伙伴,也给未来留一条生路吧! 六、染污与清净:心灵之净化 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菩提只向心说,何劳向外求玄?” ——《坛经》 污染即凡夫,清净即圣贤。成佛之路,就是在于转染成净、转凡成圣。心灵的净化,是维护生态平衡的根本。 ——作者题记 1、是心是佛,把握自己 《观无量寿经》提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个“心”是什么呢?佛教里对心的解释是很多的,不同的经典有不同的称呼。其中,《维摩经·佛国品》中说:“直心是菩萨净土。”僧肇解释到:“直心者,谓内心真直,外无虚假,斯乃基万行之本,坦进道之场也。”就是说,所谓直心,就是内心真诚正直,没有虚伪作假,这是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本,是追求真理和提升智慧、完善生命的保障。禅宗慧能法师在《坛经》里面,把直心引申为“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莫行心谄曲,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于一切法上无有执著,名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指连续修行的禅定智慧,要靠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都要正直真诚,不要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不是一个正人君子。正直真诚,对待所有的事物都不去妄念执著,善待一切,才是一行三昧的真实涵义。对此,慧能的后世弟子们都进一步地发挥和完善。特别是马祖道一禅师根据是心是佛,又提出了“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最后归结到“平常心是道”,赋予了“心”更加现实而真切的内容。什么是平常心呢?道一认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若俗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如果我们能够使自己的行动遵循事物内在规律,自自然然,平平常常,实实在在;不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利益,自以为是,错误地对待,随意地改变,蛮横地欺压;这就是平常心,这就是智慧之道,这就是菩提心、菩萨行。把“心”从抽象的本体心演化出具有现实意义的菩提心,是佛教的精神旨趣,佛教也因此更具有导世化俗的品质。因此,《坛经》中提出极乐净土不在遥远的西方、东方,“但行直心,到如弹指”,“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 十善是直心、菩提心的基本内涵,是衡量我们精神世界的标准,是我们把握自己的关键。当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的时候,就有了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尊严,高贵的品质,无尚的智慧,光辉的形象,充实的人生,完美的生命——这就是成佛,这就是真正的自我! 要想把握自己,首先就要破除我执。一切以我为中心,我要主宰一切,我要拥有一切,这是人类的精神痼疾。当我和我所有的一切形成了强烈的“我相”、“我执”时,精神将迷失方向,心灵将迷失自我,生命将被扭曲。一个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把宇宙万有都作为自己强取豪夺的东西时,将使个体有限的生命凌驾于无限的生命之上;于是,所有的冲突和矛盾就将成为必然,不满、愤怒、失望、忧郁、绝望等等精神疾病,也就难以回避,成为生命的障碍。当我们迷恋于自己的荣誉、财物、本领、知识、地位等一切身外之物,就会丧失理智,不择手段,暴力和伤害就在所难免了,社会也不可能健康地发展,世界也不可能安定和平。所以,《金刚经》中告戒我们:“一切有为法,如幻梦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该从我执中解脱出来,不要对外相迷恋执著,保持一颗觉悟的心,一颗纯真的心,一颗平常的心,使自己也使他人生活在自由轻松、洒脱喜悦的情景中。这就是《金刚经》中下面的一段著名论断: 应如是生清净心, 不应住色生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法眼宗三祖延寿大师提出“一心为宗”,充分阐发了众生菩提心的意蕴。他在《宗镜录》中引用《华严经》卷六十三的经文,论述了提升生命主体的能动性,告戒我们:“当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水,润泽自心;应于境界,净冶自心;应以精进,坚固自心;应以智慧,胜利自心;应以佛自在,开发自心;应以佛平等,广大自心;应以佛十力,照察自心。”就是要求我们用真理和智慧来陶冶自心,观照自心,开发自心,稳固自心。 破除我执,才能够胸怀天下万物,才会生发菩提心行。菩提心就是一颗觉悟的心,一颗智慧的心,一颗解脱的心—— 她犹如大地,能负载一切诸世间; 她犹如净水,能洗去一切诸烦恼; 她犹如明月,能照见一切诸昏暗; 她犹如莲花,能不染一切诸污秽; 她犹如良药,能医治一切诸病苦; 她犹如铠甲,能抵御一切诸伤害; 她犹如利剑,能斩断一切诸罪恶; 她犹如舟航,能度越一切诸波浪; …… 1、根除三毒,知足常乐 三毒中贪婪被放在第一位,有了贪欲就有争斗,就有愤怒,就会失去理智。贪婪正是现代人的最大缺陷和痛苦的最主要原因。在人生的实践中,执著追求而不贪婪是一种生存智慧。执著追求,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世界所期求的,合理而不过分,正常而不极端,利己而不害人。“贪人败类”是《诗经·大雅》中的古训,借伊索寓言的话解释,就是:“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记得还听到这样的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农夫到上中打柴,他已经显得有点衰老,而且常常受到妻子的奚落。这天,他幸遇“青春泉”,解了渴。回到家后,妻子大为惊讶,因为他变得年轻了许多。经过追问,方知是饮用了青春泉的缘故,于是,妻子迫不及待地也到那里,狂饮起来。可是,因为她贪得无厌,不知节制,终于从老年蜕变成青年,再蜕化成少年,最后竟变成了刚刚坠地的婴儿。当丈夫感到泉边的时候,只好叹息着把她报回,当作子孙抚养了。就是因为她的贪婪,最后失却力了正常的生命秩序,变成了有待于重新进行的灵智启蒙的新生儿——生存智慧的赤贫者。 欲望与生俱来,人人都有。世人如何不心安,只因放纵了欲望。明末清初有一本书叫《解人颐》,对欲望作了入木三分的描述:“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当了县丞嫌官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可见人心不足蛇吞象,不是一句空话。做人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就会成为欲望的奴隶,最终丧失自我,被欲望所役。要锁住欲望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锁住欲望,就是锁住了贪婪;锁住了欲望,就是夯实了堤防。做人就要做到俯仰无愧,堂堂正正,就必须扶正祛邪,扬公抑私。 贪婪者多贫穷。因为在你贪婪的时候,已经把生命其他宝贵的东西剥夺了。比如,对物欲的贪婪,常常会挤掉自己珍贵的生理空间,就如同有些新婚夫妇把新房变成了高贵的家具店,好象富丽堂皇,但是,却使有限的空间形成窘迫的局面;对精神生活的贪婪,常常会挤掉正常的伦理情感交流,而变成荒漠中的孤独者,比如那些迷恋网上虚拟天地的人,往往造成心理的闭塞,精神生活的疲惫和失落。 生活中,有的时候不一定是贪欲,如果不能很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境遇,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即使命运多么关照你,也不一定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佛经中讲过一个《穷人与富人》的故事: 有一个穷人家,过着十分清苦的日子,但是由于省吃俭用,还可以维持温饱;也由于生性乐观,一家整天快乐融融。每天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庭院里,父亲弹琴,全家歌唱、跳舞,谈笑风生。穷人家的隔壁,住着一户大富人家。富翁拥有数不清的财宝家产,每天为着那些东西忧心重重,亲人之间明争暗斗,没有一点快乐。富翁很羡慕穷人家的快乐生活和融洽的家庭气氛,便先找来管家商量,管家告诉他,如果给穷人家一笔珠宝财产,他们就快乐不起来了。富翁于是给了穷人家十万元。这意外之财,他们一辈子也难以赚到,先是一阵惊喜。当天晚上,穷人家的夫妻俩人商量了一夜,也找不到存放财宝的安全地方,折腾的筋疲力尽、头疼失眠。他们感觉到,钱太多不一定是好事,会带来很多的困扰与痛苦,甚至剥夺人们原有的快乐和幸福。于是,没等天亮,夫妇俩人就将财宝原封不动地送回富人家后,回来无忧无虑地睡觉了。 没钱的人,担心温饱问题,但是因为没有更多的奢望,不一定不快乐;有钱的人,担心会失去财宝,又因为欲望没有止境,不一定就快乐;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生活温饱的人比富裕的人,生活的更幸福。穷与富,并不是人生活幸福与否的标准,根本就在于你的生活态度和心境。古人常讲“知足者常乐”,就是这个道理。有智慧有追求的人,不会因为执著生活条件的差异,而失去生命的快乐。孔子弟子颜回身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们不堪其忧,他却能不改其乐。佛门的修行者,饮食清淡,过午不食,一根禅杖,一身轻衣,室无蓄财,世无名利,然而,禅悦无限,心无悲苦,利世度人。世俗中人,贪色纵欲,酒肉满腹,豪宅幢幢,财宝琳琳,大腹便便,气焰嚣张,其实,心灵灰暗,疾病不断,精神倦怠……现代的人类,比过去物质享受多的多,但是,精神面貌却未必提升。有人曾编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在地上大哭,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哭。她说:“我的十元钱丢了!”于是,那人给了她十元钱,哄她不要再哭了,赶紧回家吧。可是,小女孩接过钱装好后,仍然大哭不已,并且更加伤心。人们问她拿了十元钱后为什么还要哭呢?小女孩擦把眼泪后,说:“如果原来的十元钱没有丢,现在我就有了二十元钱了!”可以看出,这基本上反映了人们对物质财物的占有欲是多么强烈,心态是多么的不平衡! 佛教认为防止贪欲等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随顺众生,克制自己的私利私欲而与其他人分享,让人也欢喜。所以,《华严经·普贤品》中教化我们:“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命,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这实际是佛教布施的内容,敢于并善于布施的人,不仅可以感化有贪欲的人,同时也净化了自己的心灵,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生存状态和人格形象是心灵转变的结果。《坛经》中说:人类善良本性一旦觉悟,当下就是佛。如果能够大慈大悲,你就是观音菩萨;能够欢喜施舍,就是大势至菩萨;能够清净纯正,就是佛陀的传人;能够平和诚实,就是弥勒菩萨。相反,骄慢和执著就象层层须弥山,偏邪妄念就象汹涌大海,种种烦恼就象滚滚波浪,歹毒之心就象暴恶苍龙,尘世劳苦就象奔忙鱼鳖,虚伪狂妄就象神仙魔鬼,贪嗔痴就象地狱,愚昧无知就象畜生……因此,《达摩大师破相论》中说:“菩萨能断三千大千世界:贪是大千,嗔是中千,痴是小千。……超过烦恼即是掷过恒河沙世界之外。”在当前世界中,我们断除了自己的恶习,就可以改变三千大千世界,把烦恼、痛苦、不幸等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了。 佛教提出修行十善业道,是成就求生净土的根本。十善业道就是大家熟知的不杀生、不偷盗乃至不邪见等十戒所成就的行为和事业。这在《大般涅槃经》中有详尽的论述。《十善业道经》说:“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十善大地而得成就。”能否修行十善业道,根本在于戒除贪嗔痴三毒。《大般涅槃经·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中说:“愿诸佛土所有众生,无有贪欲、嗔恚、痴心,亦无饥渴、苦恼之患。以是誓愿因缘故,于未来成佛之时,国土众生,远离贪欲、嗔恚、痴心,一切无有饥渴苦恼。”贪嗔痴是扰乱有情众生的根本烦恼,起惑造业,轮回苦海,皆依之生起。然而,在人世间恰恰是三毒成灾。它存在于个体和群体之中,其行相种种,不胜枚举。目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正是由于三毒作怪。众所周知,人口增长以及经济发展的压力加剧了生存危机,而人口剧增除了客观原因之外,与一些人们不健康的不正确的理念和欲望(比如,封建的传宗接代、宗族和宗族势力的扩大等)都有关系。再说,经济发展的压力,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是由于急功近利的心态引发的。一种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没有战争,特别是没有核战争的威胁,不在军备上浪费人力物力,也没有种族隔离、种族分离或任何方式的歧视,没有殖民主义和其他方式的压迫和外国统治,对于人类环境将有极大的好处。有贪嗔痴便有争斗,便有战争,为了消除异己便要侵害生灵、侵害自然,这是人类的愚痴,是人类的悲剧。 3、找回心灵,快乐人生 星云大师《佛教对知见的看法》:“圆满人生的四个妙方:一是拥有心外的财富,也要能富足心内的财富;二是远瞻前面的世界,也要兼顾后面的世界;三是乐于群居的生活,也要享受独处的生活;四是把握拥有的人生,也要体验空无的人生。”大师的妙方妙就妙在从“中道”矫正人生的“知见”。佛教看待世间万物是遵循不偏不执的中道思想。《中论》的“八不中道”就是阐述的这一宗旨。世间的一切享乐,会给人带来暂时的快乐(俗谛),但不会让人永远的幸福《真谛》,我们要用自然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中道)。丰富的物质生活,要有充实的精神做支撑;面对未来,追求理想,应该首先把握现在,脚踏实地;既能享受斑斓多彩甚至是喧嚣的生活方式,又能宁静以致远;需要珍视现实人生和已经获得的一切,但也要敢于面对失败和不足,能够精神超越,坦坦然然;——用佛教的说法,圆满的人生关键要“入不二法门”,富有一种良好的心态,具有“妙明真心”,拥有智慧的心灵。否则,失去心灵的呵护和把持,我们就是失去舵手的破船,漂浮在汪洋大海的波涛中。世人恰恰容易失去自己的舵手。因此,星云大师及其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1993年10月17日发起“净化人心新生活运动”,继1992年开展“把心找回来”活动后,持续进行“七戒”活动:戒毒品、戒暴力、戒色情、戒烟害、戒贪污、戒赌博,远离三毒,建设人间净土。这是把佛教根本“五戒”化解为现代意义,是现代人心灵回归的必经之路。 物欲是迷失心灵的直接原因。现代社会几乎被消费经济和消费文化所左右,颂扬技术消遣与娱乐,使不少涉世不深的年轻人迷失了生活方向。年轻人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从生理到心理都在不断地寻求刺激,它能够提供一定的快感、乐趣和刺激的种种消费的迷恋,但是,这是低级的刺激。低级刺激使人从迷恋到迷乱,吸毒、色情、空虚等正是它的结果。与此相反,佛教强调的是“内在的和谐”,只有摆脱欲望的痛苦,才能寻求到宁静和安祥。没有良好的心态,自然就无法面对自己的得与失,患得患失正是现代人的精神陷阱。有社会学家认为,19世纪的绝症是肺病流行,20世纪的绝症是癌症流行,21世纪的绝症将是精神疾病流行。目前,在物资生活发达的大城市,精神抑郁、亚健康等疾病已经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大大降低了生命质量,并且是世界性的。 《文汇报》2002年3月25日所发表的《八种心态活得累》分析,(1)以抱怨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事情,怨天尤人,很少获得满足感。(2)经常怀疑别人的所作所为包藏不良动机,心胸狭窄,难以与人沟通。(3)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拒绝尝试新的事情,以消极、被动的态度对待生活。(4)企图取悦所有的人,让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5)生活目标过高,脱离实际,久经拼搏也无法实现,挫折感由此而生,以致最终意志消沉。(6)没有做人的原则,凡事都听命于人,无主见。(7)希望别人能围着自己转,以我为中心,听不进不同意见,爱发号施令,知错不改。(8)依赖性过强,无病呻吟,小病大养,事事处处都希望得到别人关心和照顾。 活的累,是因为想的多;活的累,是因为我太重;活的累,是因为心失衡。 今天的我们已经丧失了越来越多的人类的本真,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日益工具化、技术化和物质化,使现代人本身同时也纳入了物质运转的轨道,人性形态和生活形态日益成为工具、技术、物质、交换的表演者和表演场。欲望的物质化、享乐的工具化、情感的技术化、道德的价格化、人际关系的交换化,使物质运转的惯性裹挟着当代人类的势能和动能,使人一天一天成为“物”的复制品。佛教提倡人们要具有圆明真性和具有旷达的胸怀,在面对物质世界和现实生活境遇时,要保持一颗超越的心灵和高尚的精神情态,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面对一切生活的外在境遇和条件,随顺自然,不要强求,保持一颗满足与平静的心态;只要保持了这颗自然而清净的心态与精神,哪怕生活条件多么的变化和差别,都不能影响自己生活情趣和生命质量的提高。生活的幸福是自己创造的,当我们反观自心,寻求幸福的源泉时,会明白自己担当的多么重要的责任,不能推萎责任,也不要寻找其它借口。 人生活的痛苦,与自己的执著有很大关系。一个人很难轻易地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改变的过程一定要经受得起失败的痛苦,失去的折磨。有时候,面对现实困境甚至是平常的生活,换一种思考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有这样几个故事: 有一个戒烟的人,戒了一天的烟,难受极了,他想:“我才戒了一天,就这么难受,天呀,假如我活1万天的话,还要经受9999天的罪,算了吧!”有一位智者告诉他:“你应该这样想:我戒了一天就成功了,真不错!假如我还要活1万天的话,坚持下去,后面的9999天就从成功开始,习惯成自然,没有了痛苦,多好!”这个戒烟者很高兴,在成就感中,一天天戒掉了烟,成为一个成功者。 有一位美丽的少妇,在秋天凉爽的夜晚跳河自尽,被划船的老艄公救起。老人问她:“你年纪轻轻,为何要寻短见呢?”“我结婚才两年,丈夫就遗弃了我,接着孩子又死了。您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老人听后沉吟一会后,又问她:“两年以前,你没有结婚时是如何过日子的?”少妇似有所悟,回答说:“那时侯,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没有。”“那么,你不过被命运之船送到了两年前的岁月。现在,你又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了,请上岸吧!”话音未落,少妇已经跳上了岸,快乐地走了。从此,她没有再自寻短见。 ——少妇遇到的灾难,生活中是常有的,的确让人痛苦。但是,命运降临,生活也仍然在进行,如果不能改变心态,前思后量,就永远难以摆脱苦难。人有时是需要痛苦不做痛苦想,遇到痛苦时要想到快乐,要面对未来幸福的曙光,心情就明朗的多了。佛教教育我们要善于观想,破除我执,理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道理,明白“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的真理,就是去苦得乐的法宝,达到清净无染的美好境界的根本途径。如诗中所说,“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我看到一首诗歌,叫《快乐的学问》。诗中这样写到: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控制别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延伸生命,但你可以提高质量;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调解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 4、自净其心,精进不怠 人的革命,我们可以理解为人自身的内在改造。这是日本池田大作与意大利罗马俱乐部创始人贝恰博士在《二十一世纪的警钟》对谈中提到的命题,他们从中西方不同文化角度分别进行分析,但是实质相通。池田大作先生指出,在现代,显得特别重要的是变革和提高人的生命或精神世界,即人要从自己精神的深层彻底地净化;一切信仰的实践,都建立在这种深刻的生命深层变革的理念之上。它是最强烈的、最深刻的要求人类每一个人首先要做的工作。从广义上讲,其实质就是按照种善业的因的方向来变革自己的生活态度。要合理地说明为什么和怎样才能作到这一点,那是极其困难的。池田大作认为佛教的“九识论”、“十如是论”等,可以为理解和实行改革的思想线索。 九识论。 所谓“九识论”,就是把心(精神)识别事物的作用分为九种的一种思想方法,其基本的思想由四至五世纪印度的佛教学者天亲(vasubandhu)所创立。整理充实成为九种,是在天亲的时代以后,但其基本思想应当说是由天亲建立的。九识论认为,眼、耳、鼻、舌、身(皮肤)五种器官都有分别认识的机能,另外心所具有的识由四层组成;这种心识中最浮浅的表面活动称作意识(第六识),起着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来自外界的信息加以综合的作用;其次,为末那识(第七识),这种识是不依赖来自外界的信息而进行思考;更深处的有储存人以前的行为结果的阿赖耶识(第八识)。阿赖耶是储存所、储藏库的意思,其中也包含还没有成为意识的过去的记忆等。进而讲,还包含即将显现为各个人的精神和肉体特性的因素。决定一个人在其人生中将遇到什么样命运的因素也储存在这里。到此为止,可以称之为形成和显现个人的特质层。与此相反,阿摩罗识(第九识)则是普遍的“生命”本身存在的基础。阿摩罗是清净无垢的意思,表明它还没有受到污染。但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而显示的作用,通过同外界的事物、特别是同其他的生命的关系,也会产生种种的污垢。 阿摩罗识本身应是深层心理学所说的无意识领域,但它并不轻易地出现在意识之中。不过,考虑到我们的心灵乃至作为身心统一体的生命是一切行为的主体,而且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是通过它来进行的,所以认为如不开发生命最底层的阿摩罗识,那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人的变革。佛教指导人们通过这种阿摩罗识的开发,来变革和转换包含在阿赖耶识中的宿业和个人的特性的方法。要征服深藏在阿赖耶识中种种冲动的力量和宿命的力量,就必须在那里确立一种可以与这种丑恶的力量相对抗的善的力量。菩萨的实践就是从这种思想出发来积累善的行为。但是,已经从遥远的过去积蓄起来的恶的力量十分强大,要积蓄足以与它对抗的善的力量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佛教认为菩萨的修行必须要经历多次甚至无数次生死而坚持不懈,就是这个原因。当然,有的人通过发现最根本的阿摩罗识,在现实的人生和行动中确立既不受外界的束缚又不受内心冲动支配的主体性,也就是“佛性”。在佛教既有教导在阿赖耶识内进行变革的方法,也有教导直接开发阿摩罗识的方法,在《法华经》中都有详尽的分析。 十如是论。 一切生命,一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一贯性质,同时在跟外界的联系中,时刻在变化、运动着。佛法在十界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在某一瞬间,比如“天界”的生命状态出现时,生命跟外界怎样联系、肉体表现出什么样的变化、什么样的特点并怎样进行流转——对这种状态,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说明。这就是“十如是”法则。所谓“如是”,就是对客观真理要原原本本地认识。在《法华经·方便品》中,论述了十如是的内容,有: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来究竟等十种。 相,是生命表现在外的形象。性,是生命的内在的天性,指人的生命特质、心、智慧、精神等。体,是生命的统一主体,把作为相的身和作为性的心统一起来的生命主体。这三者是就生命的实体说的。以下的七个是把这种统一体的运动状态规则化了。首先,力,是生命的内在力量。生命深层的力量发动起来,对外界进行工作时,就产生了作,即具体的作用力。其次,因与果,并不是物理、化学上的因果律,是存在于生命深处的因果,不能用空间和时间上的概念理解的。人的生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逐渐地以鲜明的形象,从生命的现象中渗透出来。生命深处的因,要与外界进行交流方可形成,即有了缘。因同时含有果,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果,出现于生命活动的现实方面,这就是报,报的出现依托有缘。如果要用时空制约的方法,哪怕稍稍窥探以下佛法的因果,除了详细观察报以外,别无它法。 十如是最后一个是“如是本末究竟等”,是指一个生命的统一性、协调性。表现为“相、性、体”的生命实体,还有“力、作、因、缘、果、报”这样激发生命的河流。融合起来成为一体,起着协调统一体作用的原理,就叫本末究竟等。这十如是,明确人类要尊重因果律的生命之法。 池田大作认为,人的革命,一方面是通过佛教实践从生命的深层进行,另一方面是在这种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互相接触中进行,只有通过这样掌握的与自然的协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态度,才能面对自然的破坏这一现代文明所面临的最深刻的危机,而筑起一道根本的防线。如何实践和广布佛法,这主角应是无数的菩萨,而又以佛教所树立的四位菩萨的精神为楷模。《法华经》中讲,这四位菩萨分别是:一位叫上行菩萨,意思是具有杰出的言行;一位叫无边菩萨,意思是自由自在,畅行无阻;另一位是净行菩萨,意思是清净无垢;最后一位叫安立菩萨,意思是具有屹立不动的稳定性。这四位菩萨与其说是具体的人物,不如说是佛性显现时所具有的生命特质。如其所行,则佛法即可变为现实,其人生就会贯穿着坚定的人道主义。这正是佛教提倡“自净其意”或者叫“人的革命”的精髓所在。 只有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境界得到提高,生活的行为得到端正,把真善美融为一体,那么,世界就将是美好的。正如一位尼师的悟道诗中所揭示的一样,春天就在自己的眼前: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七、世间与净土:生态之转变 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 ——《祝愿偈》 极乐世界的描述,实际是人类梦的祈求。人类如果没有了梦,那么,大脑和心灵都将是残缺的。现实本来就是过去的一个个梦。只要我们心智健全,并为之努力,未来的梦就一定会在现实的土壤里深深地扎根…… ——作者题记 1、共业所感,生态随转 在我们讨论之前,先看最近的有关报道。 《经济参考报》2002年3月23日报道,3月20—22日,北京发生了近十几年来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沙尘暴天气,每平方米降尘量为29克,总降尘量为三万吨,北京市民每人平均三公斤。这次沙尘暴天气影响到我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据《环球时报》2002年3月28日报道,韩国汉城今年出现过3次黄沙天气。有消息说,韩国政府将通过国际协力团为中国内蒙古、甘肃、新疆地区共5740公顷的沙漠林工程提供援助。除了政府之外,韩国的一些民间组织也将发动大、中、小学校的学生为防止黄沙而到中国植树。3月21日,日本上空也出现了黄沙。从中国吹来的黄沙一度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有一位日本老人自愿到中国内蒙古植树,已经多年了,坚持不辍。如今,每年都有很多日本民众自费到中国中西部植树。 3月20日的沙尘暴,起源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在蒙古国得到加强,在中国再度加强,最后袭击朝鲜、韩国、日本;之后10天,又有1/5刮到了美国的西海岸。被称作“东北亚沙尘”。于是,网上出现了这样的抱怨:“我们怎样摊上了这样的邻居?”我们不清楚该是中国人抱怨蒙古人,还是韩国人和日本人抱怨中国人,是美国人再抱怨日本人?总之,沙尘暴已经是一个国际问题了。关于北京沙尘暴天气形成的原因,有关专家认为,是天气和地表两大因素决定的,而这两大因素的形成,还是人们的行为不当。沙尘源在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以及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沙尘地带。不断增加的人口,为了生存而过度地砍伐树林、开垦草地、随意放牧,以及不讲科学盲目植树,破坏了地表植被,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是沙尘暴天气的根本原因。草少了,靠吃草的牛、马、羊等牲畜就减少,靠食用或者买卖牲畜的农牧民的生活就变得艰难。生态环境的恶化,生物物种的减少,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人们并没有因为牺牲环境而使生活改善,反而日益贫困,甚至不得不背井离乡。于是,被人类伤害的大自然疯狂地报复人类。沙尘暴导致铁路、航空交通中断;火借风势,烧毁森林草原房屋;电力系统受损,工厂停产;人畜生命受到威胁;沙尘飞扬,使人呼吸困难,产生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病患让人火暴气躁,危害身心健康;……总之,生态平衡被破坏,生命网络将七零八落,生命质量将大大降低。我国西北地区的国土27%属于沙漠化,沙化面积从20世纪50年代的1500平方公里,到现在有3400平方公里。在距离北京市中心70公里的河北怀来县,67公顷的沙山以每年三四十米的速度逼近北京。生态进入了恶性循环,并直接威胁其它地区,还飘扬过海,造成“国际影响”。土地的沙漠化,直接威胁着中国的生死存亡! 这个问题实际属于佛教所说的“共业”与“不共业”的内容了。沙尘暴以及所产生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是所感的结果,共同要承受。但是,在分析它形成的原因时,一般人习惯于强调不共业,就是推卸到别人的身上,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责任,从而抱怨邻居们。其实,根本上是共业所感。比如,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比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要高的多,但是,他们却大量从中国等国家进口优质木材制造筷子,然后在出口到中国赚取巨额利润。受利益驱动,中国人等大肆盗伐林木,同时也从俄罗斯等国家进口木材。美国对原材料的消费是世界最高的,也有类似于日本的行为。发达国家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费,以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贫富悬殊,已经被公认为世界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的最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沙尘暴的产生实际是共业所感,谁能抱怨谁呢?美国堪萨斯大学环境史家唐纳德·沃斯勒教授著《沙旋:1930年的南方平原》中分析了当时美国南部平原沙风暴产生的原因时说,那里出现了难以抑制的缺乏远见的私欲,那里出现了对于大自然的掠夺式的开发,那里就有可能出现这种表现为天灾的人祸。我们从多年来不断处理的破坏生态平衡的恶性事件中,从我们对环境漫不经心的态度,从为了个人或集团利益而恶意制造环境污染的行经,都可以明白,维护生态平衡但靠有关的法律条文或进行几次检查和处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我们稍做探寻,就不难发现环境条件和资源匮乏、人口问题等只是外部危机,社会失范和文化失落才是内部危机,是我们缺乏足以调动和满足主动参与感的社区生活,缺少了对环境危机的公民文化。因此,你若问沙尘暴在那里——它其实就在我们心里!(《南方周末》2002,4/4,21版《与沙尘暴抗争:一个西西弗斯的神话》《心灵的沙尘暴》)这个分析,也是符合佛教理念的。共业也好,不共业也好,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心底有私欲、贪欲等不良的东西在作怪。那么,我们在改变自己生存环境和建设新的生存空间时,也必须坚持共业所感的信念,从自己的不共业作起,高度负责,积极奉献。而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人民自愿到中国植树,也将出现“共业所感”的结果——不过,这是人类为了改良生存空间的一种理性的行动,值得赞扬。 大自然在进化的过程中,一只巨大的手把各种生命调节得十分和谐。大自然是个和谐的链条。自然的链条上的各个生命环环相扣,一物制约着一物。因此,偌大的世界中,谁也不能称王称霸,谁也不能独领风骚。但是,由于人类随意地改变大自然链条上的某个环节,失去了制约的某种生物,就有可能变得疯狂起来。比如,当人口超过地球的容纳能力时,人类数量将会急剧减少。美国人雷吉·莫里森所著《基因里的幽灵》中警告人类:“根据进化论的规律,任何物种泛滥成灾并破坏到地球生物的多样性时都会产生这种结果。”急剧减少的途径是什么呢?无非是天灾和人祸,人类将在自己发动的战争中彻底毁灭!在某些物种发狂的地方,得找一下缺失的某个环节。补上了这个环节,大自然就会恢复往日的和谐。 前文已经简要地介绍了什么是共业所感,就是生命个体通过自身善或恶的行动,改变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这里,我们讲的是共同的善行,是社会性的良好的、适宜的措施和实践。但是,共业是以不共业为基础的,就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有人说,人性的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如果全是天使,法律法治就是多余的。如果全是魔鬼,再严的法治也无作用。人类确实很聪明,发明了飞机、火箭、原子弹、计算机,等等十分现代化的工具。这正是人类进化的关键。但是,人类的现代化发明,特别是高科技的东西,出发点大多是为了自己能够提高竞争能力,战胜对方,并不一定是为了全人类谋福利。百余年来,军事工业的发达,成了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动力,就是事实证明。人类利用自己的才智,制造杀人武器,互相争斗不已,现代化的工具多数用来威胁所谓的敌人,恃强凌弱。目前,有的国家利用各种借口,为了满足自己称霸世界的目的,欺压弱小,甚至要发动核战争;有的集团或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是喜好,肆无忌惮,乱杀无辜。世界各地战火不断,不同种族、信仰、国家的人们相互敌视,将有限的资源用于自我毁灭。这是人类的丑恶,是人格的堕落。世界生存环境的恶化,是人类共业所感。自然,世界的改变,同样也要共业所感。 2、愿力无限,从我做起 佛教在论述人生解脱时,特别强调“发愿”,要发愿“往生净土”。佛教净土宗就是提倡信、愿、行为往生极乐世界的基本条件的。不仅如此,佛陀创立佛教就是基于他的“本愿”,针对苦难的现实与追求解脱,而发出根本的“四弘誓愿”—— 立誓救度无边的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 立誓断除无尽的迷执——烦恼无尽誓愿断; 立誓学习无量的正法——法门无量誓愿学; 立誓成就无上的智慧——佛道无上誓愿成。 几乎所有的佛菩萨都根据自己的特质,随顺众生的根基而发愿。比如,观音菩萨有六愿,普贤菩萨有十八愿王,药师佛有十二愿,释迦牟尼佛有五百大愿,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等等。这是佛菩萨们精进修道的巨大动力源泉,是他们成就清净功德的有力前提保障。《华严经》中说:“一切诸佛悉具一切愿满,方得成佛。”之所以成佛,就是在于具有宏大的誓愿并能够最终实现。也就是说,誓愿和实践结合有无限的力量,诸佛菩萨就是从自己作起,他们是言行一致的代表,是我们实践的楷模。所以,净土宗祖师昙鸾认为,誓愿可以引导实践,实践可以成就誓愿;誓愿不是随意乱发的,实践也不会没有结果的;两者紧密结合,最终必定成功。他在《往生论注》卷下说: 愿以成力,力以成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 在佛菩萨们的誓愿中,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最为精要,基本上概括了佛教誓愿的内涵,而且对我们今天的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一,礼敬诸佛 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因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众生生命尊严平等,所以实际是对所有生灵都具有恭敬、尊重、平和的态度,消除自己的傲慢心理,谦恭礼让。 《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中曾塑造了一位礼敬诸佛的菩萨形象。有一位比丘叫常不轻,尽管别人对他不理解不尊重,但他一如既往,礼敬所有的人。不管对方是谁,他都礼赞说:“我为什么礼敬你们呢?是因为大家如果行菩萨道,就都可以成佛,而不敢轻慢啊!” 本誓愿最后用虚空无尽、众生无尽、众生业无尽、众生烦恼无尽做譬喻,来形容礼敬十方三世诸佛众生的无限信念。 二,称赞如来 如来是真理的化身,是圣贤和智慧的象征。因此,这是通过称赞人格化的如来,表明追求真理的决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真理,是维护世界和平和推进社会文明的关键。人类具有了理性的智慧和真实的感情,才会不断地提升生命的价值。 三,广修供养 供养类似布施,是最重要的大乘菩萨行之一,排在六度四摄之首。按性质分有财供养和法供养。其中,法供养功德最大,指菩萨根据众生特点和生命规律,从根本上进行教化、引导,脱离痛苦和不幸,类似精神上开发其能动性。财供养有内供养即自己头目脑髓等身体的无私奉献,外供养即衣食财物等的给予。只有敢于舍弃,才能够对治贪欲等不良习惯,培育出高尚的品行。但是,这种供养不能有骄慢和不平等的心态,更不能势力。 《维摩经》中记述了维摩居士在接受长者善德的璎珞后,一分为二,先送给最下等的乞丐一份,再送给上面如来佛一份。然后对大家说:“如果施主供养的时候,具有平等之心,不求回报,才是真正的种下了福田;这种无分别的行为,实际与法供养是一样的,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忏除业障 忏悔并铲除自己过去的错误、罪过,特别是我执、偏见、邪见、狂傲、粗暴等恶劣品行,不掩盖,不推委,开诚布公,革心洗面,永断祸根。如果人类能够勇敢地知错必改,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地开发心智,那么,前景还是光明的。 五,随喜功德 君子成人之美。见贤思齐,是人类的一个值得赞扬的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要用一颗喜悦的、钦慕的心情去对待一切善良的、智慧的人。一切生命都有他们的特长和品德,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和赞叹。赞叹比嫉妒好,嫉妒使人心胸狭窄,恶念丛生,害人害己。助人之善,成人之美,拓宽心量,荣辱与共。人类之间自不必说,人类应该学习其他生物的地方也不在少数。动物之间的那种自然真挚的爱恋,长幼有序的伦理,知足常乐的心态,等等。 赞叹和成全其他生命,是培育人类健康人格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是维护社会人群互相友爱的重要途径。 六,请转法轮 对佛弟子来讲,要虔诚地听闻佛法,恭敬地请求善知识的开导,将佛法灌输到自己以及所有众生的生命之中去。实际上,是要求我们为人类的未来,为世界的和谐,不断地学习。同时,一定要尊重传统的优秀文化,深入地学习、掌握,充分地发挥,积极地运用。 七,请佛往生 体谅佛陀的辛苦,也就是感念先辈们的辛劳和付出,决心自己承担起改造现实的重担。实际是发挥共业所感,积极地从自己做起,进一步开拓生存空间,寻求维护生命协调发展的途径。 八,常随佛学 效仿佛陀,完善人格。佛陀为救度众生,大慈大悲,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佛陀没有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为了救护众生,不惜牺牲自己一切。实际是要我们自觉地、逐步地培养高尚的情操,塑造完美的形象。 九,恒顺众生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众生服务之中去。用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菩萨心,设身处地,饶益生灵,广结善缘。这种无条件的爱护、帮助所有需要的生命,可以培育我们的恭敬心、大悲心、平等心、忍辱心以及善巧应对的智慧方法,有效地、长久地协调好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 十,普皆回向 对于所获得的成就,不居功自傲,不贪占自利,而是荣辱与共,肝胆相照,感念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人类最容易骄傲、自私、短视,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如果我们将眼光投向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生命,着眼与变化轮回的生态,就需要宏阔的心量,高深的境界,远大的理想。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突出地体现了佛教的现实世界的关注与深情,同时也是切实和有力的行动。它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力量,就象太阳的光照,既滋孕了我们的生命,又激励了我们的追求。 《华严经·十住品》中指出,追求理想的誓愿可以产生五种坚毅的力量: 信力:由丰富的自信和崇高的信仰所发出的力量; 进力:由光明心志所发出的积极力量; 念力:由良好的信念所发出的坚定的力量; 定力:由纯净的抱负所孕育出来的心安理得的定力; 慧力:由不断提升和心理的自发性所发出的智力。 这种力量能否持久地发挥作用,还需要有坚定的、扎实的行动和坚固的心力。于是,提出了“十住心”—— 舍心:布施给予的舍离心; 戒心:维持正当生活习惯的警戒心; 忍心:心如虚空的宽容心; 进心:努力不懈的进取心; 定心:不被内外境界牵引的禅定心; 慧心:保持清醒觉悟的智慧心; 愿心:成就宏大理想的誓愿心; 护心:维护心态平衡的护念心; 喜心:对美好事物的欢喜心; 顶心:具有崇高境界的高妙心。 3、应无所住,人间净土 无住涅槃与人间净土——是佛教人生的理想追求,最高的人生价值体现。 说到佛教的“涅槃”,更是妄论多多。有人认为,它是人的死亡、消亡之后的境界,而用来称呼人病故、逝世、坐化等生命的消亡。这是极大的误解。佛教在阐释人生改造的过程时,用“流转”与“还灭”来演绎。前者是描述人生的消极的、痛苦的、低劣的层面;后者则相反,是佛教鼓励人生美好追求的主旨。这“还灭”意味着对“流转”的变革与创新,决不是离开或消除当下的社会人生。后者的境界就是用涅槃来说明的。 按名相的分别,关于涅槃,有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涅槃。一般认为,小乘佛教思想中,对个人解脱而言有两个层次:一是获得了精神上的智慧,却仍有包括肉体在内的物质上的纠缠和痛苦,所谓有余涅槃,是不圆满的;二是不论精神与物质都有了圆满的结果,拥有了最大的快乐,所谓无余涅槃。就佛教普度众生的博大情怀讲,承认、肯定个人的追求,允许只追求个体的解脱,就是得到阿罗汉果位。这无疑是针对小乘心量者的慈悲。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生命的净化和完善,才会显得整体的圆满。一个人能自觉地约束自己,本身就是对整体的贡献。然而,作为志在普度众生的佛法信仰者,或者胸怀天下的贤达,无疑应该有自觉地“兼济天下”的理想。而且,一开始就投入到实践中,去接受考验、洗礼、磨练,才能坚固心性,增长才干,才能进步,才能迎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这就是追求大乘佛教精神。所谓无住涅槃就是虽然个人已经证悟真理并充分享有快乐,但是决不自恃自满,而是运用到实现宏大理想的社会实践中,同呼吸共命运,共生共长。这充分是提倡大乘菩萨行。 《成唯识论》中有:“谓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无住涅槃”这里,涅槃有似真如,大悲、般若与利乐有情是无住涅槃的实质内容,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可能“用而常寂”,达到无所知障,进而无住。《中论·观涅槃品》中讲:“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有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这是用辩证关系来分析涅槃的现实主义意蕴,非常肯定地讲涅槃的实质就是立足现实人生的净化与超拔。关于涅槃,虽有多种不同的翻译,比如,罗什翻译为“灭度”,玄奘翻译为“圆寂”,名异实同。只有切实的理解,才不至于将之界定在“死的过去”或“死的未来”,而是在“生的现在”。 佛教主张无住涅槃,最终目的就是鼓励人们创建“人间净土”。换句话说,就个体生命的完善讲,无住涅槃是最高的道德价值;就社会发展的最理想境界,就是将现在社会改建成为人间净土。这样,人间净土与极乐世界自然是意义相同的。《阿弥陀经》、《维摩经》等大乘经典中对“佛土”、“净土”的描写和诠释,都表达出了极乐世界就在现世,在于每个个体精神的变革与整个社会的创新。当然,实现极乐世界就个体一种精神体验讲,要作到“一心不乱”、清净无染,就能够“现于眼前”(《阿弥陀经》);但就社会变革的目标讲,决不是当下现前的,必须靠全体生灵的共同觉醒,付出艰辛的努力。佛教所谓的“依正不二”,讲生命与环境、个体与整体、优美与低劣,等等之间的相对与绝对的有机联系。唯有这种种的协调统一,才会呈现“共业所感”的结局。可以客观地歌唱:“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多么美好。” 净土,在佛教经论里也叫佛刹、佛界、净刹、净界、净国、佛土、极乐世界等。求生净土是佛教徒的共同理想,把娑婆世界转变成极乐世界乃是佛法的根本目的。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佛教所谓净土纯系虚无缥缈的“乌托邦”,净土似乎是在人们“灰身灭智”后为灵魂所能“飞到”的来世。于是,说佛教是消极避世、无所作为,只为死人服务,更为遗憾的是佛教徒中也确实有人“不为今朝事,但求来世福”。于是,佛教提倡的戒除三毒、修行十善等有价值行为,也被人“塑造”成“做法僧”的形象了。好在有更多的仁人志士疾呼建立“人间净土”。这人间净土并非是佛教的世俗化,而是佛教建立求生净土的思想体系的实质。 所谓“佛界”等,就是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实际存在,它来自于探究宇宙生命的客观规律的智慧以及对宇宙生命和自体生命一样的感知,它是建立幸福的真正源泉。也就是说,佛界是真实不虚的,是生命存在的一种空间,关键在于我们当前是人类是否有一种对宇宙生命的感知和创建的智慧。对于执著妄念的人类来说,矫正自己的心灵,抛弃罪恶的行为,是十分不易的,但又是必须的,因此,必须要悟彻宇宙的真理而富有智慧。那么,关键就是要树立缘起的世界观,克服污秽的欲望,通过自我改造,融个体于群体之中,让宇宙万物都生活在幸福圆满之中,即生活在净土世界里。 《坛经·决疑品第三》中讲:“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也就是说,如果认为西方净土是在当前世界之外的一个很遥远的地方,那么,根据方位的对应性,对不同方位的人类来讲,岂不是互相的求生彼此的生活地方了吗?这显然是个荒唐的结论。实际上,佛教所谓的西方极乐世界是现实生活空间转变的结果,根本在于人类心地的觉悟以及行为的共业所感。《维摩经》中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而且,还进一步提出“直心是净土”,直心就是现实人类清净觉悟之心。所以,不论是净土宗、禅宗等不同佛教宗派都主张人间净土的现实性。因此,常说极乐世界是人类精神改变之后的“一念即是”,“弹指一挥间”。 所以,佛教净土的理想最后归结到了“唯心净土”上面。《维摩经·佛国品》有一大段从“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推论,很能说明问题的实质: 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 在近代中国,不少仁人志士把“人间佛教”与“大同世界”联系起来,希图通过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来改造现实社会,展现了佛教人间净土的魅力。自从《礼记·礼运篇》中勾勒出“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之后,历史上常常被用来改造社会的旗帜。康有为著《大同书》,谭嗣同著《仁学》,以及孙中山、梁启超等,他们都曾推崇佛教的现实改造的思想。而著名的佛教革命家太虚大师更是积极地宣扬人间净土的思想,“去改进全世界的人类趋向大同”。(《新中国建设与新佛教》)提出:“本着大慈大悲的心,去修一切利他的方便行。此种行为,若具体的表现于个人、于家庭、于社会、于民族、于国际,则此世界就可造成一个光明清洁的道场。”(《建设现代中国佛教谈》)现代中国佛教提倡“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而建设“人间佛教”,都是契合佛教净土思想实质的。 4、极乐世界,美妙幸福 本来,佛国净土是无数的。平常比较流行的有弥勒兜率净土、阿阇佛东方妙喜净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等。其中,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是最具代表性的。关于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都有描述,依正庄严,其乐无穷。世亲在《无量寿经论》里,分别作了说明:依报庄严,有十七种成就;正报庄严,有十二种成就。概括起来看,有以下殊胜的特点: (1)生存空间广阔,环境优美 极乐世界国土如虚空,无边无际,遍地宝藏,庭台楼阁,鸟语花香,清净庄严。在那里,双目所接,无非珍花宝树,两耳所闻,无非歌声妙乐。到处光明一片,香气沁人心脾。八功德水,随时沐浴。国土平坦,气候温和。 (2)生命尊严平等,情态和谐 不论佛与其他众生,都相貌堂堂,气度不凡,智慧超群;没有残缺不全,没有丑陋愚昧。他们相互平静和睦,神清气闲,没有欺诈,没有杀伐,不勾心斗角,不巧取豪夺。不论什么民族,什么背景,不论男女,不论长幼,一律平等。没有愁苦,自然而然。 (3)生活自然轻松,幸福安宁 物质丰富充裕,没有生活压力;人人主动学习,真心修行;生活方式多样,自由潇洒。吃穿住都无任何苦难,随心所欲,供应充足。人们生活在一切,相亲相爱,幸福吉祥。因为大家都没有执著、烦恼、痛苦,心态平衡,乐观健康。 下面,我们不妨引用有关的佛教经典关于极乐世界的描述—— 《佛说安弥陀经》:“其国众生,无有众苦,单受诸乐……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 《无量寿经》:“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态殊特……无量色树,行行相植,茎茎相望,枝叶相向,华实相当,荣色光耀,不可胜视;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泉池交流,湛然香洁……又众宝莲花,周满世界……” 你看,这极乐世界,众生和平相处,其乐融融,又有清泉香池,花木微风,交光叠影,一派祥和,……这活生生的场景,是人类通过努力完全可以达到的一种美好的生存环境。 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整个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巨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当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地采取措施,诸如控制人口增长,治理环境污染源等,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大多是局部的治理,往往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其原因大概在于只是利用一些科技手段或颁布强制性的政令,只限于表象形式的治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非要深入到人类精神领域的底层,让蕴涵在世界万物之中的真理的种子,在人类的心灵土壤里生根发芽,引生善行,创造美好的未来。为此,阐扬有关佛教理论,具有深远的意义。佛教作为独树一帜的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与人类各种思想理论交相辉映,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的目标,仍能提供有益的借鉴,是无庸置疑的。 在新世纪的曙光里,让我们打破愚昧、迷茫,消除自私、卑劣,追求平等、博爱,用深邃的智慧、高尚的人格、文明的生活,创建并维护美好的生命网络,让每一个生灵都生存在明媚的天空下。南宋伟大的理学家朱熹有一首颇有禅意的诗,描述了万物相亲相融的动人情景,天人相应,心息相通,一派祥和的气象,不妨作为我们所期求的生存境界: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身、语、意,为什么《无量寿经》要把“语”摆在第一?一切众生最容易犯的是说话造口业。 我们平常修积的功德,说老实话,都从口业里头丧失掉了,所以功德积不住,都流失了。口最容易造罪业,多少很好的修行人,修行一生,积功累德,到后来功德都漏掉了。从哪里漏掉?从口里说话漏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