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寺志(二)


2014/9/8    热度:556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十五,为灵山寺的传统古刹庙会。期间,游人及香客熙熙攘攘,漫山遍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盛会除一些善男信女烧香拜佛外,主要是进行广泛的商品交易。宜阳及邻近各县的群众,纷纷前往游赏观光,进行物资交流。政府交通部门也安排车辆,为游人服务。每年庙会期间,一般游客达七八万人次之多。
  注:
  [1]临济宗,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属南宗的南岳一系。唐义玄(?-867)所创。因他住镇州(今河北正定)沱河畔的临济院,故名。主张以三玄(三种原则)、三要(三种要点)、四宾主(四种问答)、四料简(四种简别)、四照用(四种方法)等传教方法接引学人。其禅风痛快竣烈,以“棒喝”著称。传至北宋楚圆(986-1039)门下,又分为杨歧、黄龙二派。公元十二、十三世纪之间,由日本僧人荣西、辨圆(1202-1280)等相继传入日本,今仍流行。灵山寺僧众在民国以前是临济宗。
  [2]传戒,指寺院里召集初出家的人授戒,使之成为正式的比丘、比丘尼。
  灵山歌诗
  灵山寺千古名刹,谧静幽雅,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不仅为佛教僧众、善男信女所仰慕,也为骚人墨客常往来。他们到此饱览山水,吟诗作赋,以发思古之幽静。据旧《宜阳县志》和碑碣等有关资料统计,叙写灵山寺的文赋、吟咏灵山寺山水风光的诗词达百余篇。作者有名僧硕儒,也有地方官绅,以及远近游客。兹选其部分代表作品于后。
  宋代
  灵山寺
  司马光
  神林[1]兴尽谋早归,草间露浥[2]行径微。
  忽思灵山去不远,马首欲东还向西。
  垂鞭纵辔寻山足,洛水逶迤过数曲。
  渐闻林下飞泉鸣,未到已觉神骨清[4]。
  入门拂去衣上土,先爱娑罗[5]阴满庭。
  庭下双渠走清澈,罗彀[6]成纹日光彻。
  寒声淅沥入干髓,乱影彯萧[7]动毛发。
  寺僧引我观泉源,堂东周回百步宽。
  碧玻璃色湛无底,想象必有虬龙[8]蟠。
  泉南高山名凤翅,宛转抱泉张远势。
  岸旁修竹窬[9]万竿,飒飒长舍风雨气。
  寺门下望情豁然,桑柘[10]纷披满一川。
  嵩高女几[11]列左右,王屋太行[12]来掌前。
  背为孔氏悬泉庄[13],岩洞犹存荆棘荒。
  到今其下多怪石[14],熊蹲虎攫争轩昂[15]。
  嗟予归来苦不早,汩没[16]朝市行欲老。
  扪萝蹑屣[17]须数游,筋力支离难自保。
  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著名历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初任地方官,后为京官,任天章阁待制兼讲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判吏部流内诠。一0七一年退居洛阳。一0八五年入主国政,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所著《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为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全书史实系统而完备,确可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取得借鉴。遗著有《司马文公集》、《稽古录》等。
  注:
  [1]神林:神林峪,在灵山东。
  [2]浥:即沾湿。
  [3]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
  [4]神骨清:精神清爽。
  [5]娑罗:娑罗花,类枇杷,春开花。
  [6]彀:有皱纹的纱。
  [7]彯萧:轻捷的样子。
  [8]虬龙: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9]窬:从墙上爬过去。
  [10]柘:落叶灌木或乔木,叶子卵形,可以喂蚕,皮可以染黄色。
  [11]嵩高女几:嵩,嵩山。女几,女几山(在宜阳县西南部)
  [12]王屋太行:王屋,山名,在河南省济源市。太行,山名,绵延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的大山脉。
  [13]悬泉庄:悬泉,即凤凰泉,庄园因泉而得名。
  [14]怪石:指灵山的上水石。
  [15]熊蹲虎攫争轩昂:形容“怪石”的形状多种多样,气概不凡。
  [16]汩没:埋没。
  [17]扪萝蹑屣:扪,握;蹑,踩;屣,鞋。
  灵山寺流泉
  司马光
  去寺犹一里,隔林闻水声。
  安知乘兴客,山下远相迎。
  和范景仁
  司马光
  宜阳城下作游人,都为衣冠不系身。
  众窍怒号成地籁,也胜终日在红尘。
  宿寿安西寺[1]
  邵雍
  好景信移情[1],真连毛骨清。
  为怜多胜概,尤喜近都城。
  竹色交山色,松声乱水声。
  岂辞终日爱,解榻傍虚楹。
  作者:
  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县),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屡授官不赴,后迁居洛阳。他以哲学家闻世,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注:
  [1]寿安西寺:即灵山寺。
  [2]移情:交易人的情操感情。
  十三日游上寺
  邵雍
  能休尘境为真境,了未僧家是俗家。
  不向此中寻洞府,更于何处觅昙花。
  灵山寺
  刘恕
  早晚报衙蜂扰扰[1],友朋相识鸟关关[2]。
  余香满袖花惊眼,空翠沾衣雨瞑山。
  作者:
  刘恕(1032-1078),北宋史学家,字道原,筠州(今江西高安)人。举进士,官至秘书丞。专治史学,尤熟于魏晋以后史事。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凡史实纷杂难治者,多委其考证。另著有《通鉴补纪》和《五代十国纪年》,后者已佚。
  注:
  [1]扰扰:形容紊乱。
  [2]关关:鸟儿和鸣的声音。
  宿凤翅山悬泉寺[1]
  张耒
  秋山晚景凉,幽路[2]转石壁。
  稍知步武峻,渐与鸡太隔。
  层崖峙我西,悬深垂百尺。
  崩腾捣重泓,昼夜碎圭壁[3]。
  天寒行已深,岭转客暂息。
  最爱下山泉,潺潺马蹄侧。
  重门敞幽寺,台殿亘开辟。
  野僧三四人,披衣出迎客。
  阴阴修竹静,下有神龙宅。
  泓澄[4]一亩泉,黯黯[5]万古色。
  翛然[6]改瞻视,异物如不隔。
  萧萧毛发疏,伫立动神魄。
  云低秋天阴,木落山日夕。
  房寒灯火青,夜久人语寂。
  通霄淡无梦,起望晓天白。
  山川接周韩[7],清洛去不极。
  我无轩冕意,野性自夙昔。
  尘埃阻幽好,奔走愧谋食。
  偷闲到丘壑,便欲老泉石。
  君有在笼鹤,岂愿僭六翮[8]。
  将归且复止,既去缓吾策。
  寄语山中人,行到蜡双履。
  作者: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熙宁进士,曾任宜阳县尉,绍圣初知润州,徽宗召为太常少卿。因与苏轼政见相合,故多遭贬谪。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学白居易、张籍,风格比较平易流畅,但形象不很鲜明,诗词兼善,著述甚丰。有《张右史文集》,今存《宛丘集》七十六卷。
  注:
  [1]悬泉寺:即灵山寺。
  [2]幽路:曲折的山间小道。
  [3]圭壁:这里指山崖象玉一样美。
  [4]泓澄:深而清。
  [5]黯黯:昏黑。
  [6]翛(xiao)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7]周韩:指洛阳和韩城。因战国时宜阳为韩国地,国都曾在今韩城,洛阳为东周地。
  [8]僭(jian)六翮(he):僭,超越,隐藏;翮,翅膀。
  元代
  灵山行
  兰楚庭
  灵山棱嶒[1]岭西路,上山清晨下山暮。
  草屣俱穿足力微,欲过前村不能度。
  荒岗有虎夜莫行,二人劝我人家住。
  茅檐星火照寒云,木叶重重响风雨。
  野翁慰我客辛苦,开酒烹鸡饭新黍。
  为言斯道转崎岖,明日呼儿送君去。
  作者:
  兰楚庭,元代人,余皆不详。
  注:
  [1]棱嶒:形容山高。
  明代
  游灵山寺二首
  王邦瑞
  (一)
  登山初雨后,爽气[1]绝尘埃。
  陵谷[2]周秦变,沙门汉魏开[3]。
  花飞霄汉[4]上,泉涌凤凰[5]来。
  万竹当尊酒,思君一举杯。
  (二)
  却喟[6]风尘久,登临意惘然[7]。
  山空龙象没,风散雨花悬。
  不去云长定,无言水自圆。
  老僧常晏[8]起,即此可延年。
  作者:
  王邦瑞(1495-1561),字维贤,号凤泉,河南宜阳莲庄人。出身寒微,生性刚直,颖悟好学,长于诗文。少年时曾于灵山寺私塾就读。十八岁中举,二十二岁进士及第。嘉靖中,累官兵部右侍郎。俺答兵犯京师,奉命总督九营,至兵部尚书丁汝夔(kui)以事下狱,奉命摄兵部尚书事,兼督团营,不久升兵部尚书。后为仇鸾诬陷,落职除名。逾十年,官复原职。卒后赠封太子少保,谥号“襄毅”,世称“王襄毅公”。有《王襄毅公集》传世。
  注:
  [1]爽气: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
  [2]陵谷:指地面高山与河谷。
  [3]沙门汉魏开:灵山寺从汉魏即有。当时的寺名为悬泉、凤凰、报忠等。
  [4]霄汉:天空极高处。
  [5]凤凰:灵山又称凤凰山。
  [6]喟然:叹气的样子。
  [7]惘然:失意的样子。
  [8]晏:迟。
  灵山初晴
  王邦瑞
  花飞霄汉上,泉涌风凰来。
  灵山初雨驻,云净无尘埃。
  凤泉
  丁育才
  凤凰山下凤凰泉,河洛渊源地脉连。
  文治精华从此泄,图书意象属谁传。
  望孚霖雨三农慰,云净秋空一鉴悬[1]。
  尘抱欲从泉水涤,破除凡近见高玄。
  作者:
  丁育才,明昆陵(今江苏武进)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任宜阳知县。
  注:
  [1]一鉴悬:鉴,镜子。一鉴悬,即指凤凰泉。
  冒雨游灵山
  董光宏
  雨里寻山山更远,群峰好似隔帘看。
  直登绝顶恁寥廓[1],忽看幽泓漾濋澜。
  天到玉虚藏宿海,人从姑射扣仙坛。
  临流细数琅玕[2]罢,分得冰壶[3]两袖寒。
  作者:
  董光宏:明代人,分守河汝使者,余不详。此诗所署时间为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注:
  [1]寥廓:高远空旷。
  [2]琅玕:象珠子的美玉。
  [3]冰壶:盛冰的玉壶,比喻洁白。
  卜算子.穆册道中怀刘年文
  朱朝聘
  (一)
  石磴[1]重重险,
  烟村处处深。
  竹荫深处小桥平,
  幽禽三两声。
  马向山腰度,
  人从树杪[2]行。
  峰峦耸耸水泠泠,
  一片抱琴心。
  (二)
  叠嶂秋容淡,
  荒林冥色侵,
  溪风暗度峭寒生,
  空自怨罗襟。
  怪石浑如削,
  山灯恰似萤。
  水声不语杂恐鸣,
  此际难为情。
  作者:
  朱朝聘,曾任河南府推官。此诗所署时间为万历十五年(1587年)
  注:
  [1]石磴:石质台阶。
  [2]杪:树枝的细梢。
  卜算子(二首)
  刘敏宽
  (一)
  云护幽亭远,
  苔封曲径深。
  两馀山路渐修平,
  不闻鸾辔声。
  古水冲霄立,
  孤僧傍险行,
  一潭秋水碧泠泠,
  待照岁寒心。
  (二)
  地耸丹霄近,
  轩虚翠影侵。
  坐来顿觉好怀生,
  谁此共开襟。
  云根疑伏虑,
  烟草欲为萤。
  疏林伐木应嘤鸣,
  游子总关情。
  作者:
  刘敏宽,山西安邑(今夏县)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任宜阳县知县,后升主事,历任兵部尚书,总制三边。此诗所署时间为万历十五年(1587年)。
  无题
  艾希渊
  南国叨随一鹤游,驱驰数载愧羔裘。
  忻逢召伯[1]巡行在,会听甘棠[2]咏晚秋。
  注:
  [1]召伯,姓姬名奭(shi),周文王庶子,西周初期政治家。《诗经》载“召伯巡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在甘棠之下,处理民事,百姓大悦。
  [2]甘棠,村名,在宜阳县城西北四公里,相传为召伯听政处,并有碑记可据。
  谢病还蜀上灵山
  龚憨贤
  为爱灵山笑口开,功名无梦到灵台。
  从头甲子洛川去,满眼繁花霜叶摧。
  腰下横金黄甚用,鬓过短发白丛来。
  不如归抱丹丘隐,长使朱颜老亦孩。
  注:
  此诗后所署时间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
  清朝
  游灵山报忠寺凤凰泉
  杨素蕴
  (一)
  宜阳西去是灵山,路转溪流第几弯。
  雨积苔深千佛圮[1],风和松静一僧闲。
  愧无佳句酬名胜,赖有澄潭照额颜。
  坐久不知春已暮,飞花时带夕阳还。
  (二)
  凤凰曲径遍苍茫,霞锁禅房昼不开。
  古寺荒烟碑断续,灵湫初草水潆洄。
  甘同洗耳临流生,为爱秀山冒雨来。
  忽□卤南征战地,班声日暮动黄埃。
  作者:
  杨素蕴,宜君(属陕西)人,字筠湄,一字退庵,顺治间进士。历任直隶康明知县,湖北巡抚,授御史。耿直敢谏,前后上奏章十数次,皆切中时弊。有《西台奏议》、《京兆奏议》等。本诗所署时间为康熙十六年(1167年)。
  注:
  [1]圮(pi),塌坏,倒塌。
  春游灵山
  吕邦耀
  (一)
  明日便春还,春光尚可攀。
  兴人兼兴泉,乐水且乐山。
  拂石排丹洞,寻溪步碧湾。
  登临咸我辈,偷得片时闲。
  (二)
  随意踏青光,临流又夕阳。
  奇峰攀鸟道,倦足恋僧房。
  漱石餐霞绮,眼云憩竹床。
  匆匆仍欲别,山定笑人忙。
  注:
  此诗所署时间为康熙十六年(1676年)
  游灵山
  吕谦恒
  出郊望岩岫[1],远际翠烟重。
  寒日浴余雪,长松清暮钟。
  石门苍溜[2]断,萝屋[3]白云封。
  终古灵泉水,齐心静独龙。
  作者:
  吕谦恒(1653-1728),字天益,又字涧樵,河南新安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雍正间累官光禄寺卿。曾读书于青要山,凡数十年。工诗,有《青要山集》。
  注:
  [1]岫,即山。
  [2]溜,小股流水。
  [3]萝屋,茅屋。
  过灵山寺二首
  吕宣曾
  (一)
  未到灵山寺,遥闻钟磬[1]声。
  楼台环翠幢,云树接花城。
  马度危岩怯,人盘曲磴行。
  入门尘虑绝,先问比丘名。
  (二)
  着屐寻幽处,闭开秋色横。
  鸟随人影乱,月傍桂花明。
  绿水冲阶出,丹霞就壁生。
  向时身事了,再向虎溪行。
  作者:
  吕宣曾,字柏祖,号柏岩,河南新安人,吕谦恒次子,康熙举人。曾任湖南永兴和靖州(今湖南靖县)知州。有《柏岩诗文集》。
  注:
  [1]磬,(1)古代打击乐器,用玉或石做成;(2)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象钵,由铜或铁铸成。
  游凤凰山凤凰泉
  张博
  (一)
  凤凰山半凤凰泉,一碧亭泓不记年。
  竹剪独悴[1]新笋出,槐枯犹见老藤缠。
  黄莺留客忆山果,白鹭窥鱼立水田。
  古冢灵王[2]何处问,满林青草满径烟。
  (二)
  灌木斜封凤凰岭,浮萍弥护龙水游。
  岭头怪石洞仍古,湫上翼□亭自幽。
  □听风高嘶战马,喜看沙软卧闲鸥。
  乾坤此际方匆事,白发萧萧当远游。
  作者:
  张博,河北人,清康熙间拔贡。据《彰德府志》载,张博曾任武安县教谕。一说他是宜阳人,生卒年月不详。
  注:
  [1]悴,憔悴。
  [2]古冢灵王,周灵王,名姬泄心,东周国君,公元前五七一至公元前五四五年在位。相传周灵王死后葬于灵山,山因以得名。
  无题
  张超
  寻芳联辔去游山,柳岸花屯水几湾。
  地瘠方知俗吏苦,林深应羡老僧闲。
  挥毫不用索诗料,栽酒惟求开笑颜。
  坐谈清风携满袖,归来独带兄露还。
  作者:
  张超,张博之侄,此诗为张超随张博游灵山时和张博之作。
  无题
  张永湾
  几重曲水几重山,山自清幽水自湾。
  寺在青山山色秀,泉漱绿水水波闲。
  游山携友催诗兴,临水顿杯放醉颜。
  为有此间山水好,山水独傍水涯还。
  注:
  据作者自述,张博、张超游灵山数月后,张永湾来灵山见了张超之诗,因之和了此诗。
  游灵山寺
  魏云霄
  诸天古刹半山中,此际周游上界通。
  叠嶂层层浓待雨,环流远水势连空。
  法轮静转乾坤大,惠镜明开日月同。
  竹映禅林春正荡,好将山酒醉东风。
  作者:
  魏云霄,吴中(在今江苏)人,余不详。此诗所署时间为乾隆四十年(1775年)
  登灵山
  古哉锴
  一上灵山心旷然,由来此景不虚传。
  满林翠柏环精舍,曲带清流落稻田。
  断续行云甚笑傲,往还飞鸟任留连。
  同人莫作偷闲事,钟磬声中悟乐天。
  注:
  此诗所署时间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咏怀
  季学制
  捞得西湖水月圆,圆光普照灵山颠。
  断碑为有钵昙护,古碣曾经法而全。
  漫说浮图登七级,还得石刻历千年。
  聪明应解昌黎[1]语,不愧潮州[2]号大颠[3]。
  作者:
  季学制,嵩县人。此诗所署时间为嘉庆十四年(1809年)
  注:
  [1]昌黎:即韩愈,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因其自称“昌黎韩愈”,后人称之为韩昌黎。
  [2]潮州:在广东。韩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3]大颠(731-824):潮州灵山大颠宝通禅师,唐代禅师,石头希迁的弟子。贞元五年(789年)创建禅院,名曰灵山,与韩愈友善,韩愈在《与孟简尚书书》中说:“潮州时有一老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要自以为难得。因与往来,及祭神至海上,遂造其庐。及来袁州,留衣与之别,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来。”著有《金刚经释义》等。
  无题
  刘冠才
  古壁行照日晖看,来酌可悟禅机真。
  将因解肽乎为否,色伦空观是也非。
  不羡携琴乖鲤去,何夸按杖化龙飞。
  筌踦字里参无妙,胜君荆关书四围。
  无题
  张瑞林
  堆将石塌峭嶙嶙,诺大功德属上人。
  悟入空时都是色,解通幻处便成真。
  残碑卧雨慈云护,古碣插天慧日新。
  休说律公偏好事,十年面壁是前身。
  无题
  王踔
  直到灵山最上头,烟霞姿处得奇幽。
  碑残字尽云堆破,寺古今清月掩秋。
  胜迹成年留梵院,高僧此日汇经楼。
  诗文面壁森森立,无量功程说不休。
  灵山八景诗
  李纶
  翠亭息机
  山外结亭亭外山,半日云住半日闲。
  来人各问佛家寺,戒僧有心叩禅关。
  庆云洞布
  水涯石室伊何年,云横山腰小洞天。
  驾鹤是人无处去,空馀丹鼋一烟返。
  仙掌石栖
  游春踏翠小山颠,石色青青仙掌悬。
  甲子会泛兴阴度,汉朝屈指数流年。
  山拟鹫岭
  独杖青藜踏翠微,灵山高似鹫山飞。
  生平梦招西天系,此处相看是也非。
  涧号凤泉
  丹凤池弥环影急,源泉混混水迢迢。
  临溪贪玩忘归去,止道灵山第凭 。
  神峪孤耀
  群峰不比此山齐,一登临万象新。
  惟有当天红日照,山风光津射不迷。
  洛溪众环
  万派东流势万 ,波光到此转回头。
  天清试问盼望,展翅凤凰钦洛川。
  作者:
  李伦,字允言,号凤池,宜阳人,明户部侍郎李文之后代孙。为廪膳生员,性豁达,寿八十九。此诗所署时间为嘉庆十四年(1809年)。
  登灵山千佛阁
  胡得林
  灵山高阁势崔巍[1],此日登临踏翠微[2]。
  双鹜[3]戏随流水去,孤鸿[4]远逐落霞飞。
  晴开万井余新画,晚霁[5]千峰映落晖。
  日暮徘徊无限意,香烟满袖任毫挥。
  作者:
  胡得林,字晏如,宜阳县林泉(今香泉)人,少倜傥不群,常游名山大川,遍交当世贤士大夫。晚年嗜书,闭户著述。清同治七年(1886年),应邀编篡《宜阳县志》,“殚厥心力,朝夕无倦,再阅寒暑,始成卷帙”。可惜,镌版未就而卒。著有《家常语唾余集》、《林泉诗草》。
  注:
  [1]崔巍:(山、建筑物等)高大雄伟。
  [2]翠微:青绿的山色,泛指青山。
  [3]鹜:鸭子。
  [4]鸿:大雁。
  [5]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无题
  楚龙文
  吾邑[1]灵山寺,僧高月旦评[2]。
  大颠称一派,怀素[3]许同盟。
  贝叶[4]书梵语[5],雕墙[6]表哲名[7]。
  野狐禅[8]不作,允矣[9]古先生。
  此诗所署时间为嘉庆十五年(1810年)
  注:
  [1]邑:古代之谓之国,这里指乡邑,即故里家乡之意。
  [2]月旦:每月的初一日。月旦评:谓品评人物。典出《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3]怀素:唐代律宗大师,是律宗东塔宗的创始人。俗姓范,祖籍南阳。父名强,作过唐朝的左武卫长史,所以他生于京兆。十岁发心出家,不久,玄奘法师回长安(645),他就坚决要求从玄奘受学。显庆中(656—660),二十二岁时,从道成受戒并学律。学了法砺的《四分律疏》和道宣的《行事钞》等,对于两家著作,都感到不满意,认为“古人义章未能尽善”,决心自己另撰新疏(参照《宋高僧传》卷十五《如净传》)。咸亨元年(670)开始撰《四分律开宗记》,上元三年(676)奉诏住西太原寺,仍继续听道成讲律并撰述。永淳元年(682)撰成了新疏。又自讲了五十余遍,然后去世。年七十四岁。与此同时,怀素大师的草书也自成一家,在中国书坛享有盛名怀素:唐代律宗大师,是律宗东塔宗的创始人。俗姓范,祖籍南阳。父名强,作过唐朝的左武卫长史,所以他生于京兆。十岁发心出家,不久,玄奘法师回长安(645),他就坚决要求从玄奘受学。显庆中(656—660),二十二岁时,从道成受戒并学律。学了法砺的《四分律疏》和道宣的《行事钞》等,对于两家著作,都感到不满意,认为“古人义章未能尽善”,决心自己另撰新疏(参照《宋高僧传》卷十五《如净传》)。咸亨元年(670)开始撰《四分律开宗记》,上元三年(676)奉诏住西太原寺,仍继续听道成讲律并撰述。永淳元年(682)撰成了新疏。又自讲了五十余遍,然后去世。年七十四岁。与此同时,怀素大师的草书也自成一家,在中国书坛享有盛名
  [4]贝叶:贝多罗叶的简称,此叶经冬不凋,印度人多拿来书写经文,叫做贝叶经,或贝文。
  [5]梵语:印度语。古印度人认为自己所说的语言,乃是禀承大梵天王所说而来的,故称梵语。这里指佛经文字。
  [6]雕墙:饰以浮雕、彩绘的墙壁;华美的墙壁。这里应当指墙壁上所描绘的当地名人画像。
  [7]哲名:哲人的英名。
  [8]野狐禅:学道而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这里有一件著名的公案:昔有一老人,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答曰:“不落因果。”结果五百生为野狐身。后承百丈怀海禅师代下一转语:“不昧因果。”老人遂脱去野狐身(见《五灯会元》卷三)。
  [9]允:的确,实在;矣:语气助词。
  无题
  张舒泰
  空门忽尔结文缘,断碣残碑庆宛然。
  佳句还同初日丽,妙书仍伴夕阳鲜。
  诗魂不减千秋月。墨迹常存万里天。
  谁料韵人成歆事,全凭龙老抬头禅。
  无题
  葛长春
  脱汰世外了尘孤,虽学浮屠不识禅。
  试看后院撑院壁,一题题泳尽传先。
  无题
  孔毓珩
  灵山胜迹几千秋,石壁初成近玉楼。
  愧这惊人诗句和,循墙走字意无休。
  与鲍朗如[1]游灵山
  郑銮
  与君一把臂,不觉入林深。
  沸沸[2]松涛起,如闻弹素琴。
  观雨抛石出,酌酒泥僧斟。
  吾爱此流水,悠然见古心。
  作者:
  郑銮:生卒不详,兴化(今属福建)人,清道光年间举人。道光十一年(1831年)知宜阳县事。
  注:
  [1]鲍朗如,鲍承焘,字朗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六年(1826年)知宜阳县事。
  [2]沸沸,这里形容松涛象沸腾的水一样翻动。
  宿报忠寺
  洞然
  跳出尘缘又一层,于今心事冷如冰。
  春花静处禅机[1]动,恰会灵山寺里僧。
  作者:
  洞然:寺僧,法名洞然,清代人。余不详。
  注:
  [1]禅机:禅宗和尚说法时,用言行或事物来暗示教义的决窍,又作机锋。
  竹枝词[1]二首
  张恕
  (一)
  寺藏修竹水如螺,二月春山赛社[2]多。
  梵呗[3]嗷嘈听不辨。进香人去木鱼歌[4]。
  (二)
  五月灵山菡萏[5]天,农夫插稻禾丰年。
  传来击壤[6]衢歌意,绝胜渔舟唱采莲[7]。
  作者:
  张恕,字推庵,号澹圆,宜阳县人,生卒年月不详。曾任太康教谕。性敏好学,博闻强识,尤潜宋儒之书,期于躬行。母病亲奉汤药,十余载不赴科试,以造就后学为己任。同治五年(1866年),诏奉孝廉方正,邑侯举先生,恳辞不就,以岁贡终。今存有《彦明语录序》、《节义录》、《澹园诗抄》等。此诗所署时间为同治五年(1866年)。
  注:
  [1]竹枝词,古代富有民歌色彩的诗,形式上是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最初多是歌唱男女爱情的,以后用来描写某一地区的风土人情。
  [2]赛社,周代十二蜡祭的遗俗。农事完毕后,陈设酒食以祭田神,相与饮酒作乐,叫“赛社”。
  [3]梵呗,佛教徒唱念经文。
  [4]木鱼歌,用木鱼击奏念经。木鱼,打击乐器,僧尼念经时击打以掌握频率,将木头中间镂空做成。
  [5]菡萏,荷花的别称。旧县志说,灵山寺前多种藕、稻,五、六月,花开极盛。
  [6]击壤,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艺经》载,“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四尺,阔三寸,其形如履。将戏,先侧一壤于顿,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击之,中者为上。”
  [7]采莲,这里指莲曲。梁武帝制乐府《江南弄》七曲之一。后代仿作者颇多。
  雨后登山
  周枚
  踏遍巉岩路,人来野殿稀。
  松花檐外落,烟树雨中肥。
  河水流年月,山钟破翠微。
  清风惟两袖,携得岭云归。
  秋夜过赠通元和尚
  宋之睿
  雅爱禅林静,呼童踏月登。
  寒螀[1]鸣短砌,落叶闪秋灯。
  句俗难成佛,身闲屡访僧。
  推敲如肯问,予力尚能胜。
  注:
  [1]寒螀(jiang),即寒蝉。
  云船和尚西归
  屈启贤
  莲社情深六载余,何期西去谢遽庐。
  伤心塔志君知否?泪洒灵山问太虚。
  无题
  霍士成
  灵山胜迹境非常,翠壁参天玉集芳。
  代上人文皆珥笔,班班法物尽生香。
  风流自接风流韵,碣石还增碣石光。
  古佛面前真刻处,上人姓字千秋扬。
  注:
  此诗所署时间为同治十七年(1878年)
  凤凰山色大文章
  李士一
  凤凰山色大文章,古寺留题百代香。
  阿堵传神征善果,斯文价重汇萧墙[1]。
  吟来壁落天花雨,望去毫含夜月霜。
  游遍三千大世界[2],潜心五集独君芳。
  作者:
  李士一:宜阳人。明户部侍郎李文之后,李伦先生之孙。工于诗。
  注:
  [1]斯文价重汇萧墙,斯文,文化或文人;萧墙,照壁。此句赞颂灵山寺大雄宝殿后墙壁上镶嵌的历代名人诗赋。
  [2]三千大世界,即大千世界。本为佛教用语,后泛指广阔无边的世界。
  灵山灵峰镇坤行
  胡大士
  灵山灵峰镇坤行,行到灵山别一天。
  石上题诗人去矣,墙头留赋韵铿然。
  水晶碑绕天花落,云母屏开法雨宽。
  是泛今学面壁诗,原来学圣窥□仔。
  柳垂重冷翠微屏
  王义山
  柳垂重冷翠微屏,三年不度凤凰亭[1]。
  忽闻慧剑凌空起,去是钵衣鹫梦醒。
  霞断两尘仙掌秀,回穿七级凤幡玲。
  笼沙晓月凭心印,面壁今番又几龄。
  注:
  [1]三年不度凤凰亭,原诗此句后有注云,“丁卯春游灵山于今三年矣”。
  断碑残碣护法砖
  孙葵
  断碑残碣护法砖,此寺重修翰墨缘。
  向壁推敲怀岛佛,临池摹仿忆坡仙。
  空空妙辞斯文印,奕上精神何堵传。
  最笑纱笼徒好事,面墙一解学参禅。
  妙入三摩觉地灵
  于元善
  妙入三摩觉地灵,空门石壁处亭亭。
  拈花笑时开莲眼,定志皈依诵贝经。
  粒粟微上藏万寓,多年面上见全形。
  超然悟彻观心处,胜倚长松乞茯苓。
  几段残碑古
  王凤来
  几段残碑古,山僧未了情。
  慧锈开锦嶂,绮韵汇雕图。
  承善千千足,久亲一代名。
  龙蛇飞走处,笑指白云生。
  爱识道理吾家事
  韩近李
  爱识道理吾家事,处有上人结世缘。
  灵山老僧亦一奇,修建华屋悬古碑。
  文字双绝酌水赋,收藏题咏尽在兹。
  古人刻石欲不朽,不果风雨处耐久。
  诗文长留天地间,雅意脍奕文人口。
  文人口刻数由来,想象之会仰奇才。
  智僧先得其中意,一室包藏胜蓬莱。
  饮得香名从此起,见者悦闻者喜笃。
  好追迹文畅师先,容何日无抑子一。
  夕事千古留此中,要识真意有新邑。
  中华民国
  游凤凰泉
  徐世昌
  乘兴来游到灵山,遇君笔墨结深缘。
  计程远在两千里,要向华峰最上巅。
  作者:
  徐世昌(1855-1939),北洋政府总统。字卜五,号菊人,又号东海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灵山行
  张耀堂
  岁次癸亥[1]二月三,淑兰[2]从我游灵山。
  翠柏隐约掩古寺,山色空蒙响清泉。
  锦屏女几列左右,太行王屋似帐帘。
  孤峰云树接花城,山巅烟波浸函关。
  凭览半山景偏好,翠亭息机映绀园。
  塔林宋墓迎朝霞,悬崖垂绣落霞间。
  千条弱柳缭仙掌,百啭流莺绕凤泉。
  今日来游人如潮,波涛涌我壮观瞻。
  俯视石缸深无底,仰观银杏插云天。
  翳然亭水走双廓,杏花沐浴满庭院。
  大悲阁上悬金匾,殿后玉壁酌水篇。
  东墙壁下流碧水,西院北部有菜园。
  最是一年春好处,涧号迎来客万千。
  山土烟景收眼底,绝览神州风光艳。
  愧无椽笔状名胜,赖有清潭照我颜。
  漫游赏玩兴未尽,醉卧东风竟忘还。
  日昃携扶寻归路,无限感慨方寸间。
  一派洛水向东流,半世奔波几登山。
  人生七十古来稀,登山练步冀延年。
  黄昏霞尽最景好,无限夕阳照群山。
  老骥岂敢伏枥下,四化征途归云烟。
  作者:
  张耀堂(1914-1994),新安人。一九三八年参加共产党,先后在新安、洛阳等地执教,建国后,在宜阳长期任教育局副局长之职。晚年撰写了不少诗文,一九八六年汇集成《往事拾零》。
  注:
  [1] 岁次癸亥,即一九八三年。
  [2]淑兰,作者的夫人。
  游灵山
  张耀堂
  凤凰岭下灵山寺,巍峨殿阁远近传。
  男女促春朝佛像,林泉期月绕香烟。
  科学至理开冥昧,叹息迷途解脱禅。
  排异文公[1]曾上表,我非私抵十洲仙[2]。
  注:
  [1]文公,即韩愈。
  [2]十洲仙,指佛教。
  灵山八景
  张耀堂
  豫西名胜数灵山,八景辉映耀山川。
  仙掌石栖庆云洞,山拟鹫岭凤凰泉。
  孤峰远眺悬崖秀,洛水众环息机轩。
  亘古中华多锦绣,骚人墨客赞诗篇。
  注:
  诗中镶嵌有灵山八景:仙掌石栖、庆云洞布、山拟鹫岭、涧号凤泉、孤峰远眺(又称神峪孤跃)、悬崖垂绣、洛水众环、翠亭息机。
  颂灵山
  刘竹庵
  灵山千古风景地,别有幽韵疑山居。
  山岚水态更多情,一步一景一清曲。
  作者:
  刘竹庵,宜阳三乡乡离休干部,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词二首
  扈彦修
  一剪梅·灵山古刹大会感怀
  春到灵山百花娇,
  醉了夭桃,
  酣了杏梢。
  一年一度风欲浇,
  男又风骚,
  女又娇娆。
  古刹大会人如潮,
  笑冲云霄,
  歌冲云霄。
  尧天舜日庆丰饶,
  老也陶陶,
  少也姣姣。
  小重山·游灵山
  曲曲周山山万重,
  重重叠翠影,
  百花荣。
  凤凰泉水响淙淙,
  凝眸处,烟岚碧连空。
  银杏万年葱,
  灵山千古颂,
  金壁丛。
  苍松翠柏绿荫浓,
  凭栏处,洗耳听晨钟。
  作者:
  扈彦修(1933-1995),宜阳董王庄人。宜阳县政协委员,河南省老年诗词研究会会员。洛阳师专毕业,历任中小学校长。
  灵山颂
  蔡大宏
  宜阳灵山寺,古今佳话传。
  山上古柏翠,山坳泛清泉。
  宝刹面洛浦,水如莹带缠。
  两岸多杨柳,四时袅流烟。
  寺内古建美,始于大定年。
  景泰妆圣像,端庄且肃严。
  寺西为僧房,寺东有凤泉。
  华崖多溶洞,奇特又壮观。
  而今逢盛世,再将宏图展。
  山巅置高阁,迎旭并观澜。
  半山养百乌,四时鸣翠絃。
  东山造回廓,翳翠又收岚。
  山下开灵湖,轻浆荡波澜。
  寺侧添新景,常年游林苑。
  春登迎春台,秋高桂花艳。
  夏入藕池榭,梅坞娱冬闲。
  灵山留一日,闹市几多年。
  作者:
  蔡大宏,宜阳白杨人,长期在县文化馆工作。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杨俊峰
  独涌灵泉,
  双合银杏,
  翠柏葱郁山头。
  握洛水如带,
  曲绕中州。
  彩凤丽日展翅,
  钟乳石,
  画屏锦绣。
  自悠悠,
  寺隐禅机,
  不是春秋。
  休休,难得道也。
  千万件尘事,
  欲说还留。
  听空谷传响,
  悟在心头。
  而今清明盛世,
  尽歌舞。
  何来烦愁?
  萦萦间,
  梵声轻唱,
  新月如钩。
  原载《洛阳日报》
  灵山揽胜
  周金铭
  曲曲群山山万重,层层叠翠翠柏丛。
  百花竞艳蜂蝶舞,烟风雾霭锁长空。
  凤凰泉水轻声唱,宛若冷月弄古筝。
  银杏枝头钟韵荡,心醉疑入仙境中。
  作者:
  周金铭,宜云城关乡河下人,一生执教。河南省老年诗词研究会会员,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登灵山有感
  麦明军
  登临极目灵山头,晨钟暮鼓群峰首。
  九曲洛河多灌溉,两岸五谷尽丰收。
  玉栏重阁随人上,翠柏层峦入画游。
  日暮兴浓无倦意,夕阳晚照染高楼。
  作者:
  麦明军,宜阳石村人,黄河机械厂工作。
  灵山银杏
  周玉梅
  随缘入空门,离离未染尘;
  根深伏苍龙,枝高托绿云。
  冷冷曲径霜,暖暖洛水春;
  淡淡荣枯事,依依岁寒心。
  古寺车马喧,钟声入梦频;
  扇叶解禅意,零落无人问。
  作者:
  周玉梅,女,洛阳氮肥厂宣传部《洛氮工人报》编辑。
  灵山柏
  贾拴鹰
  盘亘云头矫如龙,层层绿涛接碧空。
  虬枝龙蟠参天地,耕耘犁雾傲苍穹。
  春叶嫩黄添秀色,夏绽幽绿染翠峰。
  冬笼淡墨劲枝挺,雪梅霜欺自从容。
  作者:
  贾栓鹰,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咏灵山
  程流锁
  灵王长眠灵山腰,灵山脚下灵山庙。
  千年古刹冠中原,万载银杏倍妖娆。
  塔林错洛传古韵,凤泉喷涌唱今朝。
  为有新绿谱妙曲,满山柏林入云霄。
  作者:
  程流锁,洛宁东宋人。宜阳电大副校长,宜阳县诗词学会会长。
  再版缀言
  紫晓
  戊寅仲夏,余回灵山,同门师兄出《灵山寺志》以示。翻阅之下,心甚欢喜,禁不得抚掌,曰:善哉,善哉,名山胜寺,皆修志书以存世,想吾灵山,近千年之古寺,独弱之乎?今有此志,亦可矣。
  瞬时,重过年余,再问《灵山寺志》,则曰告罄已。思之再三:吾亦出自灵山门下,岂惟坐享已成之恶乎?遂自发心,再印此志。往复劳碌,至壬子日,筹备之事宜,终告完毕。
  此次重印,依然沿袭初版之构架,唯将内中所含之硬伤,重新加以修订,将文辞略加调整修饰。原书本配有十余幅图片,因其显不出灵山之绝妙,遂一并删除。于佛教内容,稍稍给以充实:将《似水流年》内,与灵山有关之片断,增益进来;并请安庆迎江寺老方丈皖峰法师作《丛林规制》……
  重印此志,承蓝海文先生、张修卿先生、九华山佛学院相助,一并谢之。
  农历已卯年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社会有很多人都很喜欢算命。算命不是好事情,迷惑颠倒,他才会去算命。过去金山妙善法师常说,他教我们不要去记挂着命运,也不必去算命,要紧的是懂得造善因业是果之因,命运是果,命运从哪里来的?命是你自己造作的。你造善因,你的命当然好;你造恶因,你想好也好不来,就这么个道理,所以一定要懂得造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