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寺志(一)
2014/9/8   热度:2373
序一
志书是一种特殊的史书,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学术价值。宜阳县具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如今尚有清代至民国年间数种刊本的旧志书可供借鉴。一九八二年以来,县志总编室历经十多年的辛勤笔耕,编纂、出版了新版《宜阳县志》,还指导编写有七十多部专业志、部门志和乡镇志,大大丰富了宜阳县社会主义的精神文化财富。
据有关资料记载,灵山寺重建于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是宜阳县至今保存最完整最重要的古代文物。背倚灵山,面临洛浦,山水秀丽,风光优美,建筑宏伟,古色古香,历来是河洛地区的游览胜地和避暑佳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一步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人民政府为了保护这座古代建筑,曾多次拨款对殿堂楼阁等进行了维修和重建,寺院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全县佛教活动的中心,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历史上对这座佛寺却一直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更没有关于灵山寺的专门著述。
为了挖掘、整理和有效地继承灵山寺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县志总编室在编纂县志的过程中,就十分重视灵山寺古今史料的征集,该寺部分资料已载入新县志有关篇章。新编《宜阳县志》出版后,他们发扬了连续战斗的作风,抓紧机遇,努力完成《灵山寺志》的编写工作。寺志的编著者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由于组织得力,很快脱稿成帙,填补了灵山寺无专门著述的历史空白。寺志内容翔实,体例完备,观点正确,文笔流畅,实事求是地记载了灵山寺近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反映了它的古今概貌,为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与认识灵山寺提供了大量而宝贵的资料。这也是宜阳县关于古代佛寺的第一部专著,对弘扬河洛文化,振兴宜阳经济将会发挥良好的作用。
《灵山寺志》的出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县志总编室对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重要贡献。借此机会,谨向寺志的编著者表示祝贺,并希望宜阳县有更多更好的各类志书问世!
宜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程竹菊
1997年8月
序二
灵山寺位于宜阳城西十五华里处之灵山北麓,坐南向北。前望洛水如练,背依青峰拂云,松柏葱茏,气象蔚然。寺内殿阁错落,东侧灵塔林立,碑碣罗列,小桥流水,圣像庄严,香火隆盛,自古为豫西名刹和游览避暑之胜地也。
灵山寺自创立迄今,以其年深岁久,世道沧桑,故曾迭经兴废之变。赖古刹历有高僧大德护持维修;四方善信,鼎力相助,故奉佛传灯,至今不绝,此亦佛门之幸事也。唯古今盛衰演变之原委经过,历代庙貌、殿阁、圣像、碑石之状况,前人、今人歌咏赞颂之妙文,当地乡老之传闻、口碑等,散乱零落,未能成编,僧俗各界难睹全貌,实古刹之憾事。宜阳县志总编室诸君,发大愿襄成此事,自一九九三年以来,冒酷暑,披严寒,奔波操劳,呕心沥血,考察古迹,翻阅资料,访诸四方,条分缕析,属文成篇,终使《灵山寺志》得以面世,此功德无量之举也。
余家世居宜阳县韩城,自幼年起,仰慕佛门,心向净土,遂于公元·—九三六年投灵山寺礼佛落发,后云游四方名刹,参拜圣迹,复归本寺。流年似水,于今六十余载矣。公元一九八四年,蒙推为本寺住持,奉佛护寺,弘扬大法,修殿建塔,躬迎圣像,庙貌焕然,各方首肯。此本寺之盛事,亦余之愿也。凡此,《灵山寺志》皆详以录之。既昭当今,复传后世。余心感念,草缀小文,以为之记。是为序。
灵山寺住持 释绍梵
1997年11月
前言
宗教和人类文化同样古老,宗教和人类文化有不解之缘。佛教自西汉末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发展壮大,隋唐时进入鼎盛时期,形成很多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派。宋代以后,佛教各派趋向融合,与儒、道的矛盾也逐渐淡化。佛教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哲学理论、文化艺术、民情风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
寺,本为中国古代官署的一种称呼,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演变为僧院的泛称。灵山寺是我国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有它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迹。山水秀丽,风光如画,殿堂建筑巍峨壮观。这一中州名刹,实为宜阳保存最完整最重要的古代文物,河洛地区的游览胜地和避暑佳境,现已成为全县佛教活动的中心。也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山寺与其它佛寺相比,在自然风光和殿堂建筑等方面有它自己独特的风姿:一为别具一格的山门——形如城楼;二为寺后稀有的森林——千亩鸟柏;三为独特奇异的华崖——垂绣天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灵山寺的始建年代、历史沿革、佛事活动以及寺僧业绩等,均无系统确凿的资料可稽考,更没有灵山寺专门的著述册籍。因而灵山寺的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湮没无闻,这是十分可惜的。
为了挖掘、整理和继承灵山寺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适应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帮助读者对灵山寺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为弘扬河洛文化,振兴宜阳经济奉献绵薄之力,编著者用了数年时间,对灵山寺作了一些考察与研究。对寺内现存的碑记、塔文和新旧《宜阳县志》关于灵山寺的记载等文字资料,以及灵山寺僧众的口碑和宜阳地区关于灵山寺的民间传闻等,广征博采,兼收并蓄。如此所获资料,虽然仍属片断拾零,难臻完备,但也可以从中找出许多鲜为人知而问题重要的蛛丝马迹。经过分析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又与实地考察、寺僧交谈相印证,然后加以系统整理,分门别类,归纳概括,再撰稿成篇,编著成册,最后付印。这就是《灵山寺志》这本小册子的成书历程。目的是想借此以填补灵山寺历史上这一空白。由于资料、时间和编辑水平所限,书中疏漏和谬误之处,一定难免,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1997年7月
概述
地理位置
灵山寺位于宜阳县城关乡西部,背(南)倚灵山,面(北)临洛水,东、北、西三面为灵山行政村所环抱,西与灵山自然村相连,东与西营自然村为邻,东距县城十五华里,寺前悬崖之下有宜(阳)故(县)公路由东而西穿过,交通比较方便。
灵山风光
灵山位于宜阳县城西十五华里的洛河南岸,为熊耳山余脉,海拔五百米,地处东经112°6′,北纬34°30′,面积为七点五平方公里。山为青石质,山表翠柏满山坡,丛林森然。
灵山之名,是因周灵王葬此地而得。此山“诸峰耸碧,左右两翼翩翩欲飞。伸颈,饮洛河之流;举目,睇[1]邙山之胜”(见《翳然亭记》)。由于山势略如凤凰展翅,苍松翠柏犹如它丰满的羽毛,故又名凤凰山。还有一说是,此山外貌很像古印度的灵鹫山,而灵鹫山是释迦牟尼成佛之后主要说法地之一。佛教传入中国后,信佛成风,以后又在此山北坡建造佛寺。于是借印度灵鹫山之名,而又不使与灵鹫山之名相重复,就把此山叫作灵山。
从灵山北面纵观山坡,大体上可分三个层次:下层山脚,河川开阔,烟雾缥缈,色度较淡。上层山顶,层峦叠嶂,鸟柏苍翠,色度较浓。山的最高峰叫凤凰顶,巍然屹立,登高远眺,灵山周围,洛河上下的大好风光尽收眼底。中层山腰,为佛寺古刹,文物景观遍布。左右两侧各有海拔约600米的青山相护。西侧皇帝山,峻峭入云;东侧神峪峰,巍蔚壮观。灵山宛如两山拱抱的一颗璀璨明珠,与邻近山峰相比,苍然独秀。山坡上除千亩鸟柏外,柿树、皂荚树与各种花草,丛生于山腰之间。春天,百花争妍,和风煦煦,花草上的露珠莹光闪闪;夏天,雨后“云静无尘埃”,烟霞缭绕,气象万千;秋天,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火一样的柿叶,活象一片片朝霞;冬天,雪景银装素裹,千万株鸟柏,亭亭玉立。
灵山外观,景色天成,登临其境,令人神往!
[1]:睇,斜着眼看。
寺名由来
灵山寺,亦名凤凰寺、报忠寺。前两个寺名,是因山名而定。山名灵山、凤凰山,当然寺名也就随之而称灵山寺、凤凰寺了。至于报忠寺命名的由来,据明代兵部尚书王邦瑞的《重修灵山报忠寺记》一文所称:远年“有老僧掘地,得断碑数寸,题曰报忠。”于是灵山寺也就因此而又名报忠寺了[1]。究竟断碑因何而题及报忠寺,此名始于何时,都无从查考。
[1]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一段时间发展,道安大师(314-385)根据实际情况指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因此,在历代封建王朝中,佛教报四恩中皆有报国恩之说,因此报忠即为报国恩衍化。其实在中国有许多寺庙叫报恩、报忠之类的名目。
佛教文物
殿堂建筑
今日灵山寺的建筑布局,大体为金代创建,经明清两代整修后保留下来。它位于灵山北坡山腰,坐南向北。“紫崖仙洞罗列在前,秦松汉柏荷插在后”。
全寺因山势而建,南高北低,殿堂楼阁都建在由北而南逐渐升高的地形上,为一长方形院落。寺院分东、中、西三部分。东侧是塔林、凤凰泉和圣母祠;西边是别院,亦称观音院、西院;中间是寺院的主体建筑。整个寺址占地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七点六平方米(二十八亩),寺院占地七千零六十七平方米(十亩六分),建筑面积一千九百八十平方米(二亩九分),各类殿堂僧舍八十八间。寺院建筑属纵轴式,主要殿堂布置在南北中轴线上,每座殿堂前两侧均置厢房,形成以五进五层殿堂为主体的庭院,排列整齐对称。一进为单檐歇山顶的山门,二进为明代硬山顶的五间天王殿,三进是飞檐歇山顶的三间中佛殿,四进是庑殿式的五间大雄宝殿,五进是藏经楼。东西两侧各有祀殿厢房二十二间,有走廊连接,相对而立,甚为壮观。
山门
位于寺院南北中轴线的最北端,坐南面北,阁楼式,下部为一砖筑平台,高四米,面积一百平方米。上建单檐歇山顶式阁楼一座。该山门现知最早的重修年代为清康熙十年(1671年)。阁楼内原供祀伽蓝菩萨,今已不存。阁楼几经修葺,一九八0年又重修。平台为青砖垒砌,中辟门洞,为寺院的北大门。门洞两旁各蹲一威武的石雕狮子。洞门上嵌一长方形石质匾额,刻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灵山寺”三个大字。平台上面周围竖栏板式栏杆一周,正(北)面柱子八根,栏板七块;两侧各有柱子四根,栏板四块;背(南)面柱子六根,栏板五块;平台两侧(东西)各建有石砌二十四级的踏道,踏道外侧各建有石栏杆,柱子和栏板分别四根和四块,另外各有抱鼓石一块。以上柱头均雕石狮,栏板均刻长方形凸起线条,其余为素面。平台上面铺青砖。
平台上的阁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阁楼墙体为砖砌,素面。正(北)面明间辟门,装四扇门,两次间无门窗。正面檐柱四根,明间二根外露;柱头皆置斗拱,明间另有两个补间铺作[1],两次间各置一补间铺作。背(南)面明间开门,安二扇板门,两次间无门窗。明间门额横挂一幅匾,上书“雨时行”三字,上款书“大清光绪三十三年九月谷旦”,下款书“铺湾仝村 敬”。阁楼内竖立四根金柱,为五架梁(即四架椽),屋内顶部砌上明造,无雕饰绘面,四壁白灰素面。
屋顶为灰色筒瓦覆顶,正脊中内置一驮宝瓶的狮子,背上插一万字铁饰;正脊两端安鸱吻,背上插剑;正脊、垂脊、戗脊上皆饰小兽。
[1]铺作:指檐上层叠的斗拱。
天王殿
位于山门内,因殿内供奉有四天王像而得名。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重修,一九八一年落架大修。该殿为硬山顶式建筑,东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五架梁(即四架缘),建于高零点二米的直壁台基之上。殿堂北面明间为两扇板门,次间、梢间无门窗;南面明间、次间各安四扇门,梢间各安一个内圆外八角形窗。殿堂正门上悬挂匾额,上书“灵山古刹”,落款为“张剑石书,八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全部墙体皆用青砖垒砌。
殿内屋顶砌上明造,地面铺方砖。殿内原塑像早已无存,一九九一年寺僧又重新金塑了四天王像。如今殿内正中置坛,坛上供奉高为一点七米的弥勒佛[1]塑像。其背后为韦驮天将画像。左(西)侧坛上,前为广目天王,身红色,手中缠绕一龙。后为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右(东)侧坛上,前为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后为增长天王,身青色,持宝剑。四天王即四大金刚,佛教说四天王各护一天下。殿内南面明间门楣上挂一匾,上书“慈航普渡”。殿内北面明间门楣上挂匾,上书“佛光普照”。
屋面灰板瓦封顶。正脊中央置一宝葫芦狮子,狮子下方为一屋宇,半开门,站立一人;两端各持一鸱吻,背上插剑;两侧为垂脊;正脊及垂脊上均饰有走兽。
[1]弥勒:佛教大乘菩萨之一。《弥勒上生经》说他现居兜率天。《弥勒下生经》说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他将从兜率天下生此界,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成佛。公元五世纪,无著创立大乘瑜伽学派,传说是出于弥勒的讲授。佛寺中常塑胸腹坦露、满面笑容的弥勒形象。
中佛殿
原名大悲阁,位于天王殿之南,为寺院的主要殿堂之一。殿为飞檐歇山顶式样,属金代建筑。
该殿东西面阔三间,南北进深三间,建于直壁台基上。北面明间两侧各立一根檐柱,安四扇格扇门,两次间分别安一直楞方窗。明间门额上悬挂一匾,横书“普救群生”四字。两侧山墙内各有山柱二根,南面明间安四扇格扇门,两次间各安一直楞方窗。明间门额上挂匾,中间横书“法海津宜”四字。西次间槛墙内嵌装“南无阿弥陀佛”碑一通;东次间槛墙中嵌装“河南宜阳灵山寺游记”碑一通。墙体均系青砖垒砌。柱上皆施额枋,柱头、角柱和额枋上均安铺作。
单檐歇山顶屋面覆以筒瓦。正脊中央置一屋宇状房屋,上有一宝葫芦,再上插一寿字形铁片,两端各饰一吻;屋面前后两坡各有垂脊二条、戗脊二条,脊上均置垂兽,戗兽和走兽。
殿内屋顶砌上明造,系七架梁(即六架椽)。墙壁白灰素面。地面方砖铺地。殿中央筑一高坛,其上造像一铺三尊,皆为一九九二年由缅甸迎来之玉雕像。释迦牟尼佛居中,结跏趺坐[1],高一点五米;左侧为药师佛,结跏趺坐,高一米;右侧为阿弥陀佛,结跏趺坐,高一米,此为“横三世佛”。
[1]结跏趺坐: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双足交叠而坐,有两种。其一是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叫全跏坐,俗称双盘。其二是单以右足压在左股上,或单以左足压在右股上,叫半跏坐,俗称单盘。跏趺坐可以减少妄念,集中思想。
大雄宝殿
位于万善桥南,以供奉主尊为大雄(对释迦牟尼的尊称)而得名。现知最早的重修年代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于明嘉靖年间 (1522-1566),一九七九年落架大修。建筑形式为我国传统建筑房顶形式之一——庑殿顶式,由四个倾斜的屋面、脊组成,屋角和檐向上翘起,屋面略呈弯曲,房顶四角各悬一风铃。
大雄宝殿东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三间,建于砖砌的直壁台基上。殿前建有方形月台,月台正面及东西两侧边沿均铺台阶条石,月台上面铺青砖。月台中央置一宝鼎,样式与中佛殿前的宝鼎相同,系同年所铸造。正面明间、两次间均立有檐柱,皆为四扇格扇门,两梢间无门窗。明间门额上悬挂一竖匾,上书“大雄宝殿,洛阳偃师安阳宫诸信士敬献,公元一九九二年二月初四”;左次间门额上挂横匾,中间书写“灵应千秋”四个大字,上款“甘棠、段村等十村善男信女敬献”,下款“公元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五日谷旦立”;右次间门额匾中间为“佛光 普照”,上款“洛邑东南路西大郊敬”,下款“大清宣统元年二月吉日谷旦”。殿背面仅明间辟门,现封闭。殿墙均用青砖垒砌。殿墙檐柱上皆置阑额、普柏枋和斗拱;斗拱有柱头斗拱、补间斗拱和转角斗拱。
单檐庑殿顶屋面,灰筒瓦覆顶。正脊中央置一狮子驮宝葫芦,两端饰吻,背上插剑,四斜脊垂至屋角,正脊及四斜脊皆饰各种兽形构件。
殿内屋顶为五架梁,金柱四根,砌上明造,素壁面。地面铺砖。殿内明间及两次间筑一佛坛,其上供奉“横三世佛”,端庄慈祥,泥塑工艺精湛。中供释迦牟尼佛,高约五米,左侧为药师佛,右侧为阿弥陀佛。释迦佛前方有二胁侍,乃阿难和迦叶,各高二点二米。以上五尊造像,系明代艺术佳品,几经沧桑,至今完好,是河南省现存较早的泥塑作品,也是全省保存比较完整的塑像群之一,有极为重要的艺术价值。
中佛殿和大雄宝殿,是灵山寺最重要的主体建筑。“飞檐歇山顶”与“庑殿顶”式建筑,均系金代原始结构。虽经历代重修,但飞檐歇山顶、斗拱梁枋[1]等大架件仍为金代遗构原物,即使有少量改换,仍不失为一座具有珍贵价值的金代建筑,是研究八百年前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
[1]斗拱梁坊:斗拱,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撑构件,处于柱顶、额枋与屋顶之间。梁,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
藏经楼
位于大雄宝殿南,寺院南北中轴线最南端,坐南面北。原名千佛殿,今名藏经楼。晚明创建,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现为硬山式两层建筑。
该楼建于较低的直壁台基上,台基边沿铺台阶条石。东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三间。前坡出檐,用四根檐柱支撑上层楼板。底层明间安四扇方格门,两次间均安方窗一个,两梢间均系砖垒。西次间槛墙上嵌装“重修千佛阁募捐功德碑记”一通;东次间槛墙上嵌装有“都察院□□□……”碑一通。底层楼两梢间各设一木楼梯,向上可登二楼。二层楼前檐有檐柱四根,明间和两次间均安四扇方格门,两梢间均安一方窗,其余墙壁皆为砖筑。灰板瓦覆顶,五脊六兽,正脊中央为一狮,两端安吻,垂脊均安垂兽。屋顶为五架梁,五架椽,砌上明造。下层楼明间及两次间为法堂,系宣讲佛法和集会的场所;西次间为方丈室;东次间为侍者的住所。上层为藏经室,藏有佛籍圣典五百多册。
藏经楼东西两侧各建硬山式二层楼一座,面阔三间,五架梁,前坡出檐,五架椽,北次间各有楼梯一座。西楼下层为本院祖堂,上为寮房;东楼两层均系寮房。藏经楼前筑一东西砖墙使此地自成一院落。
厢房
厢房,也称配殿或祀殿,位于主体建筑的两侧。中佛殿西侧的厢房为“法物流通处”。东侧的厢房为地藏殿,内供祀地藏菩萨及道明法师、闵公长者。以上两殿为五开间硬山式建筑,五架梁,前坡出檐,五架椽,用五根檐柱承托额枋,明间为两扇板门,次间均设格窗。
中佛殿东西墙外的厢房,西为罗汉堂,屋内坛上中央供奉弥勒佛,两侧为十八罗汉,系一九九五年新作;东为观音殿,以供奉观音菩萨而得名,该像为玉雕,系一九九二年由缅甸迎来,以上两殿的开间,建筑形式及风格同地藏殿。西客堂、东斋堂两堂建筑同罗汉堂。
大雄宝殿前月台东西两侧的厢房,西为寮房、东为厨房,均为三开间硬山式建筑,五架梁,前坡出檐,五架椽,用四根檐柱支撑额枋,灰板瓦覆顶,五脊六兽。大雄宝殿山墙两侧各有一硬山式厢房,西曰禅堂,即僧人坐禅、休息之处;东曰伽蓝殿,内供关公像,两侧侍立关平和周仓。其样式和风格同上两厢房。
西院
西院,即别院,也称禅院、观音院,由天王殿西侧圆门可通此院。院前部(北)为菜园,中有两座和尚墓塔。由菜园往南穿一大门即进入观音院。正房即三圣殿,坐南向北,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五架梁,前坡出檐,五架椽,灰板瓦盖顶,五脊六兽。殿内供奉西方三圣木雕像,系近年信士敬作。此院西侧建硬山式厦房九间,坐西朝东,均为五架梁,前坡出檐,均有檐柱,灰瓦覆顶。此院为本寺尼众住处。
圣母祠
圣母祠,又名老母洞,位于寺院东南角,凤凰泉南边,有面北窑洞三孔,两旁各有厢房三间。
灵山寺是河南省豫西地区保存至今最完整的金代古建筑之一。这座古建筑群体,因势建立,错落有致,布局协调,主次分明,灰墙绿瓦,掩映于满山翠柏之中。堪称名山古刹,中州胜迹,它是全县佛事活动、佛教文化的中心,也是理想的旅游观光胜地。
万善桥
位于中佛殿和大雄宝殿之间南北中轴线上。桥南北跨于东西呈长方形的水池上,桥南、北踏道均为五级青砖砌成,桥平面、桥两侧为栏板式栏杆,栏杆呈弧线。东西两侧各为六根柱子、五块栏板、二块抱鼓石,两端柱头刻石狮,中间四柱头呈圆柱状,上刻二龙戏珠及流云纹,每两柱间上为寻杖,下置地袱,中为栏板。左侧中央栏板刻“法轮”,其余四块刻“佛光普照”四个大字;右侧中央栏板亦刻“法轮”,其余四块刻“法轮常转”四个大字。桥两侧各有一长方形水池,两水池除万善桥两边栏杆外,其余三面均置栏板式栏杆围绕,每水池由七根石柱、八块栏板围绕,柱头雕刻与桥柱头相同,栏板雕刻二龙戏牡丹、莲花图案。二水池由桥下贯通。
七级四面石塔
位于万善桥之北,高约七米,方广零点七米,由九块构件组成。第一块为塔基;第二块为四面状,每面刻一龛,龛内造四罗汉像;第三块为圆盘;第四块呈四面状,南北两面各刻一龛,龛内为一佛二菩萨像,其余两面刻塔铭;第五块凿作四坡状屋面形;第六块为四方柱,每面刻一佛;第七块为圆盘形;第八块为四面方柱,每面刻一佛龛;第九块为塔顶,四面状,每面刻为三角形。计全塔共刻有佛菩萨、罗汉像三十尊,佛雕清晰,形象逼真,塔的中腰镶嵌有二块石碑。东边一块刻的是始建年代:“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字样。其石刻工艺精湛,类似洛阳龙门造像。有人据此认为塔上佛菩萨雕刻为六朝[1]造像。据《七级浮屠石塔记》一文记载,此塔确是明代所建。文末署写的建塔时间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孟夏月[2]如来降生之次日(即农历四月初九日)。文中所列名单有功德主于福山等四人,施主有乔新等数十人。最后署名有宜阳县知事顾达,训导曹纯、典史刘瑄,与旧县志所载基本一致。文中还有如下偈语[3]:
不此生龟强脱筒,七级塔建梵王宫[4]。
巧当殿外孤峰秀,实立山心一柱雄。
怪在妆成金色像,大锥镌破大虚空。
凭谁捉住于居士[5],胁下还拳问祖风。
[1]六朝:历史时期名。指我国历史上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粱、陈,都以建康(吴名建业,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合称六朝。
[2]孟夏月:农历四月。
[3]偈语:(1)佛经中的唱词或和尚唱的词句。(2)佛家作诗亦可称偈。
[4]梵王宫:这里指灵山寺。
[5]于居士:指于福山(山东福山人),建造此塔主要负责人之一。
古塔群
位于寺东南山坡上,遗存有十七座明、清两代的和尚砖石墓塔,立于芳草翠柏之中,排列井然有序。塔体大致有平面方形柱体和六角形柱体两种。为二层至三层叠涩出檐,塔顶多饰宝珠。高二点五至五米不等,雕线优美,刻工精细。塔身中层嵌有塔文碑石,记载塔主的生平业绩。这十七座塔都建在灵山寺历代名僧长眠之处。如清雍正年间的中也性慈和尚及雪航明闻和尚之寿塔,乾隆年间的昆月、朗耀、心蕊、电然诸禅师寿塔,嘉庆年间的月繁、瑞林大师之塔,道光年间的兴如、晓章禅师之塔,咸丰年间的宣化禅师塔,以及同治十二年(1873年)七月立的文兴儒公禅师寿塔等。这一塔群,是我国现存的八处塔群之一。沿塔群小路攀登,崎岖回环,可直达翠柏如云的灵山之巅。
此外,寺西侧观音院北部有和尚墓塔二座。北边的一座墓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均为六面,其中塔顶有三面,每面分别刻“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边的一座墓塔,塔基上刻“宜阳僧官彻峰塔记”,后有“岁次辛卯八月吉日修”字样。
一九九七年春,在原塔群北端分别为心空大师和良卿大师建造寿塔。至此,全寺内外共有和尚塔二十二座。
附表略
碑碣石刻
灵山寺内如今还保存有明代以来的碑碣石刻五十七块,其中有明代的八块。现存最早的碑石是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年)的《重修报忠寺碑》,距今已有五百四十三年。这些碑石所载内容,大都是因果不昧[1],万善同归,流芳百代等。主要记载一些重修殿堂等工程的缘由和始末,并详细开列功德主、施主及善男信女的姓名和立石、撰文者的职务、姓名等。
天王殿前檐东端竖有一碑,正中竖写“灵山寺”三个大宇,上款书“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元月建”,碑阴书写功德主姓名。据寺僧介绍,此碑上的字为季子卿书写。
中佛殿西次间槛墙内嵌“南无阿弥陀佛”碑,下款书“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冬月谷旦”;东次间槛墙中嵌“河南宜阳灵山寺游记”碑,下款书“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建子月阿弥陀佛圣诞日谷旦”。中佛殿两侧竖有三通碑,即“灵山报忠寺金塑地藏准提记”(乾隆五十五年立),碑阳风化。“灵山寺修葺纪今碑”此为一内容两块碑(1993年立)。东侧有两块碑,依次为“大悲阁金妆神像”碑,碑阴无字(道光十八年立),“金妆灵山寺大悲阁观音木像全身碑记”。
四面石塔西侧有“灵山寺重修中佛殿碑”(康熙五十四年立),东侧有“重修大雄殿法像石汜”,碑阴无字(道光七年立)。
万善桥后有八通碑。自西至东依次为:“创建千佛殿记”、“重修碑记”(顺治七年立)、“重修灵山报忠寺大殿记”(道光二十三年立)、“重修报忠寺碑”(景泰六年立)、“金妆大殿佛像碑”(碑文风化)、“灵山古报忠寺碑”(嘉庆元年立),另有两通,风化严重,字迹不清。
大雄殿前檐下有五通碑,自西而东为“青天汪太老爷断明本山香火地亩栽界存案碑记”(乾隆二十四年立),“宜阳县贴准灵山寺复归十带管籍碑记”(嘉靖四十五年立)、“报忠寺重修妆贴圣像碑记”(万历十年立),“河南府新宜二县各里人士碑”(康熙二十六年立)、“重修灵山寺碑”(嘉庆十四年立)。
大雄宝殿后墙,即藏经楼前的砖壁上,镶嵌有历代名人游客题咏的诗文碑石二十七幅,真草隶篆,各具风韵,颇受游人青睐。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有一定的价值。其中明代河南府(今洛阳)府尹叶秉敬撰文并书丹的行草八幅《灵山酌水赋》,更是别具一格,此草书威武有力,已经被中国书协作为著名草书收集。还有明代兵部尚书王邦瑞、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徐世昌的诗文碑刻及民国二十五年释性彻所写的《灵山寺游记》中的八景诗,皆为文人墨客所乐道,为书法诗词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临摹和学习资料。
[1]因果不昧:依据未作不起、已作不失的理论,事物有什么前因,就必然有什么结果。昧,昏,糊涂。
附表略
圣典
灵山寺,历来比较重视佛经圣典的印制、收藏、保管,把善加保存佛籍作为传法弘教的十分重要的事项。清康熙五十年至雍正十一年(1711—1733年),灵山寺住持僧海山禅师,曾化募雕刻木版印刷藏经,可惜因年代久远,寺院兴废无常,所印藏经早已散佚无存,现只有部分经版还在。今寺内保存的佛籍有数百册,这里择其要者略加介绍。
《大正新修大藏经》
大藏经是佛教经书的总称,也叫一切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因其在日本大正年间开始编纂而得名。这部大藏经,自日本大正十一年至昭和九年(1922—1934年),前后经过十三年的研究,又承蒙小野玄妙博士等大德鼎力相助,经历万难,克服障碍而告成。全书共一百册,三千零五十三部,一万一千九百七十卷,八万零六百三十四页,是一部具有一亿多万言,为日本累积多年佛教研究的成果,为“人类绍德之源泉,世界之一大宝库”。
这部大藏经由台湾净土法门法师倡印,台湾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于一九九O年三月出版印赠,布面金字,书名由净土法门法师题写。
书前《印送大藏经缘起》一文指出:“欣逢本会创始人净(空)公上人弘法三十周年,为感念法师弘法利生之功德,及开创本会之艰辛,特倡印大藏经三百部,普赠大陆以及海内外佛教寺院团体,以彰法师三十年来弘法之愿行。”
灵山寺,于一九九六年三月迎请全套《大正新修大藏经》。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口述,大总持寺沙门辩机撰。玄奘自贞观元年(627年)西行求取佛经,周游中亚及印度各地,至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国。书中描述所见所闻一百三十八个国家、城邦、地区的历史、地理、民俗、物产、宗教等。较早的有宋安吉州资福寺刊本(四部丛刊影印)和宋《碛沙藏经》本,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的重要史料。
如今灵山寺所藏《大唐西域记》为一九九五年迎请,共十二卷,中国佛教协会拨款,一九五七年九月由金陵刻经处印制,共二百八十一张,五百六十二页,十一万二千四百字,觉音主编。
《妙法莲华经》
灵山寺存《妙法莲华经》三部,为一九九二年迎请。铅印三十二开本,每部四百六十八页,竖行排版,八万四千二百四十字。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西晋僧人竺法护译。永熙元年(290年)在白马寺校对,共十卷二十七品。一般认为此经起源较早,并经不同历史时期逐渐完成。在古印度、尼泊尔及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梵文写本四十余种。此经写本多,译本也众,尤以后秦鸠摩罗什译出的七卷二十八品流传最广。经中宣扬三乘归一之旨,自言其法微妙,如莲花居尘不染,故名《妙法莲华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分大乘、小乘两类。小乘《涅槃经》记载佛入灭的历史,现存有西晋竺法护译本二卷,东晋法显译本六卷及若那跋陀罗译本二卷。大乘《涅槃经》是以阐明教义为主,《大藏经》中收录的著名本子有北本、南本两部:北本《涅槃经》四十卷,为北凉昙无谶译:南本《涅槃经》三十六卷,为南朝宋慧观、觉严、谢灵运等参照法显译本《大般泥垣经》删订整理而成。
灵山寺藏本十四册,四十卷,四百六十三页,十八万五千二百字,北凉三藏昙无谶译,金陵刻经处刻印出版。
《摩诃[1]般若[2]波罗密经》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为后秦鸠摩罗什译。灵山寺所藏的为线装本,三十卷,七百五十面,约三十万字,是一九九三年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由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庆常法师敬赠,金陵刻经处刻版印制。
[1]摩诃:梵语音译,意即大、多或胜。
[2]般若:即大智慧。
《大般若经》
《大般若经》是《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的简称。灵山寺于一九九五年迎请。全书十册,六百卷,六千二百八十页,六百六十三万一千六百八十字,众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于一九九三年九月初版。本经以宋版《碛沙大藏经》为底本,辅以《高丽大藏经》为校刊本,再辅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作为重刊本而作为本经的依据。
《大方广佛华严经》
灵山寺存《华严经》二部,其中一部为注释。《华严经》有三种译本。一是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六十卷,又名《六十华严》,或曰《华严》、《晋经》。二是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卷,又名《八十华严》或《新华严》、《唐华严》。三是唐般若译,四十卷,又名《四十华严》、《贞元经》。《四十华严》实为二译中入法界品的别译。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为上海佛学书局印行,共二十三册,另一册为疏、序浅释。佛历二五三八年,即公元一九九四年敬印。
《楞严经》
灵山寺存有五部《楞严经》。
《楞严经》,全称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楞严经》,十卷,亦有人给简称为《首楞严经》,故有时会与《首楞严三昧经》相混淆。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华名极量)主译。乌苌国沙门弥伽释伽译语,房融笔授,怀迪证译。经名“首楞严”,华语为“一切事究竟巩固”。经中阐述心性本体,属大乘秘密部,但此经自宋时即被认为是伪经。
手抄本《大乘妙法莲华经》
此经本,为白马寺监院愚庵手抄本。共七卷,内容完整,本护板,上署:民国二十六年岁次丁丑,七月二十五日行者愚庵敬写。书写者心诚意整,持之以恒,每天写五百字,每行十字,每折六行。字迹非常工整,一丝不苟。书长三十五厘米,宽十厘米。
地藏三经
地藏三经包括《地藏菩萨本愿经》、《占察善恶业报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本愿经》署名为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但《开元释教录》、《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大唐内典录》等皆不曾收入,它的入藏时间乃在明代,故可判断此经为后人伪托实叉难陀之名无疑。《占察善恶业报经》署名天竺三藏菩提燈译,但也有后人伪托的嫌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则为唐玄奘法师译。
此地藏三经为金陵刻经处印制。
主要景观
古八景
灵山寺两山拱抱,泉水涌流,翠柏蓊郁,石质奇特。灵山风物的特点可谓“山灵、水秀、树美、石奇。”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古人曾把灵山风光择其要者概括为八大胜景如下:
悬崖垂绣 寺西有崖,高三十多米,长三百米。其崖石纹多诸物形,好像垂悬的一幅幅锦绣画屏。
翠亭息机 寺东有亭,立于翠柏之中。亭下有潭,碧水相映;亭外有山,环境幽雅。游人停息其间,尘机为之顿息。
庆云洞布 寺西崖下有上水石,岩中有石室一间,内有石洞,深不可测,云生其中,虚无缥缈,犹如仙境。上水石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可以装饰盆景。
仙掌石栖 寺西山行不远,有一山巅,其峭壁上有掌迹,青翠可人。
山拟鹫岭 寺之座下即凤凰山。山势略似古印度的鹫岭。古印度的鹫岭为释迦牟尼成佛之后的主要说法地。这里拟似印度的鹫岭飞来。
涧号泉鸣 寺东圣母祠前有凤凰泉,泉水涌山,声如海涛,昼夜不绝,可引以灌溉田亩。
神峪孤跃 一称孤峰远跳。寺东有一神峪高峰,绝顶难攀,众山俯首。
洛溪众环 洛水环山,水到此处,旋转而出,大有万派朝宗之势。
凤凰泉
灵山寺东侧有泉,曰凤凰泉,亦名灵泉、悬泉、玄潭。水深十余米,阔三十米。水源充沛,四时常流,从不干涸。常年流量每秒零点五立方米。曾用机器汲水,终不枯竭。并发现池底泉眼有碗口大,涌出的水股起丈许,用磨盘大的石板盖之不得。泉水清澈,味甘可口。岸边杨柳婆娑,藤蔓牵挂。泉边原有一棵奇树:柳、槐、刺玫同一树干。是在一棵大柳树的顶上,长出来了一簇槐苗和野刺玫。槐苗共三枝,从七十厘米到一百二十厘米不等。野刺玫共四枝,从四十厘米到一百六十厘米不等。这一奇观还登在一九九二年四月三十日的《洛阳日报》上。凤凰泉暑夏清波荡漾,隆冬柔雾缭绕。水流通过渠道,穿墙过垣,迂回于殿前屋后,倍受游人称赞。水流出泉,注于游泳池内。夏洗涤,冰凉透骨;冬沐浴,暖若人工浴池。再往北流,于山崖处冲下,视之若垂帘倒挂,听之似虑啸鹿鸣。面对如此灵山秀水之美,真会有如明人杨素蕴所吟咏:“愧无佳句酬名胜,赖有澄潭照容颜”的感慨了。也正是司马光所赞颂的那样:“去寺犹一里,隔林闻水声。安知乘兴客,山下远相迎。”泉旁原有凤凰亭,明弘治时邑人李文有《重修凤凰亭记》,后易名为息机轩、翳然亭。 一九七八年因年久失修而倒塌。
上水石
灵山的石,数上水石(也称“水绣石”)知名度最高,出山门北走约五十米外,有一东西长约零点五公里,高三十多米的悬崖峭壁。山壁上溶洞万千,纹脉奇异,毛孔繁多。水可顺着毛细小隙自下而下,因而人们把这种岩石叫“上水石”,还有美其名曰:“万台盆景”,是室内摆设的美景之一。这种石块,只要部分着水,很快就会全块尽湿,历来凡到灵山游览的人,大都要去设法采一块“上水石”带回家,把它放在水盆里,并在上边撒播一些小麦或谷子的种子,不久就会生长出绿油油的小幼苗,既可供玩赏,也可作为游灵山的纪念佳品。
鸟柏 银杏 梧桐
灵山的树,鸟柏、银杏、梧桐最驰名,在宜阳是绝无仅有的珍稀树种。满山坡的鸟柏,不知有几千万株。为什么叫它“鸟柏”?因这种树创面的纹理很像鸟的形状,故名。这种柏树,木质坚硬致密,是制作器具的良材。两株古老的银杏树,像两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分别屹立在寺院内外。院内的一株在中佛殿前,胸围二米多,高数十米,年逾千岁。它与寺门外的大银杏树,遥相呼应。它们的树龄虽高,而青春常在,枝茂叶繁,充满生机,银灰色而逡裂的树皮,像老人额上的皱纹,呈现着饱经风霜、老当益壮的神态。银杏树也叫白果树或公孙树,为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片扁形,种子椭圆形,外面有橙黄色带臭味的种皮。果实也叫白果,果仁可以吃,也可入药。木材致密,可供雕刻。这种植物,是我国特产。紧靠大雄宝殿前月台西侧和藏经楼前,各有一株高十余米的梧桐,翠郁可人。另外寺内还有小梧桐若干。
古墓葬
塔林东边的山坡上,有一九七九年从县内黄窑村附近迁来的宋墓一座,一九八五年七月,由洛阳氮肥厂(即原宜阳化肥厂)一带迁来的西汉空心画砖墓一座,这是研究汉、宋殡葬和西汉彩画以及古建筑的宝贵资料。
总览灵山寺,建筑宏伟,环境优美,景色天成,山水宜人,虽没有很多人工建造的亭、台、楼、阁和苑囿,然而就它天然的山、水、木、石等景观和寺院殿堂的巍峨壮观,云雾缥缈,古色古香,就足以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
名僧事迹
灵山寺在悠久的历史上,曾涌现出不少德高学富的名僧大师。他们在寺内主持佛事、布法传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志仅根据灵山寺的塔志、碑文等有关资料,对他们的生平业绩,以传记的形式略作介绍。
宗渊大师传
宗渊大师(897—980),俗姓宫,山东高密人,幼时即聪明过人。早年出家于东莱[1]北禅院,后至江南参学。为了“孤洁耿介,凡俗不可造次而见”,常说“步仞之丘,巨兽无以隐其躯”。喜爱吟诗,曾于荆楚间向著名诗僧齐已[2]学习。他遍游天下名山大川后,见宜阳山水“佳”,尤喜柏阁山(即灵山),因而居之,以求其志。终日持诵《普门品》。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月,他预告终期,催促弟子用水土作方形座垫,说圆寂时要用。果然,第二天端坐方垫入灭,终年八十单三岁。乡人远近都来焚香设拜。他留有遗著《洛西集》,书中收诗词五十首,其中最后一首乃其临终遗偈:
举世应无百岁人,百年终作冢中尘。
余今八十有三也,自作衰歌送此身。
圆寂时,嘱弟子使其穿纸衣入缸,以后开缸视之,神色宛然。其弟子淡然、奉明将其随俗葬之。
《宋高僧传》卷第三十有宗渊大师传。
[1]东莱:今山东莱州市一带。
[2]齐己(860?-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人(今属湖南),常住江陵(今属湖北)龙兴寺。诗作甚多。风格清润,语言简淡。有《白莲集》十卷。另撰有诗论《风骚旨格》一卷。
云祥长老小传
云祥长老,号中庵,河南宜阳人,俗姓冯,住世时间不详。童年时,动止行藏于众不同。及长,于灵山寺礼秋月和尚出家。后至各地参学。悬谈《法华》等经,又习四书,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之风。曾住持少林寺、风穴寺,并任过汝州僧正司僧正[1]。宣德六年(1431年)回灵山寺住持寺务,并兼任县僧会。云祥长老在寺重修寺院、创建前殿,妆塑毗卢、文殊、普贤三大士圣像,并塑十六罗汉。景泰六年(1455年)弟子定云、定文等为其造塔,今存寺东塔林。
[1]僧正:明洪武五年,明太祖依仿元朝旧制,立善世院以总摄天下僧尼。至十四年,更建立空前严密完整的僧官制度,在京设置僧录司,府、州、县分别设置僧纲司、僧正司和僧会司,其中僧正司设僧正一人,掌一州释教之事,僧会司设僧会一人,掌一县释教之事。
彻峰法师小传
正统八年(1443年),彻峰法师被选为宜阳僧官。景泰十一年(1460年),患风疾辞去职务,由其徒性庸代理。时过三年,七十有五,因疾去逝。彻峰常对徒性庸所讲:自己是宜阳人,幼时常到灵山寺割草,有原白马市方丈云严和尚给自己说经讲法,渐渐产生信仰,礼之为师,剃度出家,法名彻峰。后又告戒:他以华严教宗为本,以家谨为戒,方便为行等语。
真胜和尚小传
真胜和尚,俗姓季,灵山村人。幼时老实忠诚,不同于众。童子出家,为求解脱,消除业降,整日赤脚,以表其心。操守苦节贞行,上求下化。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鸠工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历时三年重修殿堂,装饰圣像,并予彩画,曾得到住持长老园望的计谋划献策。(出自灵山寺碑)
明闻大师小传
明闻大师(1663—1723),号雪航,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俗姓赵。童年即弃家学佛,在修学上没有难着的地方,所到之处都非常顺利。后参学于风穴寺憨林和尚,一个禅期便就开悟了。老和尚非常喜欢他,对他说:“吾今得尔,继往开来。祖灯不坠,吾愿足矣”!明闻师从此洋洋洒洒,获大自在。而后长途跋涉,参访各地。数载又回风穴寺,充任监院之职。宜阳土庶对他十分仰慕,请他到灵山寺住持寺务。大师受请,回到灵山重辟禅院,设立常住,四众云聚。康熙五十五年(1718年),风穴虚席,临汝四众请师回风穴寺。宜阳再三恳留,大师曰:三载即归。他到风穴寺后很有佛法因缘,大众僧人对他的工作很赞同支持,他常与僧众同甘苦,共劳逸,凡来寺者他都慈悲接引提持,可以说此寺的兴盛而不颓坏,是与他分不开的。后又接任六年住持,将寺院管理的井然有序,待和尚之授法。宜阳人争之说:“瓜期已过,奈何不还”。汝归灵山,归风穴祖庭,奈何两方相争于今矣,师道貌清秀伟翰、修鬢缁衣。凤定于癸卯(雍正元年1723年)夏、跌坐留偈,安然而逝,享年六旬。徒海宴公奉师骸骨建塔灵山,嗟呼!摇唇鼓舌徒虚光阴,知识玄人者多矣,若师者不避艰辛,一力修持。道风不坠,为灵山鼻祖,法中龙象。本师又对亲孝敬至尽。大凡沙门,心要常在虚处,庶运用得转。风格高雅,广运师门。慈帏随虚处现身,转转不穷转转。圆通妙用,或能知之,或能言之。余乃钝根,非可能言之。但数载,莲社情深重。以法而行,不容辞第。即师道行之著者,因而铭曰:“六十年来在人间,修寺造像结良缘。今朝转身归去也,犹如耀日正当天。”
中也性慈和尚事迹
塔文记载)中也性慈和尚园寂时自作辞世偈云:鹫岭传法教外传,慈氏垂示利人于。了得斯义空(望家),妙性圆明绝遮拦。急急薦取莫颟顸,看□风动演真诠。破除见处生解会,昭昭衣钵在目前。屋落落影团团明,月清风共一天悬。
定 林 禅 师 事 迹
(雍正九年<1731年>)
定林和尚,灵山报忠寺僧,莫知由来。时而狂谈,时而静坐,动止语默,莫窥其际。一日打坐参禅,久之弗动。视之,已圆寂矣。自做辞世偈云
处世随缘七十余,酌量做尽不无渠。
而今穿破当年袄,噫!净净裸裸兮游太虚
海 山 禅 师 事 迹
(乾隆八年<1743年>)
海山禅师(1671—1733),字仁庵,山西平阳人,俗姓朱。四十四岁在尘劳中,发一片清净之心,似有丹霞回头巽佛之志。摆脱世欲,放下情爱,归依佛门,受大尸罗。了明无际于三心,悟彻色空于五蕴。真乃灵根凤具,般若生智。可为在来人,而世希有者也。禅师其赋性笃诚,为人质朴。律身俭而又严,处人恭而有礼。嬉笑里言不出口,又立愿卓劳,募刊法华于世流传。敬惜字纸,亦有多年。凡有利济之善,莫不兴心而新躬为之,噫!何劫数凤定于雍正癸丑十一年(1733年),乘浮蕖而西归矣。世寿六十二载,僧腊二十二夏。乾隆八年(1743年),寺僧为其筑寿塔于灵山寺东侧塔群。作名曰:“万法之根,众妙之门。仁师得力,宗旨曰真。闻道虽暮,何嫌于钝。行年四十,负归湖滨。归依大道,岁几五旬。身浮无动,语无虚文。韬光剑锷,二十余春。精透石壁,香生莲炬。心印莲花,刊布于世。敬重圣迹,只字不遗。一团真意,绳绳不已。独辟蚕业,得其妙蒂。空而不渺,实而无迹。回首西顾,圆彻之极。灵山在心,浮图九级。永镇河岳,炳耀太虚。”
聪 乾 禅 师 事 迹
(乾隆八年<1743年>)
聪乾禅师(1682—1736),字昆月,东鲁人。儿时随师参游于灵山寺,兹侍智廓之师巾饼三年。于道有邦,后至四川昭觉寺,受具足戒。他不负先师婆心切指,杖笠列归。智廓之师,受风穴祖庭之请,他仍亲座下,执事五秋。因缘会遇,受记得法于白云。智廓之师迁化塔,建此山。智廓迎灵骸归葬,他也相从,并奉塔三年。而期满后,来微疾,更衣跌坐而逝。时乾隆(1736年)丙辰中秋日寿五十有四,僧腊三十二夏。他赋性冲和,为人敦朴。恭身敬法,有杨陵之遗烈,端重寡言,有宝寿之规箴。稳密见地,阔落性天。虽未曾开堂机辩,表率足以起迪后昆。智廓因与他是戒兄,知其行为。赞曰:“铁牛机峻解翻身,剑挂眉毛迥异人。面目当阳无背向,灵光灼灼耀乾坤。”
卜 隐 禅 师 事 迹
(乾隆八年<1743年>)
(灵山寺塔中有一塔记载)卜隐和公禅师之塔文:一双金刚眼, 一躯坚固身。乾坤不共老,日月那同春。光散十虚满,辉胜万象新。玲珑八面启,露出本来人。
云 章 禅 师 事 迹
(乾隆十二年<1747年>)
云章禅师,灵山寺僧也,圆寂日撰一偈云:灵也空也,空也灵也。灵空真空,真空灵空。真灵不空,不空真灵。毕竟却是灵来空中而灵,空去灵边而空。咦,灵妙空,空而自灵。而灵真自现,灵空而维谁。谁空而灵,名出:河汉一天星斗转,睛空万里碧云章。
心 蕊 禅 师 事 迹
(乾隆十三年<1748年>)
心蕊禅师(1681—1744),字复真,泽州(今山西晋城西北)人。俗姓王,雍正三年(1725年)与澄监在风穴寺结为同参道友。六年(1731年)冬,又会于伏牛演法坪。次年春解制,他遍游名山。至乾隆四年(1739年)春,来灵山谒澄监之师。见兹山水之胜,心动罢游之念,于是住下。八年(1747)秋,偶然微疾,对澄监曰:“你我交好,已二十年矣。今故说我圆具白云,念有四腊,世缘六十二岁”。语毕而逝,澄监念于他道友多年,故建方塔,于自己祖翁塔之旁。因知他之事,故而名曰:“公其人哉,天然性怪,爱山好水,休心自在,世事尘缘,一无挂碍,俄尔时至,心生乐快,复命归真,灵光不坏”。
广 机 禅 师 事 迹
(乾隆十九年<1756年>)
广机禅师(1697—1752),宜阳县人,俗姓萧。赋性朴诚,为人端方。于康熙六十年(1721年)出家,法名广机,能尽其孝道,事务克任其勤劳。雍正三年(1725年),住净安寺,伏牛化城庵。越三年,灵山虚席,里中士庶请他回主方丈命机,理化城院事。不意,戊辰(1752年)圆寂。次年冬华龛归塔时,另有河东净安寺佛殿与工未竣,召机回委,理灵山院事。不辞水耕火耨,独立支持者三年,争奈天道无常,客岁西逝,今已期年矣。郎耀念他辛苦多端,固筑坟堵于自己之师塔前,以表同门之意。虽有愧夫太上忘情,亦庶几狐悲之旨,云尔。乾隆十九年??754年)郎耀念其师弟,筑寿塔于灵山寺塔群。
朗 耀 禅 师 事 迹
(乾隆三十三<1758年>)
朗耀字澄监,陕西渭南人,俗姓郑。七岁披剃于邑之观音堂,即严戒律。比长遍历名刹,住于风穴寺,其山水优美,且系师祖雪航老人住锡之地,遂修圆具受职事焉。禅师学益深邃,语意超脱,迥出尘表。善待偈又善书法,体援浮华,神情龆龀。其文让人洒然,如霏玉霄心,名闻士大夫。宜令张公雅知师,率绅士迎主灵山,兼摄河东、崖庆二寺,其废毁不支。朗耀禅师慨然以恢复为已任,次第修理几十年。迄今,红楼绿树遥相辉映,钟声馀韵迭为唱和,唯师之力不及此。汝人士方欲聘主白云一席,而不谓师之拈花坐逝也。时年,乾隆已酉五十四(1789)年。窃共之谓:汝海宗风再振者,其若人乎。禅师辄会意,爱集寺众曰:监和尚长且仁,继席租庭非此老不可。有铭曰:“白云之乡,选佛之场。云老憨老,继起雪航。高足智公,宗风丕扬。谁绳祖武,朗耀嗣芳。禅学深邃,大海茫茫。灵山主席,盛德洋洋。一朝西逝,浮屠园光。惟塔之竣,双履斯藏。”
函 华 大 师 事 迹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函华和尚(1745—1815年),字月繁,南阳人,俗姓宋。总角时,超然有脱落之风,其父遂送皈依邑之河东净安寺方丈浩本座下。他性颖悟,不喜尘缘,是以执持大乘为务。越数年,具足大梁相国寺,沙弥、比丘、菩萨三戒次精。进戒期满,方丈开示:坐禅十年,无如参方一日。师即持衣钵,握念珠,鹤迹云踪。访寒山得遗趾,停锡东崖寺。各愿昌隆,常修梵行。善楷又善草章。后赵保镇福安寺诸檀那闻师风范,乞移锡。师遂住焉,功课、焚修、坐禅,无不精进。乾隆五十四年(1785年)灵山席虚,无可主持。本邑徐公率领合里绅士,又请师登山护法。于斯钟板生色,如意增辉。往来行脚,日夜不息,真不次舍卫城千二百五十人俱。又重修合寺殿宇,焕然一新。后又大阐宗风,宏开祗会,诸天大众共十万亿佛土,受业者如恒河沙数,即前代祖师也不过矣。时年七旬,正当来享天禄。忽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三月初四,撒手西归。铭曰:“演扬妙法,手捧目观。容敬色壮,貌恭神安。偈谈花雨,炉热梅檀。能仁拯援,善友衣单。经书贝叶,定入蒲团。偶尔分芋,时或骚坛。德师齐溪,学宗嫩残。清影归西,极乐涅盘”。
容聚大师事迹
容聚和尚,灵山寺方丈月繁禅师之徒,原籍不详。后住持静安寺(位于宜阳县河东村,今已不存)。大师专弘戒律。尤其对五分律,深入探究,弘扬尤力。任僧会司时,严教僧众,没有敢越法规的。其徒宏松为大师树有彰碣。
容 祥 大 师 事 迹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容祥大师,字瑞林,本邑孙留保人,俗姓候。性好清净,厌尘俗。立志下发为僧,陶熔气质,涵养德性。精白一心,勤于泥洹。至嘉庆二年(1797年),皇恩德重,广布纶音。天下各都名刹建坛传戒,于是即裹囊赴于观音寺嵩隐和尚座下,得受尸罗,洞明心地。于是经典有传,法印有授,将以大阐宗风,传百代之法印,遗万古之真宗,夫!何昊天不吊,撒手西归。其徒宏学等嗟色笑之,莫亲叹音容之已杳,故与师建塔,以报养育之恩。作铭曰:“戒律精严,浮屠之冠。静以生明,明以生健。四智穷神,六通登岸。惜哉撒手,一辞莫赞”。
兴 如 禅 师 事 迹
(道光十九年<1839年>)
兴如者,灵山报忠寺之剃度僧大权也。七岁落发,皈依灵山和尚座下。贝叶翻经,隐隐乎,意叶吐馥,昙花艳字,烁烁乎,心花生香。盖分芋是山,若干年矣。从此立愿入空,断不着一点尘星渣滓。灵台日闻东土,大扬法幡。宏开祗会,援治装东游。偕恒河沙数辈,并受戒于大梁相国寺。理探乎,五律七乘开觉路;之究乎,八藏箧轻渡迷川。望彼岸者,共推宝筏先坐矣。戒期园满,虽相国归灵山,意反本也。继念十年面壁,不如四方参学。于是高逸鹤迹,遐举云踪。被一袈裟,挑一蒲团,抱一瓦钵,挂一串珠,览天下名山古刹而居焉。历游嵩之化成庵、抱伊庵、云岩寺、福延寺、诸名胜,俱无有立法席者,诸檀那先后延请上人而卓锡焉。时上人已越八旬,适有客自西域来者,过葱岭遇师,双履复而西焉。询徒众,始知上人西游宝莲宫矣。时当撒手嘱其沙弥曰,灵山吾所始也,终必归葬,宜为塔,以疗吾勿忘灵山一本之意。盖闻,磐溪老人后车归周,既肇封营邱,五世皆反葬于周,老人之所本也。于周反葬,不忘本也。不忘本仁也。其诸狐死首邱之义也乎,兴如上人纯然有磐溪之遗意焉。道光十有八年(1838年)五月某日,其从侄曾孙为其铭曰:“闻君传道已多年,此日西归悟后禅,理本三乘开觉路,杯浮七宝渡迷川,鹫峰有径人去否,鹿苑天边事杳然。坐对穿去笼月处,惨看塔影印时圆。”
晓 章 禅 师 事 迹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灵山寺塔中有一塔记载)晓章禅师塔有铭文二首。其一,僧中何事最清净,方丈书公得此名。但觉本来无一物,谁看天际月常明。问谁前此坐方丈,今有书公字晓章。觉世晨钟与墓鼓,谈经扫地又焚香。有缘兄弟空色相,无缘无亲日月光。安得莲花重结社,即心是佛诵金刚。和尚家风何处传,一瓶一钵寄林泉。九根一刻经三万,两足十行路八千。稳坐蒲团方外地,推敲禅板术中天。灵山觉得真空地,问佛原来是宿缘。妙悟空中谁得空,问名还是晓章公。而今空到无空处,还在空空色相中。
其二,色相空空忆当年,昔时妙法此时传。蒲团性定三更月,锡杖屠执半壁天。鹫岭苍茫人在否,山川冷落事渺然。凤凰泉上牛眼处,塔自孤高影自园。
宣 化 禅 师 传
(咸丰九的<1859年>)
僧宣化世居洛阳,俗姓王。少游灵山寺,见禅室清净,有高尚之志,遂削发焉。持衣钵,凛戒珠,日以执守大乘为务。比长分徒,嵩阳云岩寺。具叶翻经,隐隐焉,意叶吐馥,坛花感梦,烁烁呼心花生香。依石泉而尘埃不染,广募化而殿宇重新。所谓汝海宗风,其再振者,端在斯人。奂厥俊禅学深邃,声闻洋溢。汪大人后裔迎住抱伊庵,兼摄福安寺,龙王庙白衣堂、观音堂等处。斯时庙宇废毁,彼慨然以恢复为已任。次第修理,焕然一新。迄今鹫岭烟霞,遥相辉映。寒山法戒处为流传,微夫人亡力不及此。其面貌魁捂,语言和蔼。日与文人学士相往来,而知其迥非凡品也,不数载,忽于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初八,已驾鹤西归矣。其徒祖明欲人葬于宜邑灵山寺,并请知县翟汝成作铭曰:“嵩山苍苍,伊水洋洋。宣化之风,山高水长。禅学深邃,莲台增光。一朝解脱,慧剑中藏,维塔之峻,万世流芳”。
宏 儒 禅 师 事 迹
(同治十二年<1873年>)
禅师讳宏儒字文兴,俗姓赵,宜阳县黄窑村人。总角时,即祝发于灵山寺容丛和尚座下。不喜俗缘,专务清规。受戒于崇福者数月,参学于相国者三年。面壁之功迨前,修既心既佛,悟禅殆深。得其有兴归山后,寺务纷扰,负债其多。调停数年,蓄积顿富。遂于寺之前债,如数偿之。寺之殿宇,按次修之。功德其巨,其学识甚深。后铁佛寺村景慕其风度,恳乞移锡,因此前往焉。即至,乐其寺地偏辟,事简闲清,遂有终焉之意。距同治元年(1862年),灵山寺宇尽被捻匪焚烧。众俗修之,而苦于无第。咸谓非其人不足之以成功,于是又被请回灵山。专务修理,幸受众托。广求募化,然后兴工。而灵山佛寺遂焕然一新,复成昔之大观,皆之精诚所至也。年近八旬,精神不衰。复欲重开祗会,大阐宗风。忽于壬申(1782年)冬季十九日,一病西归。噫若!禅师者,洵足为佛家增辉矣。因而铭曰:“古佛之心,须祖之意,畴是玄门,绍乎此义,呜呼禅师,泐名不朽。”
又铭曰:列眼功程耀大观,梵王宫殿出流丹。是谁舍利他施得,愁听钟声夕阳残。吉囊布惠在人间,不负西天驾鹤还。惆怅仙段何处负,好教饮恨问泰山。
颂曰:得其所德,是道德。道其所道,是德道。德且道,名曰儒教,名曰释教。儒教以诚,释教中空。斯谓行两而化世,而神。迄今,释教仰其动,儒教曰其仁。夫智慧岂能比伦,佛眼观量其心,莫不是,莲花界上,菩提为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墨法师事迹
(1990年)
海墨法师(1896—1968),字心斋,南阳人,俗姓方。幼习儒书,及长从军,退伍后到清凉寺拜传杰公为师,住七尖峰,修头陀行。不久,祖母去世,返南阳守孝三年。随后于宝林寺求戒,以后任海会寺住持。接法于曹洞宗,号大墨。不久,又返南阳念佛莲社。先居太白山,后又驻锡白马寺。五十年代末,退居灵山寺。于一九六八年九月往生。世寿七十二岁,戒腊三十年。一九九零年秋初在其墓前树碑建塔。其弟子一铭:
古宛隆生,桐柏披缁。禅诵为业,定慧等持。
精修三论,深培二资。大德垂范,堪为人师。
印绍大师事迹
(1997年)
印绍大师(1879—1974),号心空,河南密县人。俗姓李,名天顺。十三岁入私塾,父母早亡,兄弟不和,生活困难,寄居舅父家中。婚后夫妻感情不睦,遂孤身出走,辗转至宜阳县桥头村作刘双彦的义子,更名刘保。半年,又弃家到灵山学佛。
在寺内诵经念佛,忙耕闲读,兼习医道。一九零二年,由师父祖宽介绍到洛河北水兑“德寿堂”学医,三年后回灵山寺。一九零七年到安微庐江冶父山实际寺剃度受戒,并跟常明和尚学医五年,返回灵山寺。民国五年(1916年)刘镇华的军队驻防宜阳,其将领憨玉昆患半身瘫痪,被印绍大师治愈。从此与憨过往甚密。借憨的声威,在其队伍中募化银币二千五百元,修缮灵山寺殿房三十余间。民国八年(1919年),在灵山寺开坛传戒两次,当时寺内僧从五十余人,新戒僧九十多人,其他僧俗四十余人,全寺共二百余人。前后共计受戒三百余人。是年树立“重兴灵山报忠禅院心空和尚传戒”碑以记其事。
自一九二六年起,外出参访,尽阅历各寺的清规,留心于《金刚红经》、《法华经》、《楞严经》、《大悲忏》、《十王忏》等。一九四九年为宜阳县人大代表。一九七四年病逝。其生平业绩已载入新编《宜阳县志》人物序列。一九九七年春,灵山寺僧在塔林北端为其建立寿塔。
永贵大师事迹
(1997年)
永贵大师(1886—1967),字良卿,河南偃师县沟脑村人,俗姓戚。自幼家境贫寒,十九岁到灵山寺出家为僧。民国八年,心空和尚与他受戒,先后在灵山寺住持三十多年,刻苦修习,深通佛法,广植泽被,利乐众生,在弘扬佛法上贡献颇大。平易近人,与僧众亲密无间,德高望重,倍受尊敬。期间,还曾兼任白马寺“西堂”,“后堂”之职,修建白马寺尽心竭力,在灵山寺曾接待徐世昌(原北洋军阀政府总统)来游,并把徐的诗作手迹,刻石镶于大雄宝殿后墙壁上。解放后,先到上海,后到陕西扶风法门寺住持多年,一九六七年为保护法门寺而燃火自焚,世寿八十有一。
永贵大师,为人忠厚慈悲,礼佛虔诚,护持正法,功绩累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开封铁塔寺名僧释性彻曾著文赞颂永贵大师的业绩:“灵山寺之方丈良卿和尚,年十九住持寺务,二十余载始终是处世以宽,应世以和,持家以勤,遇吏以慎,重修殿堂,培植森林。又能老安少怀,近悦远来,是以口碑载道,成绩卓著……今见丛林森然,殿宇整洁,功课修明,楗锤次第,令人不胜钦仰,真可谓道在人弘也!”此赞语对永贵大师来说是当之无愧的。一九九七年灵山寺僧为其筑寿塔于塔林之北端。铭曰:“佛日天没虽久远,僧空连晖传法灯,犹如龙王降甘雨,大地萌芽普洽润,和合僧宝亦如是,雨与如来妙法雨,滋润枯竭诸群生,长养善芽功德种。”
佛事活动
灵山寺僧众,属于我国佛教宗派中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1]。灵山寺在自建寺以来约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沧桑多变,几经兴废,但佛事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僧人常住,香火不断,远近游客和僧众,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寺内重大的佛事活动是开坛传戒[2]。据有关资料记载,灵山寺登坛传法“创始于憨休老祖,接踵于海晏老祖。”嗣后相继有明闻、朗耀、朗然、守月诸禅师接法传法,佛寺兴隆。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佛事活动非常活跃,影响甚广。其间灵山寺海山大师化募雕刻木版印刷藏经是一项历史性的功绩。这也是佛事活动鼎盛的一个标志。可惜因年长日久,世事变迁,所印佛经已荡然无存,仅剩部分经版。二百多年之后,于民国初年,灵山寺方丈和尚释心空,在寺内开坛传戒二次,并立石镌文,以记其事。寺内僧众济济,盛极一时。
灵山寺的正常佛事活动是忙耕闲读。读,即读经书,上殿念经。
现在,灵山在住持僧绍梵法师的主持下,寺容寺貌焕然一新,寺务活动井然有序。寺内僧众每日两堂功课,按时上殿诵经、坐禅,常年坚持不懈。遇到佛寺盛会(如二月会)和重大佛教纪念节日,增加“念佛七”。四众弟子也都纷纷来到寺内进香拜佛。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举行和平祈祷法会,有僧众、居士四百余人参加。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说穿衣,穿衣能够放下穿衣的执着,放下穿衣的嗜好,这是布施波罗蜜;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这是持戒波罗蜜;这一件衣服保存得很好,能够穿多少年,它不会损坏,这是忍辱波罗蜜。你穿着愈简单,生活愈容易,愈不需要求人,这是精进波罗蜜;在衣着上不受别人那个时髦花样的扰乱,如如不动,你就有禅定波罗密;你穿得很自在,很快乐,到哪里都很潇洒,这是般若波罗密。你看一样东西里面,六度具足了。吃饭也是如此,工作也是如此,点点滴滴无不具足六波罗蜜。你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能够自己忍一点,不随自己的嗜欲,你就修了很多的福。随自己的嗜欲,起心动念自私自利,这个不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