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玉泉寺


2014/9/8    热度:230   

玉泉寺位于湖北省当阳市西玉泉山东麓,为中国“四大丛林”之一,创建于隋开皇(五八一~-六○○年)年间。玉泉山,以奇洞怪石,曲溪名泉,四季葱茏,景色佳丽,素负“三楚名山”之誉。
  山中产的茶叶,以外形如掌,色泽银光隐翠,香气清鲜淡雅,汤色微绿明净,饮后齿颊留香,回味无穷而成唐代名茶。如果再配以玉泉寺前的珍珠泉水,其味尤妙。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作《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说的就是这种茶,这是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第一首以“名茶入诗”的诗篇。诗中提到的中孚,是李白的族侄,又是玉泉寺僧,他深通佛理,善于词翰,尤喜品茶。所以,每年清明前后,总要小沙弥于寺左的乳窟外采摘鲜嫩的茶树新梢,制成仙人掌茶,以供奉过往香客。中孚后云游至金陵(今南京)栖霞寺,拜见族叔李白时,礼送仙人掌茶。李白爱不释手,才欣然命笔,遂成这首咏茶名篇。这种心理,李白在诗的《序》中写得非常清楚:“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渚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答之,遂自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可见,仙人掌茶当为玉泉寺僧所首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贵精不贵多”,你要是真的精通,那你是“一经通一切经通”!问题是:你是不是真的精通?我们看到不少学佛人,天天在求进步,但是效果不明显,原因是他学得太多太杂了,他那个不叫“精进”,叫“杂进”,所以效果就不是稻好。佛教法门很多,经典也很多,到底哪一个法门最好?从理论上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但是从事上来说就不一样了。我们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聪明智慧不相同,有些法门我们修学起来方便,有些法门我们修学起来觉得很困难,所以,难易不在于法门,在于个人的根性!我们要想有成就,是广学多闻,还是一门深入?这两条路都有人走。我们从历史上看,自古以来,走一门深入这个路子,成就的人非常多;从广学多闻,成就的人少,那是属于特殊的天才,中下根性的人不行。我们不是上根利智、大彻大悟之人,我们没有特殊的能力,都是从一门深入。所以,对“精进”这两个字,我们要特别注意,要认真地去体会它。我们学佛的同修,要想有成就,而且快速成就,“精进”两个字很重要!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