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法观点出发的安宁照顾――病人与安宁照顾义工心灵之旅
2014/9/8   热度:527
转贴自:第九届释迦提达佛教女性国际研讨会
前言
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他的心灵最脆弱,并充满负面情绪如焦虑、嗔恨、恐惧、沮丧、无助及失望的心情。尤其是当病人知道自己患上绝症,生命即将面临一大关卡时,他开始往灵性寻求方向,开始探索生命的意义,展开他的心灵之旅。
就在病患彷徨、恐惧的一刻,安宁照顾者,包括医生、护士及义工们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协助他寻找生命的意义。
安宁照顾
安宁照顾是为病重患者或临终病患提供生理上的照顾,减轻病患的疼痛及不舒服症状。此外,安宁照顾也提供心灵慰藉与支持予病患及其家属。安宁照顾团队是一群专业人士如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医生、辅导员、社工及义工所组成,提供门诊、居家疗护及日间照顾。
佛化的安宁照顾
佛陀的教导为安宁照顾提供一个圆满的生命教育。透过理解佛法,病患与义工们互相成就彼此的修行,并为来世达致安身立命的意义。
给予病患佛法上灵性的照顾
接受安宁照顾的病患大部分正面对绝症或生命受到威胁的疾病。当一个人对生命失去希望,身体处于痛苦中时,内心也充满了沮丧、愤怒、忧虑,以及对死亡的恐惧。这时候,义工与病患分享佛法,不但可以化解他们内心的负面情绪,还可以减轻他们身体上的痛楚。
慈悲关怀服务会(Kasih Hospice Care Society)是马来西亚其中一间以佛法为根基的安宁照顾团体。过去八年来,我们不分宗教信仰、种族提供关怀服务,本着大爱、慈悲、尊重及尽责的宗旨提供病患及家属心灵及疗护上的需要。以下是我们常与病患分享的佛法课题:
1. 了解人生难得
a. 人身难得的意义可以透过“瞎眼的海龟百年浮上海面”的故事来比喻。强调人类无限潜能、崇高灵性或菩提心,正等待我们努力去实践。
2. 了解四圣谛及其运用
a. 苦,无所不在也无人能逃,需要被肯定与了解。
b. 集,所有苦的来源,需要被摒弃。
c. 灭,需要证悟达至。
d. 道,需要修炼。
3. 了解三苦及深信苦的无常
a. 身体上的苦-可以通过药物或深层禅修来化解。
b. 改变的苦-说明苦并不是永恒而是会变化的。
c. 遍及的苦-我们聚集的业障令我们必须承受苦的果报。因此我们不应执著于人生,而应修行以脱离轮回。
4. 无常的禅修
a. 透过死亡禅修,体悟死亡是必然,只是未知死亡时间。佛法将让我们更有力量面对死亡的来临。
5. 了解因果
a. 开解病人不为疾病怨天尤人。让病人了解如果一个人没有促成种种的因缘条件,并积极行善,苦的果报将不会发生。
b. 因果的四大原则:
i.因果是无限极的
ii. 因果会聚增
iii. 你必须作出行动才可体会果报
iv. 因果不会消失,除非通过净化修炼
6. 净化的修炼
a. 悔过的力量-没有愧疚感,但有悔过之心。
b. 依附的力量-依附三宝或他们崇高的灵性。
c. 功德的力量-透过正念及诵经累积功德,避免邪念。
d. 自持的力量-坚守不破戒的意志。
7. 修炼慈爱、慈悲及喜悦之心
a. 虽然身体病了,心依然可以健康。
b. 对家人及照顾者口说善言,并心存善念。
安宁照顾义工提供心灵慰藉的原则:
1. 建立动力-最初阶段建立正确的动力是很重要的。正确的动力是以“无我”的态度去帮助他人,让他们得以从痛苦中解脱,并祝福他们体验喜悦。在发愿菩提心时,祈求我造就机缘化解众生的痛苦,脱离轮回。
2. 保持利他的思想与平静的心-在照顾过程中,照顾者必须无条件付出,不可以有分别心或选择性的照顾。照顾者不应该过度判断,反之他们需要培养沉着的态度来对待病患。不论病患是朋友、敌人或陌生人,要视他们为母亲,是如此地爱护过我们。而如今,我们报予慈爱。
3. 成为有耐心的聆听者,聆听并给予支持的力量。
4. 鼓励病患找寻人生的意义,开启他们灵性的道路。
5. 鼓励病患回想自己曾做过的善行,并为此努力感到喜悦。
6. 解除病患的自责与愧疚感,鼓励他们练习净心。
7. 在了解世间的无常与变化下,照顾者将不会在面对病患痛苦或离世时受到情感上的困扰。
8. 回向-与病患告别时,照顾者必须回向他们的功德予病患,并祝福病患早日证悟法喜。
安宁照顾之心灵成长
安宁照顾服务提供义工实践佛法的平台。从这项社会服务中,义工可以体会心灵成长的力量,包括:
1. 行善-佛陀说照顾病人是其中一项至高的德行。
2. 反省及沉思死亡与无常,将令照顾者更用心实践佛法,努力灭绝幻象,使修行圆融,法喜充满。
总结
心灵慰藉是安宁照顾里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为病患舒缓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时,病患及照顾者同时在寻找人生意义路上互相成长,携手朝证悟的方向前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再不喜欢的人,再不喜欢的事,要忍受,希望我们遇到了,解除了,以后不再有了,这叫修行,这叫消业障。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