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文文献《玄奘传》背后的故事
2014/9/7   热度:521
回鹘文文献《玄奘传》背后的故事 全桂花 9世纪中叶回鹘人在吐鲁番盆地定居,在突厥汗国的废墟上,建立了回鹘王朝。 回鹘人早期使用的是突厥文,后采用粟特文的字母,进行修改后用来拼写回鹘语,称之为回鹘文。回鹘文是古代维吾尔族使用的一种文字,有22个字母。 回鹘文有从右到左的横写的书写法,也有从上到下直写的书写法。回鹘文成为当时新疆和中亚地区通行文字之一,15世纪后被废弃不用。回鹘文对其他民族产生过深远影响,13世纪蒙古人利用回鹘文字母创制了蒙古文,16世纪后满族又接受这种字母创制了满文。 历史上的回鹘文文献较多,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用回鹘文翻译了大量佛教典籍。敦煌藏经洞和新疆吐鲁番等地都发现了大量回鹘文文献,其中除宗教文献外还有社会经济文书和文学作品。最为著名的有《金光明最胜王经》(现藏俄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现藏我馆)等。 回鹘文文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简称为《玄奘传》是世界上的孤本,这是玄奘弟子慧立记述其师生平及西行求经经过的文献,是回鹘佛教僧人详古舍利于10世纪上半叶翻译成回鹘文的。该书对维吾尔族古代语文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 这样具有很高价值的一部书,也像我们的许多国宝一样有着它一段悲欢离合的历史。《玄奘传》是1930年前后在新疆出土的(一说是1906年出土),一部分由清华大学教授袁复礼先生买来赠送给我馆,共240页;一部分归joseph Hackin; 相当大的一部分藏于法国集美博物馆。于是这一部世界孤本就四分五裂了。我馆藏的240页于1932年借给德国学者葛玛丽(Annemarie von Gabain)。抗战前和抗战初期曾多次写信去催还,都没有下文。一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完璧归赵,而且连Hackin收藏的那几页也带了来。对我们来说,这真是一件意外的喜事。 1951年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几位同志与王重民、季羡林先生接洽影印事宜,他们商请冯家昇先生来整理编排。冯先生征得郑振铎先生同意,每天抽出大部分时间来从事这个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把这项工作完成。现国家图书馆除了收藏着手抄本240页《玄奘传》,还有4册影印本。 ----《文津流觞》第三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 | 音乐 | 文学 | 声明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中国人常常说“心有千千结”,这个结是什么?你的忧虑、忧愁、牵挂、烦恼。我们六道凡夫确实真的是心有千千结,这结打不开,为什么打不开?放不下。放下什么呢?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嗔痴慢。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