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名胜联


2014/9/7    热度:376   

五台山名胜联


大 山 门
通真体于万化之域;
显德相于重玄之门。

光明普照大千界;
圣谛都归不二门。

归元无二路;
方便有多门。

空色圆融,何有去来之路;
我人顿息,本无生灭之门。

离言说法,方畅大千奥义;
绝相起宗,理符不二法门。

南 山 寺
风化神中梦;
迷路天作合。

南山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为祐国寺、极乐寺、善德堂三寺的合称。元元贞二年(1296)创建,清代增修并将三寺合并,改称今名。占地九千多亩,殿堂楼阁窑洞等建筑物三百多间。该寺雕刻艺术为五台山之冠。所雕明塑十八罗汉,为罗汉雕塑中的佳品。寺中还有84幅彩绘佛传故事,极为生动。已列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了道心圆地,
真光上明天。

了道:指通晓了佛家之理。 圆地:谓佛家所谓的圆融无碍的境界。 明天:光明智慧之天
三山挂片月,四圣九凡,旋流会原地;
一花开五叶,千佛万祖,朝宗归根门。

道德灵圆居仙境;
心波性祝乐天明。

天明:天命。《周书·晋荡公护传》:“太祖丕受天明,造我周室”
五观若存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难清。

山色远海,月空圆顿分明同上帝;
青天望水,镜中悬真法正性光灵。

万圣今朝清真地;
五岳光中自在天。

梦热五更天,几杵钟声敲不破;
神游三宝地,半山云影去无踪。

十方善、十方缘,十方结果;
同修道、同修德,同修成仙。

普天下是诸佛道场,无一日不作善事;
盖世界皆国王水土,非片时不报神恩。

元明天,清凉地,安阳心正;
万圣寺,性空门,极乐家乡。

元明:又曰本明,谓以本觉之自性清净心。 安阳:阳通养,西方极乐国之异名
月象光华清风露;
白云飞升乐地天。

禅座原来云外客;
香花落雨到明天。

善真为德,完成礼乐修大道;
明哲则贤,振动朝元独一天。

振动:古时九拜之一,此处泛指佛教礼仪。 朝元:原意指道教徒礼拜神仙,此处谓普济和尚广受僧众敬仰
携杖锡以云游,过化存神,强粱亦能感梧;
设道场而礼忏,现身说法,魍魉且受皈依。

过化存神:语出《孟子·尽心》:“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为身之所经,人无不化,心之所存,神妙莫测
明仁德达地天,高明主化悬空界;
大法船回月宫,慈大灵圆光中成。

月宫:喻上天佛界
显 通 寺
智镜常圆,照一万尊菩萨扎驻清凉胜境;
德化普被,散三千颗金丹疗治烦恼众生。

显通寺,位于台怀镇北侧,是五台山建立最早、规摸最大、佛教文物最丰富的古刹,已眴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建于东汉永平年间(58-75),占地120亩,中轴线上殿堂七重,自前至后分别为观音殿、菩萨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殿,无一雷同。左右两侧厢房、配殿、僧舍、厩库、禅堂、方丈院等300余间。砖砌无量殿宽七间、深4间,仿木结构,殿内有稀世珍宝《华严经》字塔,字塔由长5.7米,宽1.7米的白绫组成的一幅七层宝塔图象。图象实为一部八十卷、六十多万字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所组成。远看是一幅墨线勾成的工笔画,塔身中的楼阁佛像、飞檐吊钟、花卉图案,十分逼真;近看每一根线条都是蝇头小楷排列起来的,且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字的大小全部相等。经完塔成,多一字无放处,少一字不成画。为清康熙年间(1662-1722)苏州三宝弟子许德化四年设计、八年书写而成。铜殿,三间见方,高5米,重檐歇山式,殿身比例和谐,铸造工精,青铜鎏金,柱额花纹、隔扇棂花,全以铜铸钗勒而成。殿内布满小佛万尊;殿左右两侧有明代铸造的青铜塔两座,高8米,八面十三级,极为精致。山门前钟楼内有明天启年间(1621-1627)所铸铜钟,高2.65米,下口外径2.65米,据传加半斤即为一万斤。 一万尊菩萨:《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自古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慈光接引,缁素共入莲花嘉会;
愿筏载归,圣凡同登净土法门。

缁素:泛指僧俗之众
遍刹网而纵横应化;
尽劫波之辗转津梁。

文殊殿
铸象锻龙,常居狮座;
谈经论道,大畅牛乘。

文殊殿。牛乘:略佛法之大乘,《法华经》:“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包性德劫,前证龙种;
依智海云,外吼金狮。

文殊殿
层峰摩霄汉,五台雄秀;
功德逾恒沙,七宝庄严。

文殊殿
常住寂光,为七佛师体莫测;
万川一月,作菩萨毋用无方。

文殊殿
秋月朗清空,五夜山风狮子吼;
菩萨开觉路,千年花雨象王宫。

文殊殿
圆顿教中振玄纲.妙义彻底彰;
娑婆界内辅法王,道本菩提场。

文殊殿
觉路广开兮,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同离苦网;
迷途知返矣,愿大雄大力大慈诸佛常转法轮。

皇恩荣藏宝,赐匾传美;
帝泽渥禅林,奖字表功。

渥:沾润、优厚。 奖字表功:清光绪时,慈禧太后寿诞期间,达赖喇嘛朝拜五台山。显通寺在为慈禧太后祝寿活动中,有一个十岁小沙弥恰洗站在师父肩上,用特制的毛笔于铺在四张八仙桌子上的白绫上大书草体“寿”字,震惊了达赖喇嘛及其清廷陪同官员,并并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题字“愿力宏大”,后此四字做成巨匾赐于显通寺
声浑振四野;
音清达九天。

钟楼
心地未容一念杂;
话头常□六时清。

雅量风清兼月白;
高情涧碧与山红。

广 仁 寺
到此即空还即色;
迩时宜雨亦宜晴。

乾隆。广仁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创建于清,又名十方堂,为蒙藏僧侣朝拜五台山时居住之所。现存山门、天王殿、钟鼓楼、中殿、后大殿、配殿等。中殿(又名三宝殿)享供宗喀巴、药师、释迦像,四周壁龛供佛像千余尊,故又称千佛殿。后殿两侧壁厨藏清版藏文佛经108卷,为研究蒙藏佛教文化之珍贵资料
镇 海 寺
是君子、非君子,到此便现;
有天良、无天良,临阶可知。

镇海寺,位于台怀镇,始建于清初,现存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佛殿等。寺内永乐院有石佛雕十五世章嘉佛塔。周围景色优美
名山选佛地,景绕鹿苑;
大乘开觉路,道本鹫峰。

广 宗 寺
发菩提心,由定生慧;
走解脱道,以戒为师。

广宗寺,位于台怀镇北营坊村山腰,始建于明,补修于清,规模不大、布局严谨。现存山门、钟鼓楼、铜瓦殿、藏经阁、禅院等
普 化 寺
拂涧古松巢鹤野;
当门流水泛桃花。

普化寺,位于台怀镇东隅山麓,创建年代不祥,明清重修,民国初年塔建玉皇阁,故又称玉皇庙。寺区松风水月,景色幽静。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大士殿等
青山寺后立,春来宜作千秋画;
绿水门前流,风起好弹万古琴。

金 阁 寺
开天收天,早了此末后一着;
说法舍法,普化那无边众生。

金阁寺,位于台怀镇西南金阁岭上,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建于唐大历5年(770),因“铸铜为瓦,涂金于上”,故名金阁寺。现寺院占地二万一千多平方米,共有各种建筑物一百六十多间,均为明、清时期遗物。布局规整、气势雄伟
看破世事难睁眼;
阅尽人情暗点头.

观音殿
此去以穷千叠障;
到来又隔一重山。

观音殿
一尘不染清净地;
万善同归般若门。

龙 泉 寺
九品放祥光,但愿菩萨成极乐;
龙华开大会,当来弥勒有明证。

龙泉寺,位于台怀镇九龙岗山腰,俗名九龙岗寺,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创建于宋,明、清和民国初年均重修,寺院占地一万五千九百平方米,共有各种殿阁一百六十余间,皆为晚清至民国期间的建筑,其天王殿前之汉白玉牌坊,建于1920-1924年,质地圆润,雕镂极细,配合协调,气氛庄严,是珍贵的石雕艺术
合三教,纬万法,齐参应无所住;
总五色,空一切,皆幻作如是观。

纬:束,综合。 总五色:总括所有物质现象
九次第定,万念俱消,天心滚月轮,光映四边空碧落;
龙蜿蜒来,千峰寞合,两湖垂银线,恩周八表淳苍生。

九次第定:《智度论》:“九次第定者,从初禅心起,次第入第二禅,不令余心得入,如是乃至灭受想定。”九次第为:一、初禅次第定,二、二禅次第定,三、三禅次第定,四、四禅次第定,五、空处次第定,六、识处次第定,七、无所有处次第定,八、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九、灭受想次第定。 两湖:指龙泉寺之两眼龙泉水。 八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以外的地方,喻极远之地
先前老祖惇信明义;
后代子孙崇德博文。

千古英灵垂赫奕;
四季蒸尝报宏恩。

赫奕:昭明显盛。 蒸尝:祭祀,古代冬祭为蒸,秋祭为尝
天下名山僧占多;
世上善言佛说尽。

山号清凉,自是文殊说法地;
道演圆顿,当参弥勒降生时。

澡身定全,缅寻龙宫藏宝;
专心秘道,稽合鹫岭渊微。

殊像寺
名山选佛场,景绕鹿苑;
大乘开觉路,道本鹫峰。

殊像寺,位于台怀风林谷口北畔山坡上,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寺创建于唐代,元代曾予扩建,后毁于火。明弘治六年(1493)修复。隆庆年间(1567-1572)、万历三十六年(1608)、清康熙四年(1665)、三十八年(1699)均进行过大型维修,为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寺院占地6.63亩,有各种建筑物66间。文殊殿是全寺主殿。殿内之雕塑,为五台山各寺之首,其文殊像高9.8米,塑于明弘治九年(1496),气势磅礴,见者肃然。殿内东、西、北三面,是一组连贯的浩大悬塑五百罗汉图,高6.5米,围长47米多,形象生动,工艺精湛。
微笑拈花,佛说两般世界;
拨观照影,我怀一片冰心。

一片冰心:语出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喻心之莹洁
昙华呈祥,五叶齐芳少室;
宝树献瑞,一枝独秀灵山。

塔院寺
敷演清凉,四时瑞雪常飘,幻出银装世界;
恢宏极乐,六月莲花始放,翻成金色乾坤。

塔院寺,位于台怀镇,原为显通寺塔院,明永乐五年(1407)建舍利塔,故独立为寺,改用今名,为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主要建筑以舍利塔为中心,舍利塔通高56.4米,其中铜质塔刹高4.43米,宝瓶型塔身高50.27米,正方形塔台离1.7米,宽长各31.4米。塔全身雪白,俗称大白塔,被视为五台山之标志。碧山寺亦有此联
汉魏名区,有塔影标空,铎韵钟声传远近;
明清古寺,无尘嚣入耳,青山绿树隔仙凡。

魏寅
贫在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

静坐常思自己过;
闲谈莫论他人非。

塔悬清汉,巍巍乎顶天立地,遍阅人间沧桑;
院现贫妇,凄凄然乞食无遮,广为世态炎凉。

经楼出红尘,看三千世界云路崎岖,何不慈航登觉岸;
白塔钻紫霄,听八百梵音风铃清澈,谁能苦海识菩提。

圆照寺
出则弘称,六度化七趣,同归正觉;
入以德量,三脱疑四圣,共证泥洹。

圆照寺,位于台怀镇,创建年代不祥,古称普宁寺,明代改称今名。现有天王殿、大佛殿、藏经阁、塔院等建筑八十多间,占地面积12600余平方米。寺后为塔院。中建白色喇嘛塔一座,塔基方形,四角各建一小塔,为印度高僧宝利沙者舍利塔遗存,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弥称:弘大不可度量。 三脱:又称三解脱、三三昧、三空等,为禅定所达到的一种境界。《仁王经》:“位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诃萨从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 疑:古代官名。《尚书·大传》:“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至,左曰辅,右曰弼。” 泥洹:即涅槃
因果本一心,积善多生丈夫子;
慈悲无二意,报时曾见宰官身。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于书无所不读;
凡物皆有可观。

佛门常会龙门客;
禅林时集翰林人。

龙门客:喻读书人。旧传鲤鱼三月跳龙门,如能过则化为龙,故古喻科举应试为跳龙门
耸青流翠,松柏影里藏古刹;
围红缭白,钟鼓声中伴梵音。

普济众生,来十方丛林同登觉岸;
碧山结缘,进五台茅蓬共参妙谛。

不许白云轻出谷;
好随明月护紫关。

碧云腾广济;
山月显清凉。

八德池中,莲化开而见佛;
七珍林畔,香风动以闻经。

大而化之,以慈以悲以喜以舍;
雄而壮之,为高为远为永为明。

望海寺
峭石千里,鼓勇攀登三晋险;
晴空一碧,放怀赋咏五台秋。

魏寅。望海寺,位于五台山东台顶,东台顶名望海峰,故名。该寺创建于元代,明代重修。正殿为文殊殿,有石窟五间,内有石雕文殊及胁侍像。院内有一明万历七年(1579)所铸大钟
万年冰,灵液供丹皂;
千古洞,清心照玉壶。

尊胜寺
五岳同尊,三晋云山谁并峙;
三乘福胜,五台寺院此谈经。

尊胜寺,位于茹村乡澽阳岭,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传创建于唐,时称善住阁院,北宋天圣四年(1026)重修,改名真容禅院,明万历十九年(1591)复修后易今名,清同治七年(1858)作了部分补修,民国初年大修,九十年代予以整修。整个尊胜寺布局精巧,砖雕细致,建筑瑰丽,规划宏伟,占地三万两千多平方米,共有各种建筑物二百一十余间,主要建筑有大雄殿、无量殿、藏经阁、万缘阁、三宝楼等。塔院耸立万藏砖塔一座,高45米,十三级,旁有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石幢一座,雕工绝妙
修刹列尊神,寂灭无心佛世界;
参禅来胜境,庄严净土晋山河。

修刹:喻修塔建寺等佛教建筑
清凉宝山修道;
幽净禅堂念佛。

神仙阁上起会;
公侯洞下往来。

起会:指五台山大寺庙每年的集会仪式
灵应寺
岸柳春回甘露注;
池草风动妙香闻。

灵应寺,位于五台山叶斗峰,始建于宋,重修于明。正殿为七间石窟洞,寺东有明代重修之唐邓隐峰石塔
东龙盘曲,包罗万象;
西虎蹲踞,迎迓千佛。

法雷寺
七种宝树围金界;
十里云华拥玉台。

法雷寺,位于五台山挂月峰,始创于唐,重修于明,正殿为石窟洞三间,院内存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及清康熙、乾隆碑记等
绿水无愁风皱面;
青山不老雪白头。

兴法雨于西方,天花散彩;
覆慈云在中国,贝叶成文。

佛光寺
寺院有尘清风扫;
山门无锁白云封。

佛光寺,位于佛光山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隋唐时为鼎盛,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寺宇被毁,大中十一年(875)重建。现存殿、堂、楼阁120余间,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建于唐大中十一年的东大殿,为寺内主要建筑,其四周墙壁下部之五百罗汉壁画,是明宣德年间(1426-1435)的杰作。建于北齐之祖师塔,高8米,青砖砌筑,平面是六角形,富有印度风格,为古塔中的罕见。寺内还有魏、齐、唐、宋等石刻经幢,是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
演教寺
五台十景奇天下;
三教九流冠古今。

演教寺,位于五台山翠岩峰,创建于唐,今已不存。 三教九流:三教谓释、儒、道。九流谓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家
升台顶以俯视,宇宙正静;
登楼阶而仰观,殿阁幽闲。

台顶:指翠岩峰顶,翠岩峰又称中台
普济寺
锦绣峰云中望月;
碧龙池水底观天。

普济寺,位于五台山锦绣峰
金地有灵惺梦草;
花天无垢纵浮云。

五峰化宇,包罗天地万象;
十景奇胜,群集世界千佛。

妙德庵
松风水月;
香阁慈云。

黛螺顶
仙露明珠方郎润;
松风水月比清华。

黛螺顶,位于五台山,规模不大,布局紧凑。现存牌楼、山门、中殿、正殿、配殿等。寺内有清乾隆御制黛螺顶碑记及诗刻,为五台山著名游览区
大螺远望三峰顶;
青峰近视五文殊。

竹林寺
梅影韬光、竹林化现,试问何处求踪;
显迹灵地、梵宇重开,皆赖国振家兴。

竹林寺,位于五台山竹林寺村,传始建于唐,现仅存白玉石碑及高塔一座
灵镜寺
普周沙界,皆此一心,问谁是了了明明,能认得本来面目;
凉遍含灵,虽曰无量,实未尝忙忙碌碌,或至于有所施为。

灵镜寺,位于五台山灵镜村,明成化年间(1465-1487)始建,后屡加修葺。现有殿堂等80余间,建筑工整美观。中院有著名的明万历四十年(1612)所立之五台山各寺免粮碑
广华寺
道场遍十方,无人无我;
佛法超三界,非色非空。

佑国寺
朗月清风享不尽;
名山胜地学无穷。

善财洞
初晓烹茶清幽地;
深更补衲法喜天。

客堂
天厨妙香,常供十方诸佛;
人中上味,温饱海会圣众。

斋堂
精研妙法规自在;
苦读楞严悟圆通。

僧舍
一心不乱,立志求解脱;
万缘放下,专心学佛道。

僧舍
看汝来世轮回是否脱;
问君今生出家为何因。

僧舍
三泉寺
日耀祥光弥梵刹;
烟浮瑞气霭佛门。

寿宁寺
日上三竿尘面净;
泉流一道水清心。

极乐寺
百丈金身,花暖开翠壁;
五千文字,山空閟瑶城。

閟:关闭
碑楼寺
时有客来,烹茶烟暖浮新竹;
闲无俗累,洗钵泉香舞落花。

秘密寺
桃属仙花,信手拈来均赤颊;
瀑为天水,倚肩听去爽禅心。

秘密寺,位于五台山维屏山秘密岩,始建于唐,寺前有金代石幢,还有砖塔两座:一座为木叉祖师(即秘密和尚)塔,唐代始建,明代重修,高约10米,六角四层;一座为玄觉大师塔,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建,六角二层。寺外有龙洞、甘露泉、七佛崖等名胜古迹,风景奇丽
谷静风声细;
门空鸟语稀。

清景常开松岭月;
瀑泉时击石门风。

佛母洞
身似菩提,悟彻乾坤,无欲则净自成佛;
心如大地,慈怀天下,腹中藏有度人船。

其它寺庙
无人无我观自在;
非空非色见如来。

前贤老祖,惇信明义;
后代子孙,崇德报功。

空色圆融,何有来去之路;
我人顿息,本无生灭之门。

古佛堂前风扫地;
高山顶上月为灯。

寺院里槐阴高照;
山门外沱水长流。

道冠诸天,普化弥陀;
法周万象,度尽大千。

佛先道儒而专心,斯为教主;
名造天地以立极,不愧世尊。

佛法信宏深,化万劫千魔,都入无余涅槃地;
禅云常缭绕,昧三光七室,直超大象□□天。

子会开天、丑会辟地,足见未有天地先有古佛;
其次造物、又次造生,可知当无物生不无灵光。

务广三明之路;
思崇八正之门。

有福方登圣贤地;
无缘难入解脱门。

大畅宗风,波腾愿海;
广度群迷,云起慈门。

慈悲喜舍,广度樊笼迷津;
信解行证,共入华藏玄门。

弥陀导师,广开香严之肆;
释迦慈父,确指净域之门。

登宝地,悉植菩提之种;
入山门,咸资般若之光。

鹫灵玄门,方广周于百亿;
龙宫法镜,圆照匝于三千。

戒 坛
一味甚深功德海;
众戒具足栴檀林。

法会时三车普驾;
戒期内四众齐臻。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灵山初地,捷足先登。

客 堂
且这里住,博览古迹植菩提;
从何处来,踏遍名山礼尊颜。

方丈室
方丈竹庭维摩室;
圆明松盖宝积珠。

上弥勒楼,登欢喜地;
入维摩室,坐月道场。

摩室悟禅,天龙一指;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念佛堂
去即实不去;
生则决定生。

不历三祇修富慧;
但将六字出乾坤。

见犹离见见弥陀;
生本无生生西方。

念不一不归极乐;
爱不重不生娑婆。

心悟真如始立勋;
身登上品方为贵。

乘扁舟至黄金地;
礼慈尊登碧玉天。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人天路上,作福为先。

花开九品,慈悲接引生极乐;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称弥陀。

云水堂
僧伽乃六和团体;
菩萨以众为己身。

三际十方,纵横无碍;
一心万法,舒卷自由。

异性同居,必须上和下睦;
圆领方袍,定要遵守清规。

朝南走北,身游万里求福慧;
翻来复去,钵吃千家为道心。

世道大凌夷,拜佛诵经,正好安心韬智慧;
界限莫分别,有救无类,愿随多士证菩提。

法 堂
大辩若雷振;
悲音似海潮。

谈经翻贝叶;
说法诵金莲。

为众生开智海;
依正教转法轮。

法穷甚深理窟;
教启无上圆宗。

法音远达众生喜;
道德圆明四海传。

有佛住处龙天喜;
无僧说法鬼神愁。

花飞罗什翻经席;
香散生公说法台。

罗什:鸠摩罗什,十六国时后秦高僧,佛学家、翻译家
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畅扬无量甚深法门。

教诲洪深,法云弥漫;
智光无际,辩才叵穷。

叵:不可
大阐宗风,心光独透;
悲施法雨,普润三根。

接三根基,说上乘法;
容无量众,开不二门。

卓锡谈经,春秋不老;
慈灯慧镜,日月常明。

千经万念,乃幽闇之日月;
六度四摄,为巨海之津梁。

幽闇:深暗
发挥八圣,固先圣之丕业;
绍隆三宝,安大宝之根基。

八圣:即八正道、八圣道。语出《三藏经教序》
禅 堂
禅河随浪静;
定水逐波清。

万法皆空明佛性;
一尘不染照禅心。

心如朗月连天净;
性似寒潭彻底清。

马足车尘,世路不知何处尽;
崖花洞月,禅心应向此中生。

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皆以无为法;
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僧 舍
见无相之相;
论不空之空。

雨洒昙花嫩;
风翻贝叶香。

花雨禅心寂;
松风鸟语清。

寂静闻天籁;
心空转法轮。

根深即果茂;
源远而流长。

在欲而无欲;
居尘不染尘。

清风当作伴;
明月久为邻。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嗔痴。

澄神生觉性;
亡虑灭迷情。

欲灭贪嗔毒;
须寻智慧刀。

明灯恒作伴;
经书常为朋。

步步踏着实相;
头头顶挂虚空。

慕兰若之寂静;
厌俗舍之喧哗。

念泯则相相离相;
达真乃心心印心。

一池荷叶衣无尽;
数树松籽食有余。

极清闲地是兰若;
双自在处只竹林。

清静法堂云作伴;
幽雅精舍月为邻。

云开白月毫光满;
雨后青山髻色青。

万丈碧潭从底净;
一轮秋月向空悬。

尘消古镜光逾远;
风定寒潭水自平。

真解脱一生不染;
妙庄严万法皆空。

万籁无声心自息;
一身非我物同春。

泉声妙听广长舌;
山色常图清净身。

墨池水滴昙花雨;
清磬声传贝叶风。

一念不生全体观;
六根才动被云遮。

梦中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

竹密何妨流水过;
山高岂碍白云飞。

鹫岭无宗留月印;
檀林妙谛识风香。

禅林有庆祥光绕;
僧舍无尘瑞气生。

莫论化城为宝所;
更翻贝叶证菩提。

松风入座千花秀;
明月来庭万象融。

滞相迷真,头头障碍;
背尘合觉,法法圆通。

五蕴皆空,六根俱寂;
一尘不染,万德圆彰。

帝释千珠,光含万象;
天地一滴,味具百川。

兔生死轮回之幻苦;
证涅槃常寂之真乐。

一月千江波,波俱含净月;
万灯一室光,光各显全灯。

观 堂
初尝橄榄宁知味;
细嚼盐薤始见香。

盐薤:喻粗茶淡饭
五观若存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难消。

大 察
香积厨中修妙供;
菡萏座前献酥酡。

菡萏:荷花。 酥酡:泛指供佛之精美食物。《法苑殊林》:“夜摩诸天有以珠器而钦酒者,受用酥酡之食,包触香味,皆悉具足”
祖 堂
万代禅宗由祖证;
千秋佛法见根源。

五叶流传,宗风有绪;
一灯相续,宝炬扬辉。

东土西天,相传绵续;
南能北秀,奉祀馨香。

大意西来,密示不传之旨;
灵机顿悟,直指离言之宗。

天王殿
八部常护圣教;
四王永镇邪妖。

进这步通身是佛;
伸着臂双手擎天。

药师佛像
大道无私真福德;
悲心极苦降吉祥。

三大士像
誓愿宏深,十方同化;
慈悲广大,三德俱圆。

伽蓝殿
担荷如来正业;
守护圆觉伽蓝。

圆明实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是法身。

弥勒殿
凡事付之一笑;
于人无所不容。

遍七处而恒演;
历九会以同宣。

七处九会:指如来等菩萨在七个地方的九次聚会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

万象参天,观之而无色;
群音揭地,听之而无声。

华藏庄严,等太虚而为量;
遮那妙体,遍法身以为身。

张海口,化痴呆,慈无能肋;
提布袋,笑盈腮,法难宣言。

离四句、离分别思量,说第一法;
绝百非、绝穿凿计校,拈不二乘。

地藏殿
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三十六层宝刹森严,法雨三乘,永超苦海;
四十五里袈裟围绕,昙云一朵,常护名山。

文殊殿
此我清凉道场,一万菩萨常围绕;
愿尔有缘来誓,五台圣境秉至诚。

韦驮殿
金身护法,光映群众;
玉杵降魔,道通一身。

直对慈颜,钦崇法化;
横挥宝杵,丕振宗风。

菩萨心、将军貌,三洲威应;
金刚身、童子像,万国感灵。

浩大功勋,护法安僧同守戒;
聪明正直,受持结愿本无私。

观音殿
三十二应周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利物利人,少病少恼;
救苦教难,大慈大悲。

佛法无边,遍飞曼陀花雨;
众生感化,俱沐普渡慈云。

甘愿流津,廓法界之疆域;
膏雨洒润,添性海之波澜。

过去是如来,具足无边功德;
现在为菩萨,常示卅二化身。

叹生死轮回,纵万劫尘沙难离苦海;
幸慈悲救度,但一心持诵而达西方。

大雄宝殿
说法灵山会上;
现身净饭国中。

七重宝树围金界;
五色云花拥画粱。

大转法轮,人天普济;
悲运同体,四众皈依。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世出世间,最大法王。

四生九有,同尊慈父;
十方三界,共仰能仁。

净法界身,本无出没;
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杲日丽天,夺众景之耀;
须弥横海,落群峰之高。

大乘、小乘,逗机根以演教;
半字、满字,遂权实而相晓。

半字满字:《涅槃经》:“初说半字以为根本,持诸记论咒术文章诸阴实法,凡夫之人,学此字本,然后能知是法非法。……半字者,皆是烦恼言说之本,故名半字。满字者是一切善法言说之根本也。”《行宗记》:“半字者渐教,满字者涅槃满足教”
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独尊;
慧日法王,超四大而证妙果。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声明 语言音乐 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个修行者,如果你永远在戒规里转来转去,你就永远成就不了,必须在红尘历练,使你更加完强,才能看出你的定力。在五欲六尘理,你遇到什么,你的心都如如不动,这就是火中金莲!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