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法师:登高望远
2014/9/7 热度:749
法云法师:登高望远
记得一位颇有智慧的长者,谆谆告诫前来投诉或抱怨的学生:“当你在生活中遭遇困境或忧烦的时候,记住,去登高望远或去眺望大海吧!”
学生们也确实获益良多,他们纷纷发表心得:
“老师,在平常的生活中,我总觉得自己需要更多的自由,更多的肯定……可是当我远望之时,高视物外,视野辽阔,突然心胸开阔,对平日的种种需求暂时不那么强烈了。”
另有学员道:“说真的,每当临近苍茫的大海,放开眼去,一望无际,顿时生起平静无缺的感觉,请问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老师慈和地说:“这是由于心境的不同,平常生活之时,缺少了解心:没有真正了解人生的目的,是在于提升源源不断的存在本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名利、物欲等幻灭无常的存在。另外,也少了感恩心:不懂得珍惜你已经拥有的,反而贪羡你根本不需要的,而别人正辛苦追求的东西。”
缺少了解心的同时,就会增长了攀缘的心;在少了感恩心之时,也就增长了计较心。所以,总是生活得劳苦交织,难以自在。
可是,在远望或放开眼的时候,只有一个心——广远心,有了它,使攀缘的心无缘施展,而计较心也无处着力。
那山高水远的意境与愉悦,古人体会甚深:“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每当登高远望时,与大自然相亲相摄,天地既在我心,那一份宁静安详之感油然而生。
若能在平常的生活中,保有登临之时的开阔心境,立足于尘世间,而胸萦广远心。
一个人只要在精神上超越了物质的表相,他的内心世界便无比广阔自在。
---------------------------------------------------------------------------------------------------------
更多法云法师佛教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贪嗔痴这三种恶业,感召的是饿鬼、地狱、畜生。佛告诉我们贪心堕饿鬼,嗔恚堕地狱,愚痴变畜生,三种罪业都造,这个果报就很可怕!佛教给我们,念念缘佛,念念想阿弥陀佛,我们娑婆世界六道里头没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这个心,跟六道里头没有感应,念念与西方极乐世界起感应道交。念念都缘佛的境界,念念与西方极乐世界起感应道交,大乘经里面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人念念想佛,佛就现前,他就变成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