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佛法的特质!


2014/9/3    热度:207   


  一直以来,我们为了止息痛苦,寻找快乐,竭尽全力地去追求身外之物,以为金钱,地位,名利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然而事实上,这种快乐即使有,也是一瞬即逝,接踵而来的便是因“不知足”而形成的更大的苦恼,痛苦如影随形。其实,快乐与痛苦的根本并非取决于外在的世界,而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心。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如愿以偿地得到真正的快乐,只能是徒劳无功地把精力及希望投入到对外面世界的诉求上。
  而禅定正是与“心”有关,是我们追寻内心的快乐,获得真正幸福的唯一方法,它是佛法的特质。一个学佛人,必须要学会正确的禅修方法,准确地处理禅修时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品尝到佛法的甘露,得到法益的加被。
  佛法的禅定,包括了两个阶段(方面)。第一个阶段,称为“止”,也叫“息内”,就是使心平息,不再受杂念的纷扰,如同平息水面上的波纹;第二个阶段,称为“观”,也叫“慧观”,即产生正智慧,如佛一般的知见,如同透过平静的水面透析水底世界,用“缘起性空”的真智,破除轮回的根本--我执,证入涅磐。禅定的这两个阶段(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初修禅之人,重点是在如何“止”;对久修禅之人来说,重点是在如何“观”;而对一个训练有素的禅修者而言,是能够将“止”与“观”在同一层面上技巧性地相结合,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当然,这需要有丰富的禅修经验的上师的具体指导,和学修之人脚踏实地的修证。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六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为什么不见他人过?因为他只戒自己不戒别人。自己要守戒,不要求别人守戒,别人守戒也好,犯戒也好,与自己不相干。自己守戒,每个人自己都守戒,这就「戒和同修」,佛法是这样要求人的。『身和同住』,大家共住在一起。『口和无诤』,没有争论。『意和同悦』,每个人都欢欢喜喜,法喜充满。『利和同均』,衣食住行,大家是平等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