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始于佛法式微处


2014/9/8    热度:349   

几年前,我的老师、经济学界的一位大老,因病入院。他得了膀胱癌,决定开刀切除感染的部位。因为他一向与人为善、受人敬重爱戴,所以住院的消息一传出,前往探望的人很多。既然是癌症、又要动手术,而手术总有风险,所以老师的心情自然有起伏,随侍的家人更是惊惶。老师的朋友和学生们,有人好心的送了一些佛教书籍,希望能帮助病人排遣。
  我到医院去看老师时,在他床边的小柜子上,就发现有好几本佛学丛书。我看了之后二话不说,跑到医院旁的便利商店,买了两本花花公子,送给老师“舒展心情”。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老师即将动手术,可能是生离死别;佛教书籍里,尽是宣扬人生有诸多苦难,最好能看破死生、挣脱苦难。可是,如果参透了生死,那么死生如一,怎么还会有“求生”的意志呢?看了花花公子,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活著才能欣赏,也才会激发出“斗志”!
  后来,老师的手术很成功,复原的情形非常好。有一次,在电梯里意外遇到老师,我问候他:听说老师退休之后,反而更忙;现在挂了多种头衔,一共领六份薪水!老师听了,嘴角上浮现一抹慧黠的微笑,然后小声的说:“不只六份”!这是多年前的往事,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不知道:那两本花花公子,究竟发挥了多少作用。不过,最近再想起这一段曲折时,却有些新的联想和体会。
  在佛教的典籍里,《金刚经》是公认很重要的一部;原因之一,是这部经典记载了佛祖圆寂前的开示。可以说是释迦牟尼对自己思想的回顾和总结,也就是佛教教义登峰造极的结晶。《金刚经》的内容,环绕著两个核心思维:离相无住、不住相布施。两点思维的交集,是“离相”、也就是“不住相”。以日常用语来说,这是指不执著于表相,不为眼前的现象所拘泥和困惑。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在心境上能“归零”;因为眼前的人事物只是过眼云烟,而且美丑善恶是非对错,都是相对的、是人所赋予的。因此,人可以挣脱这些表相的羁绊,有意识的让自己的心境波纹不兴、心如止水。
  无论是抹去自我、归零、或心如止水,都是很难达到的境界。不过,对于有某些经历人生钜变的人而言,却庶几近之。譬如,曾经身罹重病、在鬼门关前挣扎许久,终于救了回来;或者,家庭曾有重大变故,妻离子散、家徒四壁。因为心境上如同跌落万丈深渊,心情已如死灰;再回头看身边的小是小非、小利小害,自然可以淡然视之处之。曾经沧海难为水、登泰山而小天下,都是描述类似的心境变化。很多经历重大变故的人,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于一般人而言,生活里的是非起伏,多半不是滔天巨浪,而只是潮汐般的升升降降。在心境上,也就不容易大彻大悟、反璞归真。不过,即使对大部份的凡夫俗子而言,《金刚经》的教义还是有相当的启示:虽然外在的环境七颜六色、光怪陆离;然而,自己心境的高低,终究是悬系于自己的认知。而认知,又是取决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因此,人总是可以试著说服自己,价值体系毋需太过精致细密;钝化精糙一些,反而比较从容豁达。即使在万丈红尘里,《金刚经》的智慧还是有抚慰洗涤的功能。
  佛法的最高境界,没有分别心,也就没有经济学的空间;一旦离开那种状态,就进入了经济学的领域。
  还有,历史上除了屈指可数的高僧之外,对绝大多数的人而言,都不可能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一旦离开那种境界,就表示有了“分别心”。心情不再是归零,万事万物之间,也有了相对高下、美丑、善恶、是非黑白等等的差别。一旦有了“分别”,才可能作选择;在认知上先辨认出差异,才能考虑怎么取舍比较好。而权衡选择取舍,正是经济学的重要课题。因此,达到佛法的最高境界,没有分别心,也就没有经济学的空间;一旦离开那种状态,就进入了经济学的领域──经济学,始于佛法式微处。
  在智识上,这是一个极端的对比。佛法,意境高超绝妙,远离俗世和红尘;经济学,和买卖交易股票期货密不可分,镇日在铜臭味里打转。一个脱俗,一个粗俗;一个全无算计,一个算计不断。然而,在这两者之间,却有一道自然而然的联结。而且,无论是对绝世高僧或一般民众,这个联结似乎都有一点启示。
  在经济活动里,有难以数计的商品和价格,也有令人眼花撩乱的利率汇率等等。表面上看,这些物品和数字,都再明确具体不过。可是,追根究柢,这些数量价格的基础,还是在于人的认知。人参鱼翅的价格,不是来自于这些材料的本身,而是由人所赋予支持。人内在的主观价值,决定了经济活动所呈现出的客观价格。只要人在主观上调整认知,即使达不到心如止水、归零的层次,也足以影响乃至于改变客观的价格体系。
  不过,即使在个人的范围里,佛法和经济学有某种巧妙的联结;在个人的层次之上,佛法和经济学的差别,却有天壤之分。佛法的世界里,个人可以自我修持,也可以度化他人。然而,无论如何,都是局限在个人的行为上。可是,在经济学里,却是不然;个人如何生产消费、择偶就业等等,都只是经济学里很小的一部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一个社会,如何由散沙般的个人,透过经济活动能正常运作、乃至于成长发展。因此,在个人之上,有交换和分工,有群体组织,有典章制度。透过对这些活动的描述和分析,经济学希望能归纳出人际互动的脉动,而且希望能有助益。和佛法对个人的教诲相比,经济学的企图和使命,显然要复杂困难得多。
  老师手术出院后,我从来没有问过他:是佛学丛书帮他度过身心的考验,还是花花公子使他生机盎然?不过,无论答案如何,毕竟都只是个案,而不是通则。比较有趣的,倒是佛法和经济学之间的关联;也许,透过彼此之间的对照,对两者都会有较深刻的体会吧!
  (作者:熊秉元.台湾.2004年)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普贤十愿里面,第四愿是“忏悔业障”。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说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见自己过失,不见别人过失,再能把自己的过失修正过来,这叫真修行,这就叫忏悔业障。忏悔是大小乘行门里面的总纲领,凡是修行功夫不得力的,都是不知道修忏悔法。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