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史地考论(二)
2014/9/8   热度:403
南方佛教则反是,禅者不随中国政治之兴衰而兴衰,不以印度佛教之没落而没落;本其自得于佛法者,开辟新园地,深耕厚植,收获丰盈,为中国佛教放一异彩,与台、贤并称。初以北方士族南下而创开之南朝文物,贵族之臭味重,于传统文化有素养,而失之不务实际,玄虚骄侈。相应于此之南朝佛教,类玄思深远而笃行精神不足。隋一天下,南方之士族尽,有文化素养者流落民间,后进民族乃受文化之陶冶而兴。时长江下游,多南朝遗风,文化之素养高,竞趋于词章仕宦。湘、赣、闽、粤、浙东山地,犹在文化渐启。北宋之岭南,犹鲜习举业;韩愈谓闽人举进士,自欧阳詹始。是则天宝至五代之世,东南山地,文化犹陋。于此时,达摩禅自北而南,化洽边荒,乃创开「南方宗旨」。南禅之兴,固有资于融冶真空;而佛化此新进南方民族,普及农工,引起佛教之革新,则所关尤切。考六祖以下号为南禅正统之著名禅匠,其生地与化区,十九在南方山地。
(人名) (生地) (化区)
曹溪慧能 新州始兴──今广东始兴 韶 州──今广东曲江
南岳怀让 金 州──陕西安康 南 岳──湖南南岳
青原行思 吉州安城──江西吉安 吉州庐陵──江西吉水
马祖道一 汉州什邡──四川什邡 抚州临川──江西临川
石头希迁 端州高要──广东高要 南 岳──湖南南岳
百丈怀海 福州长乐──福建长乐 洪 州──江西南昌
天皇道悟 婺州东阳──浙江东阳 荆 州──湖北江陵
药山惟俨 绛州(潮阳出家)─山西新绛 澧州药山──湖 南
黄蘖希运 闽─────福建闽侯 洪 州──江西南昌
沩山灵佑 福州长溪──福 建 潭州沩山──湖南宁湘
龙潭崇信 渚 宫──湖北江陵 澧州龙潭──湖 南
云岩昙晟 锺陵建昌──江西南城 潭州云岩──湖 南
临济义玄 曹 州──山东曹县 镇 州──河北正定
仰山慧寂 韶州怀化──广 东 袁州仰山──江 西
德山宣监 剑 南──四川西北 澧阳至德山─湖南澧县常德
洞山良价 会 稽──浙江绍兴 筠州洞山──江西高安
雪峰义存 泉州南安──福建南安 福州闽川──福建闽侯
曹山本寂 泉州莆田──福建莆田 抚洲曹山──江西临川
玄沙师备 福州闽县──福建闽侯 福州玄沙山─福建闽侯
云门文偃 嘉 兴──浙江嘉兴 龙州云门山─广东乳源
地藏桂琛 常 山──浙江常山 潭州漳浦──福建龙溪漳浦
清凉文益 余 杭──浙江余杭 金 陵──南 京
凡此诸德之可考见者,多出素族,如慧能担薪市售以养母,崇信为渚宫饼师儿。多不识字,不识字者,凡于固有文化缺乏了解者即是,不必目不识丁,如三峰讥密云不识字,密云非不能作文也。多童年入道而未尝历游于讲肆。以是,于中国文化及佛教传统之素养,颇嫌不足。彼等适应山林农村而展开之平民佛教,妙在能不为层积之文化堆所拘缚,直探佛道于自心;其弊则不能如达摩之「藉教悟宗」,甚且鄙视经论学术,讥识字者为「总作得盐铁判官」,讥读经者为「钻故纸驴年」,高唱「不立文字」。反之,其成为禅宗旁支之名匠,则多为学有素养者,如牛头法融「学通经史」;北宗神秀则「少亲儒业,博综多闻」。六祖门下之读书人,亦所传不盛,如荷泽神会之「传授五经,次寻老庄,后览汉书」;永嘉觉之精天台;印宗之讲『涅盘』。此朴质力行之大众佛教,凌驾博雅之学者而上之。于文风纤靡之中国,予以甚大之影响,导出两宋朴质谨严之理学。然禅者质而不文,漠视经论,不知虎豹之□,犹犬羊之□,本身日流于空疏,乃为后起文质彬彬之儒者所抑。衡以圣教,有可议焉。南禅学养不足,末流有狂放空疏之失,然当其盛世,禅者风格之雄健夭矫,虽「龙象蹴踏」,「天马行空」,曾不足喻其万一。禅者信「自心作佛」,「直下承当」;于本净心性之「妙用恒沙」,「本自具足」,确能见之切而信之笃。自信则自尊,乃有「大王莫被外国人缦」之说。悟者自心即佛,故「唯树法堂,不立佛殿」。不劳外求,宜其闻念佛声,饬人以水洗禅堂。真常之道,在平常日用间,于是乎呵斥神奇,如南阳忠责西天大耳三藏,谓「野狐精!他心通在什么处」,黄蘖呵蹑波僧云:「这自了汉,吾早知汝,当斫汝胫」。此若在流支、真谛门下,即何能如此。禅者以法化「务其宜」,故「别立禅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斋粥随宜,务于节俭」。若印证于印度佛教,则禅者之风格,且凌驾从小向大(鸡胤部),从空入中(如世间乐见比丘)之先导者而过之。南禅以湘之南岳,赣之南昌、安吉为中心,或东南移而入闽、浙、粤北之山地,或西北向,自澧州渡江北上荆、襄、南阳而化行于河洛,作兴人才,陶铸贤圣,而后有自信、有理想,重道学、薄文章,谨严朴实而勇于革新之南中国精神郁然而兴,导达中华,为千年来国族生命之所系。此国族精神之新生,求之于八百年来(黄巾乱起至宋平北汉)之北方经学,南方玄学,并不可得,而唯得之于三百年来(自唐中宗至宋初)日见弘大之南禅。南禅之化行南国,是中国史上一等大事,何竟不为学者所重?岂不以儒者固蔽,禅者不文耶?总之,南禅得雄健精严淡泊笃行之佛教精神,自得于心,无累于物,源流浑浑,磅礴盈溢,虽病其学养不足,终不失为第一流之真常论者也。
次论东西相通:隋唐之中国佛教,不愧为佛教第二祖国,为佛教之继承光大者。盖中国佛教至此,虽犹虚怀若谷,不断自印度输入,新创唯识及密宗。然台、贤之融贯,禅、净之简易,融冶中国精神之中国佛教,已确乎不拔,有非印度佛教所可及者。时以国运隆盛,东西大通,求法弘法,往来频繁。自中国承受佛法于印度言之,则西僧之来华弘法者,以实叉难陀、菩提留志、不空为着。『华严经』之再译、三译(『华严经』圆融广大庄严,所谓「不读华严,不知佛家富贵」,故与隋唐文明之兼综博洽,特相契合),秘密典之传入,则其译业之重要者。唐僧之西去求法而成就最大者,首推玄奘、义净。玄奘广译经论,大弘瑜伽、唯识、俱舍、因明,于此后之中国佛教,虽未能夺真常唯心者之席,而「唐僧取经」之深入人心,影响不为不大。作『大唐西域记』,尤为研究印度史地之希有要典也。自中国弘播佛法于世界言之,则尝西行于突厥,回纥,惜未能大通。文成公主下嫁(六四一)吐蕃──西藏,中国佛教随之而入。其中禅宗之传入,且尝一度为西藏佛教之宗。唯以西藏密迩印度,远隔中原,□译经典,多直取于印度;印度为佛教祖国,宜西藏佛学者有重印轻华之感。故唐祚渐衰,中国型之佛教,即为印度后期佛教所夺;然汉藏之关涉,始终以佛教维系其间。又玄奘之西去印度,见重于那烂陀寺。传说曾转译『起信论』为梵文,作『制恶见论』及『会宗论』,于曲女城立义十八日,竟无敢责难者:中国学者之在印度,已不限于承受,足以见中国佛教之盛矣。然中国佛教之西行,不如东化之有成就。佛教东行,初见于东晋之末。粱武时,三韩佛教渐行。唐兴,新罗、日本之学僧,远来游学,于我国大乘八宗,小乘二宗,并承受而还化于彼邦。日、韩文明之大启,佛教与有力焉。时东僧来学,政府多予以方便。(渤海建国于高宗时,亦大有佛法)。华僧之东行弘法者亦多,如道□之□华严宗章疏,监真之传『四分律』及天台宗章疏去日本。就中,监真之东行,经十二年,遭大难六次而后达,为彼邦王臣所尊迎,锡「大和尚」之号。其勇于弘法之精诚,与玄奘之西行求法,实不相伯仲也。隋、唐之隆盛,承北朝之绪,融合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而冶于一炉;亦即汉武以来,扩大中华民族之国防边缘,文化视野,经无数之波折而到达融合成功。于此而为文化之联络,克尽融洽万邦之职者,允推佛教。当隋、唐之盛世,亦唯佛教文化之圆融贯摄,乃足以应其汪洋之量也。适应此不同民族文化之融合,佛教乃有四大名山之成立:普陀山之于日本(梁贞明中,日僧慧锷开山);九华山之于新罗(唐高宗时,新罗僧地藏开山);五台山之于北狄(五台久为名德所居。后宋太平兴国五年──九八0,往□邻大辽之五台山,造金银铜文殊像及万菩萨像,于五台重修十寺,并意在抚边);峨嵋山之于吐蕃、南诏:盖佛化中国之新四岳也。以中国佛教为中心之东西大通,为隋唐五代(宋代犹尔,唯规模渐小)佛教之特色。
再论与中华固有文明之关涉:南方佛教,素与国族文化融洽相安,至唐代,且已适应朴实之南中国,直探释迦之本怀,创开南方宗旨,为未来新中国文化奠其根源。北方佛教则不无抑扬起伏之势,然隋、唐盛世,佛教固登峰造极而睥睨神州,儒、道卒莫可如何也。隋文帝受北周之禅,南灭陈、梁,拨纷乱而开一统,为佛化仁君。佛教之来中国,适东晋以下,政乱时荒,北方之佛教界,实有佛化致治之愿望。期得如阿育王者出,兴隆三宝,施行仁政,以登斯民于康乐。传为竺法护译之『申日经』(非也,应出苻姚之世)云:「我般涅盘千岁已后,经法且欲断绝,月光童子当出于秦国作圣君,受我经法,兴隆道化」。月光童子出世之预言,于北朝流行颇广;『首罗比丘见月光童子经』及『钵记经』,并记其事。月光本西竺德护长者子,而北中国之佛徒,乃托之以寄其佛化治国之宏图。隋文帝出,乃一慰佛徒之心,观隋世那连提耶舍之再译『德护(即申日)长者经」,乃曰:「此童子于阎浮提大隋国内作大国王,名曰大行」,可知之矣。文帝长养于尼寺,虔信圣教,自谓「我兴由佛法」。周武帝崩,即怂恿宣帝复法;及受禅,乃立僧统,度僧尼,修道场,写经造塔,力事振兴。开皇七年,诏高德六人入京弘教。文帝深受佛化,王室俭朴,能以身为天下则。秉佛教正法治世精神,施为仁政,德化于民。时高□等并深信佛法,君臣济美,宜其国计充实,民俗富阜,为治史者所艳称。惜乎炀帝为南风所染,不能济其美也!杨隋以「兴由佛法」,因以佛化佐治而薄儒文:开皇中,禁断文笔浮词;仁寿二年,诏减国子学生,留七十人,太学四门州县并废;道流更不足言。唐代隋兴,以道流伪言李耳为唐先祖,因特尊道教。其初颇思抑佛,然佛教理致深玄,教化普及,有其本身不可抗之力量,帝王亦仅能贬流一二抗辩之僧侣,以命令定三教之席次以尊道教而已。至于造寺,度僧,译经,则高祖以来,迄未尝有间。自玄奘回国(六四五),法运转盛,佛教有助于华戎混一之大帝国,殆已为政府所觉识。高宗颇崇佛,建慈恩寺、西明寺等,迎佛骨于禁内,镌八十五尺之卢舍那佛于洛阳石门山,至名其子为佛光(即中宗)。则天皇帝曾出家为尼,于佛教尤多弘护。则天以女人称帝,开中国史上空前绝后之奇迹,实佛教有以助成之。『大云经』有女王王阎浮之预言,法朗等因为之重译,菩提留志亦译『宝云经』以润饰之。颁『大云经』于天下,以明女帝之王中华,远符佛之预记。「天册金轮」之称,义取于此。则天帝移唐祚十五年,革庞大帝国之命,若烹小鲜。虽以继承问题不得解决,中宗复辟而唐祚复延,然当时亦无人议其篡逆。佛教之普及深入,获得高度之崇信,可于此见之。玄宗特重道教,然崇奉密宗不衰。迨唐政渐衰,元和以下,排佛之说渐张;至武宗,佛教乃为道流所谮而被毁。时佛教虽曰内因于僧尼之多,寺塔之盛,外缘于道流之谮谤;然武宗之时,天下僧尼二十六万余,以视周武灭法时之减三百万,其数并不过大。究其根原,则实为国势衰危所引起之排外运动也。国家贫弱,有感于壮丁及经济之不足,乃注目于佛教之财产及人口。且当国势阽危,学者多有怀古之情;佛法西来,乃为狭隘之国粹论者所嫉。武宗重事功以图存,故为道流所惑,下毁佛令,且废外来之一切新宗教。然唐武仅予佛教以重大之创伤,佛教卒不能毁,亦无补于帝国之危亡。不知晚唐衰乱,病在藩镇割据,宦官弄权,文士朋党,不在佛教。反之,中国文明之再建,卒由南禅导发之也。佛教经武宗之厄,当衰乱之运,已远非中唐之比。继以五代递兴,世乱如麻,中原残破,章疏多缺,人情萧索,佛教乃益陷衰微。周世宗不知崇本,徒急事功,显德二年(九五五)又下破佛之令。虽法难不及于南方,而北中国之佛教,已精华尽失。越五年,周禅于宋,佛教又复兴矣。
唐代不以儒术致治,经学亦无光彩。其文士之不甘流于浮薄者,多倾心佛宗,如萧□、宋景、张说、裴休、梁肃、王维、白居易、柳宗元、李翱等。其自视为儒家而辟佛者,有一韩愈,然愈一词章仕宦之士耳,于儒学所见殊浅。初辟佛老,而一贬潮州,即与禅者大颠相往还,其后且以服金丹闻。初与弟子李翱约共辟佛,李翱见药山而归心,作『复性书』,为宋学开其先河,愈因有「翱且逃矣」之叹。「儒门淡泊,收拾不住」,隋唐学术,固以佛法为主流而百家共存者也。
九 佛教在平流起落中
宋受周禅,历元明至盛清,八百年之中国佛教,虽大体日衰而绵延不绝。其间,北宋一代(九六0──一一二六),佛教复兴,且将追中唐之盛。次自南宋以迄明之世宗「一一二七──一五六六),为中国佛教平淡晦昧之期。次自明穆宗至清乾隆(一五六七──一七九五),佛教又欣欣向荣,唯衰落过久,又不逮北宋之盛矣。
宋太祖统一宇内,志兴文教,于佛教信奉颇笃。建国之年,即诏除周世破佛令。开宝四年(九七一),诏于益州雕大藏经,为我国全藏刻版之始。世局略定,印度译师又来,帝且资遣行勤等百余人往印求法(乾德三年──九六五);此土义学,亦应运而兴。宋初,梵僧来者颇多,其传译有名者,有天息灾、施护、法天(太宗时)、法护、日称(真宗时)诸人。华僧惟净等,奉诏习梵文,襄助译事,终且自行出经。综宋代所出,亦近千卷。时届印度佛教之末期,故所译繁碎,且以密典之传译为多。当时,依密坛设译场,遵仪轨为译制,秘密色彩甚浓。然以神秘欲乐之教,不合此土所好;作风平实高简之禅宗又极盛,故不能见重于时,且有译出而诏令毁禁之者。宋代传译,大抵承开元余绪,而影响则远不及也。时中国佛教犹能外播,西夏既六赐藏经,北辽法事亦盛,甚至有「辽以释衰」之评。海东学者犹多来学,唯不逮隋唐之盛耳。
北宋复兴之佛教,唯台、贤、律、净四宗,禅宗则本自流行。余三论宗已绝;唯识法相之行于中原者,余光黯淡且息;秘密宗「但存法事」,如瑜伽焰口之类,已无登坛灌顶者。当时佛教,隐以南方为中心,五宗竞化,又隐分二流:一、以禅之笃行为主而助以贤首之教;二、以台之教学为主而助以律、净之行。亦即南方真空妙有(台)与真常唯心(禅)之两大流也。禅宗为晚唐来中国佛教之正统;北宋上承五代,传灯不息。五家宗派中,沩仰早绝,法眼衰微,曹洞单传而已。故「云门临济二宗,遂独盛于天下」。其时,云门尤人才辈出:雪窦重显之『颂古』,明教契嵩之『辅教编』、『传法正宗记』,佛国惟白之『续传灯录』,并著名于时。东坡所参之祖印居讷,云居了元,并出云门。折欧阳修、李泰伯辟佛者之心者,初传禅法于汴京者,即此云门禅匠。宋室南渡,云门之道遂微。临济宗于五代宋初,渐自冀、豫之间,移其重心于豫西,化行汝洛,左晋右楚而面中原。于仁宗时,分黄龙、杨歧二家。黄龙派多化行湘、赣,杨歧派则自宋室南渡,法嗣遍江南而大盛于江左。禅为真常唯心学,兴贤首宗本同源异流。禅之法眼宗,既有取于华严教意;贤之圭峰宗密,亦主教禅一致。迨宋初,贤首宗之复兴,亦得力于禅。仁宗时,长水子□(浙江嘉兴)初学『华严』于秀州洪敏,次参禅于琅□慧觉(临济宗),琅□嘱以「汝宗不振久矣,宜励志扶持以报佛恩」,因专弘『华严』,为『楞严』、『起信』作疏;门徒及千,以晋水净源为能继其志。净源住杭州慧因寺,高丽僧义天来质疑,携有『华严』诸书,贤首宗义乃得重光。此与天台章疏之还自高丽,情况相若。源研习弘扬,四方学者宗之,称为贤首中兴。然实依傍禅宗,维持余绪,不能有所发扬也。
北宋佛教之复兴而差强人意者,天台之中兴也。五代时,钱氏据两浙,历代崇佛法。第七世忠懿王钱□(九四八──九七八),遣使致书高丽求取天台诸章疏;螺溪义寂(天台)得而研习之,智者之学,因以重光此土。寂传宝通义云(甬),再传四明知礼(甬),慈云遵式(杭)。当太宗真宗之世,斯学颇着弘扬,因有山家、山外之诤。山外者,出慈光志因门下(志因与螺溪义寂为同门)。
引起此诤论者,为慈光晤恩及门人源清,再传之孤山智圆,梵天庆昭;螺溪下之学者,亦有人助之。其说判别事理,以心为本,以色为末。三千性相,事也;一念能具足,为三千诸法建立之所依者,理心也,色则不可言能具三千。于是见之于修证,则分别真妄,直以真如心为观。此盖远承荆溪来之融摄『起信』,深受真常唯心论之影响者。山家者,知礼承螺溪、宝云之学,得智者章疏而远推其本义,乃与慈光流所见不同。持心色平等论,同具三千,所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法法即空即假即中,故于观行,即于介尔妄心下手,不用别求真心。此诤论也,辨难往复,延续数年,诚当时之大事。参与诤论者,皆学德兼优,著述弘富,略可拟于隋、唐。山外不数传而绝,知礼门下绵延至今,为台宗正统。天台为南朝学统之大成,精严博雅,教观并重,与北学之真常唯心本自不同。故当其复兴,既排山外杂于唯心之异计,亦与禅者有诤(延庆与天童诤,地方官且为之和解)。禅宗长于笃行,易为普及,唯末流多失之狂放不检,天台学者因扶戒律。然台学博洽深玄,普及为难,乃特弘礼忏、念佛以助之。仁宗时有允堪智圆,于南山律宗诸作,皆为之注,以『行事钞』、『会正记』为着。略后,灵芝元照(杭)继之,注南山三大部,以『行事钞资持记』见称。元照多引天台教义以释律;其翻刻『慈愍三藏文集』,明禅与教、律一致,亦与台宗学者之弘通念佛同。北宋律宗之应运中兴,盖助台而抑禅之狂放者也(因刻『慈愍集』,为禅者控之于有司)。四明下有南屏、广智、神照三家。神照一家,慕庐山之风,结白莲社,特弘念佛。广智家之圆辨道琛,人称其中兴四明之道,月结净土系念道场,不期而至者常万人。再传石芝宗晓,编『乐邦文类』,尤有名。此后台宗学者多兼弘念佛,不仅神照一家为然也。时莲社念佛之风,深入广被,不让禅宗。太宗时昭庆(杭)省常与宰相王旦等百三十人结莲社,比丘凡千数;仁宗时有汴京净严与宰相文彦博等结社念佛,僧俗预者十万,如此者非一。台家秉精深博雅之教学,严之以律行,趣之以净土,宛然东晋庐山之风也。智者有『法华三昧仪』、『方等三昧仪』,盖本五悔法而以之策导观行者。四明中兴,于此用力颇勤。真宗天禧元年(一0一七),四明结十僧修法华忏三年;复修大悲忏三年。其著作有『修忏要旨』,『金光明忏仪』,『大悲忏仪」。乾兴元年(一0二二),慈云遵式亦为国修忏,著『金光明护国道场仪』上之。念佛礼忏,乃与天台结不解缘。初唯以之自行共行;迨代平民礼忏念佛,乃变质而兴密宗末流之应教相合,为中国近代佛教之大病。
南北两大学统,初以天台、贤首集其成。南重义学,北重实行。及北方佛教坠绪,乃一转而为天台与禅宗之抗衡。贤、密与津、净,隐为二流而离合其间,此北宋佛教之概也。北宋佛教犹有唐风,及徽宗惑于天师道,政和六年(一一一六)烧毁经像;宣和元年(一一一九)诏令道化佛教,使佛菩萨及僧尼皆从道教仪相。历一年余而复,影响不浅。后九年,金人执徽、钦二帝去而北宋亡。宋室南迁,国事日非,佛教亦转趋微弱矣。
上自南宋,下迄晚明,佛教义学各宗,殊鲜名德,唯禅宗独弘。时沩仰、云门、法眼三宗已绝。临济黄龙派渐衰,杨歧派弘播日盛,因而进为正统,复临济本宗之称。杨歧再传五祖法演下,出佛监慧勤、佛眼清远、佛果克勤;当宋室南移之际,其道大弘。佛果克勤下,出虎丘绍隆、径山宗杲,以江浙为中心而流布诸方。元明之际,有高峰、中峰,犹能主持一代宗风,余则延续而已。微弱单传之曹洞宗,有芙蓉道楷者(入寂于徽宗重和元年──一一一八),值毁法之乱世,曾被逼易服而流于缁州,困苦备尝,然曹洞之道转得自此而行,「尤盛于河北」。宋、元之交,万松行秀为耶律楚材所崇信,受请作『从容录』,颇有名。其门人少室福裕,所弘尤广。时佛教全为禅宗领域,而禅宗又为临济、曹洞二家平分,有「临天下,曹半边」之称。曹洞自江西而移化于北方;临济则自北方而移化于江左,南北交流,相映成趣。湘、赣为禅宗故乡,然自曹洞北移,临济黄龙派又南化而不久,禅宗重心偏在江、浙,不免文弱,宜其非晚唐与北宋比也。
南宋之初,以国用不给,佛教之处境稍苦,如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释道纳丁钱。二十一年,毁废寺以瞻学费。二十八年,籍佛像钟罄以铸钱。迨蒙古入主,佛教备受尊护。然时衰教惰,佛教无光彩可言,唯得帝王之护而屡次烧毁道经「宪宗五年至十八年──一二五五至一二八一);编清规而颁行天下;禅教共诤于帝前;此外则有喇嘛教之流入。元世祖未即位前,征西藏,乃信奉西藏之佛教──喇嘛教。识萨迦派僧□思巴。及践祚,封□思巴为国师,赐号大宝法王,以全藏为俸爵。□思巴为作蒙古新字,以译大藏经。泰定二年(一三二五),且为之立祠比孔子。此后萨迦派世为国师,袭其爵位,于是西藏开政教一致之局。西藏喇嘛于时挟秘密而入:王室佛事所费,占政费之泰半;秘密欲乐之道,秽乱宫禁;跋扈骄纵之弊,实从来所未有,卒以速胡元之亡。喇嘛之秘密教,虽受元室崇信,究以不洽国情,仅能行于宫帏官府之间。明太祖逐元而还我河山,严禁秘密教之流行,中国佛教及社会,赖以清净:可谓真能护国护教者!原西藏佛教,始于唐贞观中。以藏文译经,卓然自立,与华文佛教并峙。约唐武宗时,西藏佛教被毁,北宋初复兴。以元帝之特护萨迦派,政教合一,日见腐化。有宗喀巴者(一四一七──一四七八),扶戒律以节制神秘欲乐,重教学,渐入以纠正狂密之躐等。其道大弘,渐为西藏佛教正宗。然以神秘欲乐之道为究竟无上,则西藏各家所共信也。西藏之喇嘛教,初唯行于康、藏、青,至元而行于内外蒙,至清而流入东北。川、滇之西陲及冀、晋之北鄙,间亦有之。此在今日,喇嘛教亦中国佛教之一流,然今所不能详也。
明太祖朱元璋,初出家为皇觉寺僧。登位后,力护佛教:禁密宗,立僧官,定考试,制度牒,选僧侣以侍诸王,刻藏经(南藏),分寺院为禅讲教三类,禅寺习禅,讲寺弘经,教寺应赴,现行僧寺制度略立于此。成祖永乐帝,于佛教亦力为护持,刻藏于北京(北藏),且自作『赞佛偈』、『金刚经解』以资弘通。此后,诸帝皆奉佛,武宗且通达梵语,自号大庆法王。唯世宗溺于道教,嘉靖元年(一五二二)毁宫中及京师佛寺,略见排抑。然平衍渐落之佛教,因此而渐见复兴矣。南宋至此,朝廷之保护极矣,元室纵容而明代则能监护扶掖之。然四百年来,若禅若教,仅能维持门风,形骸仅存。上也者流于隐逸,下也者趋于应赴,僧众自身不振,虽有外护,亦难望其有起色也。
赵宋以来之中国佛教,虽有兴衰,大体在慢性衰落中。揆其主因,则受理学兴起影响,尤与国族之慢性衰落有关。唐初,达摩禅南下,深入江西中心之东南山地,创南禅,且北行其道于关、洛。陶冶启迪,而后有理学者出。宋代理学钜子之故乡,十九为四百年来南禅盘根错节开化之区。理学家之精神作风,无一不出于自信自尊、重质轻文、体道笃行、雄健精严之禅风。如程门师资之往返,有类参谒;居敬,穷理,明道统,有语录,亦类禅家。象山之即心即理,明其在我,一扫注疏之繁,唱六经为我注脚,则尤近矣。然理学家有取于禅而终离于禅而反辟佛者,一则承禅风之渐弊:禅之兴也,对治义学之弘盛而浮繁,适应南国民情之朴质。及晚唐以后,义学式微,南方已文事大启,形势全非。禅者为传统之「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窠臼所缚,莫能自拔。质而不文者,闻儒道而惊谓同于祖道,于是乎三教合流。间涉文教者,多于词章世学有功,少究圣典。简易而不能深广,乃为儒者所乘。二则议及禅者之动机:彼斥佛教为自私,此以禅者顿入以求了悟,从自利入,乃有此误会,实则自利与自私不同。况中期之大乘,「菩萨但从大悲生」,从利他入。儒者不得以禅宗为佛教之一,即武断全佛教之出于自利也。三则鉴于国族之形势:就中国民族之大势而观,宋为晚唐衰乱以来之小安,北辽、西夏,边患可虑;金兴而仅保东南,元起而无以图存。于此国族衰落之气运中图生存,学者痛晚唐来之杂乱,乃诽薄隋、唐,进而轻秦、汉,憧憬于三代之隆,有理学家之应运而生。宋初,国运颇有望,廊庙多北人,虽力反唐弊,崇文抑武,强本弱末,而学术之文采词章,译经弘教,则犹有唐风。太祖、太宗、真宗之世,上下颇崇佛法。自澶渊之盟,渐感时难,南方人物之居廊庙者日多,于是华夷之辨,王霸之辨乃日张。士大夫之自觉,盖有得于南禅之陶冶,痛感现实,乃憧憬于复古更新,因之于佛教离心。然其初,虽有拒佛者,而推行新学新政之王荆公(曾舍金陵住宅为寺──一0七七),蜀派之大小苏,并归心于佛。洛学入佛而出于佛;及伊川被贬,程门弟子亦多归于禅:北宋学者犹儒佛同弘,相为表里也。迨徽宗毁佛,继以南渡,国事倍难,理学家更强化,朱、陆承洛学而大成之。宋儒承南兴北衰(对内)、南弱北强(对外)之机运,错综激汤,或狂或狷,率褊隘而不蹈大方。于政治,举秦、汉、隋、唐而薄之,远怀于三代:于学术,举老(统秦汉文明之盛者)佛(统隋唐文明之盛者)而辟之,支离于四书五经:不复能虚心论道,和衷为国矣。佛法颇受其影响;然禅为理学者精神之所出,高深普及,如之何能辟之?南方新进之儒,失之褊隘,卒无以挽救自北而来之噩运,终与禅宗同入慢性衰落之中。自元迄明,儒佛同维余绪而不坠。明儒之有成就者,有一王阳明,王学更近于禅,王学盛而晚明佛法又兴矣。于此平淡延续之时,禅僧多杰出而有功于事业:佐元世祖之刘秉忠,乃临济宗海云印简之弟子;佐明成祖之姚广孝,乃临济宗径山智及之弟子;明太祖亦为皇觉寺僧。秉忠官太保,斋居蔬食,终日澹然。广孝位少师,不再蓄发娶妻,并入世而不失禅者本色。姚广孝作『道余录』,驳程、朱之说;明太祖亦作『三教论』、『释道论』。理学家以实现三代王政为理想,自宋迄明,竟无成就,转不如禅者之雄浑阔达,心有主而善应现实也。
明穆宗以来,佛教先以得王学之导而承其弊,受世宗之毁抑而激发自强之心。又以清顺治及雍正帝之参禅有得,为之弘护,是故晚明至盛清,佛教颇有起色。时禅之临济,有密云圆悟(卒于明崇祯八年),罄山圆修(卒于明崇祯十四年),其道大行于江浙。密云法嗣破山明,弘化西蜀,以张献忠之凶残,亦为之稍减屠杀,得广播其法于西南。明人之退西南以抗清者,后多出家而承其法。又密云法嗣三峰藏(常熟虞山),出三峰派,灵隐弘礼、灵岩弘储继之,于顺治、康熙间大阐宗风,门人布于湘、赣。三峰之道,不以密云之一棒为满足,立论融入儒、道之说,江南遗老多乐与往还。雍正帝乃不惜以帝王之尊,作『拣魔辨异录』以破其说。以王力毁三峰派之语录;夺三峰派门庭,代以密云下之别支,此亦清初禅宗之大事矣。其先,(临济)禅者有憨山德清,兴南华祖庭,著述亦富(卒于明天启三年)。有紫柏真可,刻方册藏经,大有益于后代(卒于万历间)。然憨山曾被流于岭南,紫柏入京弘法受诬而卒于狱,明末为法之难如此!其属于曹洞宗者,博山无异,振其道于明末。鼓山元贤及弟子道霈,弘禅于顺治、康熙间。本宗而外,于经教亦多所著述。净土宗则明有云栖(杭)莲池之弘扬(入寂于明万历四十三年)。莲池教宗华严,故以华严教义说净土。清乾隆时,省庵实贤则宗天台而大弘净土。天台宗有幽溪传灯弘于前(明天启时),灵峰□益播于后(卒于明永历年)。□益所学广博,不限一家,即久衰之唯识、因明,亦为之注释。然于天台特有心得,有「好从龙树通消息,不向黄梅索破衣」之句。贤首宗则明末有金陵雪浪,三演大疏,七讲玄义。清康熙年,柏亭续法,弘之尤力;著作之多,比于□益。律宗,明末古心律师复兴于金陵之古林;传之宝华山三昧光(卒于顺治十年)及见月体(卒于康熙十八年),力事振兴,创为今之传戒制度。二百年中,诸宗并起,虽不如北宋之隆,亦自有特色。时佛教虽以禅宗为骨髓,然与北宋之隐为二流不同。台、贤、律、净学者,多曾为禅之参究;而禅者如鼓山道霈之出入台、贤,紫柏之刻臧,憨山之重『起信』、『法华』,实已成禅教一致之局。昔之贤助禅而净、律助台者,今则宝华律匠,并有取华严教意;遍融、莲池之念佛,并宗贤首,则是当时佛教,已进为诸宗之融合。□益谓「禅为佛心,教为佛语,律为佛行」,可谓能道出时代之公论矣。又当时佛教,不仅内为诸宗之融合,□益、憨山,以佛义释孔、孟、老、庄,则又为三教调和论矣。
一0 变
乾、嘉以来,佛法在激变中。初以雍正之抑三峰,禅宗乃又以一棒为了当;废度牒而僧制大滥。佛教精华在南方,太平天国之乱,损失独多。自行新政、兴学校,僧寺教产多被提占。传统佛教以禅宗为骨髓,而禅者已面目尽失。台、贤沈寂,律制久废,乃唯以礼忏、念佛、持咒为佛法。昔日文化之为友为敌,唯儒与道;今则文化之新友新敌,将加入西方之宗教、哲学、科学。处非常之变,而晚唐来之传统佛教者,一仍旧贯,无动于心,真难乎为继矣!幸诸方长老,犹有能苦心孤诣维系一时者;而大心长者,多有流通佛典,弘阐内学,实行慈济,护持寺产者:中国佛教深入社会之潜力,未可侮也。太虚大师,唱「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以整僧,「今菩萨行」以入世,为新佛教运动开其先导。中国佛教,值国族复兴之运,应世界大同之求;诚能以浑朴平实之笃行,不陷于贫乏简陋;弘融贯该综之实义,不落于杂滥繁纤。积以时日,则新中国之新佛教,当必有可以告人者。时乎不再,勿驰求左道,勿丐乞自活,勿冥想神秘,勿迷恋欲乐,宜夷途直进,倍道而行,则将如穷子之归家矣!
二、印度佛教流变概观
──『印度之佛教』第一章──
佛教创始于印度释迦牟尼佛,乃释尊本其独特之深见,应人类之共欲,陶冶印度文化而树立者。其在印度,凡流行千六百年而斩。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离合错综极其变。法海汪洋,入之者辄莫知方隅焉。试聚世界佛徒于一堂,叩其所学,察其所行,则将见彼此之不同,远出吾人意料外。此虽以适应异族文化而有所变,然其根本之差别,实以承受印度佛教者异也。以是欲知佛教之本质及其流变,应于印度佛教中求之。
佛教乃内本释尊之特见,外冶印度文明而创立者,与印度固有之文明,关涉颇深。故欲为印度佛教流变之鸟瞰,应一审佛教以前印度文明之梗概。印度文明之开发者,为印欧族之雅利安人(白种之一支)。初自西北移入印度,于佛元前十二世纪至六世纪顷,以五河地方为中心,逐先住之达罗□茶族(棕种之一支)等于南方而居之。其被虏获者,呼为首陀罗,即奴隶族也。当时之雅利安人,崇敬日月等自然神,事火,祭祀赞神而述其愿求。怀德畏威,神格尚高洁。崇神之目的,如战争胜利,畜牧繁殖,乃至家庭和谐,身心健康,概为现实人生之满足。来生之观念,虽有而未详晰。其末期,已有自哲学之见地,开始为宇宙人生之解说者。代表印度最古文化之『梨俱吠陀』,即此期之作品,可谓之「吠陀创始时代」。次于佛元前六世纪至三世纪顷,雅利安人以阎牟那河上流之拘罗地方为中心,厚植其势力,婆罗门教之「中国」,即此。次又东南下而达恒河之下流,舍卫国以东,特以邻接缅藏区之民族,多有黄色人种,然亦为所征服。此时之雅利安人,受被征服者秘密思想之熏染,幽灵密咒之崇拜大盛。婆罗门高于一切,以祭祀为万能,以神鬼为工具而利用之,神格日以卑落。好表徵,重仪式,确立四姓之制(生死流转之说起于此时),于现实人生之无限满足外,转为来生天国之要求,此可谓之「梵教极盛时代」。自佛元前二、三世纪以来,雅利安文明渐南达德干高原,且遍及于全印。然南印民族,渐受梵化而非武力之征服。其恒河下流,富有黄种血统之民族,受吠陀文化之诱发,文事大启。摩伽陀之悉苏那伽王朝,且渐为印度之政治重心。婆罗门教之中国,反退为边地矣!时东方有为之民族,以久受吠陀文化之熏习,多以雅利安人之刹帝利自居,而实未尽然。如『巴达耶那法经』说:摩竭陀人,韦提希人,悉非雅利安人也。吠陀受黄种文明之潜化,不复以祭祀万能,生天永乐之思想为满足,乃演为达本穷理之学。承「吠陀」、「梵书」而起之「奥义书」,于婆罗门教隐含否定之机。于「梵行」(幼年学业)、「家住」(主持家业)之上,加以「林栖」、「遁世」之苦行生活。于祭祀生天之上,创真我解脱之说。我性本净,如何离尘垢而契入梵我之实体?要以克制情欲之「苦行」,集中意志之「瑜伽」,外形骸而内离妄念,念表徵梵我之「□」,则达真我超越之解脱。承此反吠陀倾向之暗流而开展之,乃产生多种出家之沙门团,多以严酷之苦行求解脱,而成风行一时之反吠陀潮流,此可谓之「教派兴起时代」。雅利安文明受异族文化之同化于前,反抗于后,婆罗门教乃为之一时衰落也。
东方新兴民族之勃起,虽衍出反吠陀之潮流,而以气候酷暑,受东南滨海民族之影响,颇嫌于神秘、苦行、极端。释尊乃乘时而兴,来自雪山之麓。慈和不失其雄健,深思而不流于神秘,淡泊而薄苦行,创佛教,弘正法于恒河两岸。所弘之正法,以「缘起」为本。即世间为相依相资之存在,无神我为世界之主宰,亦无神我为个人之灵体也。以世间为无我之缘起,故于现实人生之佛教,反侵略而歌颂无诤;辟四姓阶级而道平等。于未来生天之佛教,崇善行以代祭祀万能,尊自力以斥神力、咒力。于究竟解脱之佛教,以不苦不乐为中道行;不以瑜伽者之狂禅为是,而以戒为足,以慧为目。释尊之教化,虽以适应时代思潮,特重于出家(己利、解脱为重)之声闻。然释尊自身,则表现悲智之大乘,中和雄健,与弟子同得真解脱,而佛独称「十力大师」也。佛于反吠陀之学流中,可谓月朗秋空,繁星失照矣!此第一期之佛教,可曰「声闻为本之解脱同归」。释尊入灭已,下讫佛元四百年,佛教以孔雀王朝之崇信,渐自恒河流域而分化各方。东之大众系,自□舍离而央掘多罗、乌荼而远化南印,后又沿西海滨北来。西之上座系,以摩偷罗为中心,或深入北方而至□宾;或沿雪山麓而东化;或西南抵阿盘提、摩腊婆,且远化于锡兰。以分化一方,语文、师承、环境之异,学派之分流日甚。然分化之主因,实为大乘入世倾向之勃发。其见于辩论者,崇兼济,则有佛菩萨圣德之诤;求适应,则有律重根本之诤;阐旧融新,则有有无杂藏之诤。分化之方式不一,而实为急于己利(声闻)与重于为人(菩萨)两大思想之激汤。此第二期之佛教,小乘盛而大乘犹隐,可曰「倾向菩萨之声闻分流」。佛元四世纪至七世纪,南以安达罗,北以大月氏(贵霜)王朝之护持,两系合流于北方,大乘佛教乃盛。大乘于各派之思想,固以南方为重而能综合者。就中龙树菩萨,以南方学者而深入北方佛教之堂奥,阐一切法性空而三世幻有之大乘,尤为大乘不祧之宗。以融摄世俗,大乘经已不无神秘、苦行、表徵、他力思想之潜萌,龙树菩萨乃间为之洗刷也。此第三期之佛教,说三乘共同一解脱,与根本佛教相契应。然佛世重声闻,今则详菩萨之利他,可曰「菩萨为本之大小兼畅」。七世纪至千年顷,大乘佛教又分流:(从北来)西以阿瑜陀为中心,无着师资弘虚妄唯识学。(从南来)东以摩竭陀为中心,真常唯心论之势大张。学出龙树之佛护、清辨等,又复兴性空唯名论于南印。三系竞进,而聚讼于摩竭陀。大乘分化之因甚复杂,而「如来」倾向之潜流,实左右之(多陀阿伽陀,华语如来,有二义:一、外道神我之异名,即如如不变而流转解脱之当体。如来死后去或死后不去,即此。二、佛陀之异名,可译为如来、如解或如说。即证如如之法性而来成正觉者;如法相而解者;如法相而说者。佛具此三义,故曰如来,与后期佛教之如来义颇不同)。如来者,一切有情有如来性,无不可以成佛。如来性真常不变,即清净本具之心体。离幻妄时,证觉心性,而圆显如来之本体也。此真常净心,易与婆罗门之梵我相杂,而其时又适为婆罗门教复兴,梵我论大成之世,佛陀渐与梵天同化矣。其见于辩论者,有生灭心与真常心之诤;有唯心与有境之诤,有性空与不空之诤;有三乘与一乘之诤。此第四期之佛教,可曰「倾向如来之菩萨分流」。千年以降,佛教渐自各地萎缩而局促于摩竭陀以东。以如来不可思议之三密为重点;立本于神秘、唯心、顿入之行解,为一切学派、内外思想之综合,为一切秘密、迷信之综合。唱一切有情成佛,不复如大乘初兴之重于利他,而求即心即身之成佛。奄奄六百年,受异教者之压迫而衰灭。此第五期之佛教,可曰「如来为本之梵佛一体」。印度佛教凡经五期之演变,若取喻人之一生,则如诞生、童年、少壮、渐衰而老死也。
┌──────┐
│ 佛梵│佛教融吠
┌菩萨分流倾向如来……………………… │如来为本 │
: │ 一如│陀而衰灭
: └──────┘
: ┌──────────────> 求 天 乐
: │ ┌─┬─────┐ (梵教极盛时代)
: │ │ :天上乐 │ │
: │ │ : ┌──┐│ │
大小 : │ │ └…┤神教││ │
菩萨为本 …┤ 重 人 事 │人间乐├──┼┤ │
兼畅 :(吠陀创始时代) │ ┌…┤佛教││ │
: │ : └──┘│ │
: │ :究竟乐 │ │
: └─┴─────┘ Y
: (教派兴起时代)
: 趣 解 脱
: ┌──────┐
: │ 解脱│佛教反吠
└倾向菩萨声闻分流…………………… │声闻为本 │
│ 同归│陀而创始
└──────┘
依此图以观印度佛教之流变,不难知其梗概。夫人之所求者,现实人间乐,未来(人)天上乐,究竟解脱乐三者而已。其即人事以向天道,以天道明人事者,神教也。即解脱以入世利生,依人间悲济之行以向解脱者,佛教也。解脱思想兴则神教衰,天神崇拜盛则佛教衰,此必然之理也。观吠陀创始时,崇天道以尽人事。继之者,祭祀求生天,秘密求神佑,婆罗门教乃底于极盛。迨解脱思想起,理智开发,婆罗门教衰而教派纷起矣。佛教以反吠陀之精神,代婆罗门教而兴。初则声闻为本而重于解脱事。继起者以菩萨为本,详悲智利济之行,以入世而向出世,佛教乃大成。惜佛徒未能坚定其素志,一转为忽此土而重他方,薄人间而尊天上,轻为他而重己利。融摄神教之一切,彼神教以之而极盛者,佛教以之而衰灭,(婆罗门教演化所成之)印度教又起而代之矣!
如上印度佛教五期之流变,今更束之为两类三时教,即与从来判教之说合。一、自佛教传布之兴衰言之:佛元三世纪中,熏迦王朝毁佛而佛教一变。前乎此者,佛教兴(摩竭陀)孔雀王朝相依相成,国运达无比之隆盛,佛教亦登于国教之地位,遍及于五印,远及于锡兰、□宾。后乎此者,佛教已失其领导思想之权威矣。佛元九、十世纪,佛教北受匈奴族之蹂躏,东受设赏迦王之摧残,而婆罗门教则尤明攻暗袭其间,佛教又为之一变。前此,佛教虽失其政治之指导权,偏于学术之研几,然传布普遍,不失为印度大宗教之一。后则局处摩竭陀,书空咄咄,坐待衰亡而已。以教难而观佛教之演变,颇明白可见:初则声闻(小乘)之「四谛乘」,中则菩萨(大乘)之「波罗密乘」,后则为如来(一乘)之「陀罗尼乘」。二、自教理之发展言之,亦有三时,即初二期为初时教,第三期(含得二期之末及四期之初)为中时教,四五两期为第三时教。初时教以「诸行无常印」为中心,理论、修行,并自无常门出发。实有之小乘,如说一切有部,其代表也。第二时教以「诸法无我印」为中心,理论之解说,修行之宗要,并以一切法(无我)性空为本。性空之大乘,如龙树之中观学,其代表也。第三时教以「涅盘寂静印」为中心,成立染净缘起,以无生寂灭性为所依;修行解脱,亦在证觉此如来法性。真常(即常谈之「妙有」、「不空」、「中道」)之一乘,如『楞伽』、『密严经』,其代表也。后之秘密教,虽多不同之解说,于真常论而融摄一切事相耳,论理更无别也。
虽然,世间事乃「非断非常」之缘起,固不得而割截之;「非一非异」之缘起,亦不得执一以概全。此仅就其时代事理之特徵,姑为此分画而已!
三、佛灭纪年抉择谈
──民国三十九年冬写于香港佛联会──
一 绪言
印度文化不重视历史,缺乏明确纪年的史书。佛教创立发展于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也不会有明确的佛历。过去,中国佛教界,纯凭传说与信仰,写下佛灭多少年的史书。到现在,一切得从头写过了。西藏、锡兰、缅甸等佛教国的佛元传说,近代学者考定的佛元说,加上中国旧有的传说,到底那一种是正确的。近代学者的考论佛元,不再是专凭传说,是参证以明确的历史。其方法为:佛典中有佛灭多少年而阿育王As/oka出世的传说,阿育王灌顶的年代,经学者的研究,已大致确定。那末,在阿育王灌顶的年代上,再加佛灭以来多少年,即可得出明确的佛元了。锡兰Sim!hala所传的『善见律』,有「阿育王自拜为王;从此,佛涅盘已二百十八年」的传说,得到一般学者的信用。然在中国所译的,有□宾Kas/pira所传的「阿育王传」等,别有不同的传说,如说:
「佛灭百年后,王华氏城,号阿恕伽」 (阿育王传卷一) 。
「佛灭度后百十六年,城名巴连弗,时阿育王王阎浮提」(十八部论)。
日本小野玄妙的『佛教年代考』,宇井伯寿的『佛灭年代论』,我的『印度之佛教』,都依这百十六年的传说。对于这一问题,近来作深一层的思考,从锡兰与□宾共同的传说去研究,觉得从佛灭到阿育王登位,百余年说与二百余年说,同为一古老的传说;而□宾所传的百余年说,更为合理。所以不嫌烦琐的,以『阿育王传』为研究对象,以优波鞠多Upagupta与阿育王同时为论题核心,从解说与考论中,推定佛灭百余年而阿育王登位的结论。
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深切注意的是:我们所处理的问题,是古代的;所处理的材料,是传说的,不是严正的史书。这种传说,佛典中名为譬喻avada^na,是说教时所引用的事证。为了达到感动听众的目的,所以或透过神话的形式,或表现为文学的作品。如认识他的性质,即能重视他所表显的,含摄的事实,而不被这种形式所拘蔽。所怕的,还是那些照着自己意思,满足自己需要而编写的历史。看来翔实可信,而实际是谬说。依我而论,对于佛教传说的信心,过于那些杜撰的历史。
优波鞠多与阿育王同时,为本论的重要关键。优波鞠多,或音译为优波崛、优汲崛多、优婆鞠多、优波笈多、邬波鞠多,玄奘义译为近护。摩偷罗Mathura^香商鞠多Gupta的第三子,商那和修Sa^n!ava^si的弟子。在初期佛教中,是重要的大师。他是禅者,是论师,是伟大的布教者,如拙作『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九九──一0六)。禅师,论师,优越的教化师。一切有部中的瑜伽者,阿□达磨者,经师譬喻者,在尊者可说是总而有之。有部佛教各派,无异是尊者的学众,各得一分而发展。尊者的地位,是不能忽略的。他的传承的时代,有关初期的佛教史。这重要的古代史料,以『阿育王传』为本。但『育王传』所含的史实,受到后代的律师──有部□奈耶『杂事』,铜□部『善见律』等的紊乱,这需要审慎的研究,将历史的内容,从传说中掘发出来!
二 阿育王传的内容
一 本传的组织概说『阿育王传』,西晋惠帝时(二九0──三0六)的安法钦译,凡五卷(或分七卷),十一品。异译现存二本:一、刘宋元嘉中(四三五──四五三)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译,名无忧王经。『出三藏记』作一卷,缺本。其实,被误编于『杂阿含经』中,即二三、二五──两卷;不分品。二、梁天监中(五0六──五一八),僧伽婆罗Sam!ghavarman译,名『阿育王经』,凡十卷,八品。此外,有『大阿育王经』,已经佚失。现存梵文Divya$vada^na第二六到二九章,与此相合。依西藏多氏『印度佛教史』说:□世弥陀罗跋陀罗Ks!emendradhadra所编的『付法传』,关于阿育王部分,依据七种譬喻──「阿育王譬喻」,「阿育王教化譬喻」,「阿育王龙调伏譬喻」,「法塔譬喻」,「法会譬喻」,「黄金献供譬喻」,「鸠那罗Kun!a^la王子譬喻」。关于付法部分,从阿难A^nanda到善见Sudars/ana,都有譬喻。
比对汉译的三种译本,彼此有增减处。『阿育王传』在印度,是有不同诵本的。宋译最简:阿育王部分,没有王弟与王子因缘。付法传承部分,但略说授优波鞠多记,与法灭的故事。晋译与梁译,大体相同;但梁译缺法灭的故事,晋译又独多「阿育王现报因缘」。今综合的对列如下:
(晋译) (梁译) (宋译)
本施土缘───┬─── 生因缘───────────── 一
阿育王本缘传─┤
登位至造塔──┘
迎僧与巡礼────── 见优婆笈多因缘───────── 二
法会供养─────── 供养菩提树因缘───────── 三
阿恕伽王弟本缘──── □多输柯因缘
驹那罗本缘────── 鸠那罗因缘
半庵罗果因缘───── 半庵摩勒施僧因缘──────── 六
优波鞠多因缘───── 佛记优波笈多因缘─────(少分)四
摩诃迦叶涅盘因缘──┬ 佛弟子五人传授法藏因缘(上)
摩田提因缘─────┤
商那和修因缘────┘ 佛弟子五人传授法藏因缘(下)
└───┬─ 优波笈多因缘
├─ 舍那婆私得道因缘
优波鞠多因缘 └─ 虎子至寺封因缘
度人因缘────────┘
付嘱提多迦────── 郗徵柯因缘
法灭因缘──────────────────────── 五
阿育王现报因缘
比对本传的三译不同,可论断为:晋译的阿育王传,除「阿育王现报因缘品」,其他的内容与结构,都是本传的原有部分。梁译没有灭法故事,然「未来三贼国王」的传说,见于佛记优波笈多因缘。宋译没有诸师相承部分,然佛记优波掘多,即诸师相承的发端,也已存在。没有王子王弟因缘,然育王不传位王子,传位于王孙,与晋译、梁译都相合。大概的说:宋译以育王护法事业为重心,所以有所节略。
晋译的「阿育王现报因缘品」,是宋、梁二译所没有的。这实在是另一种「阿育王譬喻集」,安法钦译出而附编于本传的。这不但因为宋、梁二译没有,更由于内容与本传不一致,如龙王譬喻,请宾头卢譬喻。这虽非本传固有的内容,然传说也还是极早的,西元前后已存在了。
二 本传对于后代的影响以阿育王、优波鞠多为中心而编纂的本传,成为大陆佛教公认的史实。阿育王与优波鞠多,出于佛灭百余年,也是众所共知的传说。本传的影响,非常广大,今举一切有部的『大□婆沙论』,大众末系的『分别功德论』,譬喻者马鸣As/vaghos!a的『大庄严经论』,大乘中观者龙树Na^ga^rjuna的『大智度论』,以见影响的一斑。
『大□婆沙论』,编纂于西元二世纪中。所叙因缘与本传一致的,有补沙友──弗沙蜜多罗毁法缘(卷一二五);商诺迦入灭缘(卷一六);迦叶入灭缘(卷一三五);优波笈多降魔化佛缘(卷一三五);拘□弥法灭缘(卷一八三) 。
『分别功德论』,为大众部末派的论典。与本论一致的,有善觉比丘误入地狱缘;王弟修伽跖路七日作王缘(卷二)。
马鸣的『大庄严论』,也是二世纪的作品。引用本传的,有育王施半庵摩勒果缘(卷五);优婆鞠多降魔化佛缘(卷九)。马鸣引用「阿育王现报因缘品」的,有大臣耶赊卖人头缘(卷三);育王宫女拨幕听法缘(卷五);比丘口有香气缘(卷十);夫妇自卖布施缘(卷一五)。
龙树的『大智度论』,是西元三世纪的作品,也曾引用本论。如王弟韦陀输七日作王缘(卷二0);阿输迦宿生施土缘(卷一二、三二);如来游化北天竺
缘(卷九);迦叶入灭缘(卷三)等。现报因缘中的比丘口有香气缘,也见于『智论』。
本传为大陆佛教的早期传说,为声闻佛教,大乘佛教界的共同采用,极为明显。
三 编纂的时地考
一 本传为西元前的作品育王及优波鞠多的并世护法,为本传中心。阿育王──王统部分:一、如来授育王记;二、育王以前的王统;三、育王的光大佛教事业;四、育王卒;五、育王以后的王统,与弗沙蜜多罗Pus!amitra的毁法。关于优波鞠多──法统部分:一、如来授优波鞠多记;二、鞠多以前的法系;三、鞠多的弘法事业;四、鞠多付法人灭;五、未来三恶王毁法,与拘舍弥Kaus/a^mbi^法灭的预言。王系与法系,用同一的体裁来编写,以护持佛法为根本目的,以毁法灭法的传说为警策。这一政治与宗教相协调的护法集,先有事实而后有传说,有传说而后有编纂,传说是早于编纂而存在的。本集的编纂时代,可依本集提到的两项史实来推定,即弗沙蜜多罗的灭法,与三恶王的扰乱。
依印度史者考得:阿育王约死于西元前二三二年。到西元前一八五年顷,孔雀王朝为弗沙蜜多罗所篡,创熏伽S/un%ga王朝。西元前七二年,又由婆薮提婆Vasudeva篡立甘婆Kan!va王朝。到西元年前二八年,为安达罗Andhra王朝所灭。『阿育王传』论到了弗沙蜜多罗的毁灭佛法,说到他的覆亡。如晋译(卷二)说:
「弗沙蜜多便集四兵,向鸡头摩寺,欲坏寺门。……压杀王及诸军众,此处即名为深藏。摩伽提王种,于是即断」。
摩伽提,即摩竭陀Magadha。所以本传的编纂,必在熏伽王朝,或甘婆王朝灭亡以后。到这时,摩竭陀的王统才中断,这必是西元前七二年以后的纂集。摩伽提,宋译作孔雀苗裔,梁译作孔雀大姓。孔雀Maurya是阿育王王系;或者以弗沙蜜多为系出于育王,所以说孔雀苗裔,然以晋译的意义为适当。
关于三恶王的预记,如晋译说:
「未来之世,当有三恶王出。……南方有王名释拘,……西方有王名曰钵罗,……北方有王名阎无那,亦将十万眷属,亦破坏僧坊塔寺,杀诸道人。东方当尔之时,诸非人鬼神,亦苦恼人;劫盗等贼,亦甚众多;恶王亦种种谪罚恐怖」(卷五)。
三恶王的预言,佛典中记载得很多。这虽表现为预言的形式,但不是预言,是编纂者目睹身经的事实。释拘,即赊迦Saka人,即汉书所说的塞种。钵罗,即波罗婆Pahlava人,是侵入印度的安息(波斯)人。阎无那,即希腊人,印度称他为Yavana。三恶王的侵入印度,即赊迦人、希腊人、波罗婆人的侵入西北印度所起的大扰乱。赊迦人在南,希腊人在北,安息人在西的割据局势,可看出编纂者是在犍陀罗Gandha^ra一带的。当时的情势是这样的:赊迦人沿印度河Sindhu River的下流,向东侵入。那时,先侵入北印的希腊人──犹塞德谟Euthydemos王家,还保有五河Panja^b地方,而安息人活跃于高附河Kabul R.以西。这一占据三分的动乱局势,是西元前五0年左右的事。不久,局势变化:希腊人的统治,为赊迦与波罗婆的合力所摧毁。到了西元五0年顷,贵霜Kus!a^n!a王朝的兵威,到达了高附河流域。赊迦与波罗婆人在北印的权力,又迅速崩溃。本传说三恶王的扰乱,说东方也混乱得很。希腊人的权力还在,而贵霜王的兵威还没有来:这幅全印的政治地图,明显是西元前一世纪末年的情况。三恶王的扰乱,摩伽提王种被灭绝,编入了本传。编纂者正在怀念一阿育王那样的国运治平,佛教得到安定开展的时代。但是局势太混乱,光明的希望,在印度一点也找不到,佛教是到处遭受严重的损失。佛弟子这才唱出灭法的预言,策励佛弟子的加深警觉。从这种政治局势而论,本传的编纂,必在西元前一世纪末年。离阿育王的时代,约二百年。
二 本传编集于□宾本传所有的传说,是阿育王王系,优波鞠多法系;是华氏城Pa^t!aliputra与摩偷罗的故事。但本传的编纂,应该是□宾地方的学者所编纂的。□宾是摩偷罗优波鞠多一系的发展区,是譬喻师的活动重镇,这可以从本集的两项记载来证明。
一、说到如来预记优波鞠多的广大教化以前,先提到如来游化北方的行迹,如说:
「昔者,佛在乌苌国降阿波波龙,于□宾国降化梵志师,于乾陀卫国化真陀罗,于乾陀罗国降伏牛龙」(晋译一)。
「佛临涅盘时,降伏阿波罗龙王,陶师,旃陀罗,瞿波黎龙」(宋译杂含经二三)。
「世尊未涅盘时,有龙王名阿波罗罗,后有陶师,及旃陀罗龙王,佛化是等」(梁译二)。
释迦如来的化迹,本不出恒河流域。然在佛教区的扩展中,如来游化的圣迹,也不断地扩大。如锡兰传说佛去锡兰的圣迹,北方佛教者也说佛游化到北方。本传只传说四处,龙树的『智论』(卷九)也有说到,『根本一切有部律的药事』(卷九),佛游北天竺的地点,竟扩展到十四处,与望见二处。本传不说佛到别处去,专说来北方,这暗示着编集者的环境与熟习的圣迹。如上所引的,宋译与梁译,都没有列举地名。其中,第一化阿波波龙。『药事』说:
「世尊告金刚手药叉曰:汝可共我往北天竺,调伏阿钵罗龙王。………诣无稻秆龙王宫」。
阿钵罗Apala^la,译义即无稻秆。本传与『智论』,如来的游化北天竺,首先降伏阿波罗龙。『药事』的调伏阿钵罗龙,虽已是第五处,然这是游化北天的主要目的,还保留古典的遗痕。『智论』说:月氏国化阿波罗龙。依『西域记』(卷三),阿波逻龙泉,在乌仗那──乌苌Udya^na,苏婆伐□堵河(今Swa^t R.)的河源处。法显与宋云,也记有此事。
第二、化梵志师。宋译与梁译作陶师。『药事』说:及理逸多(即颉利伐多)化陶师,是第九处。『智论』说:
「至□宾隶跋陀仙人山,住此虚空,降此仙人。仙人言:我乐住此中,愿佛与我佛发佛爪,起塔供养。塔于今现在」。
及理逸多,即隶跋陀Revata。化梵志师,即化隶跋陀仙人。梵志与仙人的传说相合。
第三、化真陀罗Can!d!a^la,在乾陀卫,即犍陀罗,王城在现在的白沙瓦Pesha^war。然『药事』说:这是增喜城──难提跋檀那Nandivardhana的事,是第十二处。如说:
「至增喜城,……调伏旃荼梨七子,并护池夜叉」。
第四、化牛龙,即瞿波罗龙Gopa^la,『伽蓝记』作瞿罗罗鹿。这是有名的佛影洞,如『智论』说:
「月氏国西降女罗刹;佛在彼石窟中一宿,于今佛影犹存」。
『观佛三昧经』(卷七)说降龙留影的地点,是:
「那乾诃罗国,古仙山,□卜华林,毒龙池侧,青莲华泉北罗刹穴中,阿那斯岩南」。
法显、宋云、玄奘所见的,都在那竭或那揭罗曷Nagaraha^ra,与观佛三昧经一致。『西域记』(卷三)说:佛影洞在城西南二十余里,所以应在今□罗罗城Jala^la^bad附近。然本传说在乾陀罗,与化真陀罗的乾陀卫,是同一国名。这在『药事』,也说化旃荼罗七子与化龙(他不说是瞿波罗龙,说是马师、满宿二龙),都在增喜城。增喜城是有名的圣地,如『华严经』(卷四五)说:「增长欢喜城,有一住处,名尊者窟」。『孔雀王经』也有增喜城,在卢鹿迦Roruka与滥波Lampa^ka间。此地,僧伽婆罗译作兴咎跋他那Hinguvardhana;不空译作□隅摧,与巴黎图书馆钞本的Hingumardana相合。梵本Avada^nakalpalata^所说降伏瞿波龙的故事,也在兴渠末檀那。梵本『孔雀王经』作Nandivardhana,即增喜,与义净的译为难提合。这样,增喜──难提跋檀那,或作兴渠跋檀那,兴渠末但那,及本传的乾陀罗,共有四名。然这确就是那揭罗曷,如说:
「北天竺有城,名兴渠末但那,彼得我牙,尊重供养」 (大悲经卷二)。「那揭罗曷,……城南有大□堵波故基。闻诸先志曰:昔有佛齿,高瞻严丽。今既无齿,唯余故基」(西域记卷二)。
比对二文,『大悲经』的兴渠末檀那,即是那揭罗曷的异名。兴渠末檀那,或作兴渠跋檀那,难提跋檀那,都是那揭罗曷。而本传作乾陀罗,是指当时所属的国名。
本传所说的如来化迹,在须呵多河河源,在那揭罗曷,在□宾的隶跋陀山。□宾Kas/pira与迦湿弥罗Kas/mi^ra,虽为同一语言的转化;但古代的□宾,决非指现在的喀什米尔Kashmir。如中国汉书所说的□宾,指悬度以南地区。本传说摩田提Madhya^ntika降伏□宾的龙王。锡兰传说(善见律卷二):末阐提到□宾化阿波楼罗龙王。阿波楼罗即阿波罗龙,这那里是迦湿弥罗──喀什米尔的龙王?『药事』说:
「此迦湿弥罗国境,我灭度百年中,当有□刍弟子,彼□刍当调伏虎噜荼(杂事卷四0作「忽弄」)毒龙」。
『根有律』所指的比丘,意指摩田提,然并不是本传及锡兰共传的□宾阿波罗龙(这可见有部传说的转变)。锡兰传说:□宾的夜叉盘度Pan~cika,与女夜叉诃黎帝耶Hari^ti^,及五百子,也归依佛法。根有律的『杂事』(卷四0)说:诃黎底药叉女,是犍陀罗药叉半支迦(即盘度)的妻子。『佛说孔雀王咒经』,也说:「般之个夜叉,住[人劫]宾国」。所以依中国旧传,本传及锡兰的共同传说,无论□宾的原语,是Kas/pira或者Kas/mi^ra都指悬度西南,犍陀罗以北一带。这一原语,被扩充而使用于犍陀罗──业波,业波罗;用于东邻的喀什米尔,用于西邻的迦毕试。□宾的隶跋陀山,『药事』说在稻谷楼阁城Kos!t!ha^──□揭□Man%gali与那揭罗曷间,这也可见不会是东面的喀什米尔的。总之,本传所说的如来圣迹,都在须呵多河与高附河流域,即古代所说的□宾区。
二、阿育王设大会时,召请诸方的贤圣僧。除佛教共传的阿耨达池,香醉山等而外,有:
「居住□宾:昼夜无畏,摩诃婆那,离越诸圣」(晋译卷一)。
梁译说:「于□宾国处」,可知□宾为总名,离越等都是属于□宾的。「昼夜无畏」,宋译作多波婆,梁译作□林,梵语为Tamasa^vana。□林本为森林地的通名,但这里所说的,是北印有名的圣地,『大□婆沙论』(卷一一八)也曾说到。『西域记』(卷四)说:
「至那仆底国,……大城东南行五百余里,至答秣苏伐那僧伽蓝(唐言□林)」。
『药事』于游行北天竺的途中,首先即望见□林说:「我灭度一百年后,当于此处造僧伽蓝□卢诃,名曰□林」(「多磨沙林」)。
『药事』与『西域记』所说的□林,远在萨特里Sutlej河上游的南岸。赵宋译经师天息灾所属的「惹烂驮罗国密林寺」,也即此处。但这与古传北印的□林不合,如『大庄严经论』(卷四)说:弗羯罗卫Pus!kara^vati^画师,从石室国回家,路见昼□山作大会,即将三十两金供僧。『智论』(卷一一)与『杂宝藏经』(卷四),都说到这一故事。弗羯罗卫,『智论』作弗迦罗,即『西域记』的布色羯罗伐底。石室,解说为怛叉始罗Taks!as/i^la^的很多。如拘那罗Kun!a^la去怛叉始罗,『王子坏目因缘经』,即作石室。『智论』作多利陀罗,多字实为草书分(兮)字的讹写。考给孤独长者的爱女,远嫁多信尼乾外道的边国,或作富楼那跋陀那Pu^rn!avardhana,即满富城;或作分陀跋陀那Pun!d!avardhana。本传的王弟因缘中,说尼乾子诽谤佛,也有弗那盘达,梁译作分那婆陀那。耆那教传说:犍陀罗国有城,名Pun!d!avardhana。这可见分利陀罗──石室,即属于犍陀罗,在弗羯罗卫以东(智论)。月光王舍头本生,法显与玄奘所见,都在怛叉尸罗。而『月光菩萨经』说:「北印度有大城,名贤石,国王名月光」。贤石即分陀跋陀罗,也即一般译为石室的。石室与怛叉尸罗,为同一地点的古今名称不同。从石室回弗羯罗卫,路上经昼□林,这必在犍陀罗东部,与后代的传说不同。「摩诃婆那」,即宋译与梁译的大林。『西域记』(卷三)说:瞢揭□城南二百里,有大林伽蓝。『大庄严论探源』,考为在今印度河西岸,阿多克城Attock北。「离越」即离越多──隶跋陀山。『智论』(卷九)附注说:「此山下有离越寺」。『大庄严经论』(卷一五),也说到□宾的离越寺。这样,□林伽蓝,大林伽蓝,离越寺,都在□宾──犍陀罗及西北地方,这是北方佛教的重镇!
如来游化的圣迹,贤圣众的住处,本传所说的,都在这高附河与须呵多河流域。所以本传编集的地点,必在这一区域无疑。
四 优婆鞠多中心的法系
一 五师相承说付法系统的五师相承,是中国旧有的传说,两晋时代已普遍流传。这一传说的最早记录,即是『阿育王传』。如晋译(卷五)说:「尊者(优波)鞠多……语提多迦曰:子!佛以法付嘱迦叶,迦叶以法付嘱阿难,阿难以传我和尚商那和修,商那和修以法付我,我今以法付嘱于汝」。
晋译的传译虽早,西元二八一──三0六,然古代的中国学者,不是直据原始传说,而是依据间接的后起的传说。如慧远(与慧观)的「禅经序」,依觉贤所译的『禅经』,列阿难到优波鞠多──四师,说以后「有五部之异」。法显的『摩诃僧只律私记』,依东晋失译的『舍利弗问经』,列迦叶到优波掘多──五师,说以后「律有五部名生」。这东晋时代的传说,与西晋旧译不同。
育王传───迦叶──阿难─┬─商那和修─优波鞠多─提多迦
└─摩田地
禅经────────阿难───末田地──舍那婆斯─优波掘多
舍利弗问经─迦叶──阿难───末田地──舍那婆斯─优波掘多
商那和修Sa^n!ava^si即舍那婆斯。可见『禅经』与『舍利弗问经』,对于『育王传』中阿难弟子摩田提,忽略他与优婆鞠多的同受付嘱,把他作为阿难与商那和修间的传法者,这是怎样的错误!梁译的『阿育王经』,也与『舍利弗问经』一样的误说。这一法系的变化,必是□宾的禅者或律者,为了高推□宾佛教的开创者──摩田提为传法中人,这才修改了『育王传』的旧说。然依『阿育王传』(及梁译)所说,阿难付嘱商那和修与摩田提,商那和修付嘱优婆鞠多来说,晋译的旧有传说,更为适当!
五师相承,□宾有迦叶等传法说,优婆鞠多与阿育王同时。锡兰也有五师相承说,五师是优波离Upa^li驮写拘Da^saka,苏那拘Sonaka,悉伽婆Siggava,目犍连子帝须orggaliputta tissa,帝须也与阿育王同时。从佛灭到阿育王,属于上座系的□宾与锡兰佛教,同有这四师或五师相承说;即使锡兰旧有此说,都可相信为:佛灭到阿育王时,法系已经四传。至于所传的五师不同,那是法系各别,如迦叶等是经师与禅师,优波离等是律师。
从佛灭到孔雀王朝的阿育王间,有东方□舍离Vais/a^li^的七百结集,这是律家所传而为南北共信的史实。发起结集的,是耶舍,是阿难弟子;唯『杂事』说是阿难的再传。□宾所传的第三师商那和修,也是七百结集中的重要人物。十诵律作三菩伽Sambhuka;五分律与四分律作三浮陀Sambhu^ta;『善见律』也有这位大德,名娑那参复多Sa^n!asambhu^ta,都说是阿难的弟子。
这样,七百结集中的大德,耶舍与商那和修为阿难弟子,是□宾与锡兰所公认的。这该是确而可信的。初期的佛教史,应从南北共传中去整理。然有不可解的:第三师商那和修的时代,举行七百结集;锡兰也说这是第三师须那拘的时代。在七百结集的代表中,并没有须那拘的地位,只能说七百结集与须那拘的时代相当,或者说须那拘也是七百人中的一人。而『善见律』竟说:「第二,须那拘集众集出□尼」,将七百结集的重任,由须那拘主持。这不是传说的不同,而是锡兰传者高抬自宗的祖师,附合于古代的重要史实,以强调这一法系,在初期佛教中的正统性而已。关于这,□宾所传第三师商那和修,为七百结集的代表,绝非锡兰传自称须那拘集□尼可比!
□宾传,商那和修传于优波鞠多;锡兰传,须那拘再传到目犍连子帝须,即到了育王的时代。
二 育王时代的大德
教化育王的善觉比丘:感化育王的,本传三译,都作海比丘;『释迦谱』 引 『大阿育王经』,作海意比丘。海即经中常见的萨罗samudra, samudda。『分别功德论』说:阿难的弟子优多罗Uttara,优多罗的弟子善觉老比丘,感化了育王。善觉Samiddhi与海,实为同人的异传。又『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说:当时的上座,为王子师长的,名善念,这也是善觉的别译。本传所说的海比丘,年仅十三岁,理应称为沙弥而三译都作比丘。我以为这本是老比丘或上座,所以说为沙弥,不过「沙弥虽小不可轻」,形容佛法的伟大而已。善觉比丘,应确为阿育王时人。然阿育王是否因善觉而归依佛法,由于别有不同的传说,也还不能确定。
大天──摩诃提婆Maha^deva:『大□婆沙论』(卷九九)说:大天是波吒梨(华氏城)王时人。『善见律』(卷二)说:大天与育王同时,是王子摩哂陀Mahinda的阿□黎,到摩醯沙漫陀罗Mahisaman!d!ala的传教师。玄奘译『异部宗轮论』,说大天是育王时人,与『善见律』相合。在有部的传说中,大天是受到攻讦的。大概有部与大天,有思想的不同,或教化权的争执。本传虽没有明说大天,但有与大天行径一致的三藏,如晋译(卷四)说:
「南天竺有一男子,与他妇女交通。母语儿言:与他交通,是大恶法。……闻是语已,即杀其母。往至他家,求彼女人,竟不获得。心生厌恶,即便出家。不久,受持赞诵三藏经,教习徒众,多诸弟子。将其徒众,至鞠多所。尊者知其犯于逆罪,竟不与语」。
西元二世纪编集的『大□婆沙论』,即大为暄染,说大天与母私通,又杀父、杀母、杀阿罗汉,造三逆罪。优波鞠多与大天同时,即为优婆鞠多与育王同世的好论据。
□宾的善见比丘:善见与优婆鞠多同时,如晋译(卷五)说:
「彼□宾国有一比丘,名曰善见,获世俗四禅。……善见大得利养,便起□慢。……往诣尊者,求教授法。……尊者教授,便得罗汉」。
善见Sudars/ana曾受优波鞠多的教导,而有部后出的『根本说一切有部□奈耶杂事』,胡扯乱说,杜撰付法七代的传说。七代是:
迦叶──阿难──奢搦迦──邬波笈多──地底迦(有□)──讫栗瑟那
(黑色)──苏跌里舍耶(善见)
西藏多氏的『印度佛教史』,依据『杂事』,说七代付法,而年代依□世弥陀罗跋陀罗的臆说。『杂事』的七代传法,为五百结集与七百结集间的联系,实不能不给以纠正。一、从迦叶到提多迦的传承,本为经师与禅师的法系;『杂事』编于结集间,不免混为律学的传统!二、从迦叶到地底迦,『杂事』所说的,与阿育王传一致,是采取阿育王传的。但变更了优波鞠多与善见同时的传说。三、奢搦迦即商那和修,为七百结集的大德,而『杂事』却以为奢搦迦四传以后,才「至一百一十年后」,举行七百结集。四、由于第三师为奢搦迦,所以七百结集中,『杂事』改译名为善星。如善星即奢搦迦,是自相矛盾!如善星不是奢搦迦,那种改窜史实,与千百年来律家共传的历史相违反!五、『育王传』说佛灭百年后,优波鞠多与育王同时。现在因杜撰七世相承,以为善见为佛灭百十年后,与阿育王同时,引起西藏的佛教史者,近代的梵文学者的大误会!他们根本没有了解『杂事』的来源。要知五百结集与七百结集,从摩得勒迦到广律的犍度,本没有说到中间的传承。□宾旧传的『十诵律』,也如此。锡兰所传,还不致冲突。而『杂事』的扩编者,自作聪明,不知第三师为七百结集时人,将五师传承说扩编为七世,这才造成初期佛教史的混乱!吕澄竟据『杂事』,以为优婆鞠多与育王不同时,因而反证锡兰传的年代──阿育王登位于佛灭二百十八年──为合理,更为谬误!其实,『根有律』的后起与杂乱,是无可讳言的。如『药事』(卷九)以为:末田地那度优波鞠多(「近密」)出家;而『杂事』又说邬波笈多从奢搦迦出家:前后的矛盾如此!至于讫栗瑟那kalas!kne,依中国禅者的传说,出于婆须蜜Vasumitra──世友以后。 『杂事』编为善见的师长,也不可信。
鸡园寺的上座夜舍:夜舍Yas/a,或译耶奢,是教化育王造塔的,劝育王迎请优波鞠多的大德。锡兰的传说中,没有提到。七百结集的发起者,是迦兰陀子耶舍。或因此以为上座耶舍,并无其人,这不过是持律耶舍的误传。然耶舍不一定即是七百结集中的耶舍,释尊的时代,耶舍即不止一人。本传所说的上座耶舍,如没有确是七百结集大德的论证,即不能轻率的否认。考多氏『印度佛教史』(六·四)东方鸡园寺主耶舍陀婆□Yas/adhvaja,应阿育王召,到华氏城,为王说法忏悔。又(四·二)说:郁多罗于央伽An%%ga教化,上首弟子为耶舍阿罗汉。阿罗汉耶舍,显然即是耶舍陀婆□。东方的长老,到华氏城鸡头摩寺作上座,也极为近情。上面说:优多罗的弟子善觉老比丘,与育王同时。耶舍与善觉,同为优多罗弟子,同为阿育王时人。耶舍劝阿育王迎请优波鞠多,是可以信受的,不能因名字与古人相同而怀疑他。
本传所说与优波鞠多同时的大德,还有一切友等,但事迹都不可考。可考见的几位,都可以证明为阿育王时人,所以优波鞠多与育王同时,应该是可信的!
三 优婆鞠多与目犍连子帝须□宾传与锡兰传,都推尊自宗的大德,以为得到育王的尊敬,为当时佛教的师导。其实,育王礼敬的大德,何止这一二人!鞠多与帝须,大概都受育王的尊敬。『善见律』说:帝须住摩偷罗的阿□河山Aorgan%ga,这是从前商那和修的住处。本传说:优波鞠多住摩偷罗的优留慢荼山Uruman!d!a的那罗拔利伽蓝,这也是商那和修的住处。摩偷罗并没有大山,山在城东五六里(西域记卷四)。优楼慢荼山,『药事』作乌卢门荼山;『杂事』作牟论荼山。这与阿□河山,都是这一带的山名。可见优婆鞠多与帝须,同为摩偷罗的大德,这里是西方上座系的重镇。
南北的传说,都多少有想像与夸张的成分。依本传说:优婆鞠多受阿育王礼请,沿恒河,到华氏城,为王说法,引导他参礼圣迹。这虽是锡兰传所没有的,然依近代发见的铭刻,育王的参礼圣迹,是千真万实的。如岚□尼园Lumbini^石柱刻铭说:
「善见王即位二十年,因释迦牟尼佛诞生于是地,亲来敬礼。王命刻石」。
尊者与育王的关系,北方的佛教者,还没有过分夸大。阿育王与优波鞠多同时,并不否认其他大德的法化。同样的,锡兰传说:目犍连子帝须,因育王礼请,沿恒河到华氏城,受王敬礼。平息了华氏城的诤论,扩大布教运动。这虽是北方传说所没有的,但也有事实的根据。如近代发见的比亥尔沙塔Bhi^lsa,记有「为雪山边之阿□梨迦叶瞿昙」;及骨壶上有「末示摩」名字,与锡兰传说的传教师相合。然从批判的立场说:育王的参礼圣迹,确是鞠多所教导的吗?诸大德的弘化一方,确是帝须所推派的吗?这是无法证实的。但鞠多的引导参礼,虽没有别的证明,也没有相反的否定论据。而锡兰所传的,阿育王十七年,帝须主持第三结集,推派布教师,实大有疑问。一般学者研究育王的摩崖石刻,认为极迟在十二、三年,育王敕令国内归顺佛法,扩大佛法到邻国,锡兰(赤铜□)即邻国之一。所以十七、八年的推派传教师,与石刻相矛盾。『善见律』说:育王六年,帝须来参加育王大寺的落成法会,劝摩哂陀出家。如这是可信的,必在育王的九年(依石刻)信佛以后。『善见律」以为:帝须知道僧众要起诤论,所以回摩偷罗去。从「七年不得说戒」来说,诤事应起于十一年。这是不近情的!七年不说戒,如首都的佛教如此,怎样的领导诸方!如帝须度摩哂陀出家,受到王家的尊敬,实没有再回摩偷罗的必要。从帝须的被请东下说,与优波鞠多的传说完全一致,这不过是本传优波鞠多故事的再版。育王时代的佛教诤论,是另有问题的,决不如锡兰传说的那样。
四 华氏城的诤论与部派分化先论优波鞠多以后的五部分流:这一传说,对于优波鞠多与育王同时,是一有力的论据。西元七世纪末的唐义净,以为印度并没有五部说(南海寄归传卷一),这犯有以今为古的大错误。不知五部的传说,最早见于吴支谦(二三0顷作)的『法句经序』:
「五部沙门,各自钞采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故曰法句」。
到东晋的时代(五世纪初),慧远的『禅经序』,法显的『僧只律私记』,都说到优波鞠多以后,有五部的别异。这一传说,出于东晋失译的『舍利弗问经』,与(误作安世高译)失译的『大比丘三千威仪』(隋译的佛本行集经,也有)。这是古传的五部说,五部是:摩诃僧只Maha^sa^m!ghika,昙无屈多迦Dharmaguptaka,萨婆多Sarva^stiva^din,迦叶维Ka^s/yapi^ya,弥沙塞Mahi^s/a^saka。同时,凉昙无谶译的『大集经』,以摩诃僧只为五部以外的,加一婆□富罗(犊子,Va^tsi^putri^ya)。稍迟,僧佑的『萨婆多师资传』,以五部为从萨婆多所分出的,所以也加上犊子。不知五部分流时,犊子部还没有成立呢!这五部分流的传说,与『善见律』所传的布教师的分化一方,显然有密切的关系:
末阐提 □宾、犍陀罗
摩诃提婆 摩醯娑漫陀罗
勒弃多 婆那婆私
昙无德 阿波兰多迦
摩诃昙无德 摩诃勒吒
摩诃勒弃多 臾那世界
迦叶等 雪山边
须那等 金地
摩哂陀等 师子国
阿育王的时代,本已有三系:大众系,分别说系,一切有(实为后来一切有、犊子、经量等的母部)系。由于诸师的分化,特别是分别说系的分化,成为一时盛行的五部。如昙无德,即昙无屈多迦,成为『四分律』的法藏部。迦叶波,即迦叶维,成为『解脱律』的饮光部。弥沙塞,为分别说系分化了的母部,即成为『五分律』的化地部。分别说系中分化到师子国的,即成为『善见律』的铜□部(红衣部)。分别说系分化为四部,但铜□部远在海南,不被大陆佛教所重视。分别说系的三部,加上摩诃提婆(大天,分化到南方,其后流出别部)的大众系,末阐提的说一切有部,即为一时盛行的五部。向来说:从迦叶到优婆鞠多,佛法一味,这是不可信的。说优婆鞠多以后成为五部,却是事实。这与育王时代的传教师有关,证明了优婆鞠多与阿育王同时的正确。
诸大德的分化一方,与阿育王的弘传正法有关,未必是帝须的意见。但当时的分别说系──帝须派,似乎占有优势。如传教师中的昙无德,迦叶波,摩哂陀,都是属于分别说系的。在后代的传说中,分化一方的大德,每被推尊为一方佛教的开创者。然昙无德教化的阿波兰多迦(即阿盘提),迦叶波教化的雪山边(即苏摩),释迦的时代,早就有佛法了。育王时代的布教师,重于恒河流域以外的南印、北印,与印度以外;或没有佛法,或有而不盛的地方。依于分化一方的原因,受地域文化、师承差别的影响,发展为更多的学派。育王时布教师分化一方;等到五部盛行,那是阿育王、优婆鞠多以后的事了。
再论育王时代华氏城的诤论:本传除了暗示不愿与大天谈话而外,没有提到什么。但一切有系的论师,如前一世纪的世友『异部宗轮论』,二世纪迦湿弥罗论师的『□婆沙论』,都说到因大天而起的诤论。依锡兰的『岛史』、『大史』说:从佛灭百年到二百年,僧伽分裂为十八部。如阿育王为佛灭二百余年人,即与事实不符。十八部的分化完成,决不能在阿育王以前的。锡兰『菩提史』说:阿育王时,有以外道说羼入佛法的,因此又分西山、东山住等六部。梁真谛从海道来,所以也有这一传说。但这与贼住比丘有关,是大众系末派的分化,而不是阿育王时代的事!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 雕塑 | 绘画 | 建筑 | 历史传记 | 农工商业 | 书法 | 天文 | 舞剧 | 哲学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常常听到许多修行人说,他无论怎样用功,功夫还是不得力。凡是功夫不得力的,都是修行没有尽力,没有依教奉行。如修行人还搞名闻利养,还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他功夫怎么会得力?佛劝导我们,要功夫得力,首先要建立信心。信心怎么建立?读诵大乘、听闻佛法、亲近善知识、依教奉行。信心建立之后,你才能真正懂得和尝到佛所说的一切经教的意思和法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白之后,我们才知道怎样做人,怎样生活得幸福美满。我们有许许多多同修,他嘴里口口声声说要了生死、出三界,可是他心里还贪恋五欲六尘,还搞名闻利养,这些人从来没有发过了生死、出三界的心,这就难怪他功夫不得力,他就免不了生死轮回!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